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鳥(52期)——反嘴鷸【yù】

2021-03-01 山西江瑞德

反嘴鷸為反嘴鷸科的反嘴鷸屬的鳥類,又名反嘴鴴,因其獨特的上翹的嘴型而得名。是一種白色涉水禽。是長腿涉水鳥,生有長長的、細細的喙。成鳥除了有黑色的頭部和翅膀以及背部的黑色斑塊外,其餘均為有白色羽毛。飛行時從下面看體羽全白,僅翼尖黑色。具黑色的翼上橫紋及肩部條。有長且上翹的嘴和細長藍色的腿。其長度大約為42–45釐米,腿的長度為7.5–8.5釐米。其翼展大約為76–80釐米。

雌性和雄性形體相似。幼鳥類似於成鳥,毛色為灰色和棕褐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腳-黑色。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善遊泳,能在水中倒立。主要以小型甲殼類、水生昆蟲、昆蟲幼蟲、蠕蟲和軟體動物等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飛行時不停地快速振翼並做長距離滑翔。成鳥做佯裝斷翅狀的表演以將捕食者從幼鳥身邊引開。進食時嘴向兩邊掃動。經常發出清晰似笛的叫聲。主要分布於歐洲至中國、印度及非洲南部。生活在溼地和靠近海灣鹼性的湖裡。分布範圍:歐洲至中國、印度及非洲南部。分布狀況:繁殖於中國北部;冬季結大群在東南沿海及西藏至印度越冬。偶見於臺灣。繁殖期5~7月。營巢於開闊平原上的湖泊岸邊。常成群繁殖,巢多置於距水不遠的裸露地上凹坑內。每窩產卵4枚。卵的顏色為黃褐色或赭色,被有黑褐色斑點。長徑4.3~5.5釐米,短徑3.1~3.8釐米。孵化期22~24天,雌雄輪流孵卵。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文字參考網絡,圖片近年來拍攝於山西運城鹽湖。

