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鰱增產】少量,多次,補菌——花鰱畝產突破590斤

2021-01-18 海大農牧

文 | 圖  鄂州海大 胡文杰、動保事業部 施德亮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飲食的需求越來越高。近幾年花鰱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追捧,以「剁椒魚頭」、「魚頭火鍋」為代表的菜在大江南北遍地開花,花鰱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花鰱的銷路自然也不成問題。因此對於傳統養殖或套養花白鰱的區域就逐漸開始改變模式,如增加花鰱密度,降低白鰱密度,從以往的白鰱:花鰱密度(3-4):1變成1:1或是花鰱超過白鰱,形成花鰱倒掛模式,目前這種養殖模式在鹹寧嘉魚、部分大湖水庫裡面比較流行,很多客戶在這種模式下嘗到了甜頭,但也有很多客戶按照這種模式下去花鰱始終長不大。



在以往的模式花鰱畝產量達到200斤已經是中上等水平了,近幾年模式的變更大大提升了花鰱的產量,2016年鄂州海大公司所轄鹹寧簰洲灣市場就有個牛人周老闆,平常周老闆主要是根據海大技術員提供的肥水產品(藻源素+肥水素+3101)進行肥水,他的花鰱畝產高達590斤,花鰱產量突破歷史新高,是牌洲鎮最高水平更可能是整個鹹寧區域最高的水平,對於這個產量周老闆感覺非常意外,本文就針對周老闆如何將花鰱養到畝產590斤進行淺析,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參考價值,但部分觀點還待驗證,請廣大客戶需要根據自己池塘實際情況選擇合適自己的養殖操作。 



周老闆池塘面積10畝,2015年花白鰱放養模式以白鰱為主,2016年開始更改模式,將花白鰱倒過來,2015年花白鰱產量7800斤,2016年花白鰱產量7300斤。雖然花白鰱產量基本不變,但花白鰱結構的變更帶來的價值變化是巨大的,下面為大家展示周老闆這兩年的放養情況及幹塘花白鰱數據。


表1.周老闆2015-2016年花白鰱放養模式及賣魚數據


表2. 2016年牌洲鎮主流花白鰱放養模式和賣魚數據分析(以張老闆10畝池塘為例)


1.1 周老闆自身對比分析


周老闆2016年通過模式改變,較2015年花鰱畝產量增產460斤,花鰱畝效益高達2950元,花白鰱畝效益為3300元,而2015年花白鰱畝效益才1900元,每畝多賺1400多元,且兩者下肥成本差異不大,每畝成本相差50元左右,因此這種模式投入產出比較高。


1.2 周老闆與周邊客戶對比分析


2016年周邊的客戶張老闆同樣按照以往的養殖模式和調水方式,全程使用傳統化肥,花白鰱畝效益只為1350元,與周老闆差距近2000元,成本計算來看周老闆斤魚成本為0.67元,而使用傳統化肥的張老闆斤魚成本為0.82元,即周老闆使用海大藻源素+肥水素+3101+傳統磷肥等肥水方式產量更高,投入產出比更高!



2.1 花鰱食性分析


一般情況下, 白鰱主要濾食小型浮遊動植物、細菌團和腐屑;花鰱主要濾食大型浮遊動植物、細菌團和腐屑,花白鰱主要食物來源是池塘中的浮遊生物及細菌團和一些腐屑;花白鰱在食物的顆粒大小上有相對的差異,這種差異主要是由於它們的鰓耙構造不同引起的。白鰱濾食粒徑為10-60微米,花鰱濾食粒徑在60微米以上。


因此花鰱的食物組成主要跟食物的粒徑有關,主要組成為:

① 大型藻類;

② 細菌團:有研究表明水中常有半數以上的細菌聚結成絮狀或膜狀的細菌團,達到適宜的粒徑即可被花白鰱直接濾食。

③ 有機碎屑:有試驗表明,花鰱對某些腐屑的同化率甚至高於藻類活細胞。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池塘藻類感覺很多,但是就是花鰱不長,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的池塘食物組成不符合或是滿足不了花鰱的攝食需求。


2.2 下肥頻率及方式分析


2.2.1 下肥頻率與花白鰱產量的關係


近幾年來,海大在養殖基層積累的大量數據,花白鰱的整體產量與下肥次數呈現一定的正相關,如下圖1-2所示


從湖北東西湖和湖南常德區域來看,花白鰱產量與下肥次數有較高的正相關關係。一般而言下肥次數越多(正確的下肥方式),花白鰱產量越高,而牌洲的周老闆2016年下肥次數高達30次,正常情況下4-5天補一次肥,比周邊客戶平均水平(20-23次)多出7-10次,而多出的來次數主要集中在6-9月份花白鰱高峰生長期的時候。


