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嘴烏鴉翅膀受傷落難鄭州街頭 熱心市民送救護站

2020-12-06 大河客戶端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文圖

1月28日早上,一隻受傷的大嘴烏鴉墜落在鄭州市金水路與政一街交叉口附近的綠化帶裡,一名過路的熱心市民發現後,及時將其送到了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

今天上午10時,記者救護站的隔離房內,見到了這隻被市民送來的受傷烏鴉。它通體黝黑,嘴尖而長。它的左翅膀耷拉著,羽毛有些凌亂,在隔離房裡跑來跑去,卻飛不起來。

「這隻大嘴烏鴉左翅膀受傷了,是貫通傷,很可能是在飛行中遭到了彈弓的襲擊,傷情比較嚴重。」救護站的董朝偉站長說,這隻烏鴉是被一名熱心市民在金水路與政一街交叉口附近的綠化帶中發現的。

當救護站的工作人員郭峰去抓這隻烏鴉時,它嚇得哇哇大叫,試圖啄人,並扇動翅膀掙扎。當救護人員為其抹藥治傷時,它卻一動不動非常配合。該烏鴉地左翅膀根部傷勢比較嚴重,已經見到白骨,隨後,董站長在傷口上撒上消炎粉並用繃帶進行了包紮。

「烏鴉是一種非常聰明的鳥類,智商非常高,它還會使用工具用來捕食,這幾年,由於人們保護野生動物地法律意識提高,加上執法部門打擊力度增大,生態環境的日益改善,很多過去難得一見的野生動物時不時被大家看到,這是一個好現象,大嘴烏鴉出現在鄭州已經好幾年了,它每年的9月份和10月份來鄭州過冬,現在已經成了鄭州的冬候鳥,有的人說烏鴉叫著不好聽,會帶來晦氣,其實這是一種誤傳,也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它是益鳥,因此我們大家要關心、保護它,發現有傷害它的行為要進行制止,有傷害結果的可報警。」董站長說。

