2小時辨識31種鳥 南充女大學生成觀鳥冠軍

2020-12-07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2小時辨識31種鳥 南充女大學生成觀鳥冠軍

  • 圖片西華師範大學學生苟雪

●本報記者 李雙早

鳥兒是人類的朋友,特別是不少老年人將養鳥作為興趣愛好,喜愛之情可見一斑。不過愛鳥也並非老年人所專屬,在日前結束的首屆成都限時觀鳥賽上,來自西華師範大學的22歲女生苟雪憑藉在2小時內記錄31種鳥類的最高紀錄,最終獲得冠軍。

1 專業選擇 她愛上觀鳥

採訪苟雪,是在5月7日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她還要去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見習。對一個大三女孩來說,苟雪的生活節奏略顯忙碌,但她樂此不疲,「都在我的專業範疇之中,我十分喜歡,不覺得累。」

苟雪出生在貴州省遵義市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生活在農村的她,從小就觀察到很多動植物。2014年,苟雪報考了西華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其實一 開始並不知道這個專業是幹什麼的,純粹是被專業名字所吸引。」苟雪說,沒想到歪打正著,野生動物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專業還真對了她的胃口,讓她這個農家女兒如魚得水。剛入校不久,苟雪便受到一名大三學姐的邀請,參加了觀鳥活動。

「《鳥類學》是我們大二的一門必修課,能提前了解鳥類相關知識,我覺得很有好處。」苟雪說,讓她自己也沒想到的是,她漸漸對鳥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 每天觀鳥4小時 熟知上百種鳥類

走進苟雪生活的宿舍,還未踏入大門,便能感受到濃濃的自然氣息,除了處處裝飾的環保小飾品外,宿舍周邊也樹木環繞,如同一片獨立的「小森林」,令人心曠神怡。

「在寢室打開窗戶,窗外就是大樹,每天清晨,別人是被手機鬧鈴叫醒,而我們是被樹上的鳥叫聲叫醒,對我來說,這是一天中最愉快的時光。」苟雪說。

「聽鳥叫聲,看飛行特徵,身體特徵(顏色,站姿),行為習慣……」這是課堂上,老師所教的觀鳥知識。自從愛上觀鳥後,苟雪自費從網上買來望遠鏡,每天清晨天還沒大亮,便帶著望遠鏡出門,「我們有句俗話叫『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事實上,鳥類的確也起得早,所以觀鳥必須從清晨開始,去遲了,鳥就飛走了。」

苟雪說,在夏天,她觀鳥從清晨6點開始,持續到上午9點結束,傍晚則在6點至7點這一時段觀鳥。而冬天,鳥兒出現的時間稍晚,她上午的觀鳥時間便會推遲1個小時進行。但無論怎樣,她每天觀鳥的時間有4個小時,出門更是望遠鏡從不離身。

苟雪還有個習慣,就是一邊用望遠鏡觀察鳥,一邊在筆記本上做記錄。她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不少鳥的種群情況、覓食情況、飛行情況以及叫聲。儘管從大一才開始系統接觸鳥類,不過苟雪告訴記者,她至今熟悉的鳥類已超過100種。

在100多種鳥類中,苟雪尤其喜歡黃鸝,她說,這是受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詩句的影響。巧合的是,在西華師範大學校園內,也有黃鸝的身影。「學校的黃鸝是黑枕黃鸝,顏色豔麗,叫聲特別。」此外,苟雪還特別喜歡一種叫朱頸斑鳩的鳥類,「它頸子上有一圈白色斑點,像珍珠一樣,特別可愛。」

3 與鳥為伴 多次參與救鳥行動

苟雪愛鳥,卻不養鳥。她說,宿舍有規定禁止養寵物,不過好在她時常外出踏青,與鳥接觸,因此也不算孤單。

在南充,苟雪最愛觀鳥的地方有四處,西華師範大學華鳳校區周邊、西山風景區周邊、西河城區段以及嘉陵江城區段。兩年多來,這四處觀鳥點,無不留下苟雪觀鳥的足跡。在觀鳥過程中,苟雪對鳥兒的愛有增無減,救鳥,成為她與鳥兒最直接的溝通方式。

苟雪告訴記者,在南充一些生態好的區域,時常能見到捕鳥網。為了讓鳥上鉤,捕鳥網下方的地面上,還總會擺上一些鳥食,鳥被網住的情況時有發生。「第一次救鳥是在2015年4月,當時是在白塔嘉陵江大橋下的堤壩觀鳥。」苟雪說,那是一隻體態較小的鵲鶲[jú],在南充,這是較為常見的鳥類。聽見鵲鶲不時傳出的嘶叫,她心裡很不是滋味。「從專業角度看,這隻鵲鶲被困時間超過1天了,可憐的小傢伙。」

