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秘境中的城市,沒有與外界連接的道路,被稱為「地球之肺」

2021-01-08 雨哥說旅遊

旅行期間的交通方式主要有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高速公路應用廣泛,靈活快捷,逐漸成為最重要的交通方式,當然,一個城市的道路密度直接影響對外聯繫的程度,也影響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但在當今世界,有這樣一條不與城市外部相連的高速公路,很難想像這個城市的居民是如何與外部世界溝通的。

這座城市位於亞馬遜河的主幹伊基託斯,伊基託斯位於南美洲秘魯東北部,是秘魯亞馬遜叢林地區最大的城市,亞馬遜叢林腹地深處,熱帶雨林氣候使其極其潮溼,不適合修建公路或鐵路等基礎交通設施,便捷的水網水運已成為伊基託斯的主要運輸方式,在這裡,小船仍然可以逆流到達伊基託斯,使它成為世界上離海岸最遠的海港。

與秘魯其他城市相比,伊基託斯出奇的年輕,直到1757年,這個印度漁村才被宗教團體耶穌會開闢出來,建立了第一個碼頭,也是亞馬遜河的第一個內陸碼頭,伊基託斯最早建立於1863年,直到1980年才成為自由港,所以對於長期生活在熱帶叢林的伊基託斯居民來說,他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也不是他們會關心的話題。

很多伊基託人這輩子連這個城市都沒踏足過,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但在「橡膠熱」中,伊基託斯迅速擴張,從一個小漁村變成了一個繁忙的城市,據說著名的艾菲爾鐵塔的建築師和設計師從巴黎運建築材料來這裡建造鐵房子,在伊基託斯,仍然有關於橡膠王冒險的傳說。

來到伊基託斯,亞馬遜雨林和河流環繞的叢林小鎮,沒有對外的道路可以進入,城市很小,三條主幹道平行於亞馬遜河,城市被一系列的小街道分割成不規則的廣場,新興的商業街上堆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還有許多從中國義烏出口的便宜但非常好用的小電器。

伊基託斯就像中國內陸的一個小鎮,保留了伊基託斯很多能勾起懷舊之情的角落,比如菜市場,破敗的小碼頭,有成千上萬的人住在這裡的水棚屋區,他們住在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屋裡,每天早上7點左右,市場出售獨木舟和叢林中收穫的產品,遊客在這裡租獨木舟滑行也很好玩。

伊基託斯熱情、開放、友好、善良的市民深深感染了每一位遠道而來的客人,當地市民善良、淳樸、真誠,伊基託斯的當地居民一直有捕食食人魚的傳統,當他們把它們放進鍋裡時,它們會被切成兩半,直接在火上烘烤,這裡雨量充沛,地面植被茂密茂盛,在這個天堂裡,成千上萬的動物棲息在這裡,仿佛是人間仙境。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地球之肺」,在全球範圍內提供氧氣,維持大氣平衡,碧水藍天,雨後,一片翠綠,空氣清新,環境寧靜,地處亞馬遜叢林腹地,美麗的森林風光也吸引了來自歐洲、北美、亞洲和非洲的遊客。

