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到受傷的貓頭鷹,應該送哪裡?

2020-11-21 浙江在線

   本報訊 昨天,家住嘉善縣西塘鎮下甸廟村的張其根顯得憂心忡忡,這都是因為前天晚上他撿到了一隻受傷的貓頭鷹,是放生還是救治,讓他左右為難。「我聯繫了有關部門,他們的意見是叫我放生,可這是受了傷的國家保護動物,如果不進行救治,盲目放生後,其命運堪憂。」

   撿到貓頭鷹惹來煩惱

   張其根是當地的一名拖拉機手。前天晚上,他和平常一樣出車回來,結果撿到了一隻受傷的貓頭鷹。「灰灰的鳥,和鴿子差不多大小,但一眼看去並不是很精神,肯定是受傷了。」憑著一份責任心,張其根將受傷的貓頭鷹帶回了家。

   可是緊接著,煩惱就來了:倘若一直放在家裡,貓頭鷹肯定會死的,但他又不知道該把它送到哪裡去。「我看到他家有這隻貓頭鷹後,也想幫著找找有關部門,可不知道具體該找誰。」張其根的鄰居楊海峰得知後,熱心的他給記者打來了電話,「這隻貓頭鷹看上去沒什麼精神,應該是受傷了,如果不及時救治,可能會死的。」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貓頭鷹屬於國家保護動物,市民不能隨意處置。「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找了有關部門,他們叫我們放生好了。可是,受傷的貓頭鷹一旦盲目放生,等待它的可能就是死亡或者是被別的村民抓去。」楊海峰說。

   市民建議設動物收容所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村民在路邊撿到受傷保護動物的情況在嘉善逐漸多了起來。「如今,水獺、白鷺等保護動物都可能見到,特別是白鷺,出沒在鄉間田野已不足為奇了。」有關人員告訴記者,遇到受傷的保護動物,很多市民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結果很可能會延誤救治時間。

   今年3月,有村民在惠民鎮曙光村附近的河道裡發現了兩隻受傷的水獺,當時也不知道具體應該如何處理,於是就把它們領回家中飼養。後來經有關方面聯繫,嘉善漁政部門趕到現場時,兩隻水獺已經死亡。據悉,嘉善境內發現水獺,這還是首次,因此對研究嘉善的水域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但就是因為處理不當,結果造成了遺憾。而今年9月,租住在魏塘鎮的王某在租房附近發現了一隻受傷的白鷺,因為不知道送到哪裡去,只好撥打110。民警隨後將白鷺帶回了警隊,並馬上聯繫了相關部門。後來,有關人員對其進行簡單處理後將它放生了,「但後來有村民說,有人看見那隻白鷺死掉了」。

   為此,楊海峰說:「如果有專門的動物收容所就好了,這樣可以將村民發現的受了傷的保護動物收養起來。我看到有不少報導,人們把受了傷的保護動物送到動物園,但我們這裡沒有這個條件,所以我希望能有個動物收容所,專門收養那些受傷的動物。當然,這個事情最好是在主管部門的監督下做。」

  

  

  

