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養花蝦年年賺錢,畝產900斤比其他人高出近一倍

2020-12-06 吾谷網

他養花蝦年年賺錢,畝產900斤比其他人高出近一倍

【公眾號】農財寶典水產版2018-06-03 19:13:44

閱讀(12529)

從3月份開始,蔡老闆忙碌的花蝦收購工作暫告一段落,終於有空閒和朋友坐下來喝喝茶,交流一下上一年的養殖得失和

從3月份開始,蔡老闆忙碌的花蝦收購工作暫告一段落,終於有空閒和朋友坐下來喝喝茶,交流一下上一年的養殖得失和近兩年花蝦養殖形勢的變化,同時計劃一下今年的養殖。


蔡老闆是福建人,在海南、湛江兩地從事花蝦收購十多年,看到花蝦養殖前景不錯,2015年開始在海南海口桂林洋承包了100多畝地進行高位池花蝦養殖,因為有成熟的花蝦銷售渠道,加上有得力的養殖師傅協助,這幾年養殖花蝦都賺錢。


據了解,目前養成一斤花蝦(50-60支/斤)的成本在35-40元左右,最低在32-33元/斤,塘頭價最高可達100多元,少則也有幾十元,養殖利潤翻番。不過,花蝦以活蝦銷售為主,活蝦和死蝦價格相差幾倍,如果養殖過程出了事故,一夜回到解放前也不是沒有的。「養蝦就是一種修行。」蔡老闆說。

10-100多支/斤規格都能賣,最高塘頭價130元/斤


花蝦屬於海水蝦類,肉質緊實、鮮脆勁爽,在上海、北京、福建等華東一帶地區深受消費者喜愛,價格居高不下,2017-2018年養殖季,海南地區塘頭價最高達到130元/斤。不過,花蝦一年只能養一造,養殖周期特別長,少則五個月左右,多則七八個月乃至更長;海南地區一般在每年六七月份放苗,從當年11月底12月初開始便有蝦可出售,銷售季節一直持續到元宵前後,元宵後花蝦銷售戛然而止,價格從此出現大跳水。蔡老闆收蝦多年,是海南地區最大的花蝦收購商之一,在2017-2018年養殖季,收購花蝦數量達到20多萬斤,佔到海南地區產量的近一半。



「今年(指的是2017-2018養殖季,下同)的花蝦行情是最好的一年,最高賣到130元/斤,而且價格一直都很穩定」,蔡老闆告訴記者,近幾年花蝦價格一年比一年好,價格呈上升趨勢,而今年是最好的一年,最便宜也有七八十元一斤。花蝦收購規格複雜,從100多支/斤到10多支/斤都有收購,一斤30/40/50/60支規格的比較受市場歡迎,因為花蝦養殖周期長、有一定技術難點,能養到40支/斤就已十分了得,多數在60支/斤出售。


據介紹,這幾年花蝦市場需求越來越大,養殖量也在不斷增加。蔡老闆告訴記者,2015年他在海口收購點一天抓蝦4-5車,今年每天抓6-7車屬於正常,一車裝2000多斤,從抓蝦量變化來看,2017-2018養殖季海南的養殖量應該增加了三分一左右,總產量超過50萬斤,或達到60-70萬斤。



另據業內消息,2018-2019年養殖季,海南花蝦養殖量還會增加,文昌幾個大老闆已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海南地區增加的養殖量主要來自南美白對蝦養殖戶轉養;2018-2019年湛江地區的增量更多,據了解,這兩三年湛江地區花蝦規模擴大很快,主要來自魚塘和白蝦塘的轉養。「這兩三年這條蝦大家都養得不錯,基本上九成以上的人有錢賺,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因此才吸引了這麼多人入場。」蔡老闆說。

一年一造只養下半年,飼料投餵和水質管理很重要


蔡老闆在桂林洋有22畝高位池水面,共17口塘,塘口面積小的1.1-1.2畝,大的只有1.7-1.8畝,全部養殖花蝦。每年六七月放苗,投放密度在10-13萬尾/畝,水深1.5米左右,每口塘配備2臺增氧機,養殖到春節前價格最高的時候出蝦。2017-2018年養殖季,除了兩口塘中途出了點事故抓蝦提前外,其他塘均大獲成功,全部塘共抓了2萬多斤蝦,平均畝產900斤左右,養殖水平位居行業前列。



