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yl陪你每天認識一個新物種
(總第509篇)
好好學習 天天想上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鳥綱 Aves
目:雁形目 Anseriformes
科:鴨科 Anatidae
屬:鴨屬 Anas
種:琵嘴鴨 A. clypeata (Linnaeus, 1758)
物種概述 Summary
中文名:琵嘴鴨(拼音:pí zuǐ yā);
英文名:Shoveler;
學名:Anas clypeata。
琵嘴鴨,棲息於開闊地區的湖泊河流等處,也見於山區以及高原上的水域。以小型軟體動物,浮遊生物、甲殼類,昆蟲幼蟲、小魚、蛙等為食。非常機警,如果發現敵害會迅速逃跑,雖然飛行能力不強,有時卻能飛得很快。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無危(LC)
體長:全長44-52釐米
體重:600克左右
食性:軟體動物,浮遊生物、甲殼類
繁殖:每窩產卵7-12顆
習性:機警,潛水能力差
分布:歐洲、亞洲、北美洲
外形特徵 Description
琵嘴鴨身長44-52釐米;翼展73-82釐米;重量600克左右。 琵嘴鴨體大嘴長,末端寬大有如鏟子因為其喙形如琵琶,故而得名琵嘴鴨。雄鳥的腹部慄色,胸白,頭頸深綠色兩側具金屬光澤;雌鳥褐色斑駁,尾近白色,貫眼紋深色,色彩似雌綠頭鴨但嘴形清楚可辨。飛行時淺灰藍色的翼上覆羽與深色飛羽及綠色翼鏡成對比。雄鳥虹膜金黃色,雌鳥褐色;繁殖期雄鳥的上嘴近黑色,雌鳥橘黃褐色;腳橙紅色,腳爪蘭黑色。
生態習性 Ecological Habit
琵嘴鴨棲息於開闊地區的湖泊河流等處,也見於山區以及高原上的水域,偶爾也會在村鎮附近的汙水池塘中。琵嘴鴨不喜歡在長滿挺水植物的水域中覓食,在沿海也不常見,但是在鹹水水域卻也可以看到。琵嘴鴨非常機警,如果發現敵害會迅速逃跑,雖然飛行能力不強,有時卻能飛得很快。琵嘴鴨的食性偏動物性,常在淺水河岸附近的水中用鏟子形的嘴撈取水面或水邊的食物,由於潛水能力不強琵嘴鴨很少潛入水中覓食。據研究琵嘴鴨主要的食物為小型軟體動物,浮遊生物、甲殼類,昆蟲幼蟲、小魚、蛙等冬季也吃一些植物型食物,包括蓼科植物的種子。茄科植物的漿果,莎草科植物的瘦果、眼子菜科、浮萍科、槐葉萍科植物等。
生長繁殖 Growth and Breed
琵嘴鴨繁殖季節在4-5月份,築巢於陸地上,每窩產卵7-12顆,橢圓形的卵呈淡黃色,孵化期大約24天。
地理分布 Distribution
琵嘴鴨繁殖在中國新疆西部以及東北北部,歐洲、西伯利亞、蒙古大部以及北美洲西部,還有少數在日本北海道北部繁殖;遷徙途徑東北南部,內蒙古、青海、新疆以及華北各省,越冬在長江中下遊以南各省、臺灣和西藏南部地區,以及英國、愛爾蘭、歐洲南部、亞洲大陸南部、日本和菲律賓、非洲北部北美洲南部和墨西哥,部分個體甚至被發現在密克羅尼西亞群島越冬。
琵嘴鴨的英文介紹 Introduction
The northern shoveler (Anas clypeata), or northern shoveller in British English, sometimes known simply as the shoveller, is a common and widespread duck. It breeds in northern areas of Europe and Asia and across most of North America, wintering in southern Europe, Africa,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Southeast Asia, and Central, and northern South America. It is a rare vagrant to Australia. In North America, it breeds along the southern edge of Hudson Bay and west of this body of water, and as far south as the Great Lakes west to Colorado, Nevada, and Oregon.
在神秘的大自然面前,我們無知的像個孩子......
🔎🐾延伸閱讀:
中華秋沙鴨(Chinese merganser)
紅胸田雞(Ruddy-breasted Crake)
【rlyl物種說】作為《rlyl的自然世界》常設專欄,每天將為你詳細介紹一個動物物種!希望在這裡,你能收穫到知識和快樂
Editor:rl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