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䴉】珍稀彩䴉時隔15年再現湛江

2021-02-14 今日吳川
這種野生鳥類在上世紀曾一度絕跡70多年

今年5月末,兩隻珍稀彩䴉在我市坡頭區一塊溼地上翩翩起舞。湛江鳥友大蟹 供圖

  近日,兩隻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彩䴉現身我市坡頭區一處溼地,引起了國內鳥類研究和攝影愛好者的注意。這種鳥類在中國極為稀少,不少省內外的鳥友聞訊專程前來,一睹彩䴉的風採。

  彩䴉渾身披著深慄色羽毛,長著彎刀般的鳥喙與綠褐色的大長腿,特別引人注目。當它伸展開翅膀,羽毛顏色會隨著光線照射角度的不同而改變,變得五彩斑斕,故此得名。彩䴉是朱䴉的近親,其數量稀少。在上個世紀,有70多年沒有觀測到這種野生鳥類的記錄,按照國際學界標準,如某物種野外50年沒觀察到,就被視為野外滅絕,有專家依此提出彩䴉在中國絕跡。2005年1月,在我市紅樹林首次觀測記錄到彩䴉,這種神秘的鳥才又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而國內其他地方陸續觀察到的彩䴉數量也非常稀少。

  今年5月末,湛江鳥友在坡頭區一塊溼地拍攝鷺鳥的時候,無意中拍到了兩隻彩䴉,經過權威辨認確定以後,這個消息在觀鳥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不少鳥友聞訊趕來湛江一睹為快。為了保護鳥兒,我市鳥友自發組織起來維持秩序,讓觀鳥人士、攝影愛好者與鳥兒保持適當距離,並用帳篷等進行隱蔽,安靜觀鳥和創作,儘量減少對鳥兒的幹擾。在彩䴉停留的短短數天,湛江鳥友們抓住難得的機會,拍攝了大量的彩䴉圖片資料。在攝影師鏡頭裡,拍攝了彩䴉覓食、休憩的多種形態。它們或動或靜,時而悠閒散步,時而展翅飛翔、翩翩起舞,起落之間的彩䴉姿態優雅,令人喜愛。

  據市愛鳥協會介紹,今年以來,湛江首次發現珍稀白色鷺鳥黃嘴白鷺,觀測到全球僅有數百隻的極度瀕危鳥類勺嘴鷸,數量達到34隻,顯示出湛江生態環境的優越與獨特。據省生態環境廳最新公布的2020年1—4月全省城市環境空氣品質及變化排名,湛江名列環境空氣綜合質量指數第一名。生態宜居的湛江,也成為更多鳥類的家園。

