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探月工程分「三步走」,探火也將分三步,載人登火只是第二步

2020-09-22 科普大世界

眾所周知,我國探月工程分成了三期,即「繞」、「落」、「回」三個階段,前兩個階段已經執行完畢並取得圓滿成功,今年年底之前,我國的長徵五號火箭將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前往月球表面進行月壤取樣,之後將攜帶月壤返回地球,完成第三階段的「回」的任務。

在火星探測上,我國也將計劃實施「三步走」戰略。9月18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講到了未來載人火星探測的構想,表示我國未來載人火星探測也將分成「三步走」。

第一步是機器人探測,主要依靠遙控探測器進行宏觀探測,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計劃當然屬於第一步,另外還包括火星採樣返回、火星基地選址考察、原位資源利用系統建設等任務。

第二步是初期探測,這一階段的探測將會派航天員前往火星,登錄並建造火星基地,任務主要包括載人環火軌道探測、載人火星著陸探測並返回、火星基地建設三個方面。

第三步是航班化探測,這個階段也可以稱之為火星移民,這時候對火星的探測已經十分詳細和具體,火星基地已經部分建造,前往登陸火星並返回也不再是十分困難的事,這樣的條件下,我們已經可以向火星移民,也可以前往火星做短期旅遊和長期工作,所以這一階段的探火任務包括大規模地火運輸艦隊的建造、火星的大規模開發與利用、地火經濟圈也將全面形成。

火星是地球的鄰居,在地球軌道的外圍圍繞太陽運行,體積是地球的1/7,質量是地球的1/11,它是一顆巖質行星,也是太陽系中表面環境和地球最為相似的星球,雖然其平均溫度在零下幾十攝氏度,但火星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內,在其赤道位置每天的中午氣溫可達30℃,光照條件相對較好,雖然火星大氣,十分稀薄,二氧化碳很多,也比較寒冷,但是火星自轉時間幾乎和地球相同,如果在火星上建立透明的封閉式基地,使之氣壓溫度和溼度都和我們地球上相同,就可以在裡面種植植物利用光合作用製造氧氣,並建立生態循環可持續運行的系統,人類可以在裡面像在地球上一樣生活。

我國於2020年7月23日發熱的天問1號火星探測器正在趕往火星的途中,截止到9月20日23點整,這架探測器已經飛行了1.67億公裡,將於明年2月份到達火星附近,開展我國對火星的首次近距離探測。


參考資料:
《澎湃新聞》9月20日文章《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未來載人火星探測構想分3步》

