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頸長尾雉屬留鳥。常成對或小群遊蕩覓食。通常在亮天后即下樹活動,一直到傍晚,中午多在林間空地上或灌叢中休息,晚上棲息於樹上。
1樹棲1隻,活動和棲息地一般較為固定。活動時甚寧靜,有時除踩踏落葉或覓食扒動樹葉弄出聲響外,一般毫無聲響。性機警,活動和覓食時常有一隻雄雉極為警覺,不時地佇立張望,發現情況立刻鑽入草叢或灌叢逃跑,緊急時亦直接起飛上樹,或向上、下坡飛翔。
一般飛行較低而速度緩慢,飛行時能在空中轉變方向。雜食性。主要以橡實、漿果、種子、根、嫩葉、幼芽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昆蟲等動物性食物,偶爾也到林緣耕地啄食農作物。全年所吃食物種類達42種之多。
其中較為常見的有:白櫟、全皮櫟、麻櫟、雲南松、杉、崗柃、楊梅、鹽膚木、山稗子、腎蕨、扁擔杆、狗笠耳、鼠刺鳥飯樹、福建櫻花、雞骨草、蜘蛛、螞蟻、白蟻、甲蟲、尺蠖、蟬、蠕蟲、釘螺、蛹、蟲卵、草子、玉米和砂粒等。覓食活動主要在林下地面上,間或跳躍啄食較高灌木上的果實,有時也飛到樹上啄食,僅偶爾到林緣耕地覓食。
身長70(雌)~160(雄)釐米。雄鳥頭頂橄欖褐,頸至上胸藍黑色;上背、翅及腹部深慄紅色,肩羽和大覆羽端部白色,形成翼斑;下背至尾上覆羽灰白而飾亮藍黑色三角形橫斑;尾羽修長,呈灰白色,具有黑色和慄紅色相雜的橫斑。雌鳥體羽主要呈棕褐色,上背部有黑白相間的橫斑,下背和兩翅濃染黑色塊斑和蟲慕狀細紋;
下體的棕褐色較淺淡,頦、喉及下腹純淡棕白色,胸及上腹部和兩脅渲染棕褐色橫斑,並具黑色波狀橫紋;中央一對尾羽滿布灰褐色細紋,具6~7道黑色和慄紅色相雜的橫斑,外側尾羽濃染慄紅色,貫以黑色橫斑,羽端白色。虹膜褐色,眼周裸皮深紅色,嘴、腳黃褐色。棲息於海拔1000~2800米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中的溝谷地帶,秋、冬季常見3~5隻結群。
雜食性,動物性食物約佔10.6%,植物性食物約佔89.4%。以殼鬥科植物種子為主要食物,也食漿果等果實、植物嫩芽、葉、穀物及昆蟲等。4月上旬繁殖,每窩產卵7~9枚,孵化期24~28天 。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00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1]已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中列為稀有種。已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1994年列為稀有種。已列入《瀕危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1995年列入附錄Ⅰ。
本文來自關注公眾號:動物趣事 ID:dongwuqushi 更多動物資訊動態請關注.關注我們,可以每天接收到更多精彩動物動態,非常感謝你的關注 , 小編不易,請多多關照,如果喜歡的話,趕緊點個"在看" 分享給你的好朋友們吧,愛你麼麼噠 !
(歡迎關注!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地球上最稀有的動物:第3種全球只有75頭,第4種被人類吃成瀕危
鯊魚為什麼不吃海豚呢?鯊魚:我就是個弟弟,哪敢動老大
三疊紀「奇葩」長頸龍:脖子是軀幹3倍,牙齒彎又長,以魷魚為食
海洋裡最兇狠的生物虎鯨,為什麼對人類卻很友善?
8種擁有「超能力」的動物,吐火、夜視、永生,你見過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