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扎!3種珍稀鳥亮翅彩雲南

2021-01-15 掌上春城

我是彩䴉在大理生了3個寶寶

大理首次監測到它們在劍川劍湖溼地自然繁殖

數隻珍稀物種彩䴉現身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通過跟蹤監測發現彩䴉在劍湖溼地自然繁殖,並成功孵化出3隻幼鳥。

普洱市景谷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供圖

彩䴉是我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分布於歐洲南部、非洲、美洲中部和亞洲,由於曾連續多年未在我國觀測到這種鳥類,依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標準,許多專家學者曾認為其在中國絕跡。

今年6月初,劍湖溼地管護局工作人員在日常巡護過程中首次發現了8隻彩䴉的蹤影。科研人員通過跟蹤監測和對彩䴉行為的觀察分析,確定已有彩䴉在該溼地鷺類繁殖區域進行了繁殖,並在彩䴉的鳥巢發現了3隻幼鳥。

「這是雲南省第一次記錄到彩䴉自然繁殖的信息,這種信息在國內非常少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鳥類組伍和啟博士介紹,彩䴉繁殖期因地域的不同而有差異,彩䴉通常在春季成群營巢,每窩產卵3至5枚。此次記錄到彩䴉的繁殖信息,對下一步開展彩䴉研究保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溼地、沼澤等棲息地的破壞和環境汙染是彩䴉一度在我國難覓蹤跡的主要原因。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彩䴉在國內的蹤跡逐漸多了起來。

劍湖溼地位於我國西部候鳥遷徙通道上,既是候鳥遷徙過境的重要集結點和停歇地,也是遷徙水禽的越冬棲息地,僅今年以來,劍湖溼地還監測到灰喉山椒鳥、紅嘴相思鳥等鳥類。

★名詞解釋

彩䴉

是鳥綱、䴉科、彩䴉屬的鳥類。體長48—66釐米,翼展80—95釐米,體重485—580克。是深慄色帶閃光的䴉,看似大型的深色杓鷸,上體具綠色及紫色光澤;虹膜褐色;嘴近黑色;腳綠褐色;臉部裸露,裸皮及眼圈鉛色;頸、上背、肩和最內側翼上覆羽色深。頭部除面部裸出外皆被羽,體羽大部為青銅慄色。它們性喜群居,經常與其他的一些䴉類、鷺類集聚在一起活動。主要以水生昆蟲、昆蟲幼蟲、蝦、甲殼類、軟體動物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 彩䴉繁殖期因地域的不同而有差異,通常在春季成群營巢,每窩產卵3—5枚。分布於歐洲南部、亞洲、非洲、美洲中部,包括中國的上海、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因為棲息地的減少和環境汙染問題,已瀕臨絕跡。

我是雙角犀鳥 看我們唱「吉祥三寶」

德宏已有雙角犀鳥、花冠皺盔犀鳥、冠斑犀鳥的孵育觀測記錄

經過一個多月的蹲守,德宏州的生態攝影師拍攝到了雙角犀鳥雛鳥破洞出巢的珍貴影像。

6日一早,生態攝影師何海燕等人來到位於德宏州盈江縣的雲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森林中,經過兩個多小時等待,觀測到雙角犀鳥雛鳥開始從樹洞裡的巢穴中探出頭來。雛鳥多次觀望後,將泥巴等封巢物往外拋擲,隨後飛離巢穴,開始森林裡的生活。

「能拍攝到雙角犀鳥雛鳥出巢的影像,我非常激動。」何海燕說,長時間的蹲守拍攝十分辛苦,希望通過這些珍貴、美好的影像讓更多人了解自然、保護自然。

雙角犀鳥成鳥給巢穴內的雛鳥餵食

「雙角犀鳥是熱帶雨林的標誌性旗艦物種,雨林保存、保護得好不好,通常會通過這些旗艦物種來進行評價。近年來,盈江境內多次觀測到不同種類的犀鳥繁衍後代的景象,說明這裡生態保存、保護得很好。」盈江觀鳥協會會長班鼎盈說。