相關焦點

  • 「三步走」「齊步走」:中國航天闖出自強路
    人類的太空之家「三步走」 「齊步走」:中國航天創出自強路對長徵五號B火箭成功首飛的重要意義,人們聽到最多的恐怕就是「正式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要準確、深刻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必須熟悉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發展戰略。
  • 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收官:「胖五」送「嫦娥」奔月,再從月球...
    根據計劃,嫦娥五號將在月球採樣後,攜帶約2千克月壤和月巖回到地球。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未來將能夠研究自己從月球帶回的樣本,也標誌著中國的探月工程,即「嫦娥工程」,規劃的環繞探測、落月探測和採樣返回探測(簡稱「繞、落、回」)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收官。與此同時,探月四期工程已開始實施,其第一個探測器嫦娥四號目前正在月面工作,這一期工程的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也在計劃中。
  • 中國探月工程「三步走」收官:嫦五配胖五,回家之前挖點土
    根據計劃,嫦娥五號將在月球採樣後,攜帶約2千克月壤和月巖回到地球。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未來將能夠研究自己從月球帶回的樣本,也標誌著中國的探月工程,即「嫦娥工程」,規劃的環繞探測、落月探測和採樣返回探測(簡稱「繞、落、回」)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收官。
  • 明年春季發射空間站核心艙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即將完成「三步走」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實施三步走戰略,目前工程的「第三步」——空間站建造任務已全面開啟,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介紹,工程全線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空間站核心艙將於明年春季發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周建平:我們現在已經基本完成了空間站試驗核心艙和發射它的長徵五號B遙二火箭的研製工作,測試工作正在最後階段,我們將在明年春天開始中國空間站的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的工作
  •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未來載人火星探測構想分3步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在作主旨報告時提到了未來載人火星探測的構想,「我們設想未來載人火星探測分成3步」。第一步是機器人探測,包括火星採樣返回、火星基地選址考察、原位資源利用系統建設。第二步是初期探測,包括載人環火軌道探測、載人火星著陸探測、火星基地建設。第三步是航班化探測,包括大規模地火運輸艦隊、大規模開發與利用、地火經濟圈全面形成。
  •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未來載人火星探測構想分3步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院長王小軍在作主旨報告時提到了未來載人火星探測的構想,「我們設想未來載人火星探測分成3步」。第一步是機器人探測,包括火星採樣返回、火星基地選址考察、原位資源利用系統建設。第二步是初期探測,包括載人環火軌道探測、載人火星著陸探測、火星基地建設。第三步是航班化探測,包括大規模地火運輸艦隊、大規模開發與利用、地火經濟圈全面形成。
  • 近幾年載人登火靠譜嗎?
    網傳SpaceX計劃在2024年載人登陸火星,其實這應當是個謠言或是很早之前的計劃。馬斯克在公開場合成表示擔心他活不到SpaceX登陸火星,在SpaceX官網上也沒有載人登火的時間節點。美國宇航局計劃本世紀三十年代載人登火 ,美國宇航局已多次更改其載人登火時間,這個登火時間也大概率會更改。
  • 中國開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空間站將於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於1992年9月21日由中國政府批准實施,代號「921工程」,並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是中國空間科學實驗的重大戰略工程。第二步,在第一艘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後,突破載人飛船和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並利用載人飛船技術改裝、發射一個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載人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 嫦娥四號今年探月分兩步走 我國未來或建「月球基地」
    今年是我國的航天發射大年,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趙小津日前接受央視記者專訪時透露,嫦娥四號探月任務將在今年分兩次發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將抵達人類探測器未曾觸及的月球背面。航天科技集團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趙小津:嫦娥四號我們計劃2018年下半年來發射,這是人類首次實現對月球背面的探測。
  • ...工程「三步走」收官:「胖五」送「嫦娥」奔月,再從月球帶土回地球
    根據計劃,嫦娥五號將在月球採樣後,攜帶約2千克月壤和月巖回到地球。這意味著,中國科學家未來將能夠研究自己從月球帶回的樣本,也標誌著中國的探月工程,即「嫦娥工程」,規劃的環繞探測、落月探測和採樣返回探測(簡稱「繞、落、回」)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收官。
  • 巡迴檢察組:馮森審人分三步,你注意到幾步?全注意到算我輸
    巡迴檢察組:馮森審人分三步,你注意到幾步?全注意到算我輸不過我個人覺得,根本沒有必要去糾結宋麗敏自殺的原因,最關鍵的還是要回歸到這部劇的主題,所有案件的真相,也大概是這部劇的結局了,而這部戲最關鍵的人物還是馮森,馮森作為這部劇的主角,可以說是機智過人,尤其是他在審人這方面,都分為了三步,大家注意到幾步呢?
  • 中國航天再現「三步走」,航天運輸航班化指日可待?
    近期,一張15年前的剪報重新讓中國「炸了鍋」,一個「新」的「三步走」又給大家帶來了希望,中國航天人的腳踏實地再次被人們斟酌回味,難道說,中國航天領域又要「再上一層樓」?航天運輸航班化也指日可待了?就此看來,各位「航天大神悶聲幹大事」基本石錘,好消息指日可待。
  • 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 預計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此間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說,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底之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
  • 嫦娥五號實現月球挖土,接下來或將載人?科學家:有另外1條路!
    探月工程就是月球探測工程,被官方命名為「嫦娥工程」。根據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官網稱,探月工程確定分為三步實施,這3步分別是「繞」、「落」、「回」。探月二期工程的主要目標就是實現月球軟著陸以及月面巡視勘察,即三步走中的「落」,我們在這一期工程中,發射了嫦娥二號,它的主要目的是為嫦娥三號進行技術探路,接下來的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都搭載了月球車,分別是玉兔號和玉兔二號,其中嫦娥四號達成了世界上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的記錄。未來有哪兩個方向?
  • 羅瑾 ‖ 嫦娥奔月的地方——《迪山日記》研究之三⑦:探月
    從奔月神話到太空「網紅」——嫦娥、玉兔和鵲橋的故事浩瀚星空,皎潔明月,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隨著我國航天事業不斷前進,「奔月」的神話傳說有了變成現實的可能。2004年,我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作為中國航天的又一裡程碑,首個探月工程的開啟,除了承載非凡的意義,並且還擁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嫦娥工程。嫦娥工程裡嫦娥姐姐不止一個,目前公布的有8個呢!
  • 去月球上「挖土」,攏共分幾步?答案來了!
    去月球上「挖土」,攏共分幾步這張圖說明白了  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
  • 中國太空探索一大步:「天問一號」,目標火星
    如果任務進展順利,我國的深空探測能力和技術水平將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世界第三個在火星著陸,第二個在火星巡視的國家。從長遠角度來看,火星探測有助於人類更好地理解地球、利用地球,同時為實現火星殖民的目標奠定基礎。
  • 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預計今年年底前發射「嫦娥五號」
    央廣網北京9月20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日前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表示,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年底前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
  • 校場:嫦娥五號發射成功後,我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我國的探月工程,也稱「嫦娥工程」共分為三大步,即「探」、「登」、「駐」。三大步表示的意思分別是無人的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在月球建立永久性的科研基地。到目前為止,我國發射的所有月球探測器還都屬於「探」的範疇。再具體而言,我國又把「探」這第一大步分為了「繞」、「落」、「回」三小步。其中「繞」是指月球探測器的繞月飛行,這一小步已經由嫦娥一號和嫦娥二號完成。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專家解答↓↓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總共分幾步?它在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對月球表面探測基礎上,首次對月球表面月壤和巖石進行自動採樣,首次從月球表面起飛,首次在距離地球38萬公裡的地方交匯對接,首次帶著月壤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直接返回地球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