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物種彩䴉再次現身雲南盈江

2021-01-21 金臺資訊

人民網盈江1月16日電 近日,有市民在雲南省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彩䴉,這是該縣繼2020年1月在大盈江流域首次記錄到彩䴉的活動影像後,再次被發現。

據介紹,本次在盈江縣城郊拍攝到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只見它不停地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其修長的體型,慄紫色的羽毛,在陽光照射下閃耀著綠色的金屬光澤,光澤隨著彩䴉的移動變化多彩,看起來非常健康。

彩䴉是溼地生態環境改善的標誌性物種,主要棲息在溫暖的河湖及沼澤附近,主要以水生昆蟲、蝦、甲殼類為食。由於曾連續多年未在我國觀測到,《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曾一度宣布彩䴉在中國絕跡。

近年來,雲南生態持續向好,昆明滇池溼地、大理劍川劍湖溼地、香格裡拉納帕海自然保護區等地,都陸續出現彩䴉的身影。(虎遵會、尹以祜)

相關焦點

  • 視頻|「高清組圖」雲南盈江: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近日,記者在雲南省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
  •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雲南盈江
    近日,當地記者在雲南省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彩䴉再次現身盈江。彩䴉現身盈江(攝於2020年1月27日)。新華網發(何學勝 攝)盈江有記錄鳥類710種,據持續監測和觀察,灰鶴、黑頸鶴、蓑衣鶴、黑鸛、草原雕、白肩雕、白尾海雕等大型候鳥都會在盈江縣內停歇或停留越冬。(完)(盈江縣融媒中心 尹以祜 吳澤昭)彩䴉現身盈江(攝於2020年1月27日)。新華網發(何學勝 攝)彩䴉再次現身盈江。
  • 珍稀鳥類彩䴉再次現身雲南盈江 曾在國內絕跡
    中新網德宏1月17日電 (尹以祜 吳澤昭)近日,攝影師在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城郊的一片溼地拍攝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彩䴉,這也是近年來彩䴉在盈江第二次被記錄。圖為此次拍攝到的彩䴉。 尹以祜 攝2020年1月27日,自然生態攝影師何學勝在大盈江流域首次記錄了彩䴉在盈江的活動影像。彩䴉在《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裡,一度被斷言「已在中國國內絕跡」。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逐步改善,曾經「絕跡」的彩䴉逐漸在中國重現身影。圖為此次拍攝到的彩䴉。 尹以祜 攝本次拍攝的彩䴉為一隻成鳥,它不停在水中覓食,時而梳理羽毛,時而飛翔。
  • 【彩䴉】珍稀彩䴉時隔15年再現湛江
    這種野生鳥類在上世紀曾一度絕跡70多年今年5月末,兩隻珍稀彩䴉在我市坡頭區一塊溼地上翩翩起舞。
  • 3種珍稀鳥亮翅彩雲南
    我是彩䴉在大理生了3個寶寶大理首次監測到它們在劍川劍湖溼地自然繁殖數隻珍稀物種彩䴉現身雲南大理劍川劍湖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通過跟蹤監測發現彩䴉在劍湖溼地自然繁殖,並成功孵化出3隻幼鳥。科研人員通過跟蹤監測和對彩䴉行為的觀察分析,確定已有彩䴉在該溼地鷺類繁殖區域進行了繁殖,並在彩䴉的鳥巢發現了3隻幼鳥。「這是雲南省第一次記錄到彩䴉自然繁殖的信息,這種信息在國內非常少見。」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鳥類組伍和啟博士介紹,彩䴉繁殖期因地域的不同而有差異,彩䴉通常在春季成群營巢,每窩產卵3至5枚。此次記錄到彩䴉的繁殖信息,對下一步開展彩䴉研究保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 國內罕見鳥類白頰山鷓鴣再次現身盈江
    國內罕見鳥類白頰山鷓鴣再次現身盈江近日,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的石梯村11號鳥類觀測點再次出現國內罕見鳥類白頰山鷓鴣,這次同時出現了5隻。經過連續多日觀察,該鳥類活動範圍較穩定。據了解,2016年在該區域記錄到該鳥類在國內的首次野外影像資料。
  • 彩䴉!你好!
    近日,曾一度被認為在我國絕跡的國家二級野生重點保護動物彩䴉現身異龍湖國家溼地公園。2019年4月初,有人在異龍湖國家溼地公園發現了彩䴉的蹤跡,經過一個多月的觀察和近距離跟蹤拍攝,初步掌握了異龍湖國家溼地彩䴉的數量,目前發現的共有九隻。
  • 春來雲南 「打鳥」大不同
    雲南素有「動物王國」之稱,鳥類種類繁多。近年來,我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朝著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目標努力奮鬥,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越來越多的珍稀鳥類在雲南樂享綠色生活,攝影圈內拍攝鳥類、愛護鳥類的朋友越來越多,他們把拍攝鳥類稱為「打鳥」。在雲南各地,因「打鳥」而呈現了不同的新氣象。
  • 湘潭首現珍稀鳥類彩䴉 上世紀曾被宣布滅絕
    這段時間,每天都有數十名來自上海、廣東等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前來湘潭市雨湖區,「打卡」拍攝在這裡棲息的珍稀鳥類彩䴉。這種在上世紀曾被宣布在中國滅絕的珍禽把這裡當成了新的家園。
  •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我國雲南盈江特有的蝴蝶蘭——滇西蝴蝶蘭
