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千萬不要輕易被短期利益蠱惑內心
最近一個3歲的「小網紅」佩琪,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因為她的體重實在太誇張了。在某社交視頻網站,佩琪媽媽為她註冊了一個帳號,雖然粉絲只有5157個,但某單條視頻的播放量最高達到55.6w。「小寶寶」、「食量驚人」、「幾秒吃完」……獵奇的標籤吸引了許多粉絲。佩琪吃的東西也越來越離譜,漢堡、炸雞、可樂、泡麵……「
這個視頻惹怒了千萬網友
有人在評論區給她佩琪的父母提建議,可這位母親卻毫不理會,還把責任推給父親
小佩琪在視頻懇求道:別弄了,別弄了!
可父母事實上依舊沒有停止給她餵食。
兒童的體重是醫學上評估孩子健康發育的重要指標,由於兒童的體重不是線性增加,所以醫學上有一套專門計算兒童正常體重的公式:
年齡12個月正常體重是10kg,身高75公分;
年齡1到12歲的正常體重=年齡x2+8kg;正常身高=年齡x7+75cm;
小佩琪的正常體重=3x2+8=14kg,也就是28斤左右時正常的。
可她70斤,足足超標50%
這會什麼後果呢?
專業醫生說:除非未來接受減肥手術(切胃)或抽脂手術,否則這本子都沒有機會瘦下來。
《自私的基因》研究:兒女是父母基因的延續,所以愛護兒女是父母的本能,兒女愛父母是美德。
我以前總覺得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那麼這個人肯定自私的。
可我現在發現,連自己的孩子都可以利用和傷害,那麼這樣的人已經失去了人性。
利益可以薰心,而這對父母被已經被金錢扭曲了作為人最基本的元素。
追求富足的生活,無可厚非,可是用犧牲他人的方式就是作死前提。
數以千計的例子告訴我們,嚴重的受法律制裁,輕則不被身邊的圈子所容。
不擇手段追求短期利益的人,總有一天會被自己的這些「手段」所吞噬。
所以千萬不要因為自己見識很少,突然又得到比之前多出很多的東西,就以為這是幸福的開始。
太易被短期利益蠱惑內心的人,往往大敵還未當前,自己早已分崩離析。
02能夠幸福安寧的生活,最根本的其實不是金錢
《當你像鳥飛往你的山》,裡面講述了一個無知的父親,為了自己的信仰,不讓孩子上學、就醫。而是命令他們在自己的垃圾場幹活,幫助賺錢服務上帝以及為他以為的世界末日做準備。
即便孩子們差點因此送命,父親也毫不在乎。
他固執強勢,不允許孩子們反抗。
對他來說,孩子是服務上帝的工具,只有上帝能給自己帶來安全和快樂。
然而,最後除了第七個孩子塔拉,其他孩子其全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
而長大後,幾乎沒有一個願意主動回家。
後來在母親的努力下,生活很富裕。可父親脾氣越來越暴躁,他孤獨而憂鬱。
他不斷的咒罵開除替他們幹活的工人、控訴兒女們對上帝的不忠,不自己的孝。
是的,他不快樂。
因為身邊的沒有人喜歡他,沒有人願意和他交流、相處,母親不離不棄也只是因為父親強權下的習慣而已。
所以人能夠幸福安寧的生活,最根本的其實不是金錢,更不是外界的任何東西,而是我們能否和身邊的人和諧友愛的相處。
03 愛與被愛才能收穫真正持久的幸福
前段時間爆劇《以家人之名》,裡面的李爸撫養了三個孩子,其中兩個沒有一點血緣關係。
雖然生活壓力很大,但李爸從沒在孩子面前有過任何抱怨,傾其所有給他們最好的。
在李爸無私的愛護下,三個孩子懂事、孝順,一家人其樂融融,幸福溫馨。
這也是這部劇能得到大家認可的重要原因。
愛可以讓人內心充滿了愉悅、富足。
而凌霄的媽媽為了自己拋夫棄子,過上了理想的富裕生活,可最後收穫的是孤獨和痛苦,
所以愛與被愛才能收穫真正持久的幸福。
04人一生最珍貴的東西,是關係和愛
在《善惡之源》這本書裡講到,兩個原始部落,一個部落傾向於自私自利,另一個傾向於團結合作、建立信任與利他的機制,在野獸四伏的荒原,哪一個部落生存的機率更大。毫無疑問,是後者。
人社會和情感型動物,無論是內心還是生活,不可能完全一個人孤立的生活。
有一個觀點認為人的幸福來自於自己的心態。
試問,當身邊的沒人喜歡你,沒人願你和你玩、和你共事,你覺得自己會快樂嗎?
巴菲特曾說過:評價一個人時,應重點考察三項特徵:正直、智慧、活力。如果不具備第一項,那後面兩項會害了你。
而什麼是真正的正直,有一個解釋特別好:
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所以,正直才是這個世界上的通行證。
人這一生,自私很容易,能夠真心的為他人著想,卻是很多人都難以做到。
但是人一生最珍貴的東西,就是關係和愛。
所以事實上,利他反而才是真正的利己
#3歲女孩被爸媽餵到70斤當吃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