相關焦點

  • 亞馬遜叢林為什麼被稱為地球之肺?可以稱作是地球的氧氣瓶嗎?
    (*^__^*)大家好,每天一個地理小知識環球地理解析——亞馬遜叢林為什麼是地球之肺?說法準確嗎?NO.10-亞馬遜叢林作者:大衛咱們一起去看看亞馬遜叢林為什麼被稱為地球之肺?真的這麼重要嗎?02亞馬遜叢林之所以被稱為地球之肺是因為哪裡的熱帶雨林佔據了世界雨林
  • 地球之肺:美麗的亞馬遜熱帶雨林
    亞馬孫雨林產生的氧氣佔全球氧氣總量的1/10,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之所以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是因為它強大的「呼吸」功能。亞馬遜熱帶雨林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全球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亞馬遜熱帶雨林通過光合作用,每年不斷地吸收二氧化碳,同時向大氣中大量補充氧氣。據估計,亞馬孫熱帶雨林所產生的氧氣,至少可達到地球氧氣供給量的20%以上,因此,亞馬孫熱帶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
  • 亞馬遜熱帶雨林火勢更新 | 「地球之肺」,請好好的!
    有「地球之肺」之稱的巴西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大火同時也灼燎所有人的心。以下,是亞馬遜熱帶雨林火勢的最新狀況。 「地球之肺」--亞馬遜熱帶雨林對地球有多重要?
  • 亞馬遜雨林大火,「地球之肺」在燃燒!
    全球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遜雨林已經在大火中燃燒了數個星期了!亞馬遜雨林對於地球那是不可比擬的重要生態環境 它橫越9個國家創造著世界20%的氧氣擁有這個世界40%的熱帶雨林20%的淡水資源和瀑布>10%的地球物種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肺」「世界動植物王國」 但現在,這片地球上最有活力、最有生命力的地方
  • 地球之肺正走向窒息:NASA衛星照,巴西亞馬遜雨林已千瘡百孔
    植物可以依靠光合作用來吸收二氧化碳,同時將碳轉化為為有機物並儲存起來,同時釋放出氧氣,因為這個過程,綠色是地球上的重要色,它是生命的基礎之一。而有著繁茂熱帶雨林的亞馬遜,也因此被稱為「地球之肺」。「地球之肺」對於人類是重要的,但是美國宇航局(NASA)通過衛星多年監控發現,亞馬遜熱帶雨林近年來的狀況卻有些不妙。比如在巴西的朗多尼亞州,這裡位於巴西西北部的亞馬遜森林區,從衛星近20年的監控來看,這裡的森林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原本應該一片墨綠的森林,先是在1986年出現了一道道白線,這是當地人開發雨林修建的道路和農田。
  • 地球之肺指的是什麼生態系統 亞馬遜熱帶雨林
    今天的新聞頭條版面估計都給了亞馬孫熱帶雨林了,原來亞馬孫熱帶雨林已經燒了大半個月了,而且現在還沒熄滅,正以驚人的速度燃燒殆盡,我們地球之肺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那地球之肺屬於什麼生態系統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科普下吧。
  • 亞馬遜:在天災與人禍的夾縫中艱難生存的地球之肺
    說起亞馬孫森林,人們都親切稱其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亞馬孫森林中佔地面積達550萬平方公裡,是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世界森林面積的20%。而正是一個生命力如此旺盛的「地球之肺」,如今正以驚人的速度消亡中。一、關於地球之肺的天災與人禍天災:極度乾旱天氣增多。全球變暖,氣候變化導致極端氣象增多。極端乾旱和火災頻發使亞馬孫雨林的森林覆蓋面積逐年減少且日益受到土地荒漠化的威脅。
  • 亞馬遜:在天災與人禍的夾縫中艱難生存的地球之肺
    說起亞馬孫森林,人們都親切稱其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亞馬孫森林中佔地面積達550萬平方公裡,是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佔世界森林面積的20%。植被旺盛使得亞馬孫森林成為地球的空氣淨化器,據科學研究發現,亞馬孫森林每年可以將約20億噸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產氧量佔全球氧氣含量的1/3。
  • 亞馬遜叢林的秘密:「地球之肺」是假的,它的氧氣僅供自己使用
    按照這種模式,地球上目前存在七十億公民,已經上百萬種動物,氧氣遲早有一天會被動物消耗完。當然,之所以我們現在還活得好好的,是因為有地球上有大量的綠色植物在源源不斷地生產氧氣。在植物的細胞中,存在一種名為葉綠體的細胞器。葉綠體能夠通過複雜的化學反應,將外界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氧氣。所以一直以來,世界各國都在保護森林等大型的綠色植被,為的就是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 被稱之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雨林,為何有人叫它人類禁區?
