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鰱倒掛模式,讓花白鰱產生更高養殖效益

2021-01-18 海大農牧

文 | 圖 鄂州海大 趙前劍,動保事業部  周興安


花白鰱是魚塘常見套養的經濟魚類之一,因為花白鰱養殖無需花費飼料成本,其效益根據吃食魚的行情情況能佔到全部養殖效益的30%-50%,所以許多養殖戶十分重視花白鰱產量。那麼,如何讓花白鰱產量更高效益更高呢?多數養殖戶選擇以白鰱為主,花鰱為輔,同時加大放養密度和規格來提升產量。由於近幾年白鰱行情差,花鰱價格又高,造成了很多客戶會選擇以花鰱為主的倒掛模式。


花鰱倒掛模式是以花鰱為主的放養模式,一般白鰱和花鰱放養密度比例接近1: 2,為了追求更高的花鰱產量,有的池塘白鰱放的很少,甚者不放。通過對比常規放養模式和倒掛模式,主要差異在白鰱和花鰱產量,按白鰱:花鰱=2:1和1:2放養模式為例,保守計算兩類模式,年底出魚花白鰱成活率按90%計算,常規模式下白鰱畝密度100尾,花鰱畝密度50尾,規格都是0.1-0.5斤(如表1)。


表1 池塘套養花白鰱放養模式

(以白鰱:花鰱=2:1和1:2為例)

常規花白鰱放養模式中白鰱和花鰱畝產量各佔一半左右,而花鰱倒掛模式中,白鰱畝產要低,花鰱畝產佔到全部花白鰱畝產的66%及以上。同樣,花鰱倒掛模式對畝效益的影響要比常規模式大很多。


➤ 2.1 花鰱倒掛模式優劣點

倒掛模式與常規模式區別

1、水質調控難:因花白鰱食性側重點不同,容易造成水質老化,需要經常調水。

2、花鰱倒掛模式的優點:較常規模式優點在於花鰱產量高,且花鰱行情比白鰱好,畝效益遠高於常規模式,對投餵飼料造成的粉末浪費有一定的濾食作用,從而降低吃食魚餌料係數。

3、花鰱對池塘管理要求高:花鰱在不同生長階段餌料生物也不盡相同,從微藻、輪蟲、大型浮遊動物到飼料粉末、有機碎屑等,因此,對池塘管理工作要求比常規模式高。


➤ 2.2 花鰱倒掛模式關鍵點

1、池塘養殖前期,花鰱規格較小,主要濾食適口小型浮遊生物,因此在養殖前期可以有針對性培養小型浮遊生物為花鰱提供開口餌料。

2、除了常規下肥操作外,花鰱倒掛模式需要側重補菌,一方面增加對水體大分子有機物的分解,一方面控制菌藻平衡,既促進了藻類生長,又可以促進作為花鰱的餌料生物如輪蟲、枝角類等浮遊動物的生長。

3、養殖中期,池塘的餌料生物往往是不足夠花鰱生長的,因此需要補充投喂。

圖1 池塘花白鰱食物鏈


 3.1 池塘基本狀況


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養殖戶雷中兵,池塘面積39畝,水深3米,草鯿混養模式。2015年-2017年三年間養殖模式均相同,放養花白鰱都為倒掛模式,密度和規格也相近,2015年投餵量為0.64噸/畝,2017年投餵量為0.74噸,投餵量相近,模式也相同,具有代表性。其中2016年受水災影響,花白鰱產量無法準確計算不做分析。


表2 雷老闆2015年與2017年放養模式分析


 3.2 雷老闆2015年和2017年下肥對比


雷老闆2015年以前使用的是其他生物肥和傳統肥料,花白鰱畝產一般,僅350斤左右。從2015年開始全程用海大肥水技術方案(藻源素+磷速補+3101),其反映近三年來花白鰱長勢都很好,規格大產量高,且在海大技術指導下,花白鰱產量有逐年上升趨勢。雷老闆每年下肥時間從開年3月份開始一直到10中下旬,2015年共下肥30批,合計藻源素1.54噸,磷速補0.6噸,4件3101。2017年共計下肥36批,合計藻源素1.5噸,磷速補0.6噸,6件3101(見表3)。另外其每年在11月到次年3月份使用少量糞肥補肥,保持水質穩定。


表3 雷老闆2015年與2017年下肥情況


從雷老闆的下肥記錄來看,2017年下肥周期要比2015年長,多下了6批肥,多用了2件3101,但藻源素卻少用了4包,2017年下肥特點為少量多次下肥,高溫期下肥見隔3-7天下肥一次,強調多補磷和補菌,低溫期10-15天下肥一次,主要以藻源素為主。