據養殖場技術師傅林哥介紹,花蝦周期特別長,水質、管理、飼料都會制約其生長。花蝦有潛沙習性,因此塘底要有一層細沙,花蝦喜暗怕光,晝伏夜出,一般在夜間攝食,因此投餵時間也要根據其習性調整,一般在晚上7點、夜裡11點和凌晨2點投喂,天冷的時候晚上第一餐可以提前到6點,但是水溫太低的時候也會不吃料,有時候一天餵兩餐也吃不完。


技術師傅林哥


除了晝伏夜出的習性與白蝦不同外,林哥認為花蝦的養殖技術管理與白蝦差不多,最難搞的是當蝦苗達到150-160支/斤時,容易出現白斑病和紅體病。「白斑病、紅體病的預防,重在前期蝦苗保養,我的經驗是把水調好一點,底質控制好一點」,林哥介紹,花蝦養殖時間長、汙染源、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質都聚集在塘底,白斑病、紅體病都是條件性致病,視乎養殖動物的健康情況,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暴發。他認為把蝦保養好,水質調好可有效預防發病,他經常使用菌類和改底藥進行調水改底。


蝦苗體質保養方面,林哥和蔡老闆均表示澳華蝦奶粉對蝦苗保養效果不錯。據介紹,從2017年開始,蔡老闆的養殖場用澳華蝦奶粉投餵蝦苗,發現蝦苗的成活率高一些,長速也快。2017-2018年養殖季他有一口塘放苗20萬尾,養到60支/斤出蝦,產量2000斤,成活率高達60%;而一般情況下,蝦苗成活率有30%、一口塘有四五百斤的產量就已經十分不錯了。



「今年有些養殖場保養不好中途發病,養了八個月也才100多支/斤,錯過了春節最高的行情。」蔡老闆介紹,花蝦進入100支/斤後,建議使用鉑金版蝦安康,長速快,運輸成活率高,賣相好,蝦煮熟後體色紅。


據了解,澳華蝦奶粉是海南花蝦養殖界的爆款,經銷點的蝦奶粉經常被搶購一空。有經銷商反映,有養殖戶花蝦小苗階段指定要蝦奶粉,有時候經銷點暫時沒貨,養殖戶就坐在店裡等兩三個小時,等也要等到業務員送來。

本文版權屬於農財寶典(ID:ncbd0000),作者:農財寶典-新漁網記者 鄭燕雲。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一律視為侵權。

本期編輯:CD9164


—— 振興國魚 我們來了 ——


主辦單位:南方報業傳媒集團


承辦單位:南方農村報社 農財寶典 新漁網


時間:

2018年6月14-15日


地點:

福建省寧德市富力萬達嘉華酒店


特別贊助單位:福建粵海飼料有限公司(持續招商中……)


協辦單位:

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海大飼料有限公司

廈門同欣榮飼料科技有限公司

天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飼料事業部

福建大昌生物科技實業有限公司

澳華集團

(持續招商中……)


支持單位:

通威拜歐瑪(無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益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嘉康飼料有限公司

(持續招商中……)


| 三大主要議題方向 |


中國大黃魚產業特點及形勢分析


1、大黃魚種質選育最新成果


2、大黃魚健康養殖疫病防控及現狀(白點病、白鰓病)


3、各個養殖主產區投苗、養殖、產量等分析


大黃魚飼料配方技術研究


1、 大黃魚飼料營養配方研究最新進展


2、 大黃魚飼料市場格局分析


如何打造大黃魚品牌


1、詳解大黃魚流通環節,分析大黃魚主流消費市場及未來潛力


2、消費升級,如何養仿野生大黃魚,打造大黃魚品牌


識別下方二維碼報名參會

↓↓↓


詳情諮詢:

庹先生 13926481689

曾先生 13380023345

梁先生 13688890590

李先生 15913141052



相關焦點

  • 畝產900斤!程村第二批海水稻開割
    畝產900斤! 國家耐鹽水稻新品種區域試驗點位於陽西縣程村鎮新光村,近日,該試驗點的第二批海水稻進入成熟期,開始陸續收割,預計畝產量達900
  • 西瓜3毛1斤,過地磅1斤1分,農民說賣車西瓜賺不出過磅費
    據農民介紹,西瓜今年行情本來就不怎麼好,加上價格不理想,種西瓜今年別說賺錢,能夠保本就不錯。瓜農們說,整個西瓜市場上最賺錢的是地磅,按斤收費,一斤一分錢,一車就是20多塊錢,賣一車西瓜交了地磅費,根本不賺錢。據了解,這幾年西瓜價格一直忽高忽低,西瓜難買的情況經常出現,因為糧食價格不高,老百姓都想通過種菜種西瓜賭一把,結果還是遇到了銷售難。
  • 【花鰱增產】少量,多次,補菌——花鰱畝產突破590斤
    因此對於傳統養殖或套養花白鰱的區域就逐漸開始改變模式,如增加花鰱密度,降低白鰱密度,從以往的白鰱:花鰱密度(3-4):1變成1:1或是花鰱超過白鰱,形成花鰱倒掛模式,目前這種養殖模式在鹹寧嘉魚、部分大湖水庫裡面比較流行,很多客戶在這種模式下嘗到了甜頭,但也有很多客戶按照這種模式下去花鰱始終長不大。
  • 雙季稻畝產超3000斤!豪言推廣一億畝
    晚稻現場測產結果顯示:平均畝產達到了911.7公斤,加上此前測得的早稻平均畝產量619.06公斤,雙季稻畝產量達到了1530.76公斤,實現了袁隆平院士雙季「畝產3000斤」的目標,袁老及其團隊再次刷新了雜交稻的畝產紀錄。
  • 年畝產3075斤!袁隆平華南雙季超級稻破世界紀錄
    19日中午,在廣東省梅州興寧市龍田鎮環陂村,「華南雙季超級稻年畝產3000斤全程機械化綠色高效模式攻關」項目測產驗收組測產後宣布:該項目年畝產量達到1537.78公斤,項目實驗獲得成功,並創造了水稻畝產量新的世界紀錄。11月的廣東正值秋收季節,測產驗收在秋陰裡展開。
  • 袁隆平:下一個雜交水稻雙季稻畝產目標是4000斤
    袁隆平:下一個雜交水稻雙季稻畝產目標是4000斤 2020-11-03 14:55:23 3000斤的目標,這是一個很大的突破。
  • 畝產900斤!防城區茅嶺鎮崬軍村海水稻再獲豐收
    崬軍村黨支部書記陳偉臣一直守在收割現場,看著一包包稻穀越堆越高,他非常高興和自豪:「今年我們村種植海水稻150畝,完成集體經濟5萬元目標的同時,還增收了6萬元集體經濟!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把海水稻種植基地建成綜合種養基地,在稻田裡面養魚、蝦、蟹,努力把我們村的基地打造成市級示範基地,帶動全村村民增收、致富!」 喜獲豐收。
  • 農民種小麥虧本的不如種這種果子,畝產4千斤,年收入上十幾萬元
    導讀:農民種小麥虧本的不如種這種果子,畝產4千斤,年收入上十幾萬元我們都知道,農村裡面的人都是靠著種地或者是養一些東西來賺錢的,這也算是我們農村人最基本的一種賺錢的方式,從很久以前都是這樣的。我說的這種果子,它的名字叫做「無花果」,他原來是在阿拉伯那邊的之後才傳入到我們中國。他適合生長在熱帶的地區,所以他不適合長在寒冷的地區,也不喜歡雨水大的地方。但是它生長的能力特別強,而且它的生長期也特別長大概有十多年。其實在以前的時候我們國家是挺少的,是我們國家種的果樹裡面,種的面積最小的。那現在這種果子長在哪裡呢?
  • 長沙縣金井鎮2米高「巨人稻」試種成功,畝產破1噸
    頭頂是連片的防鳥「天網」;田裡,剛抽穗就有一米多高的水稻排成「綠色長城」;腳下,魚兒、泥鰍塘子裡暢快遊弋,不時有青蛙蹦到田埂上……近日, 記者來到位於長沙縣金井鎮湘豐村的巨型稻研發種植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和諧靜謐的畫面。
  • 這個超高產、特大棒玉米新品種,穗長28釐米,平均畝產2650斤
    (2)矮杆抗倒:該品種株型緊湊,夏播平均株高240釐米,穗位高90釐米左右;根系發達,長勢較強,葉色深綠。抗倒、抗旱能力強。(3)果穗超大:該品種果穗筒型,一般果穗長25~28釐米,穗粗5.0-5.8釐米,結實性好,出籽率86%以上,千粒重350-400克,是一個典型的大穗型玉米新品種。
  • 中國雜交稻畝產取得突破 為保障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中國智慧
