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叢林的秘密:「地球之肺」是假的,它的氧氣僅供自己使用

2021-01-08 奇點先驅

人類之所以可以在地球上生存,除了太陽給予我們陽光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大氣層的存在。大氣層就像一張保護傘一樣,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自由呼吸的環境。通過中學的知識我們可以知道,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都需要通過呼吸作用來維持生命的正常運轉。人體通過呼吸作用,吸入大自然的氧氣,呼出二氧化碳。按照這種模式,地球上目前存在七十億公民,已經上百萬種動物,氧氣遲早有一天會被動物消耗完。當然,之所以我們現在還活得好好的,是因為有地球上有大量的綠色植物在源源不斷地生產氧氣。

在植物的細胞中,存在一種名為葉綠體的細胞器。葉綠體能夠通過複雜的化學反應,將外界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所以一直以來,世界各國都在保護森林等大型的綠色植被,為的就是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亞馬遜熱帶叢林位於南美洲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叢林。世界上其他排名第一的自然環境往往都有具體的數值,比如說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高度是8844米。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熱帶叢林,因為它的河流分支實在是太多了,所以科學家們無法完全地將其統計出來。

一直以來,人們給亞馬遜熱帶叢林起了一個稱號,叫做「地球之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裡面隱藏著數不勝數的綠色植物。而且,由於亞馬遜熱帶叢林的複雜性,還沒有科學家能完全地探索完整片叢林。亞馬遜熱帶叢林的神秘也使得其成為地球上最為原始的生態系統之一,它的經濟效益非常高,除了能夠釋放氧氣與吸收二氧化碳,平衡地球的大氣循環之外,其中的樹木也具有很高的價值。正是因為亞馬遜熱帶叢林擁有大量的熱帶植物,所以人們才認為它就像地球的肺部一樣,保證著地球的正常呼吸。

但是,最近一項新的科學報告顯示,亞馬遜熱帶叢林的真實情況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得那麼美好。前段時間,一個科學家團隊檢測了亞馬遜熱帶叢林二氧化碳與氧氣的含量,結果令人感到震驚。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亞馬遜熱帶叢林擁有大量的綠色植物,就意味著能給人類提供更多的氧氣。但是檢測的結果顯示,亞馬遜熱帶叢林釋放出來的氧氣並不多。相比於亞馬遜熱帶叢林龐大的生態系統,它所能釋放出來的氧氣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換句話說,亞馬遜熱帶叢林生產出來的氧氣只能自給自足。為什麼會這個樣子呢?

原來,植物在生產氧氣的同時,同樣也會消耗氧氣。而且除了植物以外,亞馬遜熱帶叢林裡面也生活著大量的野生動物。不過相關地科學家正在對這件事進行分析,有人認為是人類改變了亞馬遜叢林,也有人認為應該以新的角度看待亞馬遜熱帶叢林,你的想法是什麼呢?