班鼎盈介紹,雙角犀鳥的繁育方式比較特別,完成交配後,雌鳥會鑽進樹洞,用泥巴、果子、糞便把樹洞封起來,只留一條小縫用於雄鳥餵食,以確保自己和幼鳥不被天敵傷害。雌鳥在樹洞中孵育雛鳥達數月之久,待雛鳥長得差不多時,雌鳥會破洞而出,然後再將洞口封上。

據盈江觀鳥協會介紹,目前德宏州境內已有雙角犀鳥、花冠皺盔犀鳥、冠斑犀鳥的孵育觀測記錄,觀測到的犀鳥數量約為200隻。

★名詞解釋

雙角犀鳥

是大型鳥類,體長119—128釐米,翼展146—160釐米,重量2.15—4千克。

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平原常綠闊葉林,尤其喜歡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溝谷地帶。分布於中國、印度、緬甸、泰國、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

別看我長得醜 我極度瀕危

雲南首次發現細嘴兀鷲

全世界僅1000—2499隻

普洱市景谷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救助了一隻大鳥。經鳥類專家鑑定,該鳥為極度瀕危物種細嘴兀鷲。這是雲南省內首次記錄到該物種。

7月4日16時許,景谷鎮派出所民警帶回了一隻體型較大、種類不明的大鳥,這隻鳥為當地村民在響水水庫邊發現。大鳥無明顯外傷,但看起來十分虛弱,於是將其帶回救助。目前,大鳥狀態逐漸好轉,健康狀況良好,暫時寄養在景谷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

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經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初步鑑定,確認該鳥為細嘴兀鷲,全世界種群數量為1000—2499隻。

據專家介紹,細嘴兀鷲主要分布在孟加拉國、柬埔寨、印度等地,此前在我國國內僅記錄於西藏東南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鳥類課題組計劃對該鳥安裝衛星追蹤器,跟蹤其後續的活動情況,以便進一步開展保護和科研工作。

★名詞解釋

細嘴兀鷲

體長80—100釐米,體重6—8千克。體型中等,看起來非常像印度兀鷲,鳥喙較小,黑色。頭部和脖子較暗,幾乎全是黑色。背部和翅膀比其他上部更暗。身體其他部位的羽毛呈棕色,下身呈淡褐色。

細嘴兀鷲是留鳥,不會遷徙。棲息在開闊和部分林地,主要在低地。也在人類居住地附近發現,並從垃圾堆和屠宰場中清除動物屍體。建巢於枝葉茂密的樹叢上。繁殖季節在10月至來年的4月間,每窩只產一枚卵。孵化由雌雄雙方共同承擔。

