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地驚現猛禽大鶚

2020-11-26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12月30日訊有鳥友在寧波杭州灣國家溼地公園拍到神秘大鳥,專家證實是鶚,這也讓溼地的猛禽數量增到10種。

  《射鵰英雄傳》裡,大雕展翅的經典畫面,一直讓人過目難忘。這幾天,一位鳥友告訴記者,在寧波杭州灣國家溼地公園,也拍到了類似的場景。

  成群的野鴨正在悠然散步,但寧靜畫面瞬間被打破,一隻大鳥突然來襲。鳥友說,這樣的情形,最近在溼地內上演了好多次。

  鳥友發現神秘大鳥似野鴨剋星

  這位鳥友,叫張社安,在溼地拍鳥有兩年了。上周末,他和往常一樣去溼地拍野鴨。蘆葦徐徐,野鴨散步,好一派悠閒風光。

  突然,一隻野鴨豎起了羽毛,緊接著,周邊的一群都好像收到了信號,紛紛展翅向四周散去。

  是什麼讓他們這麼驚慌?一抬頭,一個龐大的黑影盤旋著。「那是什麼?」很習慣的,張社安按下了快門。

  仔細一看,張社安發現,大鳥的身子很白,而且總是低空飛行,似乎在尋找食物。而且,每次它經過的地方,總會讓野鴨們驚慌不已。

  專家辨認:大鳥學名叫鶚

  這究竟是什麼鳥?昨天,記者把鳥友的圖片,發給了浙江野鳥協會。

  「這個是鶚,是一種中型猛禽。」一位專家說,在溼地,這還是鳥友第一次拍到這類猛禽。

  「鶚的樣子很好認,鷹鉤嘴,白額頭,腹部也是白的,而且貫眼紋,也就是眉毛是黑的。」專家說,它的個體也大,成體能達到55釐米,比隼、鷂都大。

  根據照片的形態,鶚最喜歡低空盤旋,是業內公認的捕魚好手,又叫魚鷹,還入選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專家說,鶚的發現,讓溼地的猛禽數量增加到了10種。從2008年起,溼地曾監測到白腹鷂、白尾鷂、紅隼、阿穆爾隼(紅腳隼)、灰背隼等。

