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期間的交通方式主要有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高速公路應用廣泛,靈活快捷,逐漸成為最重要的交通方式,當然,一個城市的道路密度直接影響對外聯繫的程度,也影響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但在當今世界,有這樣一條不與城市外部相連的高速公路,很難想像這個城市的居民是如何與外部世界溝通的。
這座城市位於亞馬遜河的主幹伊基託斯,伊基託斯位於南美洲秘魯東北部,是秘魯亞馬遜叢林地區最大的城市,亞馬遜叢林腹地深處,熱帶雨林氣候使其極其潮溼,不適合修建公路或鐵路等基礎交通設施,便捷的水網水運已成為伊基託斯的主要運輸方式,在這裡,小船仍然可以逆流到達伊基託斯,使它成為世界上離海岸最遠的海港。
與秘魯其他城市相比,伊基託斯出奇的年輕,直到1757年,這個印度漁村才被宗教團體耶穌會開闢出來,建立了第一個碼頭,也是亞馬遜河的第一個內陸碼頭,伊基託斯最早建立於1863年,直到1980年才成為自由港,所以對於長期生活在熱帶叢林的伊基託斯居民來說,他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也不是他們會關心的話題。
很多伊基託人這輩子連這個城市都沒踏足過,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但在「橡膠熱」中,伊基託斯迅速擴張,從一個小漁村變成了一個繁忙的城市,據說著名的艾菲爾鐵塔的建築師和設計師從巴黎運建築材料來這裡建造鐵房子,在伊基託斯,仍然有關於橡膠王冒險的傳說。
來到伊基託斯,亞馬遜雨林和河流環繞的叢林小鎮,沒有對外的道路可以進入,城市很小,三條主幹道平行於亞馬遜河,城市被一系列的小街道分割成不規則的廣場,新興的商業街上堆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還有許多從中國義烏出口的便宜但非常好用的小電器。
伊基託斯就像中國內陸的一個小鎮,保留了伊基託斯很多能勾起懷舊之情的角落,比如菜市場,破敗的小碼頭,有成千上萬的人住在這裡的水棚屋區,他們住在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屋裡,每天早上7點左右,市場出售獨木舟和叢林中收穫的產品,遊客在這裡租獨木舟滑行也很好玩。
伊基託斯熱情、開放、友好、善良的市民深深感染了每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當地市民善良、淳樸、真誠,伊基託斯的當地居民一直有捕食食人魚的傳統,當他們把它們放進鍋裡時,它們會被切成兩半,直接在火上烘烤,這裡雨量充沛,地面植被茂密茂盛,在這個天堂裡,成千上萬的動物棲息在這裡,仿佛是人間仙境。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地球之肺」,在全球範圍內提供氧氣,維持大氣平衡,碧水藍天,雨後,一片翠綠,空氣清新,環境寧靜,地處亞馬遜叢林腹地,美麗的森林風光也吸引了來自歐洲、北美、亞洲和非洲的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