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產5000斤,收購7元每公斤,市場供不應求,為何農民不愛種植?

2020-12-05 騰訊網

摘要:畝產5000斤,收購7元每公斤,市場供不應求,農民卻不愛種植!

文/農夫也瘋狂

今天去集市上趕集,看到有人用拖拉機拉了一車的魔芋在集市上售賣,價格也不便宜,要七八塊錢一斤,但是購買的人不在少數。想起小時候,家裡每年都要購買魔芋,然後買回來之後用來做魔芋豆腐,這樣的豆腐可以吃很長一段時間。這次看到賣魔芋的,也就賣了一個回去,足足有三斤多。

在回家的路上,也和村裡的幾個老人討論了魔芋,聽他們說魔芋的產量很高,一畝地就能達到五六千斤,種植兩三年以後魔芋的產量會更高,畝產能達到8000-10000斤。而且魔芋在市場上一直很搶手,零售的價格但是七八元一斤,地頭收購價也要7-8元每公斤。既然魔芋如此的搶手,產量也這麼高,那為何卻少有人種植呢?

村裡有著當年種地經驗的李大爺告訴我說,魔芋的產量一般要比紅薯高,但是種植難度,對種植地的要求也要比紅薯高得多。紅薯隨便找塊地就能種植,可是魔芋對生長環境要求比較高。一般在我國只有在東南山地、雲貴高原、四川盆地等熱帶、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域才能種植。尤其是適宜種植在海拔1700-2300 m的陽光直射時間短、半陰半陽、空氣溼度高的山區小環境,以北坡種植最好。對生長環境要求嚴格,也是魔芋不能被廣泛種植的一個主要原因。

第二個是魔芋種植的技術高。像種植紅薯這些作物,基本不需要什麼技術,產量也一樣很高。可是種植魔芋,如果沒有技術,那就可能是賠得精光。種植魔芋是很容易生病的,看管不好,技術不行,是種不出魔芋的。而且魔芋的種子價格也不低哦,一般信息魔芋種子的批發價也要6-7元每公斤,而一代魔芋種子一畝地的投資就要近4000元,二代魔芋種子投資就要超過5000元。前期的投入大,技術要求高,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知道魔芋產量高,收益高,但是不敢輕易嘗試種植魔芋,因為投入高,風險也高。

還要第三個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市場前景不好預測。這幾年魔芋的價格一直在漲價,已經連著漲了三年了,在2017年的時候魔芋收購價不到6元每公斤,到了2018年的時候是6.6元每公斤,今年的收購價已經突破了7元每公斤,預計明年的收購價會超過8元每公斤。現在很多的農民也清楚,越是價格上漲的,越不敢種植,到時候如果出現了滯銷的情況,一旦賣不出去,那就虧大發了。何況現在很多的年輕人都在外面打工,根本就吃不得種糧食莊稼的苦,並且這個還風險挺大的。

其實魔芋的應用還是相當廣泛的,其不僅可以用來加工成為美食——製作魔芋豆腐,而且還可以加工成為軟糖、果脯、魔芋酸奶、魔芋冰淇淋、魔芋珍珠奶茶等。也是由於應用廣泛,種植的面積又不是太大,所以在市面上魔芋可以說是供不應求的一種農作物了。

現在明白了吧,魔芋雖然產量高、收益也高,但是種植難度大、風險也高,對種植人員技術有要求,正是這些原因所以很多的農民才不願意種植魔芋。各位網友們,你們愛吃魔芋豆腐嗎?歡迎留言討論(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可刪除)

