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lyl物種說】今日--琵嘴鴨(Shoveler)
▲雌性琵嘴鴨物種概述 Summary中文名:琵嘴鴨(拼音:pí zuǐ yā);英文名:Shoveler;▲琵嘴鴨拍打翅膀琵嘴鴨,棲息於開闊地區的湖泊河流等處,也見於山區以及高原上的水域。以小型軟體動物,浮遊生物、甲殼類,昆蟲幼蟲、小魚、蛙等為食。
-
一隻琵嘴鴨的血色遷徙之旅
【小琵嘴鴨】這是只雄性琵嘴鴨(野鴨的一種,體形中等),出生於五個月前,身長還不到50釐米,體重不過一斤。即便從野鴨的視角,它也還只是個半大孩子。11月3日凌晨,琵嘴鴨的旅程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月。精力有限的它,已經疲憊不堪。於是,它和同伴們決定落腳休息一下。它早已經注意到,那裡有一片很大的灘涂,可以找到食物和水。它看中了一片蘆葦叢中的水塘,那裡很適合降落。
-
自帶「鏟子」覓食的琵嘴鴨
喜歡來神農架大九湖溼地公園越冬的鴨類有綠頭鴨、綠翅鴨、斑嘴鴨、白眉鴨、紅頭潛鴨、鳳頭潛鴨、斑背潛鴨、紅嘴鷗、琵嘴鴨等。 琵嘴鴨常成對或三五隻小群活動,在遷徙季節會集成較大的群體。
-
從西伯利亞來到上虞 一隻琵嘴鴨的血色遷徙之旅
這天凌晨,一隻還不到半歲的琵嘴鴨飛到上虞上空,已是疲憊不堪。這裡是候鳥南飛途中一處重要的棲息地,廣袤且溝壑交錯的蘆葦叢,不僅給候鳥提供了保護,也能掩蓋盜獵分子的行蹤。捕鳥的網一般安置在蘆葦叢中的水塘內,依地勢設置好陷阱,再用水泵注入深50釐米左右的水作為偽裝,並在水塘裡拴一隻野鴨,吸引其他野鴨前來栖息。劉某在不遠處的蘆葦叢裡搭建了草棚,晚上他就在這裡落腳。
-
興凱湖環志琵嘴鴨造訪臺灣
原標題:興凱湖環志琵嘴鴨造訪臺灣 本報訊(牟景君 邢曉然 記者賈紅路)記者從省林業廳了解到,由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環志的一隻琵嘴鴨於12月12日在臺灣臺南市官田區水雉生態教育園區被一名觀鳥志願者發現。12月16日,從國家林業局鳥類環志中心得到證實,自鳥類環志中心檔案記錄以來,這是鴨類環志中鼻環首次被監測發現。
-
興凱湖琵嘴鴨現身臺灣鰲鼓溼地
▲愛鳥攝影師在鰲鼓溼地拍到黑龍江琵嘴鴨。(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旅遊雲) 中國臺灣網11月14日消息 據臺灣東森旅遊雲報導,一名愛鳥攝影師在11月10日於臺灣鰲鼓溼地森林園區南堤,用鏡頭捕捉到一隻配戴「鼻環」的琵嘴鴨。此次發現的琵嘴鴨配戴綠底白字編號DX鼻環,是黑龍江省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專用雁鴨類釋放的標記。 經證實,它是黑龍江省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2013年10月7日釋放的琵嘴鴨。
-
商洛丹江首次拍到新鳥種—琵嘴鴨
商洛丹江首次拍到新鳥種—琵嘴鴨 圖文/張生超自商洛市攝協拍鳥人羅高潮老師在商洛市商州丹江段首次發現丹江新鳥種群一琵嘴鴨後,3月14日我驅車前去琵嘴鴨落腳處丹江溼地舒楊河段進行了跟蹤拍攝,記錄了首次在丹江遊曳的琵嘴鴨,讓人大飽眼福。
-
深圳灣的赤頸鴨、琵嘴鴨、鸕鷀、紅嘴鷗…我們明年再見啦!
    晶報2019年3月20日訊 昨日上午,潮水尚未退去,深圳灣公園海域的灘涂上已聚集起了大量水鳥:赤頸鴨、琵嘴鴨、鳳頭潛鴨、鸕鷀、紅嘴鷗等等,有的把頭扎進水中捕魚,有的飛翔在空中接食市民拋餵的食物。水面上下一片歡騰。在這場過冬的旅途中,深圳是它們幸福的停靠站。
-
每日一鳥 | 紅嘴相思鳥
紅嘴相思鳥別名:相思鳥、紅嘴玉、五彩相思鳥
-
看圖識鳥,手機百科圖文!