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

閱讀推薦

        1、每日一鳥(51期)——紅眉火尾雀

        2、每日一鳥(50期)——楔 [xiē]尾雕

        3、每日一鳥(49期)——黑喉噪 zào 鶥 méi

相關焦點

  • 以下哪種鳥被稱為鳥中熊貓? 反嘴鷸 白鷺 黑臉琵鷺
    以下哪種鳥被稱為鳥中熊貓? 反嘴鷸 白鷺 黑臉琵鷺時間:2020-05-09 07:1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以下哪種鳥被稱為鳥中熊貓? 反嘴鷸 白鷺 黑臉琵鷺 以下哪種鳥被稱為鳥中熊貓? 反嘴鷸 白鷺 黑臉琵鷺?
  • 嘴巴上翹的反嘴鷸來了
    據了解,這種鳥兒叫做反嘴鷸。當地養殖戶稱,這裡的水產養殖面積逐年增加,水裡有一種叫輪葉黑藻的水草,能淨化水質。可能是因為水草田多了,這裡就如生態溼地一樣,每年不僅吸引大批水鳥前來,如白鷺和魚鷹,也吸引了從未見過的反嘴鷸飛來。
  • 【秒拍大自然•18期】飛翔的反嘴鷸
    「原創影像 | 流動的自然故事」反嘴鷸 Recurvirostra auosetta
  • 守護反嘴鷸,我們是認真的!
    溼地水域遼闊,成了反嘴鷸等候鳥的棲息地。成群的反嘴鷸在湖面飛舞。大伙兒與溼地專家取得聯繫後,了解了餵食候鳥的方法及不同候鳥的生活習性。開始為候鳥投食,緩解近期冰凍雨雪天氣候鳥覓食困難的問題。投食完畢後,志願者們還一起拾撿溼地垃圾,還候鳥一個潔淨的「家」。
  • 每日一鳥(114期)——夜鷺
    夜鷺2018年拍攝於山東濟南大明湖上圖榮獲2018年7月19日鳥網每日一圖
  • 每日一鳥(145期)——灰卷尾
    分布範圍:阿富汗至中國、東南亞、巴拉望島及大巽他群島。文字參考中國鳥類野外手冊。圖片2018年拍攝於雲南      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閱讀推薦       1、每日一鳥(144期)——梳子冠水雉        2、每日一鳥(143期)——紅嘴相思鳥        3、每日一鳥(142期)——草鷺
  • 每日一鳥(167期)——灰文鳥
    成鳥:頭黑,臉頰有顯著白色斑塊,上體及胸灰色,腹部粉紅,尾下白,尾黑。亞成鳥頭偏粉色,頂冠灰,胸粉紅。 虹膜-紅色;嘴-深粉紅;腳-紅色。體大(16釐米)的多彩而嘴紅的雀鳥。叫聲:低聲吱叫。輕聲的tup及輕柔的吱吱鳴聲,以嘶聲ti tui收尾。
  • 每日一鳥(137期)——東方角鴞
    叫聲:粗喉音的toik-toitoink或toik toik tatoink聲,重音在最後一節。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閱讀推薦       1、每日一鳥(136期)——灰鶴        2、每日一鳥(135期)——大噪鶥        3、每日一鳥(134期)——大嘴烏鴉
  • 每日一鳥(26期)——原雞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 (文字參考網絡,圖片2017年12月拍攝於雲南盈江)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閱讀推薦        1、每日一鳥(25期)——小鱗胸鷦鶥        2、每日一鳥(24期)——白冠噪鶥
  • 物候記|合肥常見鳥類-有鳥叫的掃盲貼(上)
    麻雀、喜鵲、灰喜鵲、烏鶇珠頸斑鳩、黑尾蠟嘴雀、白頭鵯小鸊鷉、黑水雞、夜鷺、灰椋鳥、戴勝這些都是在我家周圍常見的鳥類鴻雁(在長豐莊墓的農家樂,門口一排一排啊,嗚嗚~~~~)黃腹角雉(每年都在菜市場看見,一對一對的,嗚嗚~~~~)愛上它們,才會珍惜,才會保護
  • 每日一鳥(105期)——白胸苦惡鳥
    分布範圍:印度、中國南部、東南亞、菲律賓、蘇拉威西島、馬魯古群島及馬來諸島。為適宜生境下的一般性常見鳥,高可至海拔1500米。文字參考中國鳥類野外手冊,圖片2018年五月拍攝於雲南盈江那幫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閱讀推薦       1、每日一鳥
  • 閩江口出現一種「嘴巴長反了」的鳥,會撒網式捉魚,遇天敵就群攻
    鳥類的嘴巴通常都帶有一定的弧度,除了啄木鳥之外,大部分的鳥類的嘴都是向下彎曲的,即便是大如巨嘴鳥的嘴,也是以一定的弧度向下彎曲的,但是近日有遊客在福建省閩江河口溼地發現一種嘴巴是向上彎曲的鳥,仿佛是嘴巴長反了一樣,十分奇特,不知是什麼鳥,問了工作人員才知道是反嘴鷸。