相關焦點

  • 白鶴亮翅
    白鶴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1989年列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世界現有白鶴大約為4000多隻,其中90%在鄱陽湖越冬。當地野生動物保護站的朋友說,不知道為什麼,從這個冬天開始,生性謹慎的白鶴越來越多地進入到收割過的稻田覓食。
  • 「國鳥」候選人、鳥中貴族,這些珍稀鳥類特有種,你還不認識?
    我國是世界上鳥類多樣性極其豐富的國家,不僅因為中國鳥類總種數佔全球的1/8, 更因為有著豐富的中國鳥類特有種。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那些珍稀的鳥類特有種。白冠長尾雉,攝影/馮江什麼是特有種?
  • 一年四季,南京這些地方可觀珍稀鳥
    在此,揚子晚報記者為你搜羅了一年四季之中,南京一些有不少珍稀鳥類停留的地段,成為城市裡的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告訴你——南京常年可看到珍稀鳥。   12月2日下午3點多,在南京浦囗濱江溼地,數隻罕見的赤麻鴨,在綠水灣河上覓食。記者了解到,赤麻鴨為國家保護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至2012年,世界赤麻鴨種群數量僅約3萬隻,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除了赤麻鴨,在綠水灣河岸上,還有近百隻少見的野鴨和鳳頭麥雞嬉戲。
  • 紀錄片《花開彩雲南》4集連看 帶你領略雲南的花花世界
    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雲南省農業農村廳聯合出品,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東方良友影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攝製的《花開彩雲南》,是第一部系統性、立體式、全景式,以「花」為核心講述對象的電視紀錄片。讓我們央視紀錄頻道(CCTV-9)四集紀錄片《花開彩雲南》開啟一次全新的「鮮花之旅」,帶你一起見證那些發生在雲南這片土地上,花與人的美麗故事。
  • 珍稀黑冠鳽烏山上漫步 專家提醒:珍稀鳥勿打擾
    福州新聞網訊 「這隻黑色的是什麼鳥呢?」26日,烏山上一「稀客」被福州的鳥友給拍下來上傳到網絡,頓時論壇上熱議。原來,它是珍稀鳥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冠鳽(jian),這是它在福州市區露面的首次記錄。這是一隻黑色的鳥兒,身體較小。
  • 近3年洛陽市已發現的鳥種新增21個
    灰卷尾  「觀鳥會上癮」,這是觀鳥人中流傳最廣的一句話,上癮的一個主要表現就是熱衷於尋找新的鳥種。目前,我市已發現的鳥種有323個。其中,近3年我市新記錄的鳥種有21個。通過對周邊山區和溼地的調查,我市觀鳥愛好者近3年新記錄的21個鳥種包括:黑冠鵑隼、靴隼雕、彩鷸(yù)、流蘇鷸、闊嘴鷸、棉鳧、卷羽鵜鶘(tíhú)、寶興歌鶇(dōng)、褐頭鷦(jiāo)鶯、斑文鳥、銀臉長尾山雀、白喉林鶯、慄頭鶲(wēng)鶯、酒紅朱雀、橙翅噪鶥(méi)、小灰山椒鳥、長尾雀、白腹短翅鴝(qú)、紅尾歌鴝、黑喉紅尾鴝、灰卷尾。
  • 【紐西蘭珍稀鳥】鳥禽和鳴
    紐西蘭生態環境好,鳥類品種多,很多珍稀鳥,而且不怕人。僑居紐西蘭的葉勇先生用鏡頭將這些鳥禽的千姿百態捕捉下來,填詞寫意。1、七絕·簇胸吸蜜鳥 遊眼聰明標緻鳥,簇胸白領結團雙。千姿百態吸花蜜,昂首高歌花調腔。
  • 獨屬海南的3個特有鳥種
    這種特異性導致海南島有些鳥種是全國獨有的。迄今已發現的海南鳥類特有種包括海南山鷓鴣、海南孔雀雉和海南柳鶯3種,特有亞種53種。  「作為一個島嶼,海南島有著形成特有物種的絕佳條件,但海南是個年輕的島嶼,直到6500萬年左右才與大陸最後一次分離,所以特有鳥種並不多。」
  • 這些珍稀鳥種,已被列為國家保護動物,你還知道有哪些嗎?
    這些珍稀鳥種,已被列為國家保護動物,你還知道有哪些嗎?幸會!感謝您點開本文,閱讀全文只需要您一分鐘的時間,喜歡可以點擊關注!您的支持是小編最大的動力!大大的名字,小小的身體,這隻靈活的棕球球小可愛,就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種震旦鴉雀,關於它們的名字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就比如我們之前說過的紅頰藍飾雀、北美紅雀,它們的名字就直接跟外貌掛鈎,實在是不難理解,那就震旦鴉雀莫非是很喜歡跳舞?
  • 「這是啥鳥?」隴縣農家院飛來一隻野生鳥 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
    2020年1月1日早上10點多,寶雞隴縣公安局固關森林派出所接固關鎮水灘村支書何安財報警,有一隻鳥出現在水灘村一組張林太家院內,是否受傷不清楚。固關森林派出所所長李英接警後,立即聯繫鎮獸醫站工作人員一同前往。
  • 高校24式簡化太極拳分解教與學 第三式:白鶴亮翅