    亞馬遜雨林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佔地550萬平方公裡,跨越了9個國家,佔據了全球森林的百分之20,被稱為地球之肺。 但是在亞馬遜雨林的深處確實處處充滿了危險,生存難度極大,普通人不可能走進亞馬遜雨林的深處。
  • 亞馬遜:假如森林燒毀,「地球之肺」「氧氣工廠」恢復無期
    「地球之肺」。有人預估,亞馬遜雨林佔地球 20%的氧氣,但這是真的嗎?2019年以來,該地區發生的火災比近十年來所發生的火災還要多,如果整個亞馬遜河被燒掉,地球的氧氣供應將會發生變化,可能失去約20%的氧氣。
  • 亞馬遜雨林裡有什麼?曾是「地球之肺」,為何成了「人類禁區」?
    熱帶雨林對地球氣候至為重要,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遜熱帶雨林更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這片雨林遍布動植物,但卻成為了人類禁區,它到底有多可怕呢?它的面積超過了550萬平方公裡,抵得上兩個印度了,雖然降雨量十分豐富,但全年悶熱潮溼,溫度也在20度以上,亞馬遜雨林有「世界動植物王國」的稱號,即使現在地球環境不斷惡化,但在亞馬遜雨林裡也能發現很多新型的動植物種類,成為了許多生物探險家的天堂。
  • 「地球之肺」亞馬遜看似是綠色天堂,卻是人類禁區,到底有多危險
    "地球之肺"亞馬遜看似是綠色天堂,卻是人類禁區,到底有多危險大家都知道,亞馬遜雨林號稱"地球之肺",源源不斷的為地球大氣層提供大量的氧氣,為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衛星地圖上面來看,亞馬遜雨林呈現一片巨大的綠色景象
  • "地球之肺"亞馬遜看似是綠色天堂,卻是人類禁區,到底有多危險
    "地球之肺"亞馬遜看似是綠色天堂,卻是人類禁區,到底有多危險大家都知道,亞馬遜雨林號稱"地球之肺",源源不斷的為地球大氣層提供大量的氧氣,為整個地球的生態平衡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衛星地圖上面來看,亞馬遜雨林呈現一片巨大的綠色景象
  • 地球之肺:過去十年,8400萬座足球場大的亞馬遜雨林消失在地球上
    消逝中的地球之肺:過去十年間,8400萬座足球場大的亞馬遜雨林消失在地球上亞馬遜雨林今年8月發生7萬多起大火,火勢延燒三周以上,「環境緊急狀態」也引發世人關注。環保專家表示,巴西當局政策鼓勵森林濫墾,放鬆農場營業執照檢查也助長森林空地起火情況。
  • 如果亞馬遜雨林真的燒沒了,離開了地球之肺的我們會走向哪裡?
    我們都知道亞馬遜雨林被譽為「地球之肺」,地球20%的氧氣製造都來自於亞馬遜雨林,可以想像這場大火帶來的傷害。亞馬遜雨林佔世界雨林的一半,如果亞馬遜雨林真的沒有了,會發生什麼呢?這可不是瞎說,看當時的趨勢是真的可怕,再加上人類的開荒種植、採礦、伐木等等,這些都會減少亞馬遜雨林的面積,據統計這個速度是以每分鐘3個足球場的速度逐漸減少的,聽起來是不是很可怕,即使是亞馬遜雨林面積真的很大,也經不住這麼造啊。
  • 被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
    亞馬孫熱帶雨林(Amazon Rain Forest)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佔地550萬平方公裡。亞馬孫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生態學家通過對1170個樣地的數百萬棵樹木的數據分析,最終弄清楚了亞馬孫熱帶雨林的植物數量。整個亞馬孫熱帶雨林大概有390億棵樹,共1.6萬種,其中227種植物佔了一半的樹木數量。最最豐富的植物種類是棕櫚科、肉豆蔻科、 玉蕊科植物。來源:百度百科 植物之家-植物百科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 地球之肺再受傷害!亞馬遜雨林單日火災數量創15年來新高
    8月4日,據外媒報導,亞馬遜雨林地區正遭受大火肆虐,2019年的災難性火災或將重演。報導稱,巴西航天局表示,亞馬遜雨林已經發生了數千起火災,而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加。來自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INPE)的數據顯示,7月份共記錄到亞馬遜雨林6803起火災,高於2019年7月的5318起。巴西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 Brasil)的另一份分析報告顯示,截至目前,巴西7月30日登記的火災數量已超過1000起,創下2005年以來7月單日的最高紀錄。
  • 地球之肺缺氧了!巴西亞馬遜醫療崩潰,氧氣用盡,病人正死於窒息
    作為「地球之肺」亞馬遜雨林所在的亞馬遜州,如今卻嚴重缺氧了。亞馬遜州首府馬瑙斯市的確診死亡人數不斷飆升,在過去7天內,該州日均死亡人數增加了183%。而從1月1日至12日,該市新冠病患住院人數達到了2221人,高於去年4月份第一波疫情嚴重時住院的2128人。
  • 穿越亞馬遜熱帶雨林
    亞馬遜熱帶雨林觀鳥:亞馬孫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孫盆地,佔地700萬平方公裡。雨林橫越了8個國家:巴西(佔森林60%面積)、哥倫比亞、秘魯、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蓋亞那及蘇利南,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森林面積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