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融媒記者 徐富盈 文/圖
線索提供:李四信(稿費30元)
杜鵑,也叫布穀鳥,因它把卵下到麻雀鳥窩中寄生的習性而聞名,成語「鳩佔鵲巢」說的就是它們,杜鵑棲息於植被稠密的地方,生性膽怯,常聞其聲而不見其形。4月30日在鄭州市區出現了兩隻杜鵑,因撞擊玻璃窗而受傷,幸運的是它們都得到了及時的救護。
4月30日上午8點30許,一隻小鳥撞上公交汽車玻璃窗而受傷,後被85路公交車長救護,並發圖片向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鳥類專家董朝偉求助,經確認,該鳥為杜鵑,也叫布穀鳥,典型的益鳥。
由於杜鵑受傷,需要及時救護,金水巡防隊員李四信,到鄭州高鐵長途汽車樞紐站場區85路公交車調度室,見到了被公交車長唐志強救護的杜鵑鳥。它大小如同鴿子,一身黑白相間的羽毛,長長的尾巴,尤其是一雙鮮紅的眼睛格外醒目。
在公交場區,很多公交車長都圍攏過來,拍照留念,大家都稱知道「「鳩佔鵲巢」的典故,但從來沒有見過杜鵑鳥。
記者看到,該杜鵑鳥嘴角有血,疑為撞擊車玻璃受傷,需要及時救治。
李先生和同事賈先生一起,騎車將杜鵑鳥送往位於人民公園內的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救護站董朝偉對該杜鵑進行了全面檢查。
「這是一隻雄性杜鵑,成年,目前發現只是嘴角有傷,它是誤撞了車玻璃所致,翅膀,雙腳沒有骨折,精神狀態良好。杜鵑鳥也叫布穀鳥,因其叫聲像『快快播谷!快快播谷』催人趕緊播種所以俗稱布穀鳥。但還有一個典故『鳩佔鵲巢』說的也是它。託卵寄生性的杜鵑將自己的蛋產在別的鳥類的巢裡,而且一般會比別的鳥類早出生,只要一出生它就把其它的鳥蛋推出鳥巢,並由養父母餵大。有時它會把自己的蛋下到體型比它小的鳥築的巢裡,到時就出現了小鳥餵大鳥的景象,比如畫眉,喜鵲,麻雀等,因為杜鵑的幼鳥體型比它們成鳥大很多。與其說是杜鵑鳥懶,還不如說杜鵑鳥狡猾、聰明。」董朝偉站長說。
「其實,只有三分之一的杜鵑鳥會這樣做,大部分還是自己撫育後代,杜鵑鳥是典型的益鳥,它嗜吃森林害蟲,特別的那些可使整片森林光禿的毛蟲,有『森林衛士』的美稱,雖有『鳩佔鵲巢』習性,但相比它消滅毛蟲的益處,是微不足道的,大家應該愛護它們,保護他們。」董朝偉站長稱。
隨後,董朝偉站長給杜鵑鳥餵食了幾片消炎藥。"今天己經有人在鄭州人民公園東門南側的一家時裝店,救下一隻杜鵑幼鳥了。這兩隻杜鵑鳥都是因為撞擊玻璃窗受傷的,傷勢不重,現在正是野生鳥類繁育的季節,經過精心救治、餵養後將很快放飛大自然。」董朝偉站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