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動物·白腹鷺:被列入「地球上最稀有的50種鳥」

2020-12-04 湘湘愛旅行

今天,小布要帶大家了解的是脊椎動物·白腹鷺。

白腹鷺

Ardea insignis

脊椎動物,鳥綱,鵜形目,鷺科。白腹鷺是亞洲地區,尤其是喜馬拉雅地區特有的一種大型鷺科鳥類,照片攝於怒江瀘水。

白腹鷺是鷺科當中體形最大的鳥類之一,站高可達1.27米。它也是最珍稀的瀕危鳥類之一,被列入「地球上最稀有的50種鳥」。

80多年來,白腹鷺在中國境內只被發現過三次。

上世紀30年代,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學習過植物學與動物學的英國人陸德陋在西藏林芝市米林縣,看到江邊站著一隻高大的白腹鷺。同年7月8日,陸德陋再次在米林縣派鎮附近的雅魯藏布江邊看到一隻白腹鷺。

然而80多年前陸德陋的考察以採集植物標本為主,既未採集到白腹鷺標本,也沒有拍攝到照片,因此一些學者認為該記錄「可能有爭議」。

從1950年開始,中國科研人員陸續在西藏地區開展相關考察,希望找到白腹鷺,然而都失敗了。

直到2014年8月18日,白腹鷺再次出現。

在怒江瀘水六庫石缸河村的一處礦山工地上,村民馮清禮救助了一隻落單的亞成年白腹鷺。當天晚上8時,在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工作的王斌見到了這隻鳥。

「完全沒有見過,感覺是鷺,但是非常高大又不像,我特別興奮就立馬拍了照,當天晚上上傳到雲南野鳥網請大家鑑定。」王斌說,這是一隻大家從未見過的鳥,大家爭論的異常激烈。直到次日凌晨,資深觀鳥人士危騫說,可能是白腹鷺。

隨後,他們將該鳥送至西南林大,請韓聯憲教授鑑定,最終確定為白腹鷺。

照片中的白腹鷺正是這一隻,這也是首次在中國獲得白腹鷺影像記錄。然而不幸的是,雖然經雲南昆明野生動物園數日的救助,這隻亞成年白腹鷺還是死去了。

2019年11月10日,一隻虛弱的白腹鷺在保山被發現,並被救助。11月22日,這隻白腹鷺被放生。

即便是在不丹、印度等國,白腹鷺也極少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

學者認為,白腹鷺數量稀少主要是因為對環境要求嚴格,它們喜歡在沒有人為擾動、清澈寬闊且流速較快的河流淺灘上休憩覓食,食物以魚類為主,偏好捕食個體較大的魚。

白腹鷺多數時間是單獨活動,在河邊高大的松樹上築巢,每年繁殖一次,每次產卵2~3枚。對生態環境的嚴苛要求,使白腹鷺成為河流生態環境的指示物種。

據不丹和印度的野外調查資料,白腹鷺對人為幹擾十分敏感,一旦察覺到有人靠近就立刻飛走。因此野外調查非常困難。

而且最神秘的是,據不丹境內定點觀測到的情況,白腹鷺每年都能成功繁殖,但幼鳥離巢後全都不知去向,而人們也無奈地發現,過了很多年,某個區域內的白腹鷺數量沒有明顯增長。

據世界保護聯盟估計,全球的白腹鷺僅有200~250隻,野外實際數量可能更低。2007年,白腹鷺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屬極度瀕危的物種,至今未改變。

如果沒有有效的保護措施,或許白腹鷺將永遠消失在這個地球上。

小科普

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雲南省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1983年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0年怒江省級自然保護區納入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2000年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人與生物圈」計劃,2003年作為「三江併流」最大組成片區被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確定為世界自然遺產,2006年,被國家林業局列入全國首批51個國家級林業示範保護區建設單位,2014年加入國際自然保護地聯盟。

它也是雲南省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其中32.37萬公頃在怒江州境內,佔保護區總面積的4/5。保護區由北、中、南互不相連的3段組成,地跨貢山、福貢、瀘水3縣(市),涉及13個鄉鎮。

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以中山溼性常綠闊葉林、高山溫性、寒溫性針葉林為主的森林垂直自然景觀;生物多樣性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珍稀動植物和特有物種。已知種子植物210科1086屬4303種,其中434個為高黎貢山特有種;脊椎動物36目106科58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喜馬拉雅紅豆杉、雲南紅豆杉、長蕊木蘭、光葉珙桐等4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20種,省級保護植物30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戴帽葉猴、高黎貢白眉長臂猿、高黎貢羚牛、豹、白尾稍虹雉等20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47種,省級保護動物5種。

