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我在鄉下醒來之前做了個夢,夢到很多毛茸茸的貓咪——自從養貓之後就經常會夢到許多貓,不過,醒來後讓我念念不忘的還有幾隻毛茸茸的鳥,肥嘟嘟,粉彩色,眼睛很小的毛茸茸的鳥在現實中最接近的也許就是貓頭鷹了,只不過,夢裡的小鳥眼睛小得多。
這樣,我一回到城裡吃完午飯就想繼續研究貓頭鷹了!
鴟鴞科,就是我們俗稱的貓頭鷹科,以前已經學習過這科中的一些——如:鬼鴞屬 Aegolius(喜歡半夜鬼叫的貓頭鷹),雕鴞屬 Bubo (最大型的貓頭鷹,包括雪鴞),林鴞屬 Strix (沒有耳朵的貓頭鷹)等等,今天我本著找尋夢中的小鳥的原則,發現也許最接近的鳥兒是角鴞屬的貓頭鷹們!
角鴞屬(學名:Otus,英文名:Scops owl)是鴟鴞科下一個種類眾多的屬,大約包括65種角鴞,普遍雌性鳥比雄性長得大!
但它們總體都很小啊,長約在20釐米左右,這是什麼概念呢?
就是一個Ipad mini的長度!非常小的貓頭鷹哦!
這是一隻幼鳥
成年鳥也不大,下面這個是成年普通角鴞 Otus scops
普通角鴞 Otus scops
又名紅角鴞或歐亞角鴞,為鴟鴞科角鴞屬的鳥類,俗名夜貓子、聒聒鳥子。
體長可達20釐米。上體大都為灰褐色,布滿蟲蠹狀黑褐色細紋,耳羽延長突出。晝伏夜出,主要食物為昆蟲;啼聲響亮,在繁殖時期中常徹夜不休;營巢於樹洞中。
分布於歐洲、非洲、中亞地區、西伯利亞、日本、印度、斯裡蘭卡、安達曼島、尼柯巴島、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菲律賓、加裡曼丹島、臺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甘肅、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陝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一般生活於靠近水源的河谷森林裡以及特別喜歡在闊葉樹上。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義大利。
高級偽裝術,基本上看不出來,與樹幹融為一體。
印度領角鴞 Otus bakkamoena
分布於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北部、孟加拉和喜馬拉雅山東部至中國南部。部分具有遷徙性,冬季在印度,斯裡蘭卡和馬來西亞越冬。
身長23cm~25cm,是一種小型鳥類,雖然是角鴞屬中體型最大的。與角鴞屬其他鳥類類似,具小型耳羽簇。上體偏灰或沙褐,視個別亞種差異,有淺黃色的雜紋或斑塊;下體淺黃色,夾雜深色細條紋。面部呈白色或淺黃色,眼睛呈橙色或棕色。雌雄外型無明顯差異。飛行起伏明顯。
領角鴞是森林和其他樹木繁茂的地區常見的繁殖鳥類。築巢在樹洞裡,每次產3至5個蛋。它們在夜間活動,以昆蟲及小型哺乳類、爬蟲類為食。
煙色角鴞(學名:Otus capnodes),鴟鴞科角鴞屬下的一種,葛摩群島的特有種。
此鳥僅在葛摩群島內昂儒昂島上發現,種群數目少於400頭。由於其棲地正面臨森林開伐的威脅,因此在IUCN紅色名錄內列為極危物種。此鳥自1886年有觀察紀錄後,一直無法再找到此鳥,直至1992年才再有紀錄。
白額角鴞 Otus sagittatus
是一個數量眾多的物種,生活在低地的貓頭鷹,它們有兩種偽裝術,一種是可以將其羽毛膨脹到其體型的三倍大,第二種,是它可以向上伸展身體,並朝著捕獵者的方向轉動。
紅角鴞 Otus rufescens
在亞洲發現的這一種貓頭鷹
黃嘴角鴞(學名:Otus spilocephalus),分布於印度、尼泊爾、孟加拉、緬甸、越南、寮國、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臺灣以及中國的福建、廣東、海南、廣西等地,主要生活於海拔1000-3000米的高山常綠林中、在臺灣、則棲息在低海拔的樹林中以及繁殖上升至800米的高度。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大吉嶺。
縱紋角鴞 Otus brucei
分布於前蘇聯、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巴勒斯坦、印度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
這幅插畫很可愛
蘭嶼角鴞 Otus elegans
又名琉球角鴞、優雅角鴞,是一種小型的貓頭鷹,多數分布在臺灣東南的蘭嶼島上、琉球群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是那裡的留鳥。蘭嶼島上的達悟族人依它的叫聲命名為「嘟嘟物」totoo。
臺灣人很喜歡的這種貓頭鷹,不過照片看到的都不怎麼優雅......
