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熱帶雨林火勢更新 | 「地球之肺」,請好好的!

2020-12-06 騰訊網

有「地球之肺」之稱的巴西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大火同時也灼燎所有人的心。以下,是亞馬遜熱帶雨林火勢的最新狀況。

「地球之肺」--亞馬遜熱帶雨林對地球有多重要?

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的數據顯示,亞馬遜熱帶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橫越八個國家,覆蓋南美洲40%的面積(相當於美國的三分之二)。亞馬遜是大量哺乳動物,鳥類,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的家園,其中大部分都是該地區獨有的。同時,每兩天就會在亞馬遜熱帶雨林發現一種新的植物或動物物種。

地球之肺

亞馬遜熱帶雨林是地球的「氧氣創造機」,20% 的氧氣產生於這片雨林。

如今,巴西成了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地獄」,威脅著雨林生態系統,也影響到整個地球。亞馬遜熱帶雨林的60%面積在巴西。

亞馬遜熱帶雨林過去48小時的火勢

圖片來源:CNN

亞馬遜熱帶雨林究竟發生了什麼?

什麼時候發生的?

2019年年初起,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INPE)已報告了72,843起火災,其中一半以上在亞馬遜地區。這意味著每一分鐘都有超過一個半足球場大小的亞馬遜雨林遭到破壞

圖片來源:CNN

據該研究顯示,與去年相比,今年迄今為止的森林砍伐增加了80%

來自於歐盟衛星計劃哥白尼(Copernicus)的地圖顯示火勢所造成的煙霧已經從巴西蔓延到東大西洋沿岸。煙霧覆蓋了巴西近一半的地區,並已開始蔓延到秘魯,玻利維亞和巴拉圭。

圖片來源:Washington Post

距離1,700英裡外的聖保羅的空氣品質也受到了亞馬遜大火的影響。來自該城市的圖像顯示,下午城市上空一片漆黑,太陽部分被灰燼和黑暗遮擋。

圖片來源:Vox

是什麼造成溼潤的熱帶雨林變成如今這樣的人間地獄?

亞馬遜觀察組織(Amazon Watch)的項目主管克裡斯蒂安·波裡爾(Christian Poirier)表示,在新的政策下,農民和牧場拿著斧頭砍倒雨林,然後再用一把火來清理土地。這,可能就是造成災難的主要原因。

圖片來源:Metro

博爾索納羅(Jair Bolsonaro)今年1月就職巴西總統至今,亞馬遜熱帶雨林已經加速縮小。

CNN氣象學家赫利·布林克(Haley Brink)提出, 「現在是最好的燃燒時間,因為植被乾燥。(農民)等待乾燥的季節,他們開始燃燒和清理這些區域,以便他們養牛放牧。」

圖片來源: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波裡爾說,「絕大多數的這些火災都是人為的,即使在乾旱季節,雨林也不容易著火,不像加州或澳大利亞等地區。」

INPE的高級科學家埃爾伯託·塞澤爾(Alberto Setzer)認同波裡爾的觀點。塞澤爾說,「無論是故意還是意外狀況,99%的火災都是人為的。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火災是由小規模農業實踐、機械化、和現代農業綜合企業項目造成的。」

圖片來源:TreeHugger

森林砍伐是否只發生在巴西?

熱帶森林生態學家兼雨林聯盟首席項目官尼格爾·塞澤爾(Nigel Sizer)表示,砍伐森林在全球範圍內都有發生,因為需要清理土地以擴大農業和其他活動,例如巴西的養牛場,大豆生產和伐木業等。這也導致了全球80%至90%的熱帶森林損失。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稱,20%的亞馬遜生物群落及熱帶雨林已經因為採礦,伐木,農業,水電大壩和道路等原因不復存在。

圖片來源:EcoWatch

砍伐亞馬遜熱帶雨林會造成什麼結果?

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稱,目前亞馬遜以成為二氧化碳(CO2)的「匯集地」。二氧化碳主要由燃燒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氣等造成。在自然條件下,植物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並通過光合作用將氧氣釋放回空氣中。

科學家們警告,過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正在導致地球變暖

至今,亞馬遜仍是氧氣的淨來源--儘管世界上大約2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由森林砍伐造成的。

