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對比,美人如詩,亦如歌

2021-01-15 騰訊網

文 / 國粹君

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封建時代

寫詩,對女人來說是一種奢侈

偏偏有一些女子不囿於閨閣和柴米油鹽

勇敢地拿起筆

書寫自己的詩意人生

假如女詩人們穿越到現代

也許會化身歌者來傾訴愛與哀愁

或淺吟,或低唱

以一種優雅的姿態

在紅塵裡綻放萬種風情

1李清照VS鄧麗君

關鍵詞:唯美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聲聲慢》

李清照,宋代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

多愁善感,清麗娟秀,她是一個妙曼的女子;兒女情長,家國榮辱,她的一生有過幸福時光,也有過顛沛流離。

鄧麗君,華人音樂歷史中不可替代的巨星。沒有一位歌星能像她獲得過「十億掌聲」,能像她留下諸多動人的傳奇故事。

李清照的曠世絕句與鄧麗君溫婉清麗的聲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2朱淑真VS潘越雲

關鍵詞:哀怨

竹裡一枝斜,映帶林逾靜。

雨後清奇畫不成,淺水橫疏影。

吹徹小單于,心事思重省。

拂拂風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卜算子》

朱淑真,號幽棲居士,宋代女詩人。才情美貌若斯,她放不下遷就的身段,也躲不開命定的悲傷和寂寞。

失意的婚姻讓她的靈魂無所歸依,潔白的詞箋上鮮活著她的愁與愛。

潘越雲,唱盡女人心的實力唱將。其聲音善感多情,有著堅韌的情感張力。

「你可知道我愛你想你怨你念你,深情永不變,難道你不曾回頭想想,昨日的誓言」,哀怨纏綿的歌聲,引起世間男女的共鳴。

3蔡文姬VS齊豫

關鍵詞:流浪

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

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

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

舉頭仰望兮空雲煙,九拍懷情兮誰與傳?

——《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為東漢著名學者蔡邕之女,生逢漢末大亂,連年烽火,在逃難中被匈奴所擄,流落塞外。

孤芳續漢史,血淚寫春秋。後來文姬重回中原時,寫下了著名長詩《胡笳十八拍》,記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這位才氣英英的奇女子,一生輾轉流離,令人唏噓。

唱著《橄欖樹》的齊豫,無論是她的歌聲,還是她的人生,都有著孤獨的影子。

三毛歌詞的流浪碰上齊豫聲音的空靈,讓人聯想起一個遠在雲端的流浪天使,聆聽者的心仿佛也飄向遠方。

4班婕妤VS蔡健雅

關鍵詞:知性

新制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作合歡扇,團圓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意奪炎熱。

棄捐篋奩中,恩情中道絕。

——《怨歌行》

班婕妤,漢成帝劉驁妃子,西漢女作家,古代著名才女,是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

班婕妤的過人之處,不在於美麗或才華,而是她對生活的超然姿態。在複雜險惡的宮闈之爭中,她不屑與趙飛燕等人爭寵,宛如菊花靜靜開放。她,美在知性,聰明又優雅,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女人

蔡健雅,其知性氣質和感性的嗓音一直是都會情歌的最佳代言人。

她始終用知性女人的視角,觀察探索人們真實的內心。雖堅強卻不失柔軟,雖豁達也不失細膩。

5卓文君VS莫文蔚

關鍵詞:勇敢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白頭吟》

卓文君是西漢著名才女,也是名副其實的白富美。其夜奔相如,當壚賣酒,與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流傳至今。

她的一生,以華美的姿勢出場,以中途被棄而決絕,以攜手終老而留下愛情的佳話。這個有思想、有勇氣,敢愛敢恨的女子,經歷了愛的百轉千回,風雨之後終見彩虹。

莫文蔚,她不夠漂亮,卻極有魅力,臉上寫滿了風情和超強的自信。對待愛情也是一樣勇敢追求,喜歡就堅守,不合適了就揮手。

這個當年哭著唱《他不愛我》的姑娘,早已被如今的大女人代替,歲月並未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跡,淡然灑脫的氣質越發濃厚。

6謝道韞VS劉若英

關鍵詞:才情

遙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願想遊下憩,瞻彼萬仞條。

騰躍未能升,頓足俟王喬。

時哉不我與,大運所飄揺。

——《擬嵇中散詠松詩》

謝道韞,魏晉時期才女,出生名門望族,一代名將謝安之侄女,安西將軍謝奕之女,大書法家王羲之的二兒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