相關焦點

  • 淅川丹江溼地驚現大量猛禽!全是國寶!
    黑耳鳶飛過丹江溼地 這是河南丹江溼地國家自然保護區連同大自然保護協會工作人員在老城鎮進行的今秋第五次猛禽監測從2018年11月起,歷經兩年持續調查,確定丹江溼地為我省一條重要的猛禽遷徙通道。
  • 《山海經》中虎爪鷹身的大鶚,其實是鳥中流氓,喜歡偷英國人泳褲
    《山海經》中《西次三經·鐘山》記錄道:「欽化為大鶚,其狀如雕而黑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鵠,見則有大兵。」話說在上古時期,中山之神燭陰的兒子鼓,他夥同欽,在崑崙山的南邊將一位名叫葆江(又稱祖江)的神殺害,東窗事發後,這兩位「神二代」被天帝責罰償命,而欽心中怨念不散,死後他就變成了大鶚。
  • 河南丹江溼地發現猛禽遷徙通道,這些猛禽全是「國寶」
    黑耳鳶飛過丹江溼地10月12日,河南丹江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連同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工作人員在淅川縣老城鎮進行了今年秋天第五次猛禽監測,確定丹江溼地是河南省一條重要的猛禽遷徙通道。從2018年11月開始,河南丹江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會同中國TNC在河南丹江溼地保護區內開展為期兩年的鳥類調查。在2019年4月的一次春季調查中,從上午11點到下午3點,在老城鎮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普通鵟(音kuáng)、松雀鷹、雀鷹、蒼鷹等猛禽471隻。在隨後的監測中,最多有超過1千隻猛禽過境的記錄。此前,在河南秋季發現過猛禽成群遷徙,而春季還沒有見過,因此,這一次記錄意義重大。
  • 一溼地公園驚現「恐龍蛋」?!
    又驚現「恐龍蛋」??霸王龍?甲龍?速龍?速度圍觀!!!
  • 攝影師抓拍展示食物鏈照片:大鶚抓鯊魚 鯊魚咬小魚
    當天,大鶚在他頭上大約400英尺高飛過,他見到大鶚抓著一條魚,便開始舉機拍攝。由於沒有使用三腳架,雖然Doc Jon盡力保持穩定,照片還是有點模糊了。他回家後將照片調亮和銳化,才發現原來大鶚抓著的是條小鯊魚,而小鯊魚又叼著一條小魚。
  • 候鳥增多猛禽也在不斷增加
    近年來,隨著候鳥數量的不斷增加,以鳥類為食的猛禽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泰州猛禽家族種類眾多,近年來有觀察記錄的猛禽種類共有4科近20種。短耳鴞、斑頭鵂鶹、紅隼等猛禽在泰州比較常見,它們都是留鳥,一年四季可以看到。另外,蒼鷹、普通鵟等猛禽會隨著冬候鳥的遷徙趕來越冬,次年隨候鳥一起返回北方。
  • 廣東一溼地公園驚現「恐龍蛋」?!專家:確實是恐龍蛋化石
    廣東珠海鬥門華發水郡溼地公園驚現「恐龍蛋」?一周之前,家住中山市坦洲鎮的業餘化石採集愛好者陳敏在該溼地公園附近的施工廢土中發現了一顆巨型橢圓石頭,憑藉多年採集化石的經驗,推測極有可能是恐龍蛋化石。此前一周,11月15日,市民陳敏在珠海鬥門華發水郡溼地公園散步時,在查看附近工地的施工廢土時,意外發現了這塊石頭。「這確實是恐龍蛋化石。」當天下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王強博士前往發現處查看。
  • 猛禽大全——鷂屬
    上面兩張是白腹鷂雄鳥的一種色型,按照《臺灣猛禽觀察圖鑑》的說法是「大陸型成年雄鳥的黑頭型」,特點突出,過目難忘最後一張是白腹鷂的雌鳥,翅膀背面無明顯的斑紋,沒有白色的腰或者是不太潔白,這兩個特點可以把她和其他鷂屬猛禽的雌鳥區分開
  • 南京溼地驚現珍稀鳥類斑魚狗 水中靜立宛如水墨畫
    原標題:南京溼地驚現珍稀鳥類斑魚狗 水中靜立宛如水墨畫 兩隻斑魚狗立於枯枝,宛如水墨畫。斑魚狗近影。武先生告訴記者,就在今天下午,愛好攝影的他在南京幕燕景區溼地遊覽時,無意間拍到一種羽毛黑白的罕見水鳥。專家認定,它是2008年被列入鳥類紅色名錄的珍稀鳥類——斑魚狗。  武先生拍到的照片中,通體黑白的鳥兒立於水中,儼然一副天然的中國風水墨畫。武先生告訴記者,他在溼地攝影時,起初注意到了一隻顏色斑斕的翠鳥。
  • 猛禽猛禽你在哪兒?在你頭頂上
    第三條東部路線,就是秋季來臨時,我國東北與華北東部繁殖的溼地水鳥,通過我國東部沿海地區進行南北方向的遷徙路線。因此,山頂上會是一個很好的看猛禽的地方。即便是海邊一些凸起的小山,都有很大可能是個猛禽遷飛熱點,比如廣西冠頭嶺,遼寧老鐵山,一定還有很多類似的地方。而在一些大山裡,猛禽往往沿著山脈與平原交界的山脈飛行,這裡會形成明顯的上升氣流,給其飛行以助力。