與苟雪同行的還有3名室友,她們同心協力把「小可憐」救下。「網很牢固,幾次試圖在不傷鳥的情況下救鳥都失敗了,小傢伙的叫聲也越發悽慘。」苟雪心一橫,找來工具將捕鳥網進行破除,最終讓鵲鶲獲救。

「一開始,小傢伙還挺怕我們,但是它太虛弱了,飛了幾次都飛不起來。後來漸漸發現我們沒有惡意,小傢伙的叫聲才變得平靜了,還吃我們遞去的鳥食。」在苟雪等人的幫助下,小傢伙最終飛走了,但第一次與鳥兒建立的這份信任,讓她開心了好長時間。

「還有一次,我救了一隻水鳥,小傢伙還很通人性,跟著我走了幾十米遠,像是在感謝。」兩年多來,苟雪在南充救了不少鳥兒,「對我來說,這只是舉手之勞,能讓小生命延續,我感到很驕傲。」

4 觀鳥冠軍 兩小時記錄31種鳥類

前不久,由成都觀鳥會主辦的首屆成都限時觀鳥賽在成都市植物園舉辦,吸引了川渝兩地不少愛鳥人士參加。由學院老師帶隊,苟雪參加了觀鳥大賽,這也是她第一次參加觀鳥比賽。

「比賽限時兩個小時,1人為1個隊,以最終記錄鳥類多少判定冠軍歸屬。」苟雪告訴記者,依靠平時的積累,她通過賽會提供的望遠鏡以及聽聲辨別,成功捕捉到了藍喉太陽鳥、叉尾太陽鳥、紅胸啄花鳥、黃腹山雀、慄頭鶲鶯、長尾山椒鳥、戴菊、斑姬啄木鳥等31種鳥類,並一 一進行了記錄,最終比第二名多記錄3種鳥類而獲得冠軍。

賽後,成都觀鳥會理事長沈尤表示,成都植物園有鳥類名錄,以避免參賽選手造假。此外,每位選手對所記錄的鳥類還要進行現場答辯,答錯便不算數。加之在比賽中,評審專家也會一同觀鳥,使得比賽更加公平公正。「2個小時時間,我們共收回觀鳥記錄43份,苟雪小小年紀在這麼短的時間便能記錄31種鳥類,讓我們沒有想到。」沈尤說。

對於這一成績,苟雪十分開心。不過,她謙虛地告訴記者,在大自然中,鳥類的種類很多,僅在南充已知的野生鳥類就超過200種,她要識別研究的鳥類還有很多。苟雪表示,畢業以後想從事與鳥類相關的工作,這樣能繼續與鳥為伴,與大自然為伴。

■相關新聞

南充有野生鳥類243種

紅腹錦雞、鴛鴦、鸕鷀、大麻鴨、綠翅鴨、董雞、大白鷺、中白鷺、牛背鷺、蒼鷺、冠魚狗、翠鳥……目前南充有野生鳥類243種, 其中, 生長在嘉陵江南充段的水鳥已達60餘種。國家一級保護 動物、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貓」的中華秋沙鴨也在南充出現過。

西華師大生科院黨委副書記、副教授黃小富介紹,分布在我市的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除了紅腹錦雞、鴛鴦外,還有13種,如蜂鷹、鳶、燕隼、長耳鴞、短耳鴞、白琵鷺等。而「鳥類中的大熊貓」中華秋沙鴨就是西華師大生科院的專家在嘉陵江南充段做水鳥調查時發現的,而鴛鴦是在四川構溪河國家溼地公園中被發現的。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相關焦點