陳紀臻 湛江愛鳥會

相關焦點

  • 彩䴉!你好!
    近日,曾一度被認為在我國絕跡的國家二級野生重點保護動物彩䴉現身異龍湖國家溼地公園。2019年4月初,有人在異龍湖國家溼地公園發現了彩䴉的蹤跡,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和近距離跟蹤拍攝,初步掌握了異龍湖國家溼地彩䴉的數量,目前發現的共有九隻。
  • 視頻|「高清組圖」雲南盈江: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近日,記者在雲南省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
  • 彩䴉——不得不說的秘密
    2000年7月13日,臺灣彰化鹿港發現彩䴉一隻。2000年7月22日,臺灣嘉義東石發現彩䴉一隻。2000年8月7日, 臺灣臺南北門發現彩䴉一隻。2005年9月17日,臺灣屏東龍鑑潭發現彩䴉一隻。2006年1月15日,臺灣屏東龍鑑潭發現彩䴉一隻。2006鳥 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彩䴉一隻。
  • 湘潭首現珍稀鳥類彩䴉 上世紀曾被宣布滅絕
    這段時間,每天都有數十名來自上海、廣東等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前來湘潭市雨湖區,「打卡」拍攝在這裡棲息的珍稀鳥類彩䴉。這種在上世紀曾被宣布在中國滅絕的珍禽把這裡當成了新的家園。
  •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雲南盈江
    (攝於2021年1月14日)新華網發(尹以祜 攝)2020年1月27日,自然生態攝影師何學勝在大盈江流域記錄了彩䴉在盈江的活動影像。據了解,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地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其修長的體形,慄紫色的羽毛,在陽光照射下閃耀著綠色的金屬光澤,光澤隨著彩䴉的移動變化多彩。本次彩䴉現身盈江,吸引了許多生態攝影師前來拍攝。
  • 彩䴉,剛剛又重現廣西北部灣
    彩䴉在國內各省份的分布圖(2009-2020年數據,數據來源:網絡信息收集整理)從2009年至今,已經在全國17個省份有彩䴉的記錄。雖然大部分記錄都是1到2隻,但我們可以看到,彩䴉在雲南已經形成了比較穩定的越冬種群,而且種群數量遠遠超過其他省份。2013年,在雲南昆明,有鳥友記錄到數量19隻的彩䴉種群。今年3月份,鳥友在雲南玉溪市記錄到不少於21隻的彩䴉種群。而在2019年,在陝西漢中的濂水河,記錄到彩䴉的繁殖行為,印證了中國有彩䴉繁殖的猜想。
  • 珍稀物種彩䴉再次現身雲南盈江
    人民網盈江1月16日電 近日,有市民在雲南省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彩䴉,這是該縣繼2020年1月在大盈江流域首次記錄到彩䴉的活動影像後,再次被發現。據介紹,本次在盈江縣城郊拍攝到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只見它不停地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
  • 時隔數年 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彩䴉再現滇池南岸
    被朋友們稱為「鳥叔」的攝影愛好者吳樹忠,最近在東大河溼地裡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彩䴉。他介紹,1月15日晉寧飛來了第一批彩䴉,最多的時候有十六隻,有兩隻是成鳥,成鳥的羽毛五彩斑斕,因此而得名彩䴉。彩䴉對環境要求相當苛刻,需要水質好、食物豐富,喜食水草、草根、草芽和小螺絲。前些年因為棲息地的減少和環境汙染問題,中國瀕臨動物紅皮書曾宣布彩䴉在中國絕跡。
  •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雲南盈江 曾在國內絕跡
    中新網德宏1月17日電 (尹以祜 吳澤昭)近日,攝影師在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圖為此次拍攝到的彩䴉。 尹以祜 攝2020年1月27日,自然生態攝影師何學勝在大盈江流域首次記錄了彩䴉在盈江的活動影像。彩䴉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裡,一度被斷言「已在中國國內絕跡」。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逐步改善,曾經「絕跡」的彩䴉逐漸在中國重現身影。圖為此次拍攝到的彩䴉。 尹以祜 攝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
  • 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驚現珍稀彩䴉!
    公園內發現的彩䴉(沈惠明攝)4月的貴陽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範賢明攝)都市新聞記者獲悉,近日,貴陽市野生動植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在查看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的遠程監控時,發現了兩隻從未在公園見過的鳥。隨後野生動植物管理站將視頻發給省內資深鳥類專家鑑定,竟發現這兩隻鳥是瀕臨絕跡的珍稀鳥類——彩䴉(huán)。"嘴巴長而尖,全身黑褐相間,比一般的鷺要大,和以前看到的不一樣。"當時正在值班的貴陽市野生動植物管理站工作人員陸亮說,看到這樣的一幕,他趕緊截圖發給貴州省鳥類專家、貴陽市野生動植物管理站的吳忠榮,進行辨認後,確認這就是彩䴉。