圖片來源:ADAPT Network

亞馬遜熱帶雨林,原本是保護全球變暖,遏止碳排放的存在。如今,在人為的森林砍伐和梵燒下,被迫「對氣候均衡構成威脅」,成為全球暖化的「元兇」。

亞馬遜如今已經生靈塗炭

讓我們一起為「地球之肺」祈禱

信息來源:CNN

相關焦點

  • 地球之肺:美麗的亞馬遜熱帶雨林
    亞馬孫雨林產生的氧氣佔全球氧氣總量的1/10,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之所以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是因為它強大的「呼吸」功能。亞馬遜熱帶雨林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亞馬遜熱帶雨林通過光合作用,每年不斷地吸收二氧化碳,同時向大氣中大量補充氧氣。據估計,亞馬孫熱帶雨林所產生的氧氣,至少可達到地球氧氣供給量的20%以上,因此,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
  • 地球之肺指的是什麼生態系統 亞馬遜熱帶雨林
    今天的新聞頭條版面估計都給了亞馬孫熱帶雨林了,原來亞馬孫熱帶雨林已經燒了大半個月了,而且現在還沒熄滅,正以驚人的速度燃燒殆盡,我們地球之肺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那地球之肺屬於什麼生態系統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下吧。
  • 亞馬遜叢林為什麼被稱為地球之肺?可以稱作是地球的氧氣瓶嗎?
    (*^__^*)大家好,每天一個地理小知識環球地理解析——亞馬遜叢林為什麼是地球之肺?說法準確嗎?NO.10-亞馬遜叢林作者:大衛咱們一起去看看亞馬遜叢林為什麼被稱為地球之肺?真的這麼重要嗎?,亞馬遜叢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佔地面積約為550萬平方公裡,因為佔地面積太大橫跨了9個國家,但是巴西是最多,約佔森林面積的60%,這就是亞馬遜叢林位置以及佔地面積,
  • 亞馬遜雨林大火,「地球之肺」在燃燒!
    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遜雨林已經在大火中燃燒了數個星期了!亞馬遜雨林對於地球那是不可比擬的重要生態環境 它橫越9個國家創造著世界20%的氧氣擁有這個世界40%的熱帶雨林20%的淡水資源和瀑布>10%的地球物種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肺」「世界動植物王國」 但現在,這片地球上最有活力、最有生命力的地方
  • 地球之肺:過去十年,8400萬座足球場大的亞馬遜雨林消失在地球上
    消逝中的地球之肺:過去十年間,8400萬座足球場大的亞馬遜雨林消失在地球上亞馬遜雨林今年8月發生7萬多起大火,火勢延燒三周以上,「環境緊急狀態」也引發世人關注。環保專家表示,巴西當局政策鼓勵森林濫墾,放鬆農場營業執照檢查也助長森林空地起火情況。
  • 巴西亞馬遜雨林大火已燃燒16天!大片森林被毀!地球之肺正面臨不能承受之重!
    隨著大火繼續肆虐「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今年遭受了創紀錄的火災襲擊。今年,巴西雨林發生了近7.3萬起火災
  • 保護地球之肺——亞馬孫熱帶雨林
    蘇利南以及法國(法屬蓋亞那),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亞馬孫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同時,亞馬孫熱帶雨林蘊藏著世界最豐富、最多樣的生物資源,昆蟲、植物、鳥類及其它生物種類更是多達數百萬種。據有關數據觀測,亞馬孫熱帶雨林其實「年年月月都起火」。尤其是每年七月,巴西各地進入旱季,就進入森林起火的高峰期,但是今年的火災卻尤為嚴重。
  • 被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
    亞馬孫熱帶雨林(Amazon Rain Forest)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佔地550萬平方公裡。雨林橫越了9個國家:巴西(佔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蘇利南以及法國(法屬蓋亞那),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亞馬孫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生態學家通過對1170個樣地的數百萬棵樹木的數據分析,最終弄清楚了亞馬孫熱帶雨林的植物數量。
  • 穿越亞馬遜熱帶雨林
    亞馬遜熱帶雨林觀鳥:亞馬孫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孫盆地,佔地700萬平方公裡。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巴西(佔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及蘇利南,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
  • 亞馬遜叢林的秘密:「地球之肺」是假的,它的氧氣僅供自己使用
    按照這種模式,地球上目前存在七十億公民,已經上百萬種動物,氧氣遲早有一天會被動物消耗完。當然,之所以我們現在還活得好好的,是因為有地球上有大量的綠色植物在源源不斷地生產氧氣。在植物的細胞中,存在一種名為葉綠體的細胞器。葉綠體能夠通過複雜的化學反應,將外界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所以一直以來,世界各國都在保護森林等大型的綠色植被,為的就是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 地球之肺正走向窒息:NASA衛星照,巴西亞馬遜雨林已千瘡百孔