相關焦點

  • 畝產6000斤,曾一斤賣1元,今3毛賣不動,老農:後悔跟風了
    目前我國的紅薯栽種面積已經在1億畝以上,很多農民都會進行栽種,相比小麥和玉米,紅薯的收購價並不是太高,往年紅薯的地頭收購價1元/斤,但隨著種植量的加大,紅薯價格也在下滑,2019年時一斤在7-8毛,不過即便如此,紅薯的產量高,這個價格還算可以的。
  • 種植什麼芋頭產量高?選擇這個品種畝產量不低於6000斤
    在我國種植芋頭比較廣泛,特別是南方地區,比如廣東、廣西、湖南等地,可以說是主產區了。南方灘涂、淺澤淤泥都是芋頭生長的好去處,加上芋頭的食用價值和美味的口感現在深受消費者的喜歡,導致於很多人都有種植芋頭的額想法。那麼種植什麼芋頭產量高呢?選擇這個品種畝產量不低於6000斤,下面一起看看吧。芋頭是屬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品種有很多。
  • 收購一斤20元,畝產2千斤,很多人還沒見過,種植有前景嗎?
    收購一斤20元,畝產2千斤,很多人還沒見過,種植有前景嗎? 最近在農村最熱議的話題無非就是明年要種什麼了。特別是那些今年遭遇滯銷的農民來說,選擇一個好項目意味著翻身把錢賺,再選擇錯誤就是還得過著窮日子,於是農民朋友們都非常地謹慎。
  • 新型職業農民:畝產上萬元 小絲瓜種出大效益
    絲瓜本是一種很普通的蔬菜,但在洋泉鎮杉樹村百畝蔬菜種植基地,村民鄒林芳在120畝的基地種上了一種白玉絲瓜,畝產上萬元,年收入近30萬元,把小絲瓜種出了大效益。在鄒林芳的絲瓜種植基地,鬱鬱蔥蔥的瓜棚架上掛滿了一條條潤澤飽滿的白絲瓜,52歲的種植戶鄒林芳正在為絲瓜藤進行側枝、打頂等工作,今年的第三批絲瓜已經陸續上市,工人們也忙著採摘絲瓜,準備送往長株潭及衡陽的大型超市。鄒林芳:一年大概總產值9000元到10000元一畝,一畝地利潤2000元左右,一畝產量能達到5000-6000斤。
  • 個小如櫻桃,單株可結果250個,1斤賣8元,為何敢種的農民不多?
    摘要:畝產達1萬斤,市場8元1斤,卻被質疑是轉基因,農民不願種,為啥 文/農夫也瘋狂 草長鶯飛的三月份就要來了,這些天筆者的家鄉這邊的天氣比較好,村民都是在農田裡面忙碌,因為村裡的農民一直都是種植一些蔬菜瓜果作為收入來源,而這個時候就要開始播種蔬菜育苗了。
  • 曾經一畝地淨利潤5000元,今年3元/斤沒人要,這是為啥?看完懂了
    這幾年受到傳統農作物價格太低的影響,種植其他經濟作物的農民越來越多。和種植傳統農作物相比較,種植水果、蔬菜等經濟作物雖然平時要管理的事情要多很多,但是帶來的經濟效益卻很可觀。這幾年出了種植水果和蔬菜經濟作物的農民增多以外,種植藥材也在農村普遍了起來。
  • 農民種植「紅心芭樂」,每株產量將近50斤,一年純收入50多萬元!
    王進堅高興地說,一棵臺灣紅心芭樂苗的價錢並不便宜,但前來預訂的人還是絡繹不絕。據了解,臺灣紅心芭樂與一般本土芭樂相比,個頭較大,果心較軟,香甜可口,富含維生素C、茄紅素,切開後為紅心,乍看像西瓜,因此也被稱為「西瓜芭樂」。正是由於紅心芭樂的高營養價值,近幾年,它也成為大陸水果市場的「搶手貨」,每斤的批發價是本土芭樂的近10倍。
  • 20元/斤,一年收入幾十萬!
    如今的蔬菜市場競爭比較大,農民都開始種植一些新型的蔬菜來增加家庭的收益。紫色的茄子、橙色的南瓜相信大家都見過,但是紫色的花椰菜、橙色的花椰菜你見過嗎?這種彩色的花椰菜是從國外引進來,和普通的花椰菜進行雜交培育出來的新型花椰菜、非轉基因蔬菜。
  • 西瓜3毛1斤,過地磅1斤1分,農民說賣車西瓜賺不出過磅費
    日前,魯北地區西瓜大量上市積壓在批發市場賣不出去,價格不到3毛錢,徘徊在2毛8上下。據農民介紹,西瓜今年行情本來就不怎麼好,加上價格不理想,種西瓜今年別說賺錢,能夠保本就不錯。瓜農們說,整個西瓜市場上最賺錢的是地磅,按斤收費,一斤一分錢,一車就是20多塊錢,賣一車西瓜交了地磅費,根本不賺錢。
  • 它在國外是主食,國內種植面積卻是世界第一,如今2元1斤熱銷
    國內是廉價菜,種植面積世界第一,地頭價8毛1斤,在國外卻是主食。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美食知識。因為最近肺炎事件導致大家都不能出門,每天呆在家裡都在琢磨著怎麼吃飯。很多家庭幾天才會出門採購一些食材,購買的食材都是十分耐放的蔬菜,就算放一個星期或者半個月都不會壞掉。
  • 農民種小麥虧本的不如種這種果子,畝產4千斤,年收入上十幾萬元
    導讀:農民種小麥虧本的不如種這種果子,畝產4千斤,年收入上十幾萬元我們都知道,農村裡面的人都是靠著種地或者是養一些東西來賺錢的,這也算是我們農村人最基本的一種賺錢的方式,從很久以前都是這樣的。但是這兩年就不行了,現在這兩年市場上的價格變得特別快,像我們現在種地或者去養豬養雞之類的都賣不了多少錢。就算是質量比較好的也很難賣到好的價錢。但是有人說這個方法想不通還會有另外的方法的。在我們家那邊,人們就發現種地或者是養殖賺不了錢,他們就換了一種東西種。這個他們新種的東西就是一種果子。現在有很多人都改行來種這種果子了。