相關焦點

  • 撿到貓頭鷹該怎麼辦
    本報訊 (實習生 黃文 王智芳記者謝春年)在望城縣黃金鄉一家包裝廠裡,兩位居民都撿到過貓頭鷹,一戶將貓頭鷹放生了,而另一戶卻將4隻貓頭鷹關在家裡養著。昨日,當地居民向記者反映,這4隻貓頭鷹可能還關在這戶人家裡。  市民潘先生近日來電說,他在單位宿舍的樓道上發現一隻翅膀有折斷痕跡的貓頭鷹,縮成一團躲在角落裡。
  • 秋濤路上撿到一隻貓頭鷹·都市快報
    貓頭鷹不大,也就成年人手掌大小,不知道是受傷了還是身體虛弱,一直在撲騰著想飛起來,但飛不高,扇幾下翅膀,剛剛離開地面就又掉下來了。 董師傅跟乘客商量,先下車把貓頭鷹撿到車上。他把貓頭鷹放在駕駛座這側的車門空當裡,用一塊毛巾包著,貓頭鷹也不鬧,就這麼待著,之後董師傅還帶著貓頭鷹做了幾單生意。 交班之後,董師傅把貓頭鷹帶回家,放養在客廳裡。
  • 小學生撿到一貓頭鷹欲收養 食量太大愁煞人(圖)
    本報訊 「我在自家的樓下撿到了一隻小貓頭鷹(右圖),想放飛又飛不遠,想送又不知送到哪兒去。」昨天,家住宿遷市區希望城小區的小學生趙妍佳看著自己撿到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貓頭鷹,卻為其「出路」犯了愁。
  • 淮安小區保安巡邏時意外撿到貓頭鷹
    5月14日早晨六七點鐘左右,淮安市開發區東湖翠景苑的保安張先生在小區裡馬路上撿到一隻小貓頭鷹,這是怎麼一回事呢?現場看到被撿到的小貓頭鷹正站在在保安室辦公桌上炯炯有神,貓頭鷹個頭不大,但是羽毛呈棕褐色,兩隻爪子又尖又長。
  • 男子撿到「迷你」貓頭鷹,森林公安助它「母子相認」
    周洋撿到的貓頭鷹「我正在開車,突然看見有個毛球一樣的東西在路上滾,停車走過去一看,原來是只小貓頭鷹。」周洋告訴記者,這隻貓頭鷹體長不足10釐米,拳頭大小,毛茸茸的,看樣子剛出生不久,看到有人過來,也不跑不怕。周洋擔心這隻貓頭鷹被過往車輛誤傷,便趕緊抱起它送到和田地區公安局森林分局。
  • 新田:市民撿到貓頭鷹 主動上交森林公安
    市民撿獲的貓頭鷹。紅網時刻永州1月20日訊(通訊員 黃新)「森林公安是保護動物的,因為現在這個動物也是很稀缺的,所以我覺得還是送到這裡來比較合適,比較放心。」1月19日一大早,新田市民白根利將一天前在自家門口撿到的一隻疑似受了傷的貓頭鷹,送至森林公安局進行妥善處置。這隻小動物全身呈灰褐色,尖嘴圓眼,頭面部較大,動作敏捷。經林業部門野生動物管理站工作人員現場辯認,證實該動物確係貓頭鷹。市民將貓頭鷹交至森林公安。
  • 市民馬路中間撿到一隻大鳥 長得好像貓頭鷹
    2020年12月22日,重慶高新區公安分局白市驛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電話,稱自己在上班途中撿到一隻「貓頭鷹」,待在馬路中間,不知道是否受傷,請求民警幫助。走近一瞧才發現,這隻鳥全身長著黑褐相間的羽毛,眼睛有又圓又大,面部像極了「貓頭鷹」。對它進行驅趕,小傢伙也一動不動。無奈之下,陳先生只好報了警。
  • 市民收養受傷斑鳩貓頭鷹不吃不喝 經聯繫送至蘭州動物救助保護站療傷
    作者:孫建榮  2015-09-22 15:26  編輯:楊晨雨   受傷斑鳩貓頭鷹不吃不喝怎麼辦9月21日,熱心市民魏先生將兩隻受傷的斑鳩和貓頭鷹送往蘭州動物救助保護站治療。等斑鳩和小貓頭鷹恢復健康後,動物救助保護站工作人員將放歸大自然。  市民:受傷小動物不吃不喝希望送到專業機構治療  當天中午時分,記者在渭源路十字附近,見到了魏先生和他收養的兩隻小動物。
  • 揚中市民路邊撿到一隻貓頭鷹
    金山網訊 8月17日晚8時許,揚中城西派出所收到了一隻受傷的貓頭鷹。
  • 小學生撿到年幼貓頭鷹上交
    本報訊 (記者 蔣娟芳 通訊員 覃磊 攝影報導)近日,金城江區2位小學生在放學回家途中,撿到一隻年幼的貓頭鷹,上網搜索得知其為國家野生保護動物目前,貓頭鷹因年幼難放生,暫由森林民警飼養,待長大符合條件後,再放生。    據了解,撿到貓頭鷹的兩位小學生名叫隋顏澤、韋榮,在金城江區第七小學就讀。日前,他們放學後路過大金城水泥廠附近的山腳時,發現草叢中有一隻年幼的貓頭鷹。經過查看,他們未在附近發現貓頭鷹的窩,便將其帶回家。
  • 小學生撿到貓頭鷹送到派出所 還寫了封介紹信(圖)
    「貓頭鷹介紹信」  一張寫著:「警察叔叔,我們在上學路上發現了它,怕它受到傷害,我們又要趕去上學,所以送到警察叔叔這裡。」  另一張寫著:「警察叔叔收,若紙條掉下來,麻煩撿到的人放回原地(謝謝)。」  5月26日,巴中市巴州區水寧派出所來了一名特殊的客人——一隻貓頭鷹,還帶著「介紹信」。
  • 平潭一保安在西航海壇名街撿到貓頭鷹 上交森林公安