    植物可以依靠光合作用來吸收二氧化碳,同時將碳轉化為為有機物並儲存起來,同時釋放出氧氣,因為這個過程,綠色是地球上的重要色,它是生命的基礎之一。而有著繁茂熱帶雨林的亞馬遜,也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肺」。「地球之肺」對於人類是重要的,但是美國宇航局(NASA)通過衛星多年監控發現,亞馬遜熱帶雨林近年來的狀況卻有些不妙。比如在巴西的朗多尼亞州,這裡位於巴西西北部的亞馬遜森林區,從衛星近20年的監控來看,這裡的森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原本應該一片墨綠的森林,先是在1986年出現了一道道白線,這是當地人開發雨林修建的道路和農田。
  • 亞馬遜雨林裡有什麼?曾是「地球之肺」,為何成了「人類禁區」?
    熱帶雨林對地球氣候至為重要,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熱帶雨林更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這片雨林遍布動植物,但卻成為了人類禁區,它到底有多可怕呢?它的面積超過了550萬平方公裡,抵得上兩個印度了,雖然降雨量十分豐富,但全年悶熱潮溼,溫度也在20度以上,亞馬遜雨林有「世界動植物王國」的稱號,即使現在地球環境不斷惡化,但在亞馬遜雨林裡也能發現很多新型的動植物種類,成為了許多生物探險家的天堂。
  • 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動物萌寶
    分布圖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一種常見於赤道附近熱帶地區的森林生態系統,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澳大利亞北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中美洲和眾多太平洋島嶼。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抵抗力穩定性最高的生態系統,常年氣候炎熱,雨量充沛,季節差異極不明顯,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極快,是世界上大於一半的動植物物種的棲息地。雨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對淨化地球空氣的能力尤為強大,其中僅亞馬遜熱帶雨林產生的氧氣就佔全球氧氣總量的1/3,故有「地球之肺」的美譽。
  • 亞馬遜大火之後我們才意識到,保護熱帶雨林多麼重要
    2020年是多災之年,中國人習慣性地會對照歷史,認為庚子年總是不安,會發生很多事情。其實,這是迷信的說法,2020年的很多問題與庚子年關係不大,而是與自然遭到破壞關係很大。前有亞馬遜森林大火,後有澳大利亞森林大火,都破壞了地球之肺。
  • 被乾旱侵襲的南美洲亞馬遜熱帶雨林令全球變暖雪上加霜!
    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熱帶雨林,被學術界稱為地球之肺,因為它吸收儲存了大氣中巨量的二氧化碳,相應地排放了巨量的氧氣,為維持大氣中氧氣平衡做出了巨大貢獻。此外,亞馬遜熱帶雨林也是生物多樣性的示範地,那裡有很多珍奇的動植物,為這顆藍色星球爭光添彩。
  • 亞馬孫熱帶雨林 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盆地
    亞馬孫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盆地,佔地700萬平方公裡。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巴西(佔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及蘇利南,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
  • 「地球之肺」亞馬遜看似是綠色天堂,卻是人類禁區,到底有多危險
    "地球之肺"亞馬遜看似是綠色天堂,卻是人類禁區,到底有多危險大家都知道,亞馬遜雨林號稱"地球之肺",源源不斷的為地球大氣層提供大量的氧氣,為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衛星地圖上面來看,亞馬遜雨林呈現一片巨大的綠色景象
  • "地球之肺"亞馬遜看似是綠色天堂,卻是人類禁區,到底有多危險
    "地球之肺"亞馬遜看似是綠色天堂,卻是人類禁區,到底有多危險大家都知道,亞馬遜雨林號稱"地球之肺",源源不斷的為地球大氣層提供大量的氧氣,為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衛星地圖上面來看,亞馬遜雨林呈現一片巨大的綠色景象
  • 被稱之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為何有人叫它人類禁區?
    亞馬遜雨林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佔地550萬平方公裡,跨越了9個國家,佔據了全球森林的百分之20,被稱為地球之肺。 但是在亞馬遜雨林的深處確實處處充滿了危險,生存難度極大,普通人不可能走進亞馬遜雨林的深處。
  • 亞馬遜熱帶雨林到底有多恐怖?
    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總面積達到550平方公裡,佔據世界一半的雨林面積,被稱為「地球之肺」(其中大部分雨林面積在巴西境內,佔該國40%的土地)。如果要把熱帶雨林的生存挑戰進行排名的話,那麼危險係數最高的還是疾病,熱帶雨林裡的蚊子往往攜帶瘧疾和黃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