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鳥(137期)——東方角鴞

2021-03-01 山西江瑞德

東方角鴞:鴞形目 > 鴟鴞科 > 角鴞屬 體小(19釐米)而褐色斑駁的角鴞。眼黃色,胸滿布黑色條紋。分灰色型及棕色型。與領角鴞區別在於型小,眼色較淺且無淺色頸圈;與黃嘴角鴞及White-fronted Scops鴞的區別在於胸具黑色條紋,體小而灰色重。較縱紋角鴞色深而型小,條紋於下體多而上體少。虹膜-橙黃色;嘴-角質灰色;腳-偏灰。叫聲:粗喉音的toik-toitoink或toik toik tatoink聲,重音在最後一節。分布範圍:繁殖於喜馬拉雅山脈、印度次大陸、東亞、日本、中國、東南亞及菲律賓;有些至南方越冬。分布狀況:常見留鳥。亞種stictonotus為中國東北及華東長江以南的留鳥;指名亞種在西藏東南部;malayanus在華南、西南及東南包括海南島和臺灣;japonensis偶見於臺灣。習性:於林緣、林中空地及次生植叢的小矮樹上捕食。註:有著者將其作為紅角鴞 O. scops的亞種(參見鄭作新,1987)。

文字參考中國鳥類野外手冊。圖片2016年拍攝於平頂山。

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

閱讀推薦

       1、每日一鳥(136期)——灰鶴

        2、每日一鳥(135期)——大噪鶥

        3、每日一鳥(134期)——大嘴烏鴉

相關焦點

  • 每日一鳥(96期)——領角鴞
    體型略大(24釐米)的偏灰或偏褐色角鴞。具明顯耳羽簇及特徵性的淺沙色頸圈領角鴞棲息於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現於山麓林緣和村寨附近樹林內。除繁殖期成對活動外,通常單獨活動。繁殖期為3一6月份。通常營巢於天然樹洞內,或利用啄木烏廢棄的舊樹洞,偶爾也利用喜鵲的舊巢,亦會利用樹洞及人工巢箱。
  • 見過東方角鴞嗎?他撿到一隻!
    見過東方角鴞嗎?他撿到一隻!工作人員通過現場觀看和資料比對,確定這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東方角鴞。為了使受傷的東方角鴞得到有效救治和保護,縣林業局工作人員立馬請來了畜牧業專業醫生胡金保,對受傷的「東方角鴞」進行救治。胡金保首先對東方角鴞折斷的翅膀進行支架固定,然後餵了小魚給它吃。「像這種傷情,要一個月左右才能恢復,我們打算等它養好傷以後再進行野外放生。」縣林業局工作人員說。
  • 棗強警民接力,救助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東方角鴞
    5月30日,棗強縣一群眾發現一隻受傷的鳥,向民警求救,民警積極奔走聯繫,為其找到了合適的歸宿,經鑑定,這隻鳥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東方角鴞。5月30日上午,在棗強縣肖張鎮經營飯店的姚先生拎著一隻紙箱來到肖張派出所。
  • 東方角鴞「擅闖民宅」|東方|擅闖民宅|工作人員|貓頭鷹_網易財經
    (原標題:東方角鴞「擅闖民宅」) 信息時報訊(記者
  • 每日一鳥(114期)——夜鷺
    夜鷺2018年拍攝於山東濟南大明湖上圖榮獲2018年7月19日鳥網每日一圖
  • 每日一鳥(145期)——灰卷尾
    分布範圍:阿富汗至中國、東南亞、巴拉望島及大巽他群島。文字參考中國鳥類野外手冊。圖片2018年拍攝於雲南      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閱讀推薦       1、每日一鳥(144期)——梳子冠水雉        2、每日一鳥(143期)——紅嘴相思鳥        3、每日一鳥(142期)——草鷺
  • 每日一鳥(167期)——灰文鳥
    成鳥:頭黑,臉頰有顯著白色斑塊,上體及胸灰色,腹部粉紅,尾下白,尾黑。亞成鳥頭偏粉色,頂冠灰,胸粉紅。 虹膜-紅色;嘴-深粉紅;腳-紅色。體大(16釐米)的多彩而嘴紅的雀鳥。叫聲:低聲吱叫。輕聲的tup及輕柔的吱吱鳴聲,以嘶聲ti tui收尾。
  • 被粘鼠板粘住,東方角鴞幸被村民救下
    4月25日,在古藺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趙中國家裡,已經「療養」了幾天一隻「袖珍貓頭鷹」的體力終於得到恢復,這隻國家二級保護珍稀動物——東方角鴞(xiāo),最終被放歸山林,重回大自然的懷抱。東方角鴞為古藺首次發現的鴞類品種聞訊而來的工作人員趙中國對孔令元及時救助受困野生動物的善舉表示肯定和讚揚。經過幾天觀察,東方角鴞的體力和精神已得到完全恢復,最終被帶到山裡放歸自然。被救助的這隻貓頭鷹身形袖珍,耳朵部位長有兩簇耳羽象兩隻小角,黃色的大眼睛瞪得圓圓的,看上去著實呆萌可愛。
