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鳥友今年發現草鷺矛隼彩䴉等五種罕見鳥

2020-12-05 易見新疆

臉部如同畫了京劇臉譜的草鷺,捕獵時像擲出的矛槍一樣迅速的矛隼,羽色會隨著光線發生變化的彩䴉……12月7日下午,記者在新疆觀鳥會2019年度工作報告會上了解到,今年,新疆鳥界發現了5種罕見鳥。

今年,新疆鳥友發現的5種罕見鳥種分別為:侏鸕鷀、草鷺、赤頸鸊鷉(pì tī)、矛隼、彩䴉。據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介紹,今年,新疆觀鳥會持續推出了「2019觀鳥大年」的活動,根據「新疆鳥類網站」統計結果顯示,全年有17名鳥友參與此活動,共計拍攝到野生鳥類375種,佔新疆鳥類總數的76.53%。其中「新疆鳥類網站」建立三年來,鳥友們已累計拍攝到新疆野生鳥類461種,佔全疆鳥類總數的94%,共計上傳圖片21467張。

由於新疆觀鳥會近年來在觀鳥、拍鳥和護鳥等方面突出表現,今年,新疆觀鳥會還榮獲了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2018年度「斯巴魯生態保護先進志願者團隊獎」,成為今年新疆唯一獲得該獎項的社會團體。

新疆觀鳥會成員徐康平、倪新等人在中國鳥類新記錄須葦鶯的發現、研究及論文發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榮獲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頒發的「第六屆鳥類基礎研究獎二等獎」,王瑞、蔡新斌、林宣龍撰寫的《中國鳥類亞種新記錄-草鷺指名亞種》也在國內專業期刊《動物學雜誌》發表。

繼續閱讀:這5種罕見鳥,你知道多少?

(1)侏鸕鷀

今年11月下旬以來,新疆觀鳥會成員張暉、趙穎、楊庭松、王瑞、呂斌昭等人,陸續在克拉瑪依市、瑪納斯縣、伊寧市記錄到了鸕鷀家族中個頭最小的成員——侏鸕鷀。

據了解,侏鸕鷀屬於國內罕見物種,它們的繁殖地主要在歐洲東南部等地,越冬地在阿爾巴尼亞、希臘、伊拉克等地,哈薩克斯坦也有少量出沒。在中國境內,一百多年來,除了新疆西部在1908年至1909年有過一次記錄外,此後,各類考察活動再未記錄到這一物種。

侏鸕鷀個頭比普通鸕鷀小近一半,嘴巴沒普通鸕鷀長,通體顏色也比普通鸕鷀「柔和」,屬帶有金屬光澤的深棕色。侏鸕鷀喜歡生活在淡水湖、微鹹的水域 ,主要以魚類和甲殼類動物為食。

(2)草鷺

今年5月13日,鳥友安靜在吐魯番的艾丁湖發現一隻外形很像蒼鷺,但頭部和頸部布滿深色條紋的鷺類鳥,經過辨認,這隻體色斑駁的大鳥是2018年的中國鳥類亞種新記錄——草鷺。

據了解,草鷺主要分布於中國東部、南部以及東南亞,印度,伊朗,歐洲南部,非洲及馬達加斯加島等地。其俗名花窖馬、柴鷺、長脖老及紫鷺等,它們的額和頭頂呈現藍黑色,胸前配有飾羽,頭上有兩枚灰黑色長形羽毛形成的冠羽,懸垂於頭後,猶如人扎的辮子。

草鷺喜歡選擇固定的地點築巢,築巢期間,雄鳥負責運材料,雌鳥負責建造巢穴,巢穴通常建在枝葉濃密的松、榆等樹上。

(3)赤頸鸊鷉

今年8月30日,新疆觀鳥會鳥友仝照明在伊寧市附近的伊犁河拍到一隻長相跟鳳頭鸊鷉酷似的水鳥,這鳥臉上有「斑馬」紋路,頸部為慄紅色,一直和鳳頭鸊鷉等水鳥在混群。後經專業人士辨認,它是國內罕見鳥種赤頸鸊鷉的幼鳥。