2.2.2 下肥方式分析


在很多客戶的觀念中,下肥都是一個標準的,不管什麼時候下,劑量,品種都是一成不變的。而在周老闆這裡他做到看水下肥,特別是在養殖中後期習慣少量多次下肥的方式,他認為中後期下肥過多容易造成藻類繁殖過剩出現提早衰退且造成一定的肥料浪費,因此他的方式就是堅持少量多次下肥方式。這也是為什麼他的下肥次數較周邊客戶多7-10次的原因,同時周老闆還有一個習慣就是每次補肥後適當加注一定量的新水,補充藻種,擴充藻類的多樣性。


2.3畝投餵量高及定期補菌


池塘物質循環圖如下圖所示,池塘中有機物如果能夠經過菌類的分解形成有利於藻類和浮遊動物直接利用的營養成分,那麼藻類和浮遊動物生長又多了一處食物來源,特別是投餵量較高(畝投餵量在0.8噸以上)的池塘,這類池塘含有的有機物含量遠遠高於投餵量低的池塘(畝投餵量0.8噸以下的)。



周老闆池塘連續兩年池塘投餵量在8噸,即畝投餵量0.8噸,遠遠高於周邊客戶投餵量(0.3-0.4噸),同時周老闆定期補充海聯科3101(核心成分為芽孢桿菌),能持續穩定分解池塘中未攝食的飼料及糞便,為藻類和浮遊動物提供營養。因此保持適當的高投餵再加上定期補充菌種有利於花白鰱生長,特別是花鰱的生長(形成細菌團或是有機碎屑)。


2.3底倍康定期改底提底肥


底泥作為池塘的能量庫,如果對於常年不幹塘的池塘,底肥是較足的,若任由池塘底泥自然發展可能會導致有害病菌滋生,造成底質惡化,疾病爆發。若定期對底部進行改底,將池塘底部肥力釋放出來,則會給池塘帶來較好的效益(包括降低疾病風險和提升水體肥力);


周老闆深知牌洲區域常年不幹塘,底泥很厚,因此定期使用底倍康進行改底,從5月份開始基本是一個月2-3次。底倍康作為一款生物型改底產品,能較好的釋放底部營養鹽,提升水體肥力,為藻類生長繁殖提供另一個保障。因此對於老池塘,定期改底不僅在防病上有作用,更是會加快池塘花白鰱生長。


2.4 放養結構調整


調整花白鰱的放養規格,據海大研究人員研究,起始規格大的花白鰱在後期長勢中會更快(如下圖)。而周老闆從2015年花鰱規格0.3斤/尾改成2016年的0.7斤/尾,起始規格越大,則它的起始攝食量就會越多,它的生長就會越快(越往後效果越明顯),但前提就是池塘有足夠的食物。



2.5 小結


花鰱產量高低首先決定於模式,近年來花鰱倒掛模式成為時尚的放養模式,那麼花鰱產量如何才能做到那麼高,核心因素還是保證池塘中有足夠的食物來源,而本文中的主人公周老闆通過提升下肥頻次(少量多次),局部下肥,定期補菌改底提升水體肥力等方式進行滿足花鰱的攝食需求。


