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間玉米地裡有隻受傷的尖嘴大鳥 原來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2020-12-04 今日滄州

近日,河間市故仙鄉北新河村村民吳玉梅在玉米地裡發現一隻受傷的大鳥。滄州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工作人員將這隻大鳥接走後給它治傷。中心負責人孟德榮說,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經治療,它的情況已明顯好轉。

8月4日晚上9點鐘,河間市故仙鄉北新河村村民吳玉梅和丈夫去玉米地查看生物殺蟲燈時,發現生物殺蟲燈下有團黑乎乎的東西。她上前仔細一看,才發現那是一隻黑背、白腹、長腿、尖嘴的大鳥。

吳玉梅試著撥了撥那隻鳥。那隻鳥只是撲騰了兩下翅膀,根本飛不起來。吳玉梅仔細查看後發現,那隻鳥的嘴巴裡有血滴落下來。擔心鳥的傷勢,吳玉梅將它抱回了家。看到院裡有很多花草,那隻鳥來了個「大鬧農家院」,把那些花草叼了個七零八落。

那幾天氣溫很高。吳玉梅把那隻大鳥抱到客廳裡,給它放了一桶水,還特意為它打開了不怎麼用的櫃式空調。吳玉梅和丈夫特意找來小魚餵那隻鳥吃。

儘管在吳玉梅家一直「蹭吃蹭住」,但是大鳥似乎並不領情,一看看到有人進客廳,便炸起羽毛,露出要啄人的樣子。

大鳥的嘴巴裡一直往外滴血。吳玉梅和家人輾轉聯繫到滄州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負責人孟德榮。孟德榮看了大鳥的照片後表示,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8月4日下午,孟德榮安排工作人員接走黑鸛。

孟德榮表示,黑鸛口腔內有血,應該是有內傷。滄州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工作人員給黑鸛治療後,它的精神狀態好了很多,已經能自己吃魚了。等黑鸛身體康復後,他們就會將它放飛。