  • 黃河溼地發現一猛禽,嘴如彎刀爪如鋼,為捕食刺蝟兩鷹一同出擊
    寧夏銀川的黃河岸邊蘆葦飄蕩,大片的灘涂溼地,風景如畫,是白鷺、紅嘴鷗、灰鶴等野生鳥類理想的越冬地。天高、水清、景美,不同種類的野生鳥在這裡詩意棲居,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在這片美麗的黃河溼地上,還曾出現珍稀白肩雕的身影。
  • 靴隼雕亮相涇渭溼地 陝西再現新鳥種
    涇渭溼地是距離西安市最近的溼地景觀,隨著生態保護的加強,不少鳥類把這裡當成了家園。在西安市野生鳥類保護協會的調查中,發現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靴隼雕的蹤跡,這為陝西鳥類名單再添一員。  臧曉博:發現天上有個猛禽,明顯區別於大鵟和隼類,翅膀比較寬。
  •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將被救治的鳥類放歸自然
    近日,一隻被救治的東方白鸛從瀋陽長白島公園,運往瀋陽康平縣臥龍湖溼地放歸自然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於今年
  • 網友野外拍到猛禽捕食白鷺 疑是白腹隼雕(圖)
    發帖網友「晚秋梧桐」稱,自己在開縣澎溪河溼地自然保護區白夾溪流域,拍攝到兩隻猛禽中的一隻捕食白鷺的畫面。根據書籍和網絡圖片對比,疑似白腹隼雕幼鳥,他還表示:「如果確為白腹隼雕,將是我市首次拍到白腹隼雕野外活動的畫面。」  不過,這真的是白腹隼雕嗎?昨日,記者採訪了多位鳥類專家,卻給出了截然不同的兩種結論。到底它們是什麼?你也來判一判。
  • 溼地謎獸頻頻出沒,這到底是什麼?
    一時間,村莊出現怪物的傳聞甚囂塵上,可誰也沒見過這溼地迷獸的真身。誓要解開這溼地謎獸的真面目! 溼地驚現詭異黑影
  • 「中科館大講堂」溼地鳥類:與人類共存的精靈
    時間:2月23日(周六)14:00-15:30地點:中國科技館一層報告廳題目:《溼地鳥類:與人類共存的精靈》胡若成(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科學顧問)【嘉賓簡介】胡若成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研究生,山水自然保護中心科學顧問,主要研究方向為鳥類保護地理學,他是觀鳥愛好者,國內目擊近700種鳥類;曾參與可可西裡世界自然遺產申請工作,參編《中國鳥類圖鑑猛禽版
  • 幾十萬隻大雁集結南遷 敬信溼地形成候鳥風暴
    大雁在冰封的湖面上停歇  攝影:李軍俊這一幕發生在吉林省琿春敬信溼地。11月末,這裡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數十萬隻候鳥在龍山湖上空盤旋飛舞。南遷越冬的候鳥大軍主要由雁類組成,其間夾雜著白鷺、白尾海雕、虎頭海雕等。溼地的農田、草叢、湖泡中隨處可見它們覓食的身影。
  • 幾十萬隻大雁集結南遷 吉林敬信溼地形成候鳥風暴
    這一幕發生在吉林省琿春敬信溼地。11月末,這裡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數十萬隻候鳥在龍山湖上空盤旋飛舞。南遷越冬的候鳥大軍主要由雁類組成,其間夾雜著白鷺、白尾海雕、虎頭海雕等。溼地的農田、草叢、湖泡中隨處可見它們覓食的身影。在雁群的不遠處,一些猛禽在小心潛伏著,密切注視著大雁的一舉一動。大雁的天敵是白尾海雕、虎頭海雕等猛禽。雁群中的「老弱病殘」是它們的獵物。
  • 南沙溼地再現52隻黑臉琵鷺
    12月5日,工作人員在廣州南沙溼地發現了52隻黑臉琵鷺,規模巨大,創下了南沙溼地歷史新紀錄。早在今年1月8日,南沙溼地也曾發現25隻黑臉琵鷺。2月初,在廣東沿海溼地——陽江海陵大堤溼地曾發現大規模的60隻黑臉琵鷺。專家介紹,廣東特別是南沙溼地優良的生態環境為鳥類提供了良好的棲息地,沿海溼地成為候鳥樂園。
  • 滬郊鳥類猛禽集結半月後北返 愛鳥市民要抓緊時間觀鳥
    近一段時間,滬郊鳥類猛禽集結,半月後將陸續北返,愛鳥的市民要抓緊時間觀鳥了。  2月15日,觀鳥愛好者張航在奉賢沿海發現2群共計7隻普通鵟,分別形成4隻和3隻的小群,集結盤旋於天空。據了解,作為在上海乃至整個南方地區越冬的鵟屬猛禽,普通鵟一般在每年10月底陸續遷來,來年3月開始北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