謝道韞才學過人,甚是聰慧,且勇敢果斷,品味高雅。《晉書》本傳記她「風韻高邁」、「神情散朗,有林下風氣。」

「奶茶」劉若英,也和謝道韞一樣,集才氣靈氣於一身。

她唱作俱佳,還能寫書、導戲,知性優雅和聰慧的氣質,亦隨著生活磨礪得更加灑脫和自然。

7魚玄機VS李玟

關鍵詞:奔放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贈鄰女》(寄李億員外)

魚玄機,晚唐西安人,初名魚幼薇,字蕙蘭,姿色傾國,天性聰慧,才思敏捷,好讀書,喜屬文。

但在封建社會裡,女子的才能無法充分發揮,加之命途多桀,婚姻不幸,無情的生活將其逼入道觀,成了一名縱情的女道士。最後因妒殺侍婢而被判處極刑。魚玄機的一生是大膽的,對幸福有著自己的理解和追求,可惜生錯了時代。

流行天后李玟,豐美的音樂語言是她的特色,時尚、活力、性感、大膽而狂放是其魔力標籤。

其性感的身姿和絕對的舞臺魅力令人驚豔,和魚玄機一樣,充滿了熱烈奔放的野性美。

8薛濤VS王菲

關鍵詞:隨性

聞說邊城苦,而今到始知。

羞將門下曲,唱與隴頭兒。

——《罰赴邊有懷上韋令公》

薛濤,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在父親過世後,淪為樂伎。她能寫詩,會彈曲,才貌俱佳,常與白居易、武元衡、劉禹錫、元稹、杜牧等互相唱和、贈詩、交流作品。緋聞傳了無數,被後人無限演繹,卻終生未嫁。

她是一個成熟的女人,沒有過多的矯情。也許,這就是男人夢中所需要的那種女人。

有人說王菲明明是「該跳廣場舞的年紀,憑什麼那麼少女?」雖有點毒舌,但所言不虛。

無數女人在愛恨糾葛、柴米油鹽中丟失了自己原有的天真和浪漫。而王菲,外界對她的流言蜚語鋪天蓋地,她卻在自己的世界裡逍遙、自在,何其難得!