赤頸鸊鷉,嘴短而粗,夏季和冬季的羽色不相同,夏季頭頂的兩側羽毛延長和稍微突出,形成黑色冠羽,頭頂也是黑色,頰和喉灰白色,前頸、頸側和上胸慄紅色,屬遷徙性鳥類。它在國內的數量極為稀少。

(4)矛隼

今年9月18日,鳥友呂斌昭、李韜在北塔山一帶發現了兩隻矛隼,其中,一隻為黑色矛隼,一隻為極為珍稀的白色矛隼。

矛隼,屬隼形目隼科隼屬,別名白隼、巨隼,是一種非常美麗的猛禽,因其捕獵時的飛行速度非常快,像擲出的矛槍一樣迅速,因而得名矛隼。

矛隼主要分布在北美、北歐、亞洲西部等地,是冰島國鳥,在國內數量極少,屬於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矛隼主要棲息於寒溫帶的森林裡,以野鴨、海鷗、雷鳥、松雞、巖鴿等各種鳥類為食,也捕食中小型哺乳動物。

(5)彩䴉

今年12月1日,鳥友陳文杰在和田市附近的英艾日克水庫,發現了一隻長有大長腿、彎刀嘴的水鳥,起初,他以為是白腰杓鷸,回家查閱相關資料後,才知道是新疆候鳥中的「稀客」彩䴉。

據了解,彩䴉,鸛形目䴉科彩䴉屬的鳥類,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南部、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國內罕見鳥,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它的名字雖為彩䴉,卻不如「親戚」朱䴉那般豔麗,彩䴉全身羽毛慄紫色,只有在飛行的時候,羽毛的顏色才會隨著光線改變而變得五彩奪目。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曾一度宣布彩䴉在我國絕跡。隨著國內各地環境改善,從2009年起,人們在上海、江蘇、浙江、寧波、新疆等地發現了彩䴉。(圖片由新疆觀鳥會提供)