「這隻大嘴烏鴉為成鳥,雌性,由於它的翅膀屬於貫通傷,受傷比較嚴重,它飛行是靠一對翅膀,如果一扇翅膀受傷,它飛行是會失去平衡的,我們會盡全力救治,讓它回歸大自然。如果將來受傷的翅膀無法恢復飛翔功能,我們會將它留在救護站內飼養。」董站長說,烏鴉分為三種,一種是大嘴烏鴉、第二種是小嘴烏鴉,還有一種是禿鼻烏鴉。大嘴烏鴉又叫巨嘴鴉,俗稱老鴉。它是雀形目鳥類中體型最大的幾個物種之一,它捕食害蟲,對當地的林業、農業和生態環境都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是一種典型的益鳥,屬於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來源:大河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夜鷺幼鳥試飛受傷 落難街頭被救起
    送到動物救護站8月9日下午5時許,市民徐先生開車行在紅杉路上,突然他看到前面路邊花壇內有東西在動。他停下車發現一隻鳥正在花壇裡扑打著翅膀,羽毛為灰青色。儘管它在花壇內盡力扑打,但一直無法飛起來。徐先生走近看,這隻鳥有長長的嘴,雙眼圓睜。看到有人走近,它極力撲騰,尖聲叫著。徐先生上前把它捉住,發現右側翅膀受了傷,白白的翅骨已經露了出來,傷口還滲著血。徐先生把鳥帶到車內,卻不知怎麼救它,當時只好帶回了家,問鄰居它是啥鳥,大家都無法說出它的名稱。
  • 熱心市民救下受傷怪鳥 被確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鄭州市森林公安局第二派出所的門警官和同事就趕到了,並把那隻受傷的怪鳥小心翼翼地抱下,那隻鳥不時用尖尖的彎鉤嘴啄人,董戴著手套小心接過,他當即確認,這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短耳鴞! (原標題: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救下) 一隻受傷的怪鳥在灌木中撲騰,熱心市民發現後,上前把它按住
  • 熱心市民從流浪貓口中救出長嘴鳥 有人說長得像「藝術家」
    映象網訊(記者 邱延波 文/圖)5月5日下午,鄭州一熱心市民從流浪貓口中救下一隻漂亮的長嘴鳥。在古代,這種鳥叫「鵁鶄」(jiāo jīng),現在俗稱池鷺。市民救下長嘴鳥,交給民警5月5日下午,鄭州中原區028公路一幹休所小區附近,市民連先生騎車帶女兒出門遊玩,無意中看見一隻暗紅色的長嘴鳥正被兩隻流浪貓襲擊。連先生見險情忙跑上前趕走流浪貓,救下翅膀受傷的長嘴鳥,撥打110報警求助民警救護。
  • 鄭州一熱心市民救下受傷杜鵑 就是它鳩佔雀巢
    4月30日在鄭州市區出現了兩隻杜鵑,因撞擊玻璃窗而受傷,幸運的是它們都得到了及時的救護。4月30日上午8點30許,一隻小鳥撞上公交汽車玻璃窗而受傷,後被85路公交車長救護,並發圖片向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鳥類專家董朝偉求助,經確認,該鳥為杜鵑,也叫布穀鳥,典型的益鳥。
  • 市民撿三隻東方角鴞 送救護站後兩隻直接飛走 (1/3)
    市民撿三隻東方角鴞 送救護站後兩隻直接飛走 (1/3) "← →"翻頁
  • 十餘天前驚現鄭州街頭的黃金蟒,被送進市動物園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12天前,一天長約4米的黃金大蟒驚現鄭州街頭,市民發現後立即報警。7月20日晚上,鄭州高新區一小區的保安和幾名過路市民,意外發現一條在大蛇在街頭「遊蕩」,嚇得慌忙報警。
  • 鄭州幾名熊孩子牽著只受傷大鳥遛彎,路人仔細一看竟是猛禽白頭鷂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文圖一隻翅膀受傷的大鳥從樹上掉落後,被小區裡的幾個頑童逮住。因不了解該鳥的兇猛,孩子們竟用繩子綁著一條腿牽著它在小區裡遛彎逗弄。一名姓張的居民發現後,當即把受傷的大鳥帶回家中處理傷口,然後聯繫當地的林業部門。11月9日,這隻受傷的大鳥被中牟縣林業部門送到了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經工作人員鑑定,該鳥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頭鷂,生性兇猛,攻擊性強。
  • 鄭州一高校內藍孔雀被野貓追得亂飛 咋回事?
    一隻不明來歷的藍孔雀,飛進鄭州大學新校區的養護林中,遭到幾隻野貓攻擊,嚇得四處亂飛,最終落在校園東北角的環境服務中心房頂上。幾名熱心的員工發現後,立即爬梯子上到房頂上將其救下。9月19日中午,該孔雀已經被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以下簡稱救護站)工作人員帶回救護。
  • 鄭州讓鳥兒們慕名而來 這些鳥你估計沒見過
    這些夜鷺生活的細節,附近的居民陳峰一家早已瞭然於心,多年來送孩子到緯一路小學上學的契機,讓他們對這類鳥的認識一步步加深。每年5月是夜鷺夫婦育雛階段,幼鳥總要離巢學習飛翔,經驗不足難免跌落。第一次在路上撿拾到了小夜鷺,他們撥打大河報新聞熱線求助,但如今經驗十足的居民遇到這種情況不是要把小夜鷺送到野生動物救護站,而是要「親情救護」,將雛鳥放在附近的樹梢上,夜鷺媽媽會將它們領回家。