  • 兩月前8塊1斤愁賣,如今22.5塊1斤,肥肉45元1公斤,豬農:太苦了
    筆者家鄉短短的一段時間,豬肉價格從8塊錢一斤漲到了22.5一斤,而且是沒有半點瘦肉的純肥肉,肥肉漲到了45元1公斤,讓不少家中即將沒油的人表示吃不起了。兩月以前,其實上等的純肥肉也只不過,13-16元每公斤,短短的時間裡,純肥肉已經高漲到了45元一公斤,折合市斤22.5塊1斤。而且,兩個月前這樣的鄉鎮賣肉的人,有七八家之多,賣肉人每天都愁賣不掉,很多人因為肉不動都趴著睡著了。十月的第一天,筆者所在的鄉鎮,賣肉攤只有2家,肉價上漲,而且農村鄉鎮早晨8點不到肉已經賣所剩無幾。
  • 農民種植的「它」被稱為小獼猴桃,帶皮吃營養價值更高
    我們吃過迷你火龍果、迷你榴槤、迷你西瓜而在廣西玉林清流村的農民金大智種植了一大片毛茸茸看起來很像青棗一樣的小果子,他種植的這種水果可以連皮一起吃,而且它還含有20多種胺基酸和很多種維生素,而它的維生素c和其他的水果相比起來,是它們的幾十倍高。
  • 一年一個價,一畝地利潤最高3萬,農民卻表示不敢種植,為何?
    其實種植的農作物品類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你眼花繚亂,就單單拿水果來說,少則幾千種,多則上萬種品類,比如荔枝、蘋果、梨、龍眼、西瓜、香蕉等等水果,裡面的品類就非常多。但是在南方有一種新型的水果,它就是南洋紅香蕉,剛開始的時候非常受歡迎,也有很多人宣傳過,收購商都非常願意收購這種水果,其價格利潤都是非常可觀的,但是老鄉們卻表示不敢種植,這到底是為啥呢?南洋紅香蕉到底是什麼?
  • 農民種植一種農作物,投入成本小,2畝淨賺9000元
    農民種植一種農作物,投入成本小,2畝淨賺9000元!「玄參畝產量5000斤左右,目前鮮品收購價格在每斤1元,去掉每畝種苗、肥料等投入成本費用500元,一畝玄參淨賺4500元,比種植其他農作物賺錢多。」村裡的趙老闆說,他種植2畝玄參獲得大豐收,減去投入成本1000元,2畝玄參淨賺9000元讓他感到很滿足。「種植玄參投入成本小,管理方便,特別適合當地農村農村種植。每年春季,移栽玄參種苗之後,日常管理只需做好除草工作就行。」趙老闆透露,玄參繁殖較強,一畝地需要種苗120斤,按照種苗每斤0.3元,種苗投資費用360元.再加上每畝肥料費用140元左右,每畝投資費用在500元左右。
  • 它是長在樹上的「雞蛋果」,畝產五千斤,一斤30元,種植戶樂開花
    這種水果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才開始有少量種植,因為種植地域分布範圍小,很多人沒有吃過,沒有見過,甚至也沒有聽說過。仙桃,未成熟的果實是綠色的,成熟的果實逐漸變成橙黃色,熟的程度越深,顏色越黃,澱粉的含量也越多。仙桃果實基本上圓球形,比雞蛋稍大,一端稍尖。仙桃果肉從顏色、口感上來說,都很像雞蛋黃,因此還有個形象的名字叫「蛋黃果」。蛋黃果真是名副其實的「長在樹上的雞蛋。」
  • 雜交水稻畝產1200kg,但我們多數吃粳米,那麼雜交水稻幹啥了?
    在哪裡種植的呢?惠農圈來專門分析分析:雜交水稻從70年代就已經推廣,1976年時種植面積為206萬畝,但僅僅六年後就已增加到了8425萬畝,如今雜交稻更是佔比50%左右,相比常規稻1000斤每畝而言,雜交稻的畝產更高一些,通常可達到1500斤左右。正是雜交水稻的出現,讓14億人的吃飯問題得以解決,中國人也不需要擔心吃不飽飯。
  • 農民煉成電商達人開網店 炒臭屁蟲一公斤賣千元
    湖北襄陽一個叫劉茜的農民將這當地人見了就捂鼻子掉頭走的蟲子,賣出了每公斤1000多元的天價,還常常供不應求斷貨。他還在網上「炒」熱了炸知了、蜈蚣等稀奇古怪的美食。  從農產品中挖到第一桶金後,劉茜這20多年來就專心經營「土得掉渣」的事業。文化程度雖然不高,但他卻思維敏捷,敢想敢做,早在14年前,電子商務剛剛興起時,他就趕了「頭班車」,在網上賣起了農產品。
  • 單季畝產7106公斤!威寧大白菜優良品種「抗根靈」現場測產出結果
    單季畝產7106公斤!經測產,優良品種「抗根靈」大白菜畝產達7106.85公斤,按照目前市場收購價每噸1200元計算,單季畝產值達8528.22元。通過實測產量和田間觀察,測產專家一致認為大白菜優良品種「抗根靈」產量高,綜合抗性強、口味好、品質優、市場性價比高、效益好,是一個值得推廣的白菜優良品種。
  • 雜交水稻雙季畝產1530.76公斤 除了紀錄還有這些重要意義
    11月2日在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進行的袁隆平領銜的雜交水稻雙季測產達到了畝產1530.76公斤,其中早稻619.06公斤、第三代雜交水稻晚稻品種「叄優一號」911.7公斤,超過了1500公斤的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