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嘴呆萌!貴陽首現珍稀鳥類「彩䴉」

2020-12-05 環京津網

近日,貴陽市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的監控裡,發現了兩隻嘴巴尖尖、全身黑色、頭部有點彩色的怪鳥。經過貴州省內鳥類專家鑑定,這是一種瀕臨絕跡的鳥類——彩䴉。

據了解,彩䴉分布於歐洲南部、亞洲、非洲、美洲中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曾宣布彩䴉在中國絕跡。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以及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的加強,我國境內又有了它的蹤跡,但仍是非常罕見的一個物種。

此次發現彩䴉,刷新了貴州的鳥類種類和國家重點保護鳥類種類總數量的記錄,對我國鳥類研究有很大幫助。(總臺央視記者 尹平 曉東)

相關焦點

  • 湘潭首現珍稀鳥類彩䴉 上世紀曾被宣布滅絕
    這段時間,每天都有數十名來自上海、廣東等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前來湘潭市雨湖區,「打卡」拍攝在這裡棲息的珍稀鳥類彩䴉。這種在上世紀曾被宣布在中國滅絕的珍禽把這裡當成了新的家園。
  • 貴陽生態環境有多好?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驚現珍稀彩䴉!
    公園內發現的彩䴉(沈惠明攝)4月的貴陽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範賢明攝)都市新聞記者獲悉,近日,貴陽市野生動植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在查看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的遠程監控時,發現了兩隻從未在公園見過的鳥。隨後野生動植物管理站將視頻發給省內資深鳥類專家鑑定,竟發現這兩隻鳥是瀕臨絕跡的珍稀鳥類——彩䴉(huán)。"嘴巴長而尖,全身黑褐相間,比一般的鷺要大,和以前看到的不一樣。"當時正在值班的貴陽市野生動植物管理站工作人員陸亮說,看到這樣的一幕,他趕緊截圖發給貴州省鳥類專家、貴陽市野生動植物管理站的吳忠榮,進行辨認後,確認這就是彩䴉。
  • 視頻|「高清組圖」雲南盈江: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近日,記者在雲南省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
  • 【彩䴉】珍稀彩䴉時隔15年再現湛江
    這種野生鳥類在上世紀曾一度絕跡70多年今年5月末,兩隻珍稀彩䴉在我市坡頭區一塊溼地上翩翩起舞。
  •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雲南盈江
    近日,當地記者在雲南省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彩䴉再次現身盈江。(攝於2021年1月14日)新華網發(尹以祜 攝)2020年1月27日,自然生態攝影師何學勝在大盈江流域記錄了彩䴉在盈江的活動影像。據了解,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地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其修長的體形,慄紫色的羽毛,在陽光照射下閃耀著綠色的金屬光澤,光澤隨著彩䴉的移動變化多彩。本次彩䴉現身盈江,吸引了許多生態攝影師前來拍攝。
  • 彩䴉!你好!
    石屏因為有了異龍湖變得更加宜居而異龍湖本身就是各種野生鳥類的最佳棲息地近日曾在我國絕跡的彩䴉現身異龍湖國家溼地公園彩䴉主要生活在歐洲南部、非洲等地,在中國屬於迷鳥,此次在異龍湖溼地拍到的彩䴉數量多達9隻,且在此停留了半年之久,屬於有記載的發現記錄中數量較多的一次,實屬罕見。充分體現了異龍湖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環境俱佳,是彩䴉不可多得的適宜棲息地之一。
  •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雲南盈江 曾在國內絕跡
    中新網德宏1月17日電 (尹以祜 吳澤昭)近日,攝影師在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圖為此次拍攝到的彩䴉。 尹以祜 攝2020年1月27日,自然生態攝影師何學勝在大盈江流域首次記錄了彩䴉在盈江的活動影像。彩䴉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裡,一度被斷言「已在中國國內絕跡」。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逐步改善,曾經「絕跡」的彩䴉逐漸在中國重現身影。圖為此次拍攝到的彩䴉。 尹以祜 攝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
  • 宏立城集團花果園、阿哈湖溼地公園、為鳥類提供了理想棲息場所!
    宏立城集團花果園公園驚現世間稀有鳥類4月14日,貴陽野生動物管理站工作人員在查看宏立城集團花果園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遠程監控時,發現宏立城集團花果園公園內從未見過的兩隻鳥。後來野生動物管理站把視頻發給省內資深鳥類專家鑑定,驚訝地發現這兩隻鳥是瀕臨滅絕的珍稀鳥類。斑點彩䴉。"嘴長而尖,全身黑褐色,比普通蒼鷺還大,和以前看到的不一樣。"當時值班的貴陽野生動物管理站工作人員呂亮說,看到這樣的場景,他迅速發了一張截圖給貴州省鳥類專家、貴陽市野生動物管理站的吳鍾榮進行辨認,然後確認是一隻彩䴉。