  • 每日一鳥(26期)——原雞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文字參考網絡,圖片2017年12月拍攝於雲南盈江)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閱讀推薦        1、每日一鳥(25期)——小鱗胸鷦鶥        2、每日一鳥(24期)——白冠噪鶥
  • 每日一鳥(52期)——反嘴鷸【yù】
    具黑色的翼上橫紋及肩部條。有長且上翹的嘴和細長藍色的腿。主要以小型甲殼類、水生昆蟲、昆蟲幼蟲、蠕蟲和軟體動物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飛行時不停地快速振翼並做長距離滑翔。成鳥做佯裝斷翅狀的表演以將捕食者從幼鳥身邊引開。進食時嘴向兩邊掃動。經常發出清晰似笛的叫聲。
  • 每日一鳥(105期)——白胸苦惡鳥
    分布範圍:印度、中國南部、東南亞、菲律賓、蘇拉威西島、馬魯古群島及馬來諸島。為適宜生境下的一般性常見鳥,高可至海拔1500米。文字參考中國鳥類野外手冊,圖片2018年五月拍攝於雲南盈江那幫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閱讀推薦       1、每日一鳥
  • 市民撿三隻東方角鴞 送救護站後兩隻直接飛走 (1/3)
    市民撿三隻東方角鴞 送救護站後兩隻直接飛走 (1/3) "← →"翻頁
  • 陝西男子救活凍僵貓頭鷹 系「國保」領角鴞(圖)
    市民撿到的領角鴞,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華商報記者 王警 攝  昨晚8時,公安碑林分局南大街派出所民警處了一個特別的警,是為了一隻貓頭鷹。「大概晚7點15分的時候,我從家屬院一棟樓四單元門口經過時看到它的。」農行家屬院門衛羅師傅說,當時天色已晚,初看上去還以為是誰丟的東西,走近一看,發現是只貓頭鷹,「它閉著眼睛跟受傷了似的,我伸手拿起來,覺得它渾身冰涼,都凍僵了。」羅師傅趕緊把它拿到值班室,先用手捧住捂一會兒,又放在暖氣片上,「大概過了十幾分鐘,它好像有勁兒了,爪子突然抓住我的手套,別人拽了半天才拽開,我的手差點被抓爛。」
  • 每日一鳥(210期)——大沙錐
    大沙錐2014年5月2日拍攝於三門峽市靈寶市鼎湖灣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閱讀推薦       1、每日一鳥(209期)——領雀嘴鵯        2、火烈鳥好拍   天氣難得        3、火烈鳥在鹽湖灑下一抹紅
  • 瀋陽:小角鴞學習飛行掉隊 巧遇獸醫女碩士
    瀋陽:小角鴞學習飛行掉隊 巧遇獸醫女碩士 作者:王齊波 2018-06-01 10:52   來源:華商晨報
  • 領角鴞最後的眼淚
    上一次,在殷女士撿到領角鴞的第二天。又有一位學生在湖大法學院相距不到10米僅一路之隔的位置撿到了同樣大小的領角鴞。
  • 夢到幾隻毛茸茸的小鳥——也許它們是角鴞
    ,眼睛很小的毛茸茸的鳥在現實中最接近的也許就是貓頭鷹了,只不過,夢裡的小鳥眼睛小得多。這樣,我一回到城裡吃完午飯就想繼續研究貓頭鷹了!煙色角鴞(學名:Otus capnodes),鴟鴞科角鴞屬下的一種,葛摩群島的特有種。此鳥僅在葛摩群島內昂儒昂島上發現,種群數目少於400頭。
  • 十堰四方山驚現一群怪鳥!頭頂長"耳朵",名字你可能都念不出來...
    這傢伙還拖家帶口定居在了四方山長耳朵的鳥你見過嗎?晚報君這就來揭曉它的真面目▼▼近日,四方山成了我市著名鳥類攝影師劉洪軍經常光顧的地方,吸引他的是一窩駐紮在這裡的東方角鴞。東方角鴞你聽過嗎?它的名字你會念嗎?晚報君科普時間到~東方角鴞(xiāo)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最小貓頭鷹」的稱號。瞧,它們被四方山的美景吸引,住在這兒的人工鳥巢裡,樣子萌翻了!
  • 每日一鳥 | 琵嘴鴨
    正確閱讀「每日一鳥」圖片的方法是:打開手機屏幕旋轉閱讀功能,之後點擊進入圖片,把手機橫過來,這樣可以保證您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會覺得字號太小,如果您還是覺得字有些小,還可以兩個手指放在屏幕上,放大和縮小圖片。另外,小編之所以堅持做成圖片的原因是您可以保存下來,您只需要長按圖片保存,就可以將「每日一鳥」的收藏在手機照片中😛。
  • 每周一鳥 東方大葦鶯
    詩句人們都耳熟能詳,然而詩歌當中的「雎鳩」到底是指哪一種鳥?有人認為這種生活在河流沙洲,又擅長歌唱的鳥,極有可能就是東方大葦鶯。然而,經過專家指點的小野知道其實不--是--的雎鳩是指水鳥,而東方大葦鶯不會直接暴露在河流沙洲之上,主要是生活在蘆葦叢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