相關焦點

  • 亞馬遜叢林為什麼被稱為地球之肺?可以稱作是地球的氧氣瓶嗎?
    (*^__^*)大家好,每天一個地理小知識環球地理解析——亞馬遜叢林為什麼是地球之肺?說法準確嗎?NO.10-亞馬遜叢林作者:大衛咱們一起去看看亞馬遜叢林為什麼被稱為地球之肺?真的這麼重要嗎?,亞馬遜叢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佔地面積約為550萬平方公裡,因為佔地面積太大橫跨了9個國家,但是巴西是最多,約佔森林面積的60%,這就是亞馬遜叢林位置以及佔地面積,
  • 地球之肺:美麗的亞馬遜熱帶雨林
    亞馬孫雨林產生的氧氣佔全球氧氣總量的1/10,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之所以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是因為它強大的「呼吸」功能。亞馬遜熱帶雨林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亞馬遜熱帶雨林通過光合作用,每年不斷地吸收二氧化碳,同時向大氣中大量補充氧氣。據估計,亞馬孫熱帶雨林所產生的氧氣,至少可達到地球氧氣供給量的20%以上,因此,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
  • 被稱之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為何有人叫它人類禁區?
    亞馬遜雨林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佔地550萬平方公裡,跨越了9個國家,佔據了全球森林的百分之20,被稱為地球之肺。 但是在亞馬遜雨林的深處確實處處充滿了危險,生存難度極大,普通人不可能走進亞馬遜雨林的深處。
  • 亞馬遜熱帶雨林之傷——欲望叢林
    我想,如果人類的起源在非洲大陸的話,那地球上其他生命的起源一定在南美大陸。生命之床——亞馬遜熱帶雨林這是被上天特殊眷顧的一塊大陸——南美洲大陸這幾幅圖來自南美大陸生命之床——550萬平方公裡的亞馬遜熱帶雨林(被譽為「地球心臟」),它在亞馬遜平原蔓延展開,橫跨南美洲9個國家。
  • 亞馬遜秘境中的城市,沒有與外界連接的道路,被稱為「地球之肺」
    這座城市位於亞馬遜河的主幹伊基託斯,伊基託斯位於南美洲秘魯東北部,是秘魯亞馬遜叢林地區最大的城市,亞馬遜叢林腹地深處,熱帶雨林氣候使其極其潮溼,不適合修建公路或鐵路等基礎交通設施,便捷的水網水運已成為伊基託斯的主要運輸方式,在這裡,小船仍然可以逆流到達伊基託斯,使它成為世界上離海岸最遠的海港。
  • 亞馬遜雨林大火,「地球之肺」在燃燒!
    亞馬遜雨林對於地球那是不可比擬的重要生態環境 它橫越9個國家創造著世界20%的氧氣擁有這個世界40%的熱帶雨林20%的淡水資源和瀑布>10%的地球物種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肺」「世界動植物王國」 但現在,這片地球上最有活力、最有生命力的地方
  • 地球之肺指的是什麼生態系統 亞馬遜熱帶雨林
    今天的新聞頭條版面估計都給了亞馬孫熱帶雨林了,原來亞馬孫熱帶雨林已經燒了大半個月了,而且現在還沒熄滅,正以驚人的速度燃燒殆盡,我們地球之肺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那地球之肺屬於什麼生態系統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下吧。
  • 亞馬遜熱帶雨林火勢更新 | 「地球之肺」,請好好的!
    有「地球之肺」之稱的巴西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大火同時也灼燎所有人的心。以下,是亞馬遜熱帶雨林火勢的最新狀況。 「地球之肺」--亞馬遜熱帶雨林對地球有多重要?
  • 「地球之肺」亞馬遜看似是綠色天堂,卻是人類禁區,到底有多危險
    "地球之肺"亞馬遜看似是綠色天堂,卻是人類禁區,到底有多危險大家都知道,亞馬遜雨林號稱"地球之肺",源源不斷的為地球大氣層提供大量的氧氣,為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衛星地圖上面來看,亞馬遜雨林呈現一片巨大的綠色景象
  • "地球之肺"亞馬遜看似是綠色天堂,卻是人類禁區,到底有多危險
    "地球之肺"亞馬遜看似是綠色天堂,卻是人類禁區,到底有多危險大家都知道,亞馬遜雨林號稱"地球之肺",源源不斷的為地球大氣層提供大量的氧氣,為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衛星地圖上面來看,亞馬遜雨林呈現一片巨大的綠色景象
  • 亞馬遜叢林的昆蟲快崩潰了
    儘管現在還無法預測厄爾尼諾現象的到來日期,但是從它以往造成的影響來看,它還是會給多種生物造成生存威脅,尤其是亞馬遜地區的昆蟲。根據氣候專家的介紹,厄爾尼諾現象最主要的表象就是導致局部地區的氣候變得異常乾燥和炎熱,其中以亞馬遜叢林尤為嚴重。
  • 穿越亞馬遜叢林 長安全新CS95在旅途中尋找自我
    很多人認識亞馬遜,除了地理書外,就是今年持續燃燒的森林大火。亞馬遜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這個星球20%的氧氣來源於這裡,10%的物種生活在這裡,對於全球的生態環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日,CS95全球逐夢大使吳珊來到亞馬遜挑戰夢想極限,和長安全新CS95開啟了熱帶雨林的穿越之旅。亞馬遜熱帶雨林佔地550萬平方公裡,橫越了9個國家:巴西、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蘇利南以及法國(法屬蓋亞那),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