編輯 : 小蝦米

☑ 轉載授權請發郵件huanghj02@haid.com.cn

相關焦點

  • 花鰱倒掛模式,讓花白鰱產生更高養殖效益
    常規花白鰱放養模式中白鰱和花鰱畝產量各佔一半左右,而花鰱倒掛模式中,白鰱畝產要低,花鰱畝產佔到全部花白鰱畝產的66%及以上。同樣,花鰱倒掛模式對畝效益的影響要比常規模式大很多。從雷老闆的下肥記錄來看,2017年下肥周期要比2015年長,多下了6批肥,多用了2件3101,但藻源素卻少用了4包,2017年下肥特點為少量多次下肥,高溫期下肥見隔3-7天下肥一次,強調多補磷和補菌,低溫期
  • 花鰱精養模式可行,但這個必不可少
    這2年,花鰱的行情一直不錯,不愁賣。各地也都出現了精養模式的探索。有的說,我畝產設計量達到800斤很高了吧。
  • 花鰱精養如何逆襲?高產方法大揭秘
    文章轉載自:魚豐天下,作者:魚豐天下,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好文共分享)這2年,花鰱的行情一直不錯,不愁賣。各地也都出現了精養模式的探索。說到底,花鰱精養高產的秘密到底在哪裡?1、影響花鰱高產最大的因素——天然餌料我們都知道花鰱是吃浮遊動物的,特別是喜好輪蟲。
  • 花鰱高產養殖關鍵技術
    今天,我們想介紹的是投資養殖成本不高,利潤不錯,市場供不應求的一種常規品種:花鰱高產養殖技術。在四大家魚中,花鰱屬於常青樹,不但人們一直喜歡吃、口感好,營養價值高,價格也特別穩定,池塘銷售價格總在「5元-7元/斤」之間,養殖成本在2元/斤左右,利潤維持在3-4元/斤。因此,養殖戶如何提高花鰱的單產就顯得特別重要,有這樣一個成熟的技術嗎?
  • 高產花鰱池塘的養殖設計方案
    近年來,水產行業受到市場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給養殖戶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特別是以養殖四大家魚為主的一些養殖戶,更是苦不堪言。如何提高養殖池塘的經濟效益,養殖出來的水產品又不愁銷路,這就成了每個養殖場站、合作社、養殖戶必須思考的問題:養殖模式、品種、放養規格、上市時間等。這個設計方案可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參考和借鑑。
  • 花鰱是鱅魚嗎?花鰱為何被稱為好人花鰱,和白鰱有啥區別?
    在農村,花鰱為何又叫「好人花鰱」,花鰱是鱅魚嗎?文/農夫也瘋狂魚在中國的餐飲文化中,有著很重要的位置。在過去,即便是生活條件很艱苦的時候,每逢過年過節了,在餐桌上一般都離不開魚這道美食的。而鰱魚又可以分為花鰱和白鰱,其中花鰱還有外號「好人花鰱」,這是為什麼?花鰱是不是鱅魚,和白鰱魚有什麼區別呢?對於四大家魚,有些人也有誤解,認為應該有鯉魚。其實,四大家魚是沒有鯉魚的,我們通常說的四大家魚分別是指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其中的鰱魚指的是白鰱,而花鰱準確的學名叫鱅魚,這種魚的頭比較大,因此有些地方也叫它為大頭魚、胖頭魚。
  • 12斤的大花鰱,魚肉做燻魚,頭尾燉湯,湯鮮肉酥超美味
    其中魚的種類會多一些;除了象徵吉祥的鯉魚,還會有鯽魚、黑魚、混子、鯰魚、白鰱、花鰱等;而它們的體積也是比平時大得多。大部分都會在十斤左右,而我買的這個花鰱是裡面最大的一條,重量更是高達12斤。在農村人們認為魚越大越香,大一點的才夠一家人吃。花鰱是四大家魚之一,花鰱魚好養又營養,能吸引釣魚愛好者,很多池塘或水庫都喜歡養殖。
  • 花鰱和白鰱的區別
    【花鰱】花鰱價格比白鰱貴,一般4~5元一斤。 【花鰱】花鰱棲息在水域的中上層,以水蚤等浮遊動物為食。 魚頭區別 【白鰱】白鰱的魚頭相對來說比花鰱小。 【花鰱】花鰱的魚頭可佔身體的1/2甚至更多。
  • 花鰱池塘養殖技術
    花鰱,學名鱅魚,俗稱胖頭魚、大頭魚,是四大家魚之一。自然條件下,花鰱多生活在流水或較大的靜水水體中,喜棲息水體中上層,性情溫和,容易捕捉。幼魚一般在沿江的湖泊及附屬水體中肥育,性成熟後到江河中產卵,然後又回到湖泊等食物豐富的水體肥育。人工養殖條件下,多採用人工繁育方式獲得苗種。 花鰱是典型的濾食性魚類,抗病力強,疾病很少,生長速度也相當快。
  • 在家製作剁椒花鰱魚頭,好吃的訣竅告訴你
    剁椒魚頭是湘菜的代表,除了在湘菜飯館可以吃到正宗的味道,在家也可以製作,而且我製作的剁椒花鰱魚頭一點也不比飯店差,不誇張地說,按照我的做法,讓你在家也能品嘗到美味的剁椒魚頭。1,準備花鰱魚頭。市場上購買花鰱,儘量要買大一些的,我前幾天購買的花鰱是三斤半的,大家都很愛吃,我沒吃夠,今天又買了一條,7斤半,花了我68元人民幣。買回家後,去除魚鱗,清除魚腹內的黑膜,順著花鰱胸鰭後部將魚頭切下,再將魚頭豎向剁為兩半。(訣竅:黑膜一定處理乾淨,不然會腥。一定要是新鮮活魚。)2,醃製。
  • 花鰱白鰱草魚鯽魚等常規淡水魚養殖品種行情預測