來源:滄州晚報 通訊員 王文凱 張慶芝 記者 崔春梅

相關焦點

  • 密雲水庫一天發現20多種鳥類 其中有黑鸛小天鵝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為了更詳細準確地掌握庫北庫濱帶內鳥類情況、摸清冬季候鳥遷飛期鳥類活動情況,近日,密雲水庫管理處與密雲區園林綠化局共同組織了一個十餘人的專項小組,開展調查。密雲水庫管理處林業所副所長王國學就是專項小組的成員之一,在他的照相機鏡頭裡,最近幾天已經捕捉到了文須雀、黑鸛等珍稀水鳥的倩影。「我們曾經在一天內就發現了20多種鳥類,黑鸛、白鷺和蒼鷺還實現了『同框』。」
  • 門頭溝某部營區受傷大鳥從天降 戰士救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
    2017年4月9日訊,凌晨2時30分,在門頭溝某部營區,一隻30多斤重的大鳥從天而降,它因為翅膀受傷而無法飛翔。看到這種情況,營區戰士急忙聯繫了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中心。原來,受傷的大鳥名叫大鴇,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全國範圍內不超過400隻,目前它已被救助人員帶走進行治療。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芒市果朗河畔
    原標題:聚焦丨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芒市果朗河畔近日,一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芒市糖廠附近的果朗河岸邊拍攝到一隻未知名的黑色大鳥。大鳥時而站立,時而展翅飛翔,健壯而靈動,為冬日的果朗河增添了不少生機。經鳥類專家鑑定,這是一隻黑鸛(Ciconia nigra)亞成體,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保護區!
    黑鸛現身保護區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16日訊 10月9日中午,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的魚塘,鳥類調查人員在統計鳥類時,突然成群的鷸鴴被驚起,原來是有兩隻大鳥在追逐,後面一隻是蒼鷺,前面是一隻黑色的長嘴大鳥,它就是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內的新記錄鳥類——黑鸛。
  • 生態雲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生態雲南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2020-12-30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霧中飛來一隻「大鳥」 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在徐州新沂市高流鎮,有村民一早開門時,被院子裡的不速之客嚇了一跳:霧氣之中,怎麼好像有一隻白色大鳥?   民警趕到現場時,村民們已經把這隻大鳥安放在一間倉庫內。村民介紹,這隻鳥被發現時正不停的尖叫,動靜還不小。他們檢查了一下,發現鳥的腿部有傷,已經飛不起來了。   民警聯繫了森林警察和野生動物保護站相關人員對這隻大鳥進行鑑定。
  • 昌樂突現尖嘴鳥 經鑑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齊魯網濰坊3月16日訊(記者 李楊)16日,記者從濰坊市林業局獲悉,近日,濰坊市昌樂縣一村民在五圖街道三官廟村村南的荒地內發現了一隻白色尖嘴大鳥
  • 「生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芒市
    近日一名鳥類攝影愛好者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糖廠附近的果朗河岸邊拍攝到一隻未知名的黑色大鳥大鳥時而站立時而展翅飛翔健壯而靈動為冬日的果朗河增添了不少生機經鳥類專家鑑定,這是一隻黑鸛(Ciconia nigra)亞成體,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大武口區首次監測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首次在星海湖南域監測到8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黑鸛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稱為「鳥中大熊貓"黑鸛在全球分布僅有3000隻,其中在我國的有1000隻左右。生性「挑剔」的黑鸛是重要的環境指示性動物。黑鸛對棲息環境要求很高,特別是對覓食水域,要求水體食物豐富,水質清澈,水深不超過40cm。
  • 7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保山
    新華網發(楊磊 攝)   12月21日,7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現身雲南省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作為國際候鳥遷徙路線的重合節點,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致力於恢復溼地、修復溼地生態系統、改善生態環境,吸引了近2萬隻候鳥來此越冬。目前,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記錄到的鳥類達279種。
  • 受傷「尖嘴怪鳥」已獲救治 系「三有」保護動物大麻鳽
    「尖嘴怪鳥」已獲救治 系「三有」保護動物大麻鳽 來源:中國江蘇網   2017-02-21 13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做客」燕山石化牛口峪公園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做客」燕山石化牛口峪公園 2021-01-07 11:22:0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羅攀 責任編輯:羅攀
  • 十堰兩小學生撿到「長嘴大鳥」 原來是省一級保護動物池鷺
    (通訊員 鮑娓娓 周顯剛)10月9日下午5時許,十堰市公安局東嶽分局南區派出所來了兩名小學生,還帶著一隻受傷的「大鳥」,一進值班室,直呼著需要幫助。據了解,兩名小學生一個叫小傑(化名),一個叫小龍(化名)。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天鵝赤麻鴨  山西孝義孝河國家溼地公園位於我國重要的候鳥遷飛路線的「咽喉」要道,是眾多遷徙水鳥繁育、停歇和越冬的重要之地,在保護生物多樣性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孝河國家溼地公園負責人劉秋生說,目前溼地已有300多種野生鳥類,其中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金雕、中華秋沙鴨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灰背隼、蒼鷺、白鷺等更是常來常往。還有很多種鳥類從候鳥變成長留鳥,在孝義繁衍生息。特別是在勝溪湖和溼地公園裡,環境優美,鳥兒們流連忘返。每到春秋時節,成群結隊的白天鵝飛來,其它鳥類也相繼而來,最多時達數萬隻,用密密麻麻來形容毫不誇張。
  • 黑褐色大鳥受傷落難雪鄉,原來是貓頭鷹!「國二」保護動物~
    ZAKER 哈爾濱記者 王鐵軍近日,林區公安局大海林分局民警根據群眾提供的信息,進行愛心接力,成功救助一隻受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長尾林鴞(俗稱貓頭鷹)。12 月 21 日 13 時許,雪鄉派出所民警接到熱心群眾報警求助,稱有一隻疑似受傷的黑褐色大鳥,趴臥在雪鄉景區五常山門加油站路邊雪堆裡。接警後,民警立即準備好編織袋,迅速前往發現地點。經初步檢查,這隻黑褐色的大鳥雙腿受傷、無法站立,體力虛弱已暫時不能飛行。
  • 良好生態環境讓野生動物頻現 魯山縣沙河驚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紅汛 通訊員 馬松昭 李盈宏12月17日,記者從魯山縣林業部門獲悉,林業工作人員巡查時,在該縣沙河上遊發現了10多隻世界瀕危珍禽,號稱「鳥中熊貓」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黑鸛是世界瀕危珍禽,與大熊貓、東北虎同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全世界僅存2000多隻,中國約有1000隻,已被列為瀕危物種,其珍稀程度不亞於大熊貓,因此被稱為「鳥中熊貓」。黑鸛天生好潔也被視為「鳥中皇后」,它們體態優美、高雅端莊、體色鮮明,活動敏捷,性情機警的大型涉禽。成鳥的體長為1-1.2米,體重2-3千克;嘴長而粗壯,頭、頸、腳均甚長,嘴和腳紅色。
  • 寶雞森林公安元旦節日期間救助兩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元旦小長假期間,我市森林公安機關按照市局總體安排部署,紮實做好林區安保維穩和值班備勤工作,在接到群眾報警後,迅速出動,及時救助了黑鸛和羚牛兩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月1日10時許,隴縣固關森林派出所接到轄區群眾報警,稱本鎮水灘村一組村民家院子裡出現1隻受傷的黑鳥,請求處置。
  • 白色「大鳥」受傷,查驗方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劉青霞 通訊員蔣靜)且末縣警方接到求助電話,一隻白色「大鳥」受傷飛不動 ,民警救治後才知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白鷺。1月17日下午,且末縣公安局巡控大隊一便民警務站巡邏組接到一名學生的求助,稱在玉泉河邊發現一隻受傷的白色「大鳥」,飛不動,請民警前往救助。
  • 民警救助一隻受傷鳥類,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當天上午,熱心市民報警稱在翠竹公園發現一隻從沒有見過的大鳥,大鳥受傷不能飛行,可能是野生保護動物,希望民警幫忙救助。接到報警後,民警火速趕往現場,發現這隻大鳥身長30釐米左右,眼睛呈紅色,背部的羽毛呈灰色,還夾雜著醒目的白色羽毛,尖細的嘴巴受傷,鳥嘴上半部分斷裂,滲著血。這隻大鳥可能受傷或其他原因無法飛行,棲息在樹叢中。報警群眾表示這隻大鳥棲息在這裡已有一段時間,大家本想救助它,但這隻大鳥略帶兇猛的叫聲,使大家都不敢輕意靠近它。
  • 合肥經開區有隻「大鳥」誤闖廠房 民警一看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救助的貓頭鷹近日,在合肥經開區,一企業工人在廠區內發現一隻大鳥,一時不知如何處理,只好報警求助。接到報警後,轄區合肥市公安局經開分局錦繡派出所民警一看,這隻大鳥身份不簡單,竟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當天,在接到工人報警後,民警辨認發現,這隻所謂的大鳥原來是貓頭鷹,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或是見到陌生人,這隻貓頭鷹一直縮著頭不動,且翅膀末端羽毛稀疏,可能受傷。為了更好地救助這隻貓頭鷹,民警隨即聯繫了野生動物救助管理站。據野生動物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員介紹,該鳥全名領角鴞,是貓頭鷹的一種,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