  • 這十種珍稀鳥類都生活在溫州
    「鳥兒的消失,食物鏈斷裂。有的物種沒有天敵,生態平衡就會打破」。,目前只能去動物園觀賞或去金洲動物博物館看標本,這讓人惋惜。但可喜的是,由於一群愛鳥的攝影師堅持拍攝鳥類、記錄鳥類,又有新的珍稀鳥種陸續在溫州被發現。彩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在中國幾乎已經絕跡。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將彩䴉列入I項,意思是「一物種的情況不甚明朗,但有跡象表明可能屬於瀕危或漸危。」之前,浙江關於彩䴉的記載,要追溯到1934年。當
  • 彩䴉,剛剛又重現廣西北部灣
    是什麼讓彩䴉有如此大的魔力?這得從頭慢慢說起!彩䴉在世界— Big Year—彩䴉是一種廣泛分布於世界的涉禽,屬於鸛形目䴉科的大型鳥類。䴉科的鳥類在中國一共有5屬六種,他們分別是黑頭白䴉、白肩黑䴉、朱䴉、彩䴉、白琵鷺、黑臉琵鷺。
  • 最醜萌的鳥類,對人友好還會鞠躬點頭,現在成為珍稀保護動物
    在我們的地球上生活著這樣的一種鳥類,他們飛行能力不是特別的強,但是體型比較巨大,而且善於捕捉魚類,甚至一些小的鱷魚都能夠成為囊中之物,長的非常的醜,但是非常的萌,對人比較友好,而且如果你對他鞠躬的話,他會會點頭示意,現在已經成為了一種保護動物。
  • 太行項目中心鳥類調研:長嘴劍鴴成本地留鳥?天鵝群與黑鸛一起在...
    2020年12月28日、29日,太行項目中心,石家莊市野生動物救護站鳥類調研小組趕赴石家莊黑鸛保護地進行鳥類調研。第一次發現了長嘴劍鴴小群體在溼地越冬,多隻小天鵝、大天鵝和黑鸛群一起在溼地覓食,上萬隻野鴨群在溼地上空飛翔。護飛行動:長嘴劍鴴成為本地留鳥?
  • 郵政日戳上的珍稀鳥類(1)
    鳥類之所以珍稀,是因為它們不常見,甚至於數量稀少。在我國,不少鳥類已經成為珍稀鳥類,個別鳥類甚至成為瀕危物種。
  • 鄞州驚現罕見長嘴大鳥 它叫丘鷸 在寧波挺少見
    &nbsp&nbsp&nbsp&nbsp發現大鳥的是28歲的安徽人小劉,他當時和同事出門辦事,發現有隻大鳥一直呆在綠化帶裡,出於好奇他上前查看,發現大鳥尖嘴巴,羽毛呈深褐色。用手去抓它,也是一副呆呆的樣子。
  • 世界上最呆萌的鳥類——冠海雀,不用賣萌就可以很萌
    說到呆萌的鳥類,可能鄉親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企鵝了,的確企鵝這種看起來憨憨傻傻又胖乎乎的鳥類,確實是萌物。
  • 時隔數年 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彩䴉再現滇池南岸
    被朋友們稱為「鳥叔」的攝影愛好者吳樹忠,最近在東大河溼地裡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彩䴉。他介紹,1月15日晉寧飛來了第一批彩䴉,最多的時候有十六隻,有兩隻是成鳥,成鳥的羽毛五彩斑斕,因此而得名彩䴉。彩䴉對環境要求相當苛刻,需要水質好、食物豐富,喜食水草、草根、草芽和小螺絲。前些年因為棲息地的減少和環境汙染問題,中國瀕臨動物紅皮書曾宣布彩䴉在中國絕跡。
  • 彩䴉——不得不說的秘密
    原來這都源於一種曾經在中國消失多年的神秘鳥類——彩䴉(學名:Plegadis falcinellus,英文名:Glossy Ibis)。)的鳥類標本為基礎,整理發表了《浙江鳥類之調查》一書,裡面記載一例寧波的彩䴉記錄。
  • 陝西首次發現朱䴉「近親」彩䴉 曾一度宣布在我國絕跡
    今日(5月6日),新京報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獲悉,新發現的3隻「鳥類」,經鳥類專家、陝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於曉平確認,系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彩䴉(Plegadis Falcinellus)。此前因連續多年未在我國觀測到彩䴉蹤跡,《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一度宣布彩䴉在我國絕跡。陝西新近發現的3隻彩䴉,曾一度宣布在我國絕跡。
  • 新疆鳥友今年發現草鷺矛隼彩䴉等五種罕見鳥
    臉部如同畫了京劇臉譜的草鷺,捕獵時像擲出的矛槍一樣迅速的矛隼,羽色會隨著光線發生變化的彩䴉……12月7日下午,記者在新疆觀鳥會2019年度工作報告會上了解到,今年,新疆鳥界發現了5種罕見鳥。今年,新疆鳥友發現的5種罕見鳥種分別為:侏鸕鷀、草鷺、赤頸鸊鷉(pì tī)、矛隼、彩䴉。
  • 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現身茂名
    春暖花開,茂名市博賀灣傳來好消息:3隻全球瀕危珍稀鳥類——黑臉琵鷺到訪!這已經是黑臉琵鷺連續三年現身茂名。12018年,觀鳥愛好者在茂名市博賀灣的一處灘涂發現11隻珍稀瀕危鳥類黑臉琵鷺。柯大 攝據悉,黑臉琵鷺是我國瀕危鳥種,1989年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二類保護動物名錄,現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對環境要求極為苛刻,是生態環境的指示性物種,其數量的增長與棲息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密切相關。據人民網消息,黑臉琵鷺的保育工作發軔於上世紀90年代初,經歷漫長的奮鬥之路,終由早期全球200多隻上升至2019年的4000多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