    花鰱白鰱草魚鯽魚等常規淡水魚養殖品種行情預測2015-04-11 19:0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一種是大規格魚種,在華中地區主要指兩冬齡魚種,規格在1.5-3斤/尾。另一種是當年魚種,規格在15尾/斤-0.3斤/尾,超過0.3斤規格的在華中區佔比很小。同時也要考慮養殖密度和規格的變化。0.1斤/尾的草魚魚種,在不同的養殖模式下,都可以實現1.5斤-5斤的銷售規格,好在這种放養模式大規模調整的情況一般很少出現。
  • 花鰱和白鰱如何區別
    作為一個偏愛食用淡水魚的資深吃貨,大叔我是非常喜歡吃鱅魚和鰱魚的,尤其是喜愛鱅魚,但是有很多朋友不是很會區分鰱魚和鱅魚,因為在名字上他們太相似了,花鰱和白鰱。今天大叔就給大家普及一下花鰱和白鰱的區別。白鰱魚屬於鰱魚,花鰱魚屬於鱅魚,他們都是鯉魚科的淡水魚。
  • 花鰱魚為何會有「好人花鰱」的外號?
    提要:「好人花鰱」的稱呼是如何得來的,如何和白鰱進行區分?提起來花鰱就讓我想起來剁椒魚頭這道美食了,對於不熟悉魚的朋友而言可能會將花鰱和白鰱搞混,這裡科學興農就和大家看一下關於花鰱的一些問題。為何會有「好人花鰱」的說法?花鰱是我國的傳統的「四大家魚」之一,花鰱也就是鱅魚、胖頭魚,我們吃的剁椒魚頭當中的主角。花鰱為何會有「好人」這個稱呼呢?其實和花鰱的性格有關,在四大家魚當中花鰱屬於性格比較溫和的魚類。
  • 花鰱養殖究竟能不能用飼料?
    標題:花鰱究竟能不能用飼料?
  • 手竿釣鰱鱅,想要花鰱多白鰱少,篩選餌料最重要
    鰱鱅也叫白鰱和花鰱,養殖基本都是混養,白鰱多花鰱少,自然水域也一樣。平常作釣時,漁獲也是白鰱多於花鰱,基本上碰到什麼是什麼。花鰱不單味美肉細,而且由於其口比白鰱大,作釣難度也相對要容易些。但眾多的白鰱混雜其中,想要多上些花鰱,沒有針對性的釣法,幾乎不太可能。而針對性釣法首先就要從餌料入手,再結合作釣手法,才能保證上的基本都是花鰱。
  • 海水魚龍躉和淡水魚花鰱如何混養出高收益?
    海水魚龍躉和淡水魚花鰱如何混養出高收益?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作者:李奕雯 水產養殖網 2015-10-22 18:08:00 珠海市之山水產發展有限公司是供韓及供港澳食用水生動物出口註冊備案企業,年營業額超過3000萬元。公司位於珠海鬥門區白藤大閘工程管理區,擁有1000畝池塘。龍躉是之山水產的主打養殖產品之一。
  • 「 安康錢魚」、「安康花鰱」順利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評審
    12月9日,我市「安康錢魚「、「安康花鰱」特色水產品參加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在北京召開的2020年第四次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專家評審會,順利通過了專家組評審,這標誌著陝西省水產類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將實現零的突破。
  • 「白鰱」和「花鰱」長得很像,名字也只有一字之差,區別卻很大!
    「白鰱」和「花鰱」長得很像,名字也只有一字之差,區別卻很大!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大魚大肉便成了大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之一,當然魚肉也是大家常吃的,魚肉的營養價值高,含豐富的蛋白質,價格卻比較實惠,特別是花鰱和白鰱是大家比較常買的,這兩種魚長得比較像,名字也只差一個字,價格會差好幾塊,很多人不太清楚這兩種魚的區別,很多人都是誰便宜就買誰,其實這兩種魚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一起來看看吧!
  • 【釣魚技巧】如何釣白鰱和花鰱?三個技巧
    一般來說,釣魚人總會把鰱鱅連起來說,其實鰱魚和鱅魚時兩種不同的魚類,鰱魚又叫白鰱,鱅魚又叫花鰱,雖然它們都屬於鰱類,有相近的地方,平時都喜歡在水域的中上層遊動、覓食,但是生活習性還是有些略略不同,白鰱主要食用浮遊植物喜歡酸味,而花鰱主要食用浮遊生物喜歡臭味。
  • 「頭魚」是條重28.8斤的金色花鰱
    大網起收,一網10萬多斤魚。趕魚、捕魚之後,漁民為了慶祝豐收,犒勞自己一年的辛苦勞動,同時答謝左鄰右舍,祈禱來年風調雨順,慢慢地就有了獨特的風俗--吃魚湯飯。新鮮的魚,經過當地廚師精心烹調,放入柴火大鍋慢慢煨出一鍋美味,讓圍觀的遊客忍不住大吞口水。下渚湖魚湯飯因品嘗人數之多,曾在2011年創下了中國基尼斯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