  • 3小時內觀察到42種鳥類,成都觀鳥賽新紀錄誕生!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記者10月26日從成都觀鳥會獲悉,昨日在成都錦城公園舉行的第七屆成都限時觀鳥賽誕生新紀錄:3小時內觀察記錄42種鳥類。比賽以錦城公園4個湖區及桂溪生態公園為賽區,採用1人1隊的方式,從上午9:00到中午12:00限3小時,共收回記錄表58份。
  • 鳥達人 | 10·31瑞景小學大明湖無痕觀鳥科普課堂
    ·戶外觀鳥」課程,10月31日在大明湖景區內舉行,迎來了瑞景小學2018級2班、山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青年志願者協會的同學、家長和志願者們,近80人參加了本次自然課堂活動。:今天和好朋友一起來觀鳥,很開心,也獲得了很多觀鳥的知識。
  • 小區裡的觀鳥人:記錄北京城的「鳥跡」
    他不怎麼追求「鳥片」的美感,更在乎圖拍得清不清楚、能不能看出是什麼鳥種。這是他觀測和記錄小區鳥種的重要手段。  小區0.33平方公裡的範圍,是王曉波6年來固定的觀鳥「寶地」。到目前為止,他在小區記錄到的鳥種已達174種,今年新增36種。大鴇(bǎo)、黑鸛(guàn)、草原雕等國家保護動物,被他稱為小區的「明星鳥」。
  • 記錄66種鳥類 第七屆成都限時觀鳥賽順利落幕
    比賽以錦城公園4個湖區及桂溪生態公園為賽區,採用1人1隊的方式,從上午9:00到中午12:00限3小時,共收回記錄表58份。成都觀鳥會副理事長、成都觀鳥會鳥種記錄委員會主任朱磊博士擔任主評委,經評審和答辯,鳥友高暢以觀察記錄42種鳥類獲得冠軍。經核對、整理本次比賽共記錄鳥類66種,比2019第六屆觀鳥賽增加了10種,觀測種群數量也較為穩定。
  • 揚州「鳥家族」成員知多少?調查顯示:本地常見鳥類133種
    湖上這麼多鳥「鳥中大熊貓」也來了》一文,文中說遺鷗現身邵伯湖,成為揚州「鳥家族」的第282個成員。這282種鳥類,是揚州歷年記錄下來的鳥類名錄。這麼多鳥兒,哪些屬於常見鳥?最新出版的《揚州鳥類圖鑑》給出的答案是133種。1《揚州鳥類圖鑑》由揚州大學魏萬紅殷寶法主編,是可供揚州本地市民野外觀鳥識鳥的工具書。
  • 廈門可觀察到373種鳥 黎明時分是觀鳥最佳時機
    紅耳鵯廈門網-廈門日報訊 3月25日-31日是福建省第31個「愛鳥周」。五緣灣溼地公園:島內鳥種類最多根據廈門觀鳥協會的「鳥人」們介紹,廈門觀鳥得天獨厚,由於廈門生態環境優於周邊一些城市,所以不少鳥類都選擇廈門作為遷徙的落腳地點,城市中心就能觀看到各種各樣的鳥類。目前,我們在廈門觀察到373種鳥,島內以蓮坂為中心半徑10公裡內就可以看到100多種鳥類。
  • 武漢光谷觀鳥地圖:十幾個觀鳥點,200餘種鳥,還有「水中鳳凰」
    據初步統計,全市現有357種林鳥和水鳥,其中列入國家一級、二級保護的鳥就有38種,如東方百鸛、黑鸛、白頭鶴、中華秋沙鴨、白琵鷺、小天鵝、鴛鴦等。壽帶(攝影:本然)黃嘴粟啄木鳥(攝影:李明璞)白胸翡翠(攝影:萬文群)在武漢的東湖高新區,可以用「山水相依,鳥語花香」來形容,這裡的鳥類分布廣泛,種類也比較多。
  • 把相機架到窗臺觀鳥,2月武漢小區最常見的鳥類是珠頸斑鳩
    長江日報-長江網3月4日訊(記者賀方程)戰「疫」期間,武漢市觀鳥協會暫停野外重點區域鳥類監測活動。不過,部分會員仍堅持在家觀測小區及周邊的鳥類。4日,觀鳥協會發布了一份特殊的鳥類監測報告。在家觀鳥,這也是該協會成立以來的第一次。
  • 2018滇西拍鳥、觀鳥攻略(一)
    白喉扇尾鶲,卜紅馨攝前言: 中國有1400多種鳥類,雲南省的鳥類種數大約佔全國的六、七成,是鳥類資源的第一大省,眾多的鳥類資源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乃至世界觀鳥拍鳥者。筆者曾28次到過雲南拍鳥觀鳥,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的春節前,此行還能拍到將近10種沒有見過的鳥種,回味無窮,特此寫此文,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滿心的歡喜。
  • 「鳥書」要來了!手繪1491個鳥種,掃二維碼可聽鳥鳴
    窗外嘰嘰喳喳叫的都是什麼鳥?麻雀、山麻雀、家麻雀有什麼區別?冠魚狗是狗還是鳥?2021年開年之際,我國首部全鳥種原創科學插畫圖鑑——《中國鳥類觀察手冊》開機印刷。「這本書的特點之一就是細,每種鳥的特徵一目了然。」喬琦說。另一邊,責編邢曉琳則在加緊上傳鳥鳴音頻。「有800多種鳥的叫聲被收錄,掃二維碼就可以聽!」邢曉琳說,聲音是辨識鳥類很重要的方式,以往的觀鳥圖書都用文字描述鳥叫,網際網路的發展打破了圖書無聲的尷尬,終於可以說這本書是觀鳥研究者和愛好者無死角的工具書了。