圖2 雷老闆2015年與2017年下肥詳細記錄


➤ 3.3 兩年共同點及差異點


對比兩年放養模式及下肥數據

全程使用海大肥水套餐,且下肥種類一樣,下肥成本基本相同,花白鰱放養密度也相似。


2015年下肥成本稍高於2017年,2017年下肥批次要比2015年下肥批次多,補菌次數和用量也多了2件。雖然2015年用肥成本要比2017年高,且2015年花鰱投放尾數也要略高於2017年,但由於下肥方案不一樣,2017年最終產量要比2015年高,除了畝淨產高外,斤魚成本也較2015年低,按花白鰱產值計算2017年花白鰱效益要比2015年高1250元左右,效益非常可觀(見表4)。


表4 雷老闆2015年與2017年下肥成本及畝產分析


雷老闆反映近幾年使用海大肥水套餐後花白鰱產量比未用海大肥前有了較大的提升,並且通過2015年和2017年的數據對比後,又可以發現僅僅是下肥方案的調整,花白鰱產量、產值都有了較大的提升,目前雷老闆的花白鰱畝產為461斤,還有較大的增產增效空間。


從雷老闆花白鰱增產效果案例可以反過來分析倒掛模式下的花白鰱增產優化思路,主要有三類優化思路:


➤ 優化思路 1

雷老闆白鰱畝放養密度僅30尾,規格0.2-0.3斤,幹塘規格6斤,花鰱畝放養密度65尾左右,規格0.5斤,幹塘規格6斤,說明花白鰱放養模式有較大優化空間。因為以花鰱為主的池塘一般水質容易出現老化,對調水技術沒把握的養殖戶可以嘗試增加白鰱放養密度,讓花白鰱比例接近1:1。


為追求更高利潤的也可加大花鰱畝放養密度,上調到80尾,並適當減少白鰱密度到20尾,增加花鰱密度則有必要加大調水成本投入,穩定水質。也可以通過放養大規格花白鰱,如花鰱規格為0.7-1.5斤左右更有益於產量提升。


➤ 優化思路 2

低溫期適當打些糞肥有益花白鰱生長,如在11月-3月用糞肥、傳統肥打底,此時水溫低,病菌存活率低魚塘不容易發病。其他月份再全程使用藻源素+磷速補+3101肥水效果更佳。養殖中後期打肥應加大菌種補充,充分分解池塘有機質,提高花白鰱食物利用率。


➤ 優化思路 3

通常在養殖中後期可見大量花鰱上料臺,這時池塘花鰱的餌料生物處於供不應求狀態。因此,高密度倒掛模式下,為追求更高花白鰱產量,建議在7-10月嘗試用花鰱寶發酵飼料補充投喂。發酵過後的飼料更有利於花鰱濾食吸收,花鰱寶發酵飼料比例為花鰱寶:水:飼料=1:10:10,室溫下發酵2天即可,發酵成功後在池塘中央搭建花鰱料臺,在料臺區域投放發酵飼料即可。


花白鰱畝產和下肥方案、漁肥種類、技術操作等息息相關,雷老闆通過使用海大肥水套餐及技術方案,從2015年到2017年花白鰱效益都比其他養殖戶花白鰱效益可觀,且有增產的趨勢,雷老闆十分滿意,明年仍願意和海大合作全程按照海大技術方案執行,爭取達到更高花白鰱產量更高效益。


本文版權屬於海大農牧(微信號:haid002311)

未經授權,一律禁止轉載!

文章投稿、轉載授權,歡迎發郵件到:

haidnm@haid.com.cn

相關焦點

  • 【花鰱增產】少量,多次,補菌——花鰱畝產突破590斤
    因此對於傳統養殖或套養花白鰱的區域就逐漸開始改變模式,如增加花鰱密度,降低白鰱密度,從以往的白鰱:花鰱密度(3-4):1變成1:1或是花鰱超過白鰱,形成花鰱倒掛模式,目前這種養殖模式在鹹寧嘉魚、部分大湖水庫裡面比較流行,很多客戶在這種模式下嘗到了甜頭,但也有很多客戶按照這種模式下去花鰱始終長不大。
  • 花鰱白鰱草魚鯽魚等常規淡水魚養殖品種行情預測
    鯽魚魚種:雖然最近幾年鯽魚苗種和成魚的價格一直不錯,但華中地區目前尚沒有大規模專養鯽魚苗種的模式,華中地區鯽魚苗種一方面來源於苗種池塘套養,另一方面來源於江蘇,但總量很小。鯽魚苗種的產量與2013年相比下降5-10%,總投苗量估計略有下降。  白鰱、花鰱魚種:目前華中地區的白鰱、花鰱養殖主要是在草魚池塘套養,放養模式最近幾年沒有大的變化。
  • 花鰱池塘養殖技術
    據測定,每100克花鰱含有蛋白質15.30克,脂肪2.20克,碳水化合物4.70克,鈣、鐵、鉀、磷、鎂、硒等礦物質近600毫克,以及10多種維生素。古代醫書記載,花鰱具有氣味甘溫、溫中益氣、醒腦明目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花鰱魚頭是美容健腦之佳品。 傳統養殖模式中,花鰱產量佔漁獲物比重較小,不到10%,是套養對象。
  • 花鰱是鱅魚嗎?花鰱為何被稱為好人花鰱,和白鰱有啥區別?
    這種魚因為很容易養殖,並且其生長快,售價也便宜,所以在當時購買鰱魚的比較多。而鰱魚又可以分為花鰱和白鰱,其中花鰱還有外號「好人花鰱」,這是為什麼?花鰱是不是鱅魚,和白鰱魚有什麼區別呢?對於四大家魚,有些人也有誤解,認為應該有鯉魚。其實,四大家魚是沒有鯉魚的,我們通常說的四大家魚分別是指青魚、草魚、鰱魚、鱅魚。
  • 花鰱和白鰱的區別
    價格區別 【白鰱】白鰱價格比較便宜,一般2~3元一斤。 【花鰱】花鰱價格比白鰱貴,一般4~5元一斤。 魚頭區別 【白鰱】白鰱的魚頭相對來說比花鰱小。 【花鰱】花鰱的魚頭可佔身體的1/2甚至更多。
  • 手竿釣鰱鱅,想要花鰱多白鰱少,篩選餌料最重要
    鰱鱅也叫白鰱和花鰱,養殖基本都是混養,白鰱多花鰱少,自然水域也一樣。平常作釣時,漁獲也是白鰱多於花鰱,基本上碰到什麼是什麼。花鰱不單味美肉細,而且由於其口比白鰱大,作釣難度也相對要容易些。但眾多的白鰱混雜其中,想要多上些花鰱,沒有針對性的釣法,幾乎不太可能。而針對性釣法首先就要從餌料入手,再結合作釣手法,才能保證上的基本都是花鰱。
  • 花鰱和白鰱如何區別
    作為一個偏愛食用淡水魚的資深吃貨,大叔我是非常喜歡吃鱅魚和鰱魚的,尤其是喜愛鱅魚,但是有很多朋友不是很會區分鰱魚和鱅魚,因為在名字上他們太相似了,花鰱和白鰱。今天大叔就給大家普及一下花鰱和白鰱的區別。白鰱魚屬於鰱魚,花鰱魚屬於鱅魚,他們都是鯉魚科的淡水魚。
  • 白鰱和花鰱分不清嗎?長得很像的兩種魚,價格差別大,哪個好吃?
    家魚中鰱魚是白鰱,鱅魚是花鰱,兩種魚在外形上很相似,價格上卻天差地別。在魚類市場或者酒店,常有商家混水摸魚,用白鰱去代替花鰱,對兩種魚不熟悉就只能吃啞巴虧。
  • 高產花鰱池塘的養殖設計方案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芳草
  • 花鰱高產養殖關鍵技術
    常規魚類養殖經過前年到去年都一直比較低迷,直到今年4月疫情結束後才逐步走向希望,並且一直攀升。其它名貴魚類如鱸魚、黃顙魚、鮰魚等都表現良好,經久不衰,但養殖名特新品種需要較高投入成本和特殊養殖技術的支持。   今天,我們想介紹的是投資養殖成本不高,利潤不錯,市場供不應求的一種常規品種:花鰱高產養殖技術。
  • [供方]大尾紅草、鯉魚、草魚、抗病草魚、青魚、鯽魚、花、白鰱...
    [供方]大尾紅草、鯉魚、草魚、抗病草魚、青魚、鯽魚、花、白鰱、錦鯉魚種和夏花 現已形成養殖水面328畝、年繁育各類魚苗2.5億尾,培育優良魚種60萬公斤的良種生產體系。 郯城水產良種場四大家魚苗種遠銷全國各地。在生產過程中採用高密度、高標準、多層次混合養殖技術,經濟效益和產量均達到同行業領先水平:平均單產1000公斤,最高單產達1500公斤以上,苗種單產及培育技術處我省領先水平。
  • 【釣魚技巧】如何釣白鰱和花鰱?三個技巧