相關焦點

  • 新疆事兒全知道|新疆|烏魯木齊|喀什古城景區
    3新疆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標準出爐12月9日,從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為加強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標準化工作,新疆制定印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標準體系框架》,讓標準有據可查。5新疆昌吉瑪納斯溼地發現成群珍稀鳥類侏鸕鷀在新疆昌吉州境內的瑪納斯國家溼地公園,繼去年首次拍到世界瀕危物種侏鸕鷀後,今年又發現成群侏鸕鷀來這裡安家越冬。近年來,瑪納斯縣溼地面積從原先的9萬畝擴大到現在的17萬畝,溼地植物達200餘種。
  • 新疆發現2個鳥類新記錄、6個罕見鳥種
    12月27日,記者從新疆觀鳥會2020年度工作報告會上了解到今年,新疆鳥類朋友圈又添新夥伴新疆鳥友記錄到2個鳥類分布新記錄和6個罕見鳥種據新疆觀鳥會副理事長秦雲峰介紹今年,新疆觀鳥會持續推出「2020觀鳥大年」活動截至目前鳥友從「新疆鳥類網站」建立以來
  • 【彩䴉】珍稀彩䴉時隔15年再現湛江
    這種野生鳥類在上世紀曾一度絕跡70多年今年5月末,兩隻珍稀彩䴉在我市坡頭區一塊溼地上翩翩起舞。
  • 北塔山罕見發現海東青,能捕天鵝,俯衝時速達208公裡!
    據新疆觀鳥會2019年度工作報告顯示,在今年的新疆觀鳥會舉辦的「觀鳥活動」中共拍到了野生鳥類375種,約佔新疆鳥類總量的77%,其中不乏一些珍稀罕見鳥類。
  • 彩䴉——不得不說的秘密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彩䴉國內罕見,但國際水禽研究局1992年組織的亞洲隆冬水鳥調查數據顯示,在位於東南亞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的U Minh Thuong自然保護區內就棲息著約1000-2000隻彩䴉。 2000年7月13日,臺灣彰化鹿港發現彩䴉一隻。2000年7月22日,臺灣嘉義東石發現彩䴉一隻。2000年8月7日, 臺灣臺南北門發現彩䴉一隻。2005年9月17日,臺灣屏東龍鑑潭發現彩䴉一隻。2006年1月15日,臺灣屏東龍鑑潭發現彩䴉一隻。2006鳥 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彩䴉一隻。
  • 彩䴉,剛剛又重現廣西北部灣
    3月21日,在廣西觀鳥大年參賽群裡有鳥友發來消息,在廣西欽州市記錄到了一隻彩䴉。這在廣西觀鳥人圈子裡炸開了鍋。第二天一早,不少鳥友紛紛驅車前往,只想一睹彩䴉美麗容顏,無奈全都撲了個空。3月30日,又有鳥友在廣西崇左市龍州縣拍到了一隻彩䴉,這無疑又給上次撲空了的人,燃起了一絲希望!
  • 罕見!新疆鳥友拍到金雕捕食野兔畫面
    罕見!新疆鳥友拍到金雕捕食野兔畫面 2019-06-26 11:18:00來源:天山網   天山網訊(記者趙梅 通訊員權毅攝影報導)一隻金雕抓捕了一隻野兔
  • 時隔數年 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彩䴉再現滇池南岸
    被朋友們稱為「鳥叔」的攝影愛好者吳樹忠,最近在東大河溼地裡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彩䴉。他介紹,1月15日晉寧飛來了第一批彩䴉,最多的時候有十六隻,有兩隻是成鳥,成鳥的羽毛五彩斑斕,因此而得名彩䴉。彩䴉對環境要求相當苛刻,需要水質好、食物豐富,喜食水草、草根、草芽和小螺絲。前些年因為棲息地的減少和環境汙染問題,中國瀕臨動物紅皮書曾宣布彩䴉在中國絕跡。
  • 外地鳥友來追鳥拍到普通朱雀 揚州鳥家族增加到281種
    普通朱雀鳥友「喵五郎」攝椋鳥杭德泉攝幾天前,一位「稀客」——一隻名叫長嘴鷸的鳥兒來到了揚州城北,它在我國十分罕見,越冬地通常在北美洲。「揚州有長嘴鷸」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外地。這不,近日就有蘇南鳥友來到揚州城北「追鳥」,就想看看這位「稀客」。
  • 首次發現草鷺 青海湖添新鳥種 - 西海都市報數字報刊平臺
    在最近一次青海湖水鳥監測中,監測人員發現一隻草鷺,這是青海首次記錄到草鷺。圖片由楊守德拍攝 本報訊(記者 吳夢婷 見習記者 王鳳利)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發布的最新青海湖水鳥監測中,監測人員發現一隻草鷺,這是青海首次記錄到這種鳥類,青海湖鳥種記錄也由此增加至224種。