  • 地球之肺再受傷害!亞馬遜雨林單日火災數量創15年來新高
    8月4日,據外媒報導,亞馬遜雨林地區正遭受大火肆虐,2019年的災難性火災或將重演。報導稱,巴西航天局表示,亞馬遜雨林已經發生了數千起火災,而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來自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INPE)的數據顯示,7月份共記錄到亞馬遜雨林6803起火災,高於2019年7月的5318起。巴西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 Brasil)的另一份分析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巴西7月30日登記的火災數量已超過1000起,創下2005年以來7月單日的最高紀錄。
  • 亞馬遜:在天災與人禍的夾縫中艱難生存的地球之肺
    說起亞馬孫森林,人們都親切稱其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亞馬孫森林中佔地面積達550萬平方公裡,是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世界森林面積的20%。而正是一個生命力如此旺盛的「地球之肺」,如今正以驚人的速度消亡中。一、關於地球之肺的天災與人禍天災:極度乾旱天氣增多。全球變暖,氣候變化導致極端氣象增多。極端乾旱和火災頻發使亞馬孫雨林的森林覆蓋面積逐年減少且日益受到土地荒漠化的威脅。
  • 亞馬遜:在天災與人禍的夾縫中艱難生存的地球之肺
    說起亞馬孫森林,人們都親切稱其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亞馬孫森林中佔地面積達550萬平方公裡,是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世界森林面積的20%。植被旺盛使得亞馬孫森林成為地球的空氣淨化器,據科學研究發現,亞馬孫森林每年可以將約20億噸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產氧量佔全球氧氣含量的1/3。
  • 傳說亞馬遜叢林危機四伏,到底有多可怕?貿然闖入者下場很慘!
    傳說亞馬遜叢林危機四伏,到底有多可怕?貿然闖入者下場很慘!人類一直生活在環境溫和充滿陽光的地球上,地球賦予人類的一切,一言兩語是說不清的。人類文明在發展的這些年,都在探索未知的領域,尤其是海洋。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馬裡亞納海溝,它是全球最深的海溝,內部含有太多的秘密,有探測器潛入海底,還發現過很多聞所未聞的生物,它們生存在海底很少出沒。除此之外,地球上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去探尋,每個人都該對這些未知領域懷抱著一顆敬畏之心。
  • 如果亞馬遜雨林真的燒沒了,離開了地球之肺的我們會走向哪裡?
    我們都知道亞馬遜雨林被譽為「地球之肺」,地球20%的氧氣製造都來自於亞馬遜雨林,可以想像這場大火帶來的傷害。亞馬遜雨林佔世界雨林的一半,如果亞馬遜雨林真的沒有了,會發生什麼呢?這可不是瞎說,看當時的趨勢是真的可怕,再加上人類的開荒種植、採礦、伐木等等,這些都會減少亞馬遜雨林的面積,據統計這個速度是以每分鐘3個足球場的速度逐漸減少的,聽起來是不是很可怕,即使是亞馬遜雨林面積真的很大,也經不住這麼造啊。
  • 地球之肺正走向窒息:NASA衛星照,巴西亞馬遜雨林已千瘡百孔
    植物可以依靠光合作用來吸收二氧化碳,同時將碳轉化為為有機物並儲存起來,同時釋放出氧氣,因為這個過程,綠色是地球上的重要色,它是生命的基礎之一。而有著繁茂熱帶雨林的亞馬遜,也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肺」。「地球之肺」對於人類是重要的,但是美國宇航局(NASA)通過衛星多年監控發現,亞馬遜熱帶雨林近年來的狀況卻有些不妙。比如在巴西的朗多尼亞州,這裡位於巴西西北部的亞馬遜森林區,從衛星近20年的監控來看,這裡的森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原本應該一片墨綠的森林,先是在1986年出現了一道道白線,這是當地人開發雨林修建的道路和農田。
  • 地球之肺:過去十年,8400萬座足球場大的亞馬遜雨林消失在地球上
    消逝中的地球之肺:過去十年間,8400萬座足球場大的亞馬遜雨林消失在地球上亞馬遜雨林今年8月發生7萬多起大火,火勢延燒三周以上,「環境緊急狀態」也引發世人關注。環保專家表示,巴西當局政策鼓勵森林濫墾,放鬆農場營業執照檢查也助長森林空地起火情況。
  • 亞馬遜雨林裡有什麼?曾是「地球之肺」,為何成了「人類禁區」?
    熱帶雨林對地球氣候至為重要,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熱帶雨林更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這片雨林遍布動植物,但卻成為了人類禁區,它到底有多可怕呢?它的面積超過了550萬平方公裡,抵得上兩個印度了,雖然降雨量十分豐富,但全年悶熱潮溼,溫度也在20度以上,亞馬遜雨林有「世界動植物王國」的稱號,即使現在地球環境不斷惡化,但在亞馬遜雨林裡也能發現很多新型的動植物種類,成為了許多生物探險家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