    國家Ⅰ級瀕危物種|我國雲南盈江特有的蝴蝶蘭——滇西蝴蝶蘭文:花木君雲南號稱植物王國,是我國植物物種最為豐富的省份,幾乎集中了從熱帶、亞熱、溫帶、寒溫帶等植物類型,在全國約3萬種高等植物中,雲南省有274科、2076屬、1.7萬多種,佔全國高等植物總數的62.9%,在中國公布的398種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雲南有222種,超過全國總數的50%,位居全國之冠
  • 彩䴉,剛剛又重現廣西北部灣
    雖然在世界其他地方,如非洲、印度、歐洲南部、澳洲、美洲等地,彩䴉很容易見到,但在中國,這個物種曾經消失了近70年。雖然大部分記錄都是1到2隻,但我們可以看到,彩䴉在雲南已經形成了比較穩定的越冬種群,而且種群數量遠遠超過其他省份。2013年,在雲南昆明,有鳥友記錄到數量19隻的彩䴉種群。今年3月份,鳥友在雲南玉溪市記錄到不少於21隻的彩䴉種群。而在2019年,在陝西漢中的濂水河,記錄到彩䴉的繁殖行為,印證了中國有彩䴉繁殖的猜想。
  • 「高清組圖」在國際愛鳥日徜徉盈江「鳥類天堂」
    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是祖國西南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被譽為「中國鳥類資源第一縣」,在這裡,流傳著許多人與鳥的故事。築鳥巢生態好轉鳥先知,鳥類的品種和數量是生態環境好壞的晴雨表。近年來,盈江縣把保護生態環境放在優先位置,愛鳥護鳥意識深入人心,眾多珍惜鳥類在盈江現身。盈江縣通過多部門聯合,對國內僅棲息於大盈江流域的國家II級保護動物黃嘴河燕鷗開展跨區域、跨行業搶救守護行動,種群數量由2018年的7隻增長到今年的13隻,成為生態保護的典範。
  • 彩䴉——不得不說的秘密
    作為鳥類中著名的流浪漢,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簡稱 IUCN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記錄的低危物種,因此彩䴉在世界各地的分布也得以多點開花,亮點紛呈。彩䴉的主要繁殖區域在歐亞大陸歐洲南部,繁殖種群在當地春季繁殖,雖然在非洲馬裡有過少量繁殖記錄,但大部分資料顯示出現在非洲大陸的彩䴉屬於在歐洲繁殖的種群,主要在地中海周圍和非洲越冬,也有一部分通過前蘇聯西部到伊拉克,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越冬。
  • 陝西首次發現朱䴉「近親」彩䴉 曾一度宣布在我國絕跡
    今日(5月6日),新京報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獲悉,新發現的3隻「鳥類」,經鳥類專家、陝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於曉平確認,系國家II級重點保護鳥類彩䴉(Plegadis Falcinellus)。此前因連續多年未在我國觀測到彩䴉蹤跡,《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一度宣布彩䴉在我國絕跡。陝西新近發現的3隻彩䴉,曾一度宣布在我國絕跡。
  • 時隔兩年 珍稀物種亞洲金貓再次現身雲南高黎貢山
    近日,雲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貢山分局在嘎足站獨龍江人馬驛道上,用紅外相機拍攝到兇猛貓科動物——亞洲金貓,這是貢山自然保護區時隔兩年後再次發現金貓蹤跡,2018年7月16日在丙中洛首次用紅外相機拍攝到金貓影像。
  • 【生物多樣】來雲南,感受生物多樣性之美
    11月2日 央視《朝聞天下》報導了 兩隻黑頸長尾雉 在雲南雲龍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林區公路上悠閒散步 此外 一隻白腹針尾綠鳩近日現身
  • 這種鳥首次現身泰州!
    近日姚建興在興化拍攝時發現了一隻罕見的鳥——彩䴉快跟隨發布君一起來認識這個小可愛彩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鵜形目䴉科,體羽大部分為青銅慄色,是珍稀鳥類朱䴉的經專業人士鑑定,這就是彩䴉,這也是在泰州境內首次拍到彩䴉。為什麼會在泰州?彩䴉在中國的數量,比它的近親朱䴉還少。由於曾連續多年未在我國觀測到,《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一度宣布,彩䴉在中國絕跡。近年來,雲南昆明發現的彩䴉最大種群數量只有18隻。貴州、內蒙古、河南、湖北、江西等地也曾發現零星個體。
  • 來雲南,感受生物多樣性之美
    林區公路上悠閒散步��此外一隻白腹針尾綠鳩近日現身雲南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澗管護局鳳凰山鳥類環志站一般棲息於海拔400米至800米的熱帶和亞熱帶山地、丘陵地帶的原始森林及常綠闊葉林這些物種的發現反映了雲南在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不斷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雲南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省份
  • 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驚現珍稀彩䴉!
    公園內發現的彩䴉(沈惠明攝)4月的貴陽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範賢明攝)都市新聞記者獲悉,近日,貴陽市野生動植物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在查看阿哈湖國家溼地公園的遠程監控時,發現了兩隻從未在公園見過的鳥。隨後野生動植物管理站將視頻發給省內資深鳥類專家鑑定,竟發現這兩隻鳥是瀕臨絕跡的珍稀鳥類——彩䴉(huán)。"嘴巴長而尖,全身黑褐相間,比一般的鷺要大,和以前看到的不一樣。"當時正在值班的貴陽市野生動植物管理站工作人員陸亮說,看到這樣的一幕,他趕緊截圖發給貴州省鳥類專家、貴陽市野生動植物管理站的吳忠榮,進行辨認後,確認這就是彩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