  • 市民收養受傷斑鳩貓頭鷹不吃不喝 經聯繫送至蘭州動物救助保護站療傷
    經記者聯繫,市民將收養的兩隻小動物送至蘭州動物救助保護站療傷9月21日,熱心市民魏先生將兩隻受傷的斑鳩和貓頭鷹送往蘭州動物救助保護站治療。等斑鳩和小貓頭鷹恢復健康後,動物救助保護站工作人員將放歸大自然。  市民:受傷小動物不吃不喝希望送到專業機構治療  當天中午時分,記者在渭源路十字附近,見到了魏先生和他收養的兩隻小動物。
  • 大嘴烏鴉和小嘴烏鴉的區別
    大嘴烏鴉以前沒有觀鳥時,覺得烏鴉就是一種。觀鳥以後,才發現烏鴉的種類很多,例如有大嘴烏鴉、小嘴烏鴉等。
  • 護飛行動: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救助紅腳隼和受傷喜鵲
    護飛行動: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救助紅腳隼和受傷喜鵲 2020-08-31 2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暖新聞·江西2019】野生黃麂受傷 崇義熱心市民及時救助
    中國江西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通訊員嚴毅君報導:近日,崇義縣熱心市民黃標在該縣鉛廠境內發現一隻腿部受傷無法站立的黃麂,隨即將其帶回家進行簡單的包紮及餵養。  據了解,市民黃標是在該縣鉛廠境內拉貨途中發現黃麂受傷,因擔心黃麂受到二次傷害,隨即將其帶回家對受傷的黃麂進行了簡單包紮,並用牛奶餵養。隨後黃標聯繫了崇義鉛廠鎮林業站和該縣野生動物保護站將黃麂送往縣城救治。   經林業部門確認,該黃麂屬於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大嘴烏鴉,它們不但體型大,而且「嘴巴」大
    大嘴烏鴉,體型很大,雄性大嘴烏鴉的體長最長可達540毫米左右,而且它們的喙也是又粗又厚,其身體羽毛為烏黑色。大嘴烏鴉主要棲息於闊葉林以及山地附近,甚至在人工林和城市中都有它們的身影。大嘴烏鴉主要以蝗蟲、螻蛄、蠕蟲、金針蟲等昆蟲為食,有時候它們還會站在牛背上啄食牛身上寄生的蟲子和蟲卵。大嘴烏鴉種群繁多,在我國它們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地區,平時多以小型群體活動,但偶爾也會出現大型的混群活動。大嘴烏鴉的繁殖期一般在每年的3-6月,它們的巢窩為碗狀巢,一般都建在高大喬木的分叉處。
  • 北護城河邊一夜鷺幼鳥翅膀受傷,市民耐心守護
    昨天下午,有市民反映,東直門橋下北護城河岸邊,有一隻疑似灰鶴的鳥類受傷。市民撥打了救助電話,並在旁守護了3個小時。經動物保護專家鑑定,這隻夜鷺的幼鳥可能是因初學飛行失誤導致受傷。李先生發現對岸有一隻大鳥「爸爸,河對岸有一隻大鳥,一動不動的,好像受傷了。」昨天下午2點多,市民李先生和韓先生正帶著孩子在北護城河邊遛彎兒,突然孩子們指著對岸喊了起來。
  • 日照東港區水生野生動物救護站成立
    12月20日上午,東港區農業局在日照海洋公園設立水生野生動物救護站,此舉目的在於進一步加強東港區水生野生動物的救護和宣傳工作,提高廣大市民關愛水生野生動物和海洋生態環保意識,更好地救助擱淺、受傷、受困、病危的水生野生動物。
  • 哈巴雪山管護局管護所放歸「肇事者」大嘴烏鴉
    大嘴烏鴉。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唐焱 通訊員 魏濤 楊晟好)近日哈巴雪山省級自然保護管護局管護所接到群眾電話,反映一隻烏鴉在保護區核桃園村多次搶奪幼童手中食物。10月22日,管護所在調查後組織護林員對烏鴉進行了誘捕。該烏鴉體長50cm左右,嘴鋒較寬,頭頂羽毛呈絲狀,較不發亮;後頸羽毛柔軟鬆散如發,羽幹不明顯,確定為大嘴烏鴉。大嘴烏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同日下午,管護所工作人員選擇了遠離村莊的林區,把這隻「肇事」大嘴烏鴉放歸山林。
  • 灰隼受傷不能進食 南通海安市民報警救助
    原標題:灰隼「落難」急壞市民 報警救助轉危為安 「落難」灰隼經過專業救助和餵飼,正在慢慢恢復中。「當時它受傷了,飛不起來,也不能進食。送過來後,經過幾天的救護和飼喂,目前已經脫離危險,開始慢慢恢復進食,傷口也在癒合中。」 據了解,這隻灰隼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高新區田莊村11組村民俞龍於11月16日上午在家附近的河邊釣魚時發現的。「我看見它在水面撲騰,飛不起來,就趕緊救了上來。」俞龍說,自己救鳥時,引得不少人好奇圍觀,「有人說是珍稀鳥類時,還有人想高價購買,我都沒肯。」
  • 大嘴烏鴉消失60多年後再現申城 喙部甚為粗厚
    [詳細] 大嘴烏鴉,雀形目鴉科,屬於森林草原鳥類,喙部甚為粗厚,末端渾圓。申城一名觀鳥愛好者在橫沙島拍攝到一隻烏鴉,經辨識為大嘴烏鴉。據悉,這種烏鴉已經在申城消失了6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