  • 湖湘自然筆記丨反嘴鷸:那張好怪的嘴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周月桂反嘴鷸是在上一次寒潮時隨冷空氣大批來到洞庭湖的。彼時北方已經下雪,它們輕盈的身體乘著寒冷的氣流,越過千山暮雪,展開了這一次重要又危險的長途旅行。湖南的鳥類攝影愛好者有個共識,在國內,拍攝反嘴鷸最好的地方是東洞庭湖的濠河溼地。濠河為長江故道,水面不甚寬闊,高峰時期卻有上萬隻反嘴鷸聚集。12月5日,濠河溼地已經匯集了6000多隻反嘴鷸,因為水面不大,人們能更近距離地看到它們。黑白相間的反嘴鷸,體形纖長,姿態靈動,而它最具辨識度的,是上翹的長嘴。
  • 宣傳愛鳥護鳥理念 國內首個「勺嘴鷸小站」落戶如東
    勺嘴鷸,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鳥類之一。如東縣小洋口地區被稱為「世界勺嘴鷸之鄉」。近年來,如東縣通過與多所學校共同打造勺嘴鷸「教室+小站」的方式,向社會宣傳愛鳥護鳥理念,主動參與到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動中來。近日,在觀鳥愛好者的帶領下,20多名小學生來到了南通市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實踐基地。
  • 3種新鳥5種絕跡鳥安家滇池
    在滇池邊覓食的反嘴鷸 鳥協供圖其中有在滇池絕跡多年的烏鴉、喜鵲、大麻鳽[jiān] 、金眶鴴[héng] 、灰頭椋[liáng]鳥等,還有從未在昆明出現過的白頭鵯[bēi] 、紫水雞、反嘴鷸[yù]等鳥類。解析滇池溼地吸引鳥類棲息昆明市鳥類協會副秘書長楊明介紹,昆明鳥類種類逐漸增多,與生存的環境有關。
  • 每日一鳥(210期)——大沙錐
    大沙錐2014年5月2日拍攝於三門峽市靈寶市鼎湖灣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江瑞德公眾微信號閱讀推薦       1、每日一鳥(209期)——領雀嘴鵯        2、火烈鳥好拍   天氣難得        3、火烈鳥在鹽湖灑下一抹紅
  • 廣東湛江發現34隻極度瀕危勺嘴鷸 是比大熊貓還珍稀的存在
    在這批遷徙旅途的隊伍裡,出現了34隻引起世界矚目的鳥類——勺嘴鷸(yù)     勺嘴鷸,又名匙嘴鷸和琵嘴鷸。如果環境良好、氣候適宜的話,也會有部分的勺嘴鷸會直接留在中國廣東沿海過冬。     人類的非法狩獵;沿海項目的過度開展;人類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開採行動無止境的進行;這些都是壓在勺嘴鷸身上的稻草,沒有人知道最後哪一根稻草會徹底壓垮勺嘴鷸,但是請記住,沒有一根稻草是無辜的。
  • 黑腹濱鷸:為勺嘴鷸放哨
    不久前,本報報導了「世界極危鳥種勺嘴鷸重返雷州灣越冬」的消息,引起了許多觀鳥愛好者的興趣。日前,他們滿懷熱情前往雷州灣紅樹林保護區,想對勺嘴鷸進行遠距離拍攝,卻被一大群黑腹濱鷸攔住去路。為了不幹擾鳥兒們,攝影師們最終放棄了拍勺嘴鷸,並稱黑腹濱鷸為「勺子的義務哨兵」。    是日,觀鳥攝影師們來到發現勺嘴鷸的雷州灣紅樹林保護區。
  • 瀕危鳥類勺嘴鷸再來晉江過冬
    秋冬季是鳥類遷徙的高峰期,也是鳥類愛好者最佳的賞鳥季節。最近,在金井圍頭灣,觀鳥愛好者又發現了勺嘴鷸的身影,其中一隻腳上帶著綠色腳旗,標有L7標號的勺嘴鷸,經確認,是去年出生的幼鳥,它去年冬季也曾來到圍頭灣。  近日,記者來到金井圍頭灣的這處候鳥棲息地時,空中鳥影翩躚,剛退潮的灘涂有許多覓食的鳥兒,觀鳥愛好者已經早早架起了長焦相機在此拍照,這次他們在圍頭灣發現了四隻勺嘴鷸。
  • 天津「天鵝湖」提早謝幕 小型水鳥又成一景(圖)
    黑尾塍鷸空中是反嘴鷸白琵鷺反嘴鷸「天鵝湖」逐漸消失小型水鳥又成一景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學生在津觀測記錄候鳥已經十多年了,從本月7日開始,他們每天都來北大港溼地觀測。昨日一早,學生們又來到溼地,他們驚喜地發現了18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它們降落在水庫北堤上,不過,這些白鶴在溼地休息了不長時間,就繼續北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