    本節介紹24式簡化太極拳第三式:白鶴亮翅一、認識白鶴亮翅是太極招式之一。最早在陳氏太極拳中被稱為白鵝亮翅,後改為白鶴亮翅。拳中取身脊中直,兩臂左右對稱分展,形如鳥翼,兩臂升降旋轉之勢恰似鶴之翅膀展晾之形,鶴為長壽之物,展翅為其主要活動,太極拳像其形取其義,以象徵太極拳有益壽延年功效,故而得名。這是一種模仿動物形象,比類取象的命名方法,形象生動。
  • 新疆鳥友今年發現草鷺矛隼彩䴉等五種罕見鳥
    臉部如同畫了京劇臉譜的草鷺,捕獵時像擲出的矛槍一樣迅速的矛隼,羽色會隨著光線發生變化的彩䴉……12月7日下午,記者在新疆觀鳥會2019年度工作報告會上了解到,今年,新疆鳥界發現了5種罕見鳥。今年,新疆鳥友發現的5種罕見鳥種分別為:侏鸕鷀、草鷺、赤頸鸊鷉(pì tī)、矛隼、彩䴉。
  • 西吉首次發現這種珍稀大鳥,除了有個奇怪的名字外還是荷蘭的國鳥!
    經過多方查詢,這種鳥在西吉境內尚屬首次發現。 在西吉,白琵鷺是十分珍稀罕見的鳥類。據觀察,自2月下旬以來,白琵鷺就現身張家嘴頭水庫,最多時數量大約6、7隻左右。 白琵鷺是大型涉禽,棲息於沼澤地、河灘、葦塘等處,涉水啄食小型動物,有時也食水生植物。
  • 50種鳥類進「複賽」,珍稀與平易近人,上海市民最愛哪種?
    上海第36屆「愛鳥周」4月8日在世紀公園拉開帷幕,之前受到廣泛關注的上海市鳥評選有了新進展。 經過大量的前期調研並徵求多方意見後,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等單位從上海目前有記錄(根據現有文獻記載,結合近年的觀察記錄)的476種鳥類中選出了50種。
  • 在金華,這裡的珍稀瀕危動物多達83種!來看看它們是怎麼生活的
    有很多珍稀動物和我們生存在同一片藍天下。在南山,我們的水源保護地,沙畈一帶的森林深處,棲息著3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其中一種是黑麂,還有兩種鳥兒是去年新發現的:黃腹角雉和白頸長尾雉。此外,沙畈一帶還發現了鹰鵰、小天鵝、獼猴、中華鬣羚等18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對於銀坑人來說,獼猴本是下山的「常客」。
  • 相隔十年,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
    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央廣網發 張福慶 攝)珍稀黃嘴白鷺再現珠海市(央廣網發 郭竣工 攝)央廣網珠海5月22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林蔭 陳什旺 郭竣工 張福慶)近日,珠海市觀鳥協會調查人員先後在珠海市橫琴島和金灣區三灶發現了珍稀水鳥黃嘴白鷺,這是距2010年4月首次記錄後
  • 節肢動物·黑頂亮翅色蟌:來圍觀這隻「豆娘」!國內僅雲南有
    美麗雲南——生物多樣性百科 今天 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 節肢動物·黑頂亮翅色蟌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你見過幾種?
    10月4日還是世界動物日,小布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浙江的重點珍稀瀕危動物,咱也漲漲見識(๑•̀ㅂ•́)و✧浙江有29個重點珍稀瀕危物種(類),其中植物17種(類)、動物12種(類),自《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工程行動方案(2017—2020年)》實施以來,種群數量得到擴大,物種瀕危程度得到有效緩解,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拯救保護取得突破性進展。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你見過幾種?
    10月4日還是世界動物日,小布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浙江的重點珍稀瀕危動物,咱也漲漲見識(๑•̀ㅂ•́)و✧  浙江有29個重點珍稀瀕危物種(類),其中植物17種(類)、動物12種(類),自《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工程行動方案(2017—2020年)》實施以來,種群數量得到擴大,物種瀕危程度得到有效緩解,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拯救保護取得突破性進展。
  • 脊椎動物·白腹鷺:被列入「地球上最稀有的50種鳥」
    它也是最珍稀的瀕危鳥類之一,被列入「地球上最稀有的50種鳥」。80多年來,白腹鷺在中國境內只被發現過三次。上世紀30年代,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學習過植物學與動物學的英國人陸德陋在西藏林芝市米林縣,看到江邊站著一隻高大的白腹鷺。同年7月8日,陸德陋再次在米林縣派鎮附近的雅魯藏布江邊看到一隻白腹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