  • 這種鳥首次現身泰州!
    首次發現!!!近日姚建興在興化拍攝時發現了一隻罕見的鳥——彩䴉快跟隨發布君一起來認識這個小可愛彩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鵜形目䴉科,體羽大部分為青銅慄色,是珍稀鳥類朱䴉的近日,興化鳥友姚建興在千垛鎮劉溝村拍鳥時,發現一隻黑鳥,在空中盤旋後飛落到前方的小河邊。他端起長焦鏡頭,慢慢向前靠近,在距離約150米的地方連拍了四五張,再向前移動時,黑鳥警惕地飛得無影無蹤。照片中,可以看到,這隻鳥嘴是淡黑色,特別長,腳是綠褐色,上體帶有紫色光澤。經專業人士鑑定,這就是彩䴉,這也是在泰州境內首次拍到彩䴉。
  • 新疆鳥友拍到鳥中「蝙蝠俠」 專在崖壁造窩
    7月11日,伊犁鳥友「北山羊」在當地山裡拍到一種行為獨特的小鳥,這鳥不但在崖壁間造窩,還能在垂直的峭壁上自如行走,其飛簷走壁的「絕技」一點不遜色電影中的「蝙蝠俠」。據鳥友北山羊介紹,當日,他在途徑當地山中一處海拔3000多米的崖壁時,看到崖壁中突然飛出一隻美麗的小鳥,「周身灰色,雙翅有紅黑白相間的斑點,形態很像一隻大蝴蝶」,跟著那隻「大蝴蝶」飛走的方向,他尋找了好一會兒,終於看清,那隻「大蝴蝶」原來是珍稀鳥種——紅翅旋壁雀。
  • 臺灣鳥類名錄今年新增17鳥種 破歷年紀錄
    繡眼畫眉今年從臺灣特有亞種改列為臺灣特有種,讓全臺特有種鳥類增加至25種。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臺灣新鳥種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華夏經緯網7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發現17種新鳥種!
  • 新疆鳥友拍到國內首份赤翅沙雀影像資料
    原標題:鳥友拍到國內首份赤翅沙雀影像資料   雄性赤翅沙雀(鳥友李邊江攝)   新疆觀鳥會會員李邊江拍攝的赤翅沙雀影像資料,在新疆觀鳥會年會上,被確認為目前國內首份赤翅沙雀影像資料。
  • 驚現斑胸田雞,全國各地鳥友打「飛的」來圍觀
    據街坊爆料,黃埔街大吉沙島出現一隻斑胸田雞,吸引了全國各地鳥友打「飛的」前來膜拜。昨日,小e上島實地走訪,沿著江邊大壩走,一路上可見灰、黑、綠色小鳥,它們穿過叢林、掠過草地,在藍天下盤旋飛舞。島上清脆的鳥叫聲不斷。
  • 新疆阿爾金山發現新鳥種:藍頰蜂虎
    北京、上海的志願者,在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了一隻奇特的鳥類。這種分布於撒哈拉沙漠等地的珍奇鳥類——藍頰蜂虎,在我國境內被發現尚屬首次。    7月1日,李維東在接受新疆都市報記者採訪時介紹,6月17日,他和來自臺灣、北京、上海的志願者,在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2014年愛鳥護鳥志願者活動」時,意外地在保護區依協克帕提中心站附近發現了一隻色彩豔麗的小鳥,這隻鳥的羽毛非常鮮豔漂亮,頭部、背部和尾巴都是翠綠色,腹部、喉部還點綴著金黃色。
  • 世界速度最快的五種鳥,第一名比音速還快?
    五、燕隼 三、矛隼 矛隼是冰島「國鳥」, 為了適應環境還會出現遍體潔白的個體,因此又叫白隼。
  • 鳥友拍到紅尾歌鴝、闊嘴鷸 再添兩成員揚州「鳥種」272種
    揚州網訊 揚州「鳥家族」再添新成員!鳥友分別在揚州大學、北方寺附近溼地記錄到了紅尾歌鴝和闊嘴鷸。至此,揚州鳥類記錄超過270種,共有272種。叫聲甜美的紅尾歌鴝來揚在一次校園觀鳥時,揚州大學綠行社學生記錄到了一隻紅尾歌鴝,這是揚州的新發現。
  • 近3年洛陽市已發現的鳥種新增21個
    灰卷尾  「觀鳥會上癮」,這是觀鳥人中流傳最廣的一句話,上癮的一個主要表現就是熱衷於尋找新的鳥種。目前,我市已發現的鳥種有323個。其中,近3年我市新記錄的鳥種有21個。通過對周邊山區和溼地的調查,我市觀鳥愛好者近3年新記錄的21個鳥種包括:黑冠鵑隼、靴隼雕、彩鷸(yù)、流蘇鷸、闊嘴鷸、棉鳧、卷羽鵜鶘(tíhú)、寶興歌鶇(dōng)、褐頭鷦(jiāo)鶯、斑文鳥、銀臉長尾山雀、白喉林鶯、慄頭鶲(wēng)鶯、酒紅朱雀、橙翅噪鶥(méi)、小灰山椒鳥、長尾雀、白腹短翅鴝(qú)、紅尾歌鴝、黑喉紅尾鴝、灰卷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