西部角鴞 Otus kennicottii
也叫西方尖叫貓頭鷹 Western screech owl,是一種原產於北美和中美洲的小貓頭鷹,與歐洲角鴞密切相關。
葛摩角鴞 Otus pauliani
是葛摩群島的特有種。此鳥僅在葛摩群島內,大葛摩島上一座活火山──卡薩拉山(Le Karthala)上生活。現時種群的數目大約是2000頭。雖然如此,但由於分布狹窄,因此在IUCN紅色名錄內列為極危物種。其棲地正面臨大規模的森林開伐威脅。
東部角鴞 Otus asio
也叫東美鳴角鴞(eastern screech owl,Megascops asio),是一種小型貓頭鷹,常見於美國。
成鳥長度為16-25釐米,其腹部羽毛為暗紅色或暗灰色的圖案。小而結實,尾短翅寬,頭大且圓,眼睛黃色,尾羽淡黃色。暗紅色在南部地區分布更廣泛一些,兩個顏色的變種互相配對時有發生。在加拿大西部和美國中北部還存在一種淺灰色變種。
你們在看啥?
東美鳴角鴞在東北美的落葉或者混合樹林繁殖棲息。它們通常獨居,在樹上築巢。它們是嚴格的夜間活動的鳥類,白天在巢裡或者邊上的樹幹上休息。它們很常見,並且能經常在居民區被發現。
因為很常見所以照片很多,足以體現貓頭鷹的逗x精神。
東美角鴞的幼鳥,非常近似我夢裡夢到的小鳥,只要把羽毛顏色變化一下,眼睛變小十倍就一樣了!
斯歐角鴞 Otus siaoensis
僅在印度尼西亞北蘇拉威西省的錫奧島上生活。
實際上自1866年搜集得其模式種後,即使是在1992年的一次詳盡考察也沒有再找到其影蹤。近年也有一些本地目視報告,但這些報告都沒能夠提供極可靠的證據。到目前為止,有關其種群數目等資料仍然十分匱乏。但在其棲地上因火山仍然活躍,因此當地環境的植被數目不多,估計每一種群也只以小數目存在。由於分布狹窄,種群數目受到自然限制,故在IUCN紅色名錄內列為極危物種。
莫島角鴞 Otus moheliensis
此鳥僅在葛摩群島內的墨赫利(Mohéli)島上的其中一座山上生活。種群數目大約為400頭。由於分布狹窄,因此在IUCN紅色名錄內列為極危物種。其棲地正面臨大規模的森林開伐威脅。
看來我夢到的就是角鴞屬的幼鳥了,或者就是下面這個得了白化病的東美角鴞!
可愛極了,像個肥大的鸚鵡,但是它可是猛禽貓頭鷹哦!
也許,還是藝術家製作的貓頭鷹小玩偶更接近我夢裡的小鳥哦!
可愛極了,不過今天暫時不往下說了!
從2014年開始的這個公眾號,獲得了許多付費真愛粉的支持,現在已經進入了第五個年頭,長居法國的本人在養育女兒咪蛋的同時,仍然堅持每日更新,這全賴廣大真愛粉的支持。
成為付費真愛粉後,你也將獲得本人更多資源的共享。
付費真愛粉特權:1,每天接收推送,全年365天不間斷。
2,可以使用付費菜單收看以往全部內容(目前是四年的內容量,上千篇乾貨圖文)。
3,定期會有電子書發布,真愛粉付費下載價格低廉,時有免費高清大圖禮包發布。
4,可以加入微信真愛粉群,匯集同好,交流藝術和生活,另有各專業分群,以及法國物品代購群可參與,享受本人代購服務。
免費用戶:免費用戶每周可以收到兩三次推送。
付費標準:200元/年,VIP身份到2019年12月31日截止。(任何時候付費都是一樣用到年底哦,本站按年付費,早付早看。)
付費方法:1: 微信轉帳支付(此方法首先需要你的微信已經綁定了銀行卡,然後添加魔女藍私人微信號:lemonkono,添加時請註明「魔女屋付費」,非誠勿擾。)
2: 支付寶支付:支付寶帳號為 woodysleep@126.com(支付之後請在魔女屋LYL公眾號裡回復支付帳號以便我們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