    一般來說,釣魚人總會把鰱鱅連起來說,其實鰱魚和鱅魚時兩種不同的魚類,鰱魚又叫白鰱,鱅魚又叫花鰱,雖然它們都屬於鰱類,有相近的地方,平時都喜歡在水域的中上層遊動、覓食,但是生活習性還是有些略略不同,白鰱主要食用浮遊植物喜歡酸味,而花鰱主要食用浮遊生物喜歡臭味。
  • 「白鰱」和「花鰱」長得很像,名字也只有一字之差,區別卻很大!
    「白鰱」和「花鰱」長得很像,名字也只有一字之差,區別卻很大!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大魚大肉便成了大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材之一,當然魚肉也是大家常吃的,魚肉的營養價值高,含豐富的蛋白質,價格卻比較實惠,特別是花鰱和白鰱是大家比較常買的,這兩種魚長得比較像,名字也只差一個字,價格會差好幾塊,很多人不太清楚這兩種魚的區別,很多人都是誰便宜就買誰,其實這兩種魚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一起來看看吧!
  • 小龍蝦如何套養花白鰱
    小龍蝦養殖池塘套養白鰱魚是有講究的,蝦稻養殖可以不用套養白鰱魚,即使要套養,每畝只能少量投放,每畝5條即可,規格在半斤左右,到清塘捕魚時,每天都可以達到3--4斤。精養塘適合套養花白鰱魚,一來可以增加收入,二來還可以適當降低藍藻。
  • 花鰱精養模式可行,但這個必不可少
    這2年,花鰱的行情一直不錯,不愁賣。各地也都出現了精養模式的探索。有的說,我畝產設計量達到800斤很高了吧。
  • 鯿魚和淡水白鯧混合養殖的技術,今天告訴大家怎麼養
    本文章由三農小哈獨家發布,勤快的小手動起來,給我點點關注~~鯿魚和淡水白鯧混合養殖的技術,今天告訴大家怎麼養。選擇放養方式,花鰱和白鰱平均每一畝需要放養一百條,其中白鰱需要放養六十條,花鰱需要放養四十條,魚的大小大約在每千克四五條。在每年的一月開始放養。平均每畝都要放養一千條鯿魚,一千克大約三十條以上,也是在每年的一月開始放養。平均每畝需要放養八百條淡水魚鯧,一千克需要的魚量要在十條以上。要在五月剛開始的時候放養。魚的健康狀況都要保證好了。
  • 低成本池塘循環水養殖模式養高檔魚畝產值兩萬三
    杭州市富陽區東洲街道五豐村現有水產養殖面積4000餘畝,由於近年來,我省開展「五水共治」及水產品病害等問題的影響,養殖產量與效益很不穩定,養殖風險進一步加大。為探索新型的池塘養殖模式,特地從美國大豆協會引進池塘低碳高效循環水養殖模式試驗,該模式是傳統的池塘養魚與流水養魚技術的有機結合,通過建造養殖槽(流水池)和安裝推水曝氣設備,使原有的靜態池塘通過空氣推水設備使池塘形成動態循環流水「生態式圈養」模式養魚。
  • 花鰱魚為何會有「好人花鰱」的外號?
    提要:「好人花鰱」的稱呼是如何得來的,如何和白鰱進行區分?提起來花鰱就讓我想起來剁椒魚頭這道美食了,對於不熟悉魚的朋友而言可能會將花鰱和白鰱搞混,這裡科學興農就和大家看一下關於花鰱的一些問題。為何會有「好人花鰱」的說法?花鰱是我國的傳統的「四大家魚」之一,花鰱也就是鱅魚、胖頭魚,我們吃的剁椒魚頭當中的主角。花鰱為何會有「好人」這個稱呼呢?其實和花鰱的性格有關,在四大家魚當中花鰱屬於性格比較溫和的魚類。
  • 有人說白鰱不好吃,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養它呢?這可能是最好的...
    鱅魚比白鰱擁有的優勢。 、我們大多數人知道鱅魚的魚頭是有名的菜餚之一,其魚頭長度佔整個身體的1/3,做起來吃起來也比較方便,消費量是白鰱無法比擬的主要原因。 、在精心飼養下,胖頭魚生長速度更勝一籌,通常情況下:白鰱1齡可以長至1斤,2年大致可以長至4斤左右,而胖頭魚1齡可長至1~2斤,2年可長至5斤左右。
  • 為什麼白鰱價格便宜,卻很少人吃?
    鰱魚的消費市場消費人群不是以南北方來區分,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喜好也不一樣,白鰱的價格是四大家魚中最低的消費量也是最低。為什麼大部分人不太喜歡鰱魚?1、鰱魚雖然便宜,但消費量低。我們常說的鰱魚是白鰱,花鰱也叫胖頭魚,大頭魚也就是鱅魚。鱅魚主要吃魚的魚頭,鱅魚的魚身也很少人吃。但是白鰱也就是我們說的鰱魚消費量卻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