  • 彩䴉和我們的城
    2017年9月2日,瀕臨絕跡的彩䴉現身府河,湖北再添新鳥種,驚豔武漢鳥界初秋。
  • 貴陽首現珍稀鳥類「彩䴉」
    據了解,彩䴉分布於歐洲南部、亞洲、非洲、美洲中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曾宣布彩䴉在中國絕跡。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以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的加強,我國境內又有了它的蹤跡,但仍是非常罕見的一個物種。 此次發現彩䴉,刷新了貴州的鳥類種類和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種類總數量的記錄,對我國鳥類研究有很大幫助。
  • 新疆鳥友今年發現草鷺矛隼彩䴉等五種罕見鳥
    臉部如同畫了京劇臉譜的草鷺,捕獵時像擲出的矛槍一樣迅速的矛隼,羽色會隨著光線發生變化的彩䴉……12月7日下午,記者在新疆觀鳥會2019年度工作報告會上了解到,今年,新疆鳥界發現了5種罕見鳥。今年,新疆鳥友發現的5種罕見鳥種分別為:侏鸕鷀、草鷺、赤頸鸊鷉(pì tī)、矛隼、彩䴉。
  • 陝西首次發現朱䴉「近親」彩䴉 曾一度宣布在我國絕跡
    今日(5月6日),新京報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獲悉,新發現的3隻「鳥類」,經鳥類專家、陝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於曉平確認,系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彩䴉(Plegadis Falcinellus)。此前因連續多年未在我國觀測到彩䴉蹤跡,《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一度宣布彩䴉在我國絕跡。陝西新近發現的3隻彩䴉,曾一度宣布在我國絕跡。
  • 生態持續向好 彩䴉、仙八色鶇、禿鷲、彩鷸齊現身
    2021年01月06日 11:45:00 | 作者:王鵬 | 來源:荔枝網 | 點擊:正在獲取...1cf6c861e6be4acc994e641158aaee23.shtml   記者1月6日從省林業局獲悉,徐州銅山區農業農村局(林業局)結合省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點監測工作,對全區重點林區及大中型水庫設置鳥類調查樣線樣點,從2019年初至2020年12
  • 這十種珍稀鳥類都生活在溫州
    野生動物保護專家劉鳴比喻說,溫州就像候鳥遷徙中的「客棧」。「鳥兒的消失,食物鏈斷裂。有的物種沒有天敵,生態平衡就會打破」。但可喜的是,由於一群愛鳥的攝影師堅持拍攝鳥類、記錄鳥類,又有新的珍稀鳥種陸續在溫州被發現。彩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在中國幾乎已經絕跡。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將彩䴉列入I項,意思是「一物種的情況不甚明朗,但有跡象表明可能屬於瀕危或漸危。」之前,浙江關於彩䴉的記載,要追溯到1934年。當
  • 3種珍稀鳥亮翅彩雲南
    我是彩䴉在大理生了3個寶寶大理首次監測到它們在劍川劍湖溼地自然繁殖數隻珍稀物種彩䴉現身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通過跟蹤監測發現彩䴉在劍湖溼地自然繁殖,並成功孵化出3隻幼鳥。普洱市景谷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供圖彩䴉是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於歐洲南部、非洲、美洲中部和亞洲,由於曾連續多年未在我國觀測到這種鳥類,依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標準,許多專家學者曾認為其在中國絕跡。今年6月初,劍湖溼地管護局工作人員在日常巡護過程中首次發現了8隻彩䴉的蹤影。
  • 小心人家再消失70年
    彩䴉是一種較為大型的鳥類,體長約48~66釐米,翅膀展開後有80~95釐米左右,體重約485~580克。喜歡群居,經常與其他一些䴉類、鷺類集聚在一起活動。飛行遷徙時呈密集的小群或呈拖長的「V」字隊形飛翔。和鵜形目其他鳥類較為單一的體色相比,彩䴉以豐富的色彩取勝。其身體大部分羽毛呈現為青銅慄色,其中頂、頭側、頦、前喉等均具紫綠色光澤。
  • 一群鳥,暖了整個湛江
    >這個冬天它們如約而至,紛紛打卡湛江引起不少湛江人的關注和點讚>來湛越冬的珍稀候鳥羽色多彩、姿態優雅讓人驚嘆於大自然的神奇>彩䴉的羽毛在陽光的照射下會反射出各種金屬的光澤,高貴又奪目除了這些發生在身邊的「鳥事」榮獲2020年全國「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的梁一元其故事也讓人頗為感動2007年7月1日梁一元租下了安鋪鎮河插村舊村場60畝地將其打造成「桃花島」候鳥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