  • 福州最全觀鳥路線圖出爐 福建鳥類多達557種
    2.烏山風景區推薦人:資深鳥友炎哥 觀鳥指數:★★★★推薦理由:位於市中心,交通方便,鳥種多,觀賞便利。後山鴉浴池附近棧道及山頂周邊空闊地方、登山道等,都是不錯的觀測點。鳥種:紅胸啄花鳥、赤紅山椒鳥、大山雀、紅嘴相思鳥、暗綠繡眼鳥、叉尾太陽鳥、綠翅短腳鵯等。
  • 入林不到1小時,發現30餘種鳥!貴陽一對夫婦15年時間練就觀鳥絕技
    為調查和監測省內鳥類的變化,貴陽的一對夫婦憑著聽聲辨鳥的絕技,15 年來,入森林、走沼澤、過草地,記錄下了貴州數百種鳥類,其中一些鳥類,刷新了貴州鳥類記錄。5 月 25 日,記者跟隨這對鳥類專家來到登高雲山森林公園、鹿衝關森林公園觀鳥,一路目睹他們的聽鳥、觀鳥、記鳥的絕技。
  • 118種鳥類現身 刷新觀鳥圖鑑
    (通訊員 陳園園 記者 張源源)昨天,2018江蘇省暨南京市「愛鳥周」系列活動之第二屆「震旦杯」城市觀鳥邀請賽在紅山森林動物園落幕。由專業觀鳥者和業餘隊員共同組成的10支隊伍在短短12個小時內,記錄下118種鳥類身影,並為南京觀鳥圖鑑更新了大濱鷸、白額燕鷗等鳥種。
  • 活動| 講座:浙江鳥類辨識——浙江的鶯(柳鶯、鶲鶯)
    春季遷徙季,又到鶲鶯過境季,這兩天鳥友們遇見了這些柳鶯。  華南冠紋柳鶯 蔣金福  冕柳鶯 蔣金福  極北柳鶯 蔣金福  看看這些柳鶯的顏色、看看它們的體型、看看它們的大小,是不是要崩潰……  傻傻分不清!
  • 鳥種數量居全國第二 四川最佳觀鳥地指南速來收藏
    根據成都觀鳥會完成於2014年的《四川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統計,四川記錄有野生鳥類21目88科725種。鳥種數量居全國第二,其中中國特有鳥類41種,居全國第一。四川有46處重點鳥區(Important Bird Area,IBA),亦為全國之首。 觀察並欣賞野生鳥類即為觀鳥(Bird Watching 或 Birding)。
  • 英國「鳥神」在中國護鳥近十年 繪製北京觀鳥地圖
    英國「鳥神」繪製北京觀鳥地圖  無國界環保人士唐瑞在中國護鳥近十年,成為中國多個立法機構環保法律顧問,幫助玉樹發展生態經濟  在溫榆河畔與記者攀談了幾個小時,英國人唐瑞(Terry Townshend)扛著三腳架準備回家,這一天,唐瑞總共看到42種鳥類。
  • 滇西觀鳥拍鳥,鳥人們無法抵禦的誘惑
    原題:滇西魔性鳥坑(上)先看一組數據: 雲南省鳥類987種,其中怒江州371種、保山市604種、大理州604種、德宏州667種(參考資料是雲南滇西四州市鳥類名錄 2017.2,百花嶺大劉、曾祥樂、張浩輝、張煒 修訂,2017年5月),依據為IOC V7.2。 2018年1月,新出版的鄭光美《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列明雲南鳥種945種,亞種1162種。
  • 寬闊水尋猴觀鳥之三:聽音辨鳥 追蹤紅腹錦雞
    這裡是觀鳥勝地。步行一小時就能環湖一周的水庫邊,已被拍攝到的鳥類有近 200 種。但這只是貴州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發現鳥類數量的一部分。每年都有很多人,不遠千裡,帶著昂貴的攝影器材,到這裡拍鳥。村民蔣幫權,不論天晴下雨,每天起床後,都會去屋後觀鳥點察看。
  • 揚州大學現觀鳥「神地」
    近來,揚州大學文匯路校區一處林地成了觀鳥「神地」,鳥友們在這裡記錄了多種旅鳥,如蟻鴷、紅尾歌鴝、白眉鵐、鱗頭樹鶯等,其中,鱗頭樹鶯在揚州還是頭一次記錄到,因此,揚州鳥類大家庭又增加了一個新成員,種類達到了277種。
  • 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舉辦「鳥的繁殖」觀鳥活動---中國科學院
    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舉辦「鳥的繁殖」觀鳥活動 2017-03-22 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3月18日,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在版納植物園科普人員的帶領下舉辦了以「鳥的繁殖」為主題的系列觀鳥活動。  版納植物園科普人員在室內講座階段向勐侖中學觀鳥俱樂部的成員介紹了築巢、求偶、交配、產卵、孵卵和育雛等鳥類繁殖的基本情況。在介紹鳥類求偶行為時,為了更直觀地表現求偶行為的趣味性,穿插播放了鳥類求偶行為紀錄片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