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嵐 文圖
一隻翅膀受傷的大鳥從樹上掉落後,被小區裡的幾個頑童逮住。因不了解該鳥的兇猛,孩子們竟用繩子綁著一條腿牽著它在小區裡遛彎逗弄。一名姓張的居民發現後,當即把受傷的大鳥帶回家中處理傷口,然後聯繫當地的林業部門。11月9日,這隻受傷的大鳥被中牟縣林業部門送到了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經工作人員鑑定,該鳥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頭鷂,生性兇猛,攻擊性強。
11月9日上午10時30分,11月9日上午10時30分,鄭州市金水區巡防隊員李先生給記者打來電話,說一隻受傷的白頭鷂,被中牟縣林業局野保科的工作人員送到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記者趕到現場時,發現許多人正圍著裝有一隻白頭鷂的籠子看稀罕。
「這是白頭鷂,屬於中型猛禽,因其頭部有白羽毛而得名,它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典型的候鳥,主要捕食小型嚙齒類動物,比如蛙、蜥蜴、老鼠等,有時也吃動物腐屍和昆蟲,屬於益鳥,對當地的林業和農業都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它們棲息於低山平原和丘陵地帶,經常到湖泊、沼澤、河谷、草原、荒野、農田和蘆葦叢中覓食,飛行速度很快,敏捷機警,不願接近人多的地方,所以平時大家很難近距離看到。」面對現場圍觀者的詢問,董朝偉站長向大家及時科普了該類鳥的知識。
據中牟縣林業局野保科的冉佔傑介紹,兩天前,當地一小區的居民張春林回家時,看到一個小男孩用繩子牽著一隻大鳥在小區裡跑,後邊還有幾個小男孩用小棍子驅趕。因大鳥翅膀受了傷,不時因站立不穩跌倒,發出慘 叫聲。對野生鳥類比較熟悉的張先生,一眼就認出孩子們手中牽的是只猛禽,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便趕緊上前制止,並對小朋友們進行了批評教育。隨後張春林將大鳥帶回了家,找來碘伏為其清理傷口,又餵食了一些鮮肉。見大鳥的精神狀態有所好轉後,便撥打了林業局的電話。
董站長對這隻受傷的白頭鷂進行了檢查和測量,認為這是一隻雌性成年白頭鷂,雙翅展開的長度,達到了1.2米。右翅膀嚴重擦傷,尾部羽毛殘缺,所幸沒有骨折。
「這隻鳥可能是在向南方遷徙途中,不慎撞上了高空中的障礙物,導致翅膀受到重創後嚴重擦傷,降落在樹上。由於無法獵食,最終因體力不支從樹上墜落。」董站長說,當前正是候鳥遷徙之季,市民一旦發現有生病、受傷的候鳥時,要及時聯繫林業救護部門,不要輕易捕捉,尤其是大型猛禽,以免遭到攻擊受傷。
據董站長介紹,這是鄭州林業局野生動物救護站救治的第一隻白頭鷂,經過治療後,估計一個星期後傷情就能恢復,之後,會被送到野外放生。
編輯:薛貝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