來源:國學精粹與生活藝術

相關焦點

  • 烈火如歌 什麼樣的人物穿什麼顏色,如歌紅、銀雪白、戰楓藍
    ,骨子裡面都是深愛迪麗熱巴扮演的烈如歌的,因為她善良、識大體,還有顏值,最最重要的是她是武林盟主的女兒,是烈火山莊莊主唯一的女兒。在《烈火如歌》中,熱巴扮演的烈如歌人如其名,體現最明顯的就是服裝上面,總是穿著一套紅色的衣服,雖然有很多套,但都是紅色系列的,代表這個人物很暖很熱情很有活力。
  • 小樓譚詩|(讀詩心解之三)時間與空間「譚汝為」
    但是,詩歌創作的藝術構思卻可以橫跨四海,直通古今,不受時空的限制。劉勰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俏然動容,視通萬裡。」(《文心雕龍·神思》)在詩歌作品中表現時間與空間因素時,應特別注意對時空因素的藝術設計。
  • 美人如扇,扇如美人,是淨是華也是風流
    圖|阿乆 物道君語:美人,如扇。美人,如扇。扇去焦灼的心氣,徒留清氣滿乾坤。電影 《青蛇》開場,青白蛇姐妹倆初來人間,妖氣未脫,想要模仿人間女子的模樣。遂身披紗裙,一個白衣一個青衣,都手執一把團扇。一把扇子,竟有此魅力,如衣給人以修飾,也不經意間溫婉著女子的氣質。好比最尋常的芭蕉扇,如鄰家女孩素樸;玲瓏團扇是淡雅如月的女子;還有瀟灑自主的摺扇,風香永存檀香扇......扇如美人,可以是淡是雅是從容,也可以是淨是華是風流。
  • 古代誇讚美人「手如柔荑、螓首蛾眉」……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麼?
    許多誇讚美人的詩歌都有引用「柔荑」「凝脂」等詞語,比如三國時期的曹丕所作的《彈棋賦》中有一句:「平如砥礪,滑如柔荑」;南朝王融的《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也寫道:「雜夭採於柔荑,亂嚶聲於綿羽。」這些詩句或多或少受到一首詩的影響,這首詩就是《詩經》中「風篇」的《碩人》。《碩人》是一首描寫美貌女子的著名詩歌,裡面的「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可以說是最經典的誇讚美女的話了。
  • 取一個如詩美名:80個藏在詩詞中的好名字,已收藏!
    原標題:取一個如詩美名:80個藏在詩詞中的好名字,已收藏! ——司馬相如《美人賦》 20 杜 若 DU RUO 採芳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 ——白居易《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55 亦 河 YI HE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 古今鷓鴣詩,唯獨此首最佳,詩人還因此獲得「鄭鷓鴣」的美稱
    鷓鴣,產於我國南部,形似雌雉,體大如鳩。其鳴為「鉤輈格磔」,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其容易勾起旅途艱險和滿腔的離愁別緒,所以,鷓鴣也就成了一種哀怨的象徵。如李白的「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唯有鷓鴣飛」,辛棄疾的「江晚正愁餘,深山聞鷓鴣」,皆與「愁」緊緊聯繫在一起的。
  • 《烈火如歌》劇透:如歌恢復前世記憶,還當過銀雪的新娘
    《烈火如歌》劇透:如歌恢復前世記憶,還當過銀雪的新娘。如歌和銀雪兩個人前世就認識了,而且還是一對戀人,他們前世到底發生過什麼呢? 是不是很想知道啊!銀雪非常非常的愛如歌,愛入骨髓的感覺,就算等了一百年,他還是對如歌很執著,可見兩個人前世的愛戀有多深刻,小說裡面的劇情是銀雪被詛咒了,如歌永遠不會愛上他,而電視劇可能改編了,讓如歌恢復了前世的記憶。如歌最終恢復了前世的記憶,她回到了縹緲峰,看到了銀雪為了救自己,跪在師傅面前求他,也看到銀雪為了付出的一切,銀雪愛的是那樣的深。
  • 10首描寫古典美人的古詩文,詮釋美的真正含義
    李延年歌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宮廷樂師李延年深得漢武帝喜愛。在漢武帝的王夫人仙逝後,武帝一直沒有寵信的妃子。李延年為了推薦自己的妹妹,作了這詩歌,令武帝龍顏大悅。
  • 如歌軍旅,那些難忘的旋律
    剛學唱這首歌的時候,還沒有太多的感覺。但當我拖著疲憊的身體,艱難地完成百公裡拉練;當我磨破了的雙手,仍在槓上拼命堅持的時候……我體會到了什麼是「礪礪英雄膽,磨磨意志鋼,一切只為明天打勝仗。」對此,我夏練三伏,冬練三九,為的就是揚我軍威,時刻準備上戰場。首次學唱《軍中綠花》的時候,還只是淚目,並無啜泣。
  • 五大傷感歌曲鑑賞,戲如人生,歌亦如此