保護區內靈長類極為豐富,有怒江金絲猴、戴帽葉猴、菲氏葉猴、短尾猴、熊猴、普通獼猴、藏酋猴和白眉長臂猿等8種物種。2015年發現怒江特有物種獨龍葉尾螽。2017年發現中國獸類新記錄物種紅鬣羚,為中國境內大中型獸類物種又添一種新記錄。2018年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亞洲金貓、世界易危動物雲豹。2019年發現珍稀瀕危植物滇桐種群新分布。

【來源:雲南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白腹鷺:被列入「地球上最稀有的50種...
    白腹鷺是亞洲地區,尤其是喜馬拉雅地區特有的一種大型鷺科鳥類,照片攝於怒江瀘水。 白腹鷺是鷺科當中體形最大的鳥類之一,站高可達1.27米。它也是最珍稀的瀕危鳥類之一,被列入「地球上最稀有的50種鳥」。 80多年來,白腹鷺在中國境內只被發現過三次。
  • 雲南昌寧發現全球極度瀕危物種白腹鷺
    原標題:保山市昌寧縣發現極度瀕危物種白腹鷺保山市昌寧縣發現極度瀕危物種白腹鷺。供圖近日,在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更戛鄉,當地村民發現了一隻虛弱的白腹鷺,並將其送往昌寧縣森林公安局救治。白腹鷺是一種體形較大的涉禽,已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受脅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度瀕危名單。昌寧縣森林公安局收容救助白腹鷺。供圖據介紹,昌寧縣更戛鄉村民發現白腹鷺時,正被幾個小孩子追尋玩耍。昌寧縣森林公安局收容後,經過仔細觀察,白腹鷺並無外傷,身體比較虛弱,隨後將其送往保山市野生動物救助站。
  • 動物百科:它被國家列入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同時也列為稀有種
    全年所吃食物種類達42種之多。身長70(雌)~160(雄)釐米。雄鳥頭頂橄欖褐,頸至上胸藍黑色;上背、翅及腹部深慄紅色,肩羽和大覆羽端部白色,形成翼斑;下背至尾上覆羽灰白而飾亮藍黑色三角形橫斑;尾羽修長,呈灰白色,具有黑色和慄紅色相雜的橫斑。雌鳥體羽主要呈棕褐色,上背部有黑白相間的橫斑,下背和兩翅濃染黑色塊斑和蟲慕狀細紋;
  • 平江驚現「世界上最神秘的鳥」
    一隻如大熊貓一樣珍稀的「世界上最神秘的鳥」被平江縣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站工作人員緊急送往湖南省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12月30日傍晚,平江縣林業局森保股工作人員接到一市民電話,說在縣委機關院旁撿到一隻大鳥,要求縣林業部門派員對其進行救助。
  • 50種稀有鳥兒,長見識了
    50種稀有鳥兒,長見識了 藪鳥
  • 地球上最「罕見」的5種鳥,紫胸佛法僧上榜,最後一種快滅絕了!
    地球上最「罕見」的5種鳥:威耳遜天堂鳥,威耳遜天堂鳥全身五顏六色,雄鳥閃亮的藍色的頭部覆蓋著皮膚,而不是羽毛,這在鳥類中是不尋常的。雄鳥喜歡為心儀的異性清掃出一塊空地。地球上最「罕見」的5種鳥:長尾寡婦鳥,長尾寡婦鳥,一種生活在非洲的鳥類物種。
  • 世界上最大的十種蜥蜴
    世界上生活著成千上萬種蜥蜴。科莫多巨蜥排名第一,下面是世界上最大的10隻蜥蜴。
  • 世界上最神奇的7種鳥名單出爐
    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每天早上推開窗,都能聽到鳥兒的鳴叫聲,鳥是適應於陸地和空中生活的高等脊椎動物,全世界現存的鳥類已知有9020多種,而我國有1400多種。那麼,世界上最神奇的鳥是什麼鳥呢?下面就給各位介紹下世界上最神奇的7種鳥,琴鳥能模仿一切聲音,一起來看看吧。
  • 地球之肺,探索地球上的17個雨林
    這片森林含有一些地球上最早的植物,如石松類植物和松葉蕨綱。它擁有數量最多的稀有動物和植物。 5. 東南亞熱帶雨林 巴布亞雨林由於其茂密的紅樹林樹木而成為地球上種類最多,最獨特的動植物物種之一。它在兩個國家之間共享-西部是印度尼西亞的西伊裡安查亞省和巴布亞省,東部是巴布亞紐幾內亞省。
  • 1458種!中國鳥類種數最新數據新鮮出爐
    2013年底,V3.0版記錄中國鳥類1434種。從V3.0到V4.0,兩年多時間,中國鳥類種數增加到1458種。    本次更新,新增加了玄燕鷗、鵑頭蜂鷹、紫針尾雨燕、加拿大黑雁、白腹鷺、褐背伯勞、黃額燕、東歌林鶯等一批中國新記錄鳥種。V3.0版名錄的附錄中列出的印度池鷺、藍頰蜂虎、紅眉金翅雀,被發現並列入正式名錄中。
  • 桃花水母:最原始的無脊椎動物
    桃花水母:最原始的無脊椎動物 2002年9月13日02:58  中國青年報   剛剛被列入國家瀕危野生動物紅色名錄的物種———桃花水母,於日前在江西永修柘林湖恐龍島水域連續出現。
