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深天坑和中國最長地縫小寨天坑和奉節地縫

2021-01-15 愉悅旅遊寶典

奉節縣位於重慶市東部,東部與巫山縣相鄰,南部與湖北省恩施市相接,西部連接雲陽縣,北部連接巫溪縣。面積4087平方千米。人們對奉節的了解多停留在該縣著名的人文景點白帝城,其實奉節最美的風景,是其地下的喀斯特景觀。而其中最著名的,當數小寨天坑和奉節地縫了。

小寨天坑

小寨天坑位於奉節縣興隆鎮,距奉節縣城91千米的荊竹鄉小寨村。小寨天坑呈橢圓形,是-個塌陷型天坑。天坑口部最大直徑626米,最小直徑537米,坑底最大直徑522米,垂直高度662米,總容積11934.8萬立方米,是目前我國最深的天坑。

天坑四周被陡峭得近乎直立的石灰巖巖壁圍住,在東北方向的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坑壁有兩級臺地,位於300米深處的一級臺地寬2~ 10米;另一級臺地位於400米