    等待放生的貓頭鷹­  昨日上午,西航海壇名街美食新天地的保安彭禮民,在巡邏時撿到了一隻貓頭鷹。在意識到貓頭鷹是國家保護動物之後,彭禮民迅速報了警,並將貓頭鷹交於區森林公安局民警手中。­  記者了解到,彭禮民在西航山葉集團任保安隊隊長,上午8時許,他照常在海壇名街進行巡邏。這隻「迷路」的貓頭鷹恰巧出現在了路中間,引來許多市民圍觀拍照,大家齊呼:「太可愛,要被萌化了!」­  「我追到了這隻貓頭鷹,結果很多人要掏錢向我買,還有孩子哭喊著要買。」
  • 撿到小貓頭鷹 交給園林部門
    羊城晚報訊 記者江彬、劉勇報導:撿到貓頭鷹,不能私養怎麼辦?11日,廣東舞蹈學校職工黃先生將撿到的一隻幼年貓頭鷹交給市政園林部門處理。  10日下午4時許,黃先生正走在校道上,突然聽見一陣叫聲,循聲望去,發現一隻貓頭鷹躺在樹蔭下。「這是一隻幼鷹,外表看不出傷痕。」
  • 小學生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 交給警察放歸自然
    圖為民警將貓頭鷹帶至山林放歸大自然。雲南省公安廳供圖中新網昆明5月21日電 (繆超)近日,雲南省玉溪市華寧縣幾名小學生在路邊撿到一隻受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他們將貓頭鷹送至當地公安派出所,交由民警對其救助並放歸自然。
  • 市民撿到一隻「貓頭鷹」 沒想到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近日,雲南省景洪市一男子撿到一隻翅膀受傷、形似貓頭鷹的幼鳥,遂將其交到了當地森林公安局勐養派出所,為它找到了一個好歸宿。在派出所裡,這隻「貓頭鷹」在養傷期間,也給民警帶來了不少歡樂。  經專家鑑定,這隻被主動上交的鳥叫慄鴞,又名猴面鷹,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勐養森林派出所對它可謂照料有加,不僅安排了專門的房間,還買肉來餵它,到野外抓老鼠等小動物給它吃。
  • 野外撿到鳥蛋孵出貓頭鷹 他和它的故事滿滿都是愛
    幾小時後,一隻小貓頭鷹破殼而出。  ●撿到鳥蛋發現蛋殼有裂紋自製孵化箱孵出小傢伙  小楊是在清鎮高壓線上發現一枚比鴿子蛋小一圈鳥蛋。小楊肚子裡饞蟲發作,正琢磨著清蒸還是紅燒,卻發現蛋殼裂紋。小楊覺得這蛋吃不得,乾脆帶回家孵化。  回到家中的小楊找出牛奶箱,往裡墊幾件舊衣服,上面罩一個電燈泡,一個簡易孵化箱做成了。
  • 我撿到只貓頭鷹」
    「110嗎,你們快來一下,我在部隊營區裡撿到一隻小鳥,可能是貓頭鷹。」4月23日上午8時左右,鎮江丹徒高資派出所接到駐鎮某部隊一名戰士的求助,稱撿到一隻貓頭鷹幼鳥。民警立即趕到現場。經了解,報警人在營區內路邊執勤時發現一隻貓頭鷹幼鳥。據觀察,這隻幼鷹全身毛呈黑色,腹部的毛則為黑白相間雙色。雖然只有巴掌大小,但兩隻眼睛炯炯有神。
  • 阿婆鐵路邊晨運 撿到流浪貓頭鷹(圖)
    點擊進入>>>   本報訊 (記者黃丹彤 實習生劉曉星攝影報導)「我晨運的時候撿到一隻長相酷似貓頭鷹的動物,該怎麼處理啊?」昨天一大早,家住廣州市機務段大街的周婆婆致電本報。經過中山大學鳥類專家鑑定,該動物叫做「鷹?」Ninoxscutulata(Raffles),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在本報記者的協助下,那隻鷹?已被送往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救護。
  • 女子撿到兩隻長相奇特的鳥,大眼睛酷似貓頭鷹,竟是珍稀物種
    定南縣歷市鎮樟田村村民在自家後山幹農活時,撿到兩隻長相奇特的鳥,經過林業局野保站工作人員檢查發現,它們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角鴞。張義風看這鳥淋溼好像很可憐,就把它帶回家去,帶回家去將鳥羽毛處理吹乾後,老人家看到說好像是貓頭鷹,貓頭鷹是國家保護動物,第一時間就聯繫了森林公安。
  • 醫生撿到受傷信鴿,沒想到被小傢伙放了個「鴿子」
    小傢伙從哪裡來?看到人來了,小傢伙不跑也不飛,陳醫生大著膽子用手去抱它,也沒有反抗和撲騰。這隻信鴿精神還可以,陳醫生觀察下來,發現它的眼睛好像受傷了,應該是幾天前的傷,它的一隻腳上有一個綠色的塑料環。「我沒養過信鴿,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要餵它吃什麼啊?怕養不好害了它。」信鴿就這麼走丟了,主人該有多著急。陳醫生決定使用網絡的力量,把撿到信鴿的消息發到微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