    你身邊的》遠赴韓國收歌,並由魏晨親自填詞創作。魏晨第一次聽到歌曲DEMO就被深深吸引,於是在一個夏末的夜晚,他靜倚桌前,塞上耳機,只一抹悲傷旋律觸動了他。於是魏晨隨筆寫下心底如潮湧般的情緒,沒有刻意填詞,僅僅將第一感受轉換成一行行文字,講述了一個不太完美的愛情故事。
  • 無情最是天上月——淺談《紅樓夢》裡的詠月詩
    這一放之古今中華文化而皆準的真理,當然亦適用於紅樓夢。不論是在詩詞歌賦,還是故事情節的敘述描寫中,或歡喜或憂傷、或熱鬧或悽清、或濃墨描摹或淺淺帶過,那一輪皎皎清輝,在賈府的上空,總是少不了它,如主角光環般的存在。
  • 李白詩詞中超好聽的名字,每一個都如詩如畫
    —— 李白《早發白帝城 》雲間是一個非常有古風意蘊的名字,朝從白帝城出發,看遍山巒雲霧繚繞,如在雲間遨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瓊瑤的小說名就有取自其中的《水雲間》,「雲間」二字雖然字形極簡,但是卻有別有一番風味。【青岸】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 李白的悲情之詩~秋風詞
    中國古代則有「詩窮而後工」的說法。李白之所以成為偉大詩人,正是命運的窮厄玉成了他。李白的窮厄與憤怒,是他的理想與現實產生強烈矛盾的結果。一行白鷺上青天李白可以說是詩人,也亦是俠客,李白遊歷過許多地方如「凡江、漢、荊、襄、吳、楚、巴、蜀,與夫秦、晉、
  • 烈火如歌烈如歌怎麼失憶的 什麼時候恢復記憶
    烈火如歌烈如歌怎麼失憶的?據了解,如歌遭遇背叛,被好姐妹陷害最後還失了憶,那麼烈如歌什麼時候恢復記憶?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烈火如歌烈如歌怎麼失憶的  如歌遭遇背叛,被心腹在背後捅了一刀後失憶。作為山莊大小姐的如歌,表面上看依然是莊主,實則呢,只是一個空頭銜,完全沒有實權而已。
  • 《烈火如歌》結局劇透:暗夜羅愛上如歌,大魔王最終為愛而死
    《烈火如歌》結局劇透:暗夜羅愛上如歌,大魔王最終為愛而死。銀雪設了一場局,幫助眾人一起逃脫掉暗夜羅的掌控,但是,需要大家全力的配合,最關鍵的一個人就是如歌,讓如歌假扮暗夜冥,因為,暗夜羅深愛暗夜冥,只有讓暗夜羅深陷其中,才有機會刺殺他。
  • 龔自珍很著名的一首詩,「美人如玉劍如虹」出處,14字道破人生
    美人如玉,長劍如虹,都是一種很璀璨奪目的意象,能寫出這樣的句子,作者心中的情感一定也是尖銳的,心中的理想世界與現實發生了衝突,眼睜睜看著美好的事物沉淪埋沒,再無光華,於是孤憤氣成,奇崛語來,成此千古佳句。【臨其詩境】這一句詩的原作者是清代的著名詩人龔自珍,最早知道龔自珍當然是課本上他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 《現代詩詞750首大全集》(1—450篇)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送君延安,快如之何!贈湖南博物館現代:老舍國慶逢秋節,芙蓉映桂花。燈紅歌不歇,明月照長沙。談笑顏色一如昨,我亦知爾為鬼雄。自言回航為跡西方之彼美,相援忽墮滄海中。舟師大呼急相救,已果魚腹難為功。感君悲念特一致,告以友誼自此終。我聞爾死死於東京腳氣病,警疑欲問詞復窮。此時相見不忍別,坐對唯有明雙瞳。促膝猶在東大陸書局之樓上,撒手剎那千界空。邇今書局已遷徙,我亦長辭故地毋乃與爾同。神州事變日益急,方以病亡為爾惜。今知拯弱橫葬滄海東,男兒壯舉何悲泣。況復捐軀從知己,同種同心此愛一。
  • 詩詞: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如無語夢相同
    舉杯昂首復唏噓,天若有情天亦老。冷眼看花:仄韻詩,指韻腳用仄聲字的舊體詩。古體詩不限平仄韻,故仄韻詩較多;近體詩用仄韻者很少。仄韻律詩與平韻律詩一樣,都是由四種基本句式組合而成,都講究粘對規則,不同的是仄韻詩韻腳須用仄聲字,而平韻詩韻腳用平聲字。值得一提的是仄韻詩上、去、入不能混押。
  • 未必雞頭如鴨腳,不妨銀杏伴金桃——詩話銀杏
    宋代稱鴨腳,因其小摺扇似的葉片如鴨蹼得名。歐陽修有詩為證:鴨腳生江南,名實未相浮。絳囊因入貢,銀杏貴中州。——《和聖俞李侯家鴨腳子》因雌樹盛產果實,種仁色白如銀,形似小杏,又名銀杏。元代後又謂之白果樹。至明代因其生長緩慢,「公種而孫得食」,又叫「公孫樹」。此外,銀杏還有檘、平仲、火橐木、松黃、鵝掌樹等名稱。
  • 劉溥的詩有哪些?劉溥的詩詞全集9首
    博通經史,精天文律歷之學,亦善畫工詩,與晏鐸、王淮、湯胤績、蘇平、鄒亮、蔣忠等號「景泰十才子」,常被推為盟主。有《草窗集》。> 送盛佾赴吳江醫學 - 明代·劉溥 闕下新涼生潞河, 江南猶唱採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