  • 地球上10大瀕危鳥類,鴞鸚鵡第七,南亞鴇第二,你認識幾個?
    8、白腹鷺:白腹鷺是蒼鷺中體型最大的一種,現今白腹鷺的數量寥寥無幾,而且只有在一些偏遠、人跡罕至的地方才能發現白腹鷺的身影 7、鴞鸚鵡:鴞鸚鵡是一種來自紐西蘭的十分有趣的瀕危鳥類,它是世界上最重的鸚鵡,也碰巧是一種在夜間活動且無飛行能力的鸚鵡
  • 稀有物種又被發現了?攝影師照片「鳥中大熊貓」,中國是獨有的
    自然界中有許多種動物,但由於時代的變遷,其中一些動物可能已經被人類捕獲,現在動物的數量非常少,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罕見的。然而有時,他們可能會在不經意間被發現,在中國的河北中,又發現了稀有物種。
  • 南嶺又見「世界上最神秘的鳥」
    視界紀錄 攝近日,視界紀錄科研監測團隊通過紅外監控相機在廣東南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到極度瀕危鳥類海南虎斑鳽,這是自2007年以來我省第三次在南嶺地區發現這種神秘的鳥。海南虎斑鳽為顴形目鷺科水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列入全世界30種最瀕危鳥類目錄,有「世界上最神秘的鳥」之稱。「海南虎斑鳽的數量非常稀少,分布區域也十分狹窄,且是夜行性鳥類,獲得活動影像實屬難得。」
  • 全球陸生脊椎動物滅絕速度在加快 515種正處在滅絕邊緣
    美國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研究表明,地球陸生脊椎動物滅絕的速度可能比以前科學家認為的要快得多,未來20年全球陸生脊椎動物滅絕的數量,可能會與整個20世紀不相上下。研究團隊在本周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論文呼籲,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高度重視這一問題,積極採取措施減緩這種趨勢。早在2015年,史丹福大學生物學家保羅·埃裡希就研究稱,地球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正在發生。為了更深入了解物種滅絕危機,此次埃裡希教授和同事合作,研究了地球上極度瀕危物種的數量和分布情況。
  • 世界上最稀有的5種蜘蛛
    說到蜘蛛,很多人一定會汗毛直立,因為這種動物不僅外形猙獰,有些還含有毒性,但是它卻是農林生態系統中不可忽視的一環,下面為您盤點世界上最稀有的5種蜘蛛,見過一種算你牛!一、孔雀蜘蛛,只生長於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斯州及昆士蘭州。
  • 地球上最稀有的植物
    儘管我們很少提及它們,但世界上有限的地方發現了數種具有自身獨特特徵的植物,它們的數量如此之少,就像動物一樣,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自然保護聯盟)將每一種植物列為「極度瀕危」。面對滅絕,這些植物物種目前對我們來說更為珍貴,拯救它們的保護工作和拯救孟加拉虎或非洲犀牛一樣迫切。 9。
  • 世界上最稀有昂貴的5種鳥類,一隻鴿子賣幾百萬
    鳥是地球上最常見的一種動物,我們幾乎每天都能見到,所以很多人並不珍惜,但是世界上卻有這樣幾隻稀有而昂貴的鳥類,一隻鴿子甚至賣出了244萬元人民幣的天價!一、黑棕櫚鳳頭鸚鵡,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鳳頭鸚鵡
  • 市民撿到神秘長嘴鳥 林業專家表示比較稀有
    她上網查詢後,發現這隻鳥是鷸的一種,還蠻稀有。蒯女士趕忙向林業部門求助,目前這隻鳥已被送往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受救助。據蒯女士介紹,她的工作單位在星海大廈內。昨天下午2點左右,她經過辦公樓下人行道時,無意中發現一隻長嘴鳥伏在地上。這鳥體形比鴿子略大一些,披著褐色的羽毛,頭部還有黑色條紋,腳上繫著紅繩。見人靠近,鳥開始往邊上撲騰。
  • 5種已滅絕的古老物種,第3種被譽為是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
    麗齒獸,是第一種長有犬齒的脊椎動物,生活在二疊紀晚期,麗齒獸是由異齒龍等類似物種進化而來,它們奔跑時速超過100千米,是恐龍出現之前陸地上最大的掠食者之一。巨齒鯊,生活在1500萬年前的巨型鯊魚,它們被為是是地球歷史上已發現的咬合力最強的生物之一,其最大咬合力推測為20噸,被譽為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