    我國雜交稻畝產取得突破 為保障全球糧食安全貢獻中國智慧央視網消息:「民以食為天」,今天,在湖南衡南第三代雜交稻試驗基地,經過農業農村部現場測產,袁隆平院士團隊雜交水稻雙季畝產突破了1500公斤的攻關目標。1500公斤是個什麼概念?這會給我們國家的米袋子帶來什麼影響?
  • 雜交水稻畝產1200kg,但我們多數吃粳米,那麼雜交水稻幹啥了?
    惠農圈來專門分析分析:雜交水稻從70年代就已經推廣,1976年時種植面積為206萬畝,但僅僅六年後就已增加到了8425萬畝,如今雜交稻更是佔比50%左右,相比常規稻1000斤每畝而言,雜交稻的畝產更高一些,通常可達到1500斤左右。正是雜交水稻的出現,讓14億人的吃飯問題得以解決,中國人也不需要擔心吃不飽飯。
  • 袁隆平團隊再創新紀錄:耐鹽水稻平均畝產1605.8斤
    據央視報導,10月14日,袁隆平「海水稻」團隊、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合作試驗種植的「超優千號」耐鹽水稻,在江蘇如東栟茶方凌墾區進行測產,平均畝產量達1605.8斤, 袁隆平此前表示,我國只有18億畝耕地紅線,但還有十幾億畝鹽鹼地,其中能種水稻的就有近2億畝,如果「海水稻」研究成功,至少能增加1億畝耕地,可以多養活1億人口
  • 山東日照山海天裙帶菜豐收在即 畝產過萬斤
    海上養殖區已經生長了三個月的裙帶菜,畝產達一萬多斤海帶也同樣長勢喜人海帶畝產八千斤左右  豐收在即,興漁漁業的總經理孫先利喜上眉梢,「2015年裙帶菜種植已經是第三年了,相比前兩年,由於第三年更換了更適合日照海域生長的福建苗種,因此長勢一片大好,」孫先利告訴記者,現在一根繩上的裙帶菜有近六十斤,每畝按照266繩算,裙帶菜目前的畝產有一萬多斤,而每天都在生長的裙帶菜再過段時間還能長到每繩七十五公斤左右,因此,今年必定是豐收年了。
  • 900斤火龍果,送給基層最可愛的人!
    斤火龍果,這善意滿滿的舉動,讓一線工作人員十分感動。近日,龍鳳街熱心居民、熱心企業向龍鳳街捐贈了900斤火龍果。龍導社區黨委書記盧雪清接待了他,給他倒了一杯水,讓他坐下慢慢講。在交談中,盧雪清了解到,許覲鑣所在的公司廣州市富前路(匯悅)投資有限公司正在與廣東體育局、廣東足協等單位聯合幫扶貧困山村廣東汕尾聯安村(省級貧困村),準備收摘紅肉火龍果,開展定點扶貧愛心購買農產品倡議行動。
  • 13年育出兩米多高棉花樹退休副鄉長要做棉花界的袁隆平
    而在省會有這樣一位老人,多年來潛心研究雜交棉花育種,如今,他栽培的棉花一株能長2米多高,單株成鈴達200多個,畝產近千斤,遠超過目前國內棉花畝產量。他就是靈壽縣65歲的王傲妮,未來,他的目標就是成為雜交棉花界的「袁隆平」。
  • 畝產5000斤,收購7元每公斤,市場供不應求,為何農民不愛種植?
    摘要:畝產5000斤,收購7元每公斤,市場供不應求,農民卻不愛種植! 文/農夫也瘋狂 今天去集市上趕集,看到有人用拖拉機拉了一車的魔芋在集市上售賣,價格也不便宜,要七八塊錢一斤,但是購買的人不在少數。
  • 遼寧大連同樣是蝦怪為啥價格能差一倍多
    遼寧大連同樣是蝦怪為啥價格能差一倍多2013-03-21 09:5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半島晨報        瀏覽量: 6131 次 我要評論   開春了,陸續有新鮮品種擺上海鮮市場的攤位,蝦怪(寄居蟹)成了不少活鮮商戶的主打產品,然而受到供應量縮減影響,今年蝦怪價挺高,帶殼的37元/斤,不帶殼的進價就要48元/斤。同時,斷貨許久的本地蝦爬子重新上市,不過80元/斤的進價,嚇退了不少吃客。商家介紹,隨著天氣逐漸轉暖,近海捕撈量提升,蝦爬子能落價。
  • 這「芋頭」只能吃莖稈,畝產3000斤,一斤5元,很多人卻不認識
    這「芋頭」只能吃莖稈,畝產3000斤,一斤5元,很多人卻不認識。在我國,廣菜主要分布在廣西、貴州、雲南等地區,由於當地的獨特的氣候,它可以生長到2-3米這麼高,這使得它的產量非常的高,有一些種植戶統計過,它的畝產最高可以達到3000斤,相比於水稻等農作物來說,可以多出2倍,產量十分的高。有人要說,它既然沒有像芋頭一樣的根塊,那麼種植它來主要幹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