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中國有九大獨立音樂院校,十大音樂學院又是哪十大呢?跟隨小招一起來看一下吧!
中央音樂學院
中央音樂學院(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簡稱「央音」,位於首都北京。學院成立於1949年,是一所培養高級專門音樂人才的高等學府,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是全國藝術院校中唯一的一所「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學校原為1940年在重慶青木關成立、抗戰勝利後復員南京的國立音樂院。1949年在天津由國立音樂院(含幼年班)、東北魯迅文藝學校音工團、華北大學文藝學校音樂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以及分設於上海、香港兩地的中華音樂院等音樂教育機構合併組建而成,同年底正式定為現名,1950年初夏補行成立典禮。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燕京大學音樂系併入。1958年自天津遷至北京現址。1960年被確定為國家重點高等學校,1999年被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校。學校原隸屬於文化部,2000年劃轉教育部管理。
中央音樂學院在繼承中華民族音樂傳統和經驗的同時,不斷吸納世界各國、各民族的優秀音樂文化,以博大的胸懷,容納各種學術力量,保持旺盛的活力。
中國音樂學院
中國音樂學院(China Conservatory of Music)位於北京市,是以國學為根基,獨具中國音樂教育和研究特色,培養從事中國音樂理論研究、創作、表演和教育的高級專門人才的高等音樂學府;以辦學理念「承國學、揚國韻、育國器、強國音」為指導,素有「中國音樂家的搖籃」、「中國音樂的殿堂」的美譽。
學校成立於1964年,是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提議而建立。1973年,中國音樂學院與中央音樂學院合併成立中央五七藝術大學音樂學院。1980年5月,中國音樂學院恢復建制。
截止2017年3月,學校總佔地面積60.27畝,有普通本科生1983人,研究生(博士、碩士)700人,教職工385人。學校擁有音樂與舞蹈學博士、碩士、學士學位和藝術碩士(MFA)授予權,建有「音樂與舞蹈學」博士後流動站。
中國音樂學院是民族音樂的最高學府。
上海音樂學院
上海音樂學院前身是革命家、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和音樂教育家蕭友梅博士於1927年11月27日共同創辦的國立音樂院。首任院長為蔡元培先生。1929年9月更名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56年定名為上海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作為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高等音樂學府,在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已經在經典嚴肅音樂的創作、表演和研究方面積累了雄厚的學科基礎。
自1949年至1984年,著名作曲家、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賀綠汀擔任院長(後任名譽院長),為學校的建設及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1984年後,桑桐、江明惇、楊立青教授曾先後任院長。
上海音樂學院有強大的上海市財政做支持,一點不遜色於中央院和中國院,無論從作曲,聲樂,鋼琴等任何方面都很有優勢,加上上海的開放政策,上海院對外交流發展的異常的好。
四川音樂學院
四川音樂學院(Sichuan Conservatory Of Music)簡稱川音,中國高等學府,是中國九大音樂學院之一,教育部確定的31所獨立設置本科藝術院校之一。1939年3月初,我國話劇運動的先驅、著名戲劇教育家熊佛西先生創建了"四川省立戲劇教育實驗學校",設戲劇科。1959年6月更名為四川音樂學院。
四川音樂學院是中國西南地區唯一的一所集音樂、美術、舞蹈、戲劇、傳媒、工業設計及藝術管理七大學科為一體的多學科、多層次綜合性普通高等藝術院校。
根據2016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四川音樂學院已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奧斯坦分校、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美國南加州大學、日本名古屋藝術大學、德州理工大學、德國漢諾瓦大學、美國芝加哥交響樂團、紐西蘭國家三重奏樂團、日本伊莉莎白音樂大學、美國田納西孟菲斯大學交響樂團、澳大利亞雪梨交響樂團等高校、樂團、音樂組織展開過音樂教學交流活動。
天津音樂學院
天津音樂學院(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位於中國天津市。
學院前身是1950年創辦於天津的中央音樂學院。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已經發展成為北方地區重要的培養音樂、舞蹈、戲劇、影視專門人才的高等藝術教育學府。學院為國務院批准的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星海音樂學院
星海音樂學院,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是華南地區唯一的高等音樂專業學府;孕育了冼星海、蕭友梅、馬思聰、李凌等一批引領中國近現代音樂文化潮流的傑出音樂家。
星海音樂學院的歷史可追溯到1932年由中國現代音樂教育先驅馬思聰、陳洪先生創辦的廣州音樂院;1985年12月,為紀念廣東籍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更名為星海音樂學院。
武漢音樂學院
武漢音樂學院(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坐落在武昌古城,老校區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解放路255號,毗鄰的新校區位於武昌區張之洞路1號。是全國9所獨立設置的音樂學院之一,也是中國中部地區唯一獨立設置的高等音樂學府。
武漢音樂學院前身為1953年組建成的中南音樂專科學校,1958年,中南音樂專科學校與武漢藝術師範學院合併,組建湖北藝術學院(1972-1978年用「湖北藝術專科學校」名)。1985年改建定名為武漢音樂學院。2003年6月被定為湖北省「人文社科基地」之一。
瀋陽音樂學院
瀋陽音樂學院是中國東北地區唯一一所歷史悠久、具有光榮傳統的高等音樂藝術院校。緣起於1938年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發起、創立的我黨第一所藝術院校——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抗日戰爭勝利後,學院由延安遷至東北,落戶瀋陽,並於1958年更名為瀋陽音樂學院。
截至2013年,學院擁有校本部、南校區、桃仙校區、大連校區4個本科教學校區,以及附屬中等音樂學校和附屬中等舞蹈學校。在傳統的音樂表演、音樂學、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舞蹈表演、舞蹈學、舞蹈編導等專業的基礎上,又開設了表演、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等專業。本科人才培養達70餘個專業方向。擁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的音樂與舞蹈學、藝術學理論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點,首批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藝術碩士(MFA)授予權。
西安音樂學院
西安音樂學院(Xi`an conservatory of music)簡稱"西音",坐落於世界歷史名城古都西安。
學院創建於1949年。前身是賀龍元帥在晉綏邊區創建的「西北軍政大學音樂部」。1950年改稱「西北藝術學院」;1953年調整為「西北藝術專科學校」;1956年學校音樂、美術兩系分別建校,音樂系改建為「西安音樂專科學校」,1980恢復「西安音樂學院」建制。
截至2016年3月2日,現設有藝術學理論和音樂與舞蹈學2個一級學科、1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個本科專業。設有音樂學系、作曲系、聲樂系、管弦系、民樂系、鋼琴系、舞蹈系、音樂教育學院、現代音樂學院、視唱練耳教研室、基礎部、附中、研究生部、藝術學理論研究室等14個院系(部、室),以及陝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北民族音樂研究中心,還有西安音樂學院陝西愛樂樂團、交響樂團、交響管樂團、民族管弦樂團、西安鼓樂藝術團、秦箏藝術團和合唱團等藝術實踐團體。
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
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即北京現代音樂學院)簡稱:北音,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 。現代音樂為主教學的首都藝術學府,教學師資力量雄厚,目前正準備向著國際化的教學方針前進。
學院創立於1993年,1996年開始全日制教學。開設流行演唱、音樂劇表演、爵士樂演奏、音樂技術、錄音藝術、音樂教育、舞蹈表演、舞蹈編導、街舞、現代舞、國際標準舞、影視表演、播音主持、影視編導、攝影藝術、 藝術設計、化妝造型、藝術管理等專業。學院下設流行音樂研究所、音樂傳媒研究所等科研機構以及北京現代音樂藝術團。
(來源:提琴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