長嘴半蹼鷸琵嘴鴨赤膀鴨雄鳥赤頸鴨斑嘴鴨
-
每日一鳥(145期)——灰卷尾
虹膜-橙紅;嘴-灰黑;腳-黑色。分布範圍:阿富汗至中國、東南亞、巴拉望島及大巽他群島。文字參考中國鳥類野外手冊。圖片2018年拍攝於雲南 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閱讀推薦 1、每日一鳥(144期)——梳子冠水雉 2、每日一鳥(143期)——紅嘴相思鳥 3、每日一鳥(142期)——草鷺
-
綠頭斑嘴鴨受傷 蘭州警民聯手救治
綠頭斑嘴鴨受傷 蘭州警民聯手救治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朱婕 通訊員?大明)4月16日,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綠頭斑嘴鴨因傷被困草叢,附近居民發現後及時報警,在大家的聯手幫助下,受傷的綠頭斑嘴鴨及時得以救治。
-
每日一鳥(167期)——灰文鳥
成鳥:頭黑,臉頰有顯著白色斑塊,上體及胸灰色,腹部粉紅,尾下白,尾黑。亞成鳥頭偏粉色,頂冠灰,胸粉紅。 虹膜-紅色;嘴-深粉紅;腳-紅色。體大(16釐米)的多彩而嘴紅的雀鳥。叫聲:低聲吱叫。輕聲的tup及輕柔的吱吱鳴聲,以嘶聲ti tui收尾。
-
綠頭鴨的那點事
有研究認為,中國家鴨在品種形成過程中,摻入了少量斑嘴鴨的血統。綠頭鴨與斑嘴鴨在演化關係上,互為姐妹群,它與綠翅鴨在親緣關係上近於琵嘴鴨。所以,同為野鴨,看起來是一家子,其實還是有遠有近。這當然符合各個鳥類類群演化圖譜的一般特徵。
-
西湖鴛鴦和斑嘴鴨「在一起」了?專家並不看好:公鴛鴦出軌成性
攝影師「探客」 供圖西湖里,鴛鴦和斑嘴鴨「在一起」了不過,專家並不看好這段愛情,因為公鴛鴦出軌成性昨天早上,網友「木子」和「探客」給錢江晚報發來一張意味深長的照片。他們說:「是西湖愛美好了呢還是因為愛情,他和她竟然不管不顧在一起了。是真的!」兩位網友說的他和她,是西湖里的一隻鴛鴦和一隻斑嘴鴨。在寒潮來臨之前,他們不顧一切地在一起了。
-
衡陽:300多隻斑嘴鴨飛抵江口越冬
300多隻斑嘴鴨飛抵江口越冬開啟了夏候鳥、冬候鳥「交接班」大幕,別錯過這觀鳥絕佳時機結伴遷飛的斑嘴鴨■劉九江 攝衡陽日報訊 (記者 胡亞華) 一陣緊過一陣的秋風吹過,天氣漸次轉涼,萬千候鳥又踏上了南遷北飛的徵程。
-
每日一鳥(114期)——夜鷺
夜鷺2018年拍攝於山東濟南大明湖上圖榮獲2018年7月19日鳥網每日一圖
-
每日一鳥(52期)——反嘴鷸【yù】
反嘴鷸為反嘴鷸科的反嘴鷸屬的鳥類,又名反嘴鴴,因其獨特的上翹的嘴型而得名。是一種白色涉水禽。
-
這種鴨子和綠頭鴨差不多,你了解多少?
琵嘴鴨(學名:Anas clypeata)屬中型鴨類,個體比綠頭鴨稍小,體長43-51釐米,體重0.5千克左右。雄鴨頭至上頸暗綠色而具光澤,背黑色,背的兩邊以及外側肩羽和胸白色,且連成一體,翼鏡金屬綠色,腹和兩脅慄色,腳橙紅色,嘴黑色,大而扁平,先端擴大成鏟狀,形態極為特別。
-
二級保護動物「綠頭斑嘴鴨」受傷 永登民警及時救治
每日甘肅網4月17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郭秀睿)4月16日,劉先生在永登縣人民醫院附近的莊浪河邊放風箏時,發現一隻「大鳥」翅膀受傷趴在草叢裡,便立即將其送到永登縣城關派出所。劉先生稱,當時發現受傷的「大鳥」從外表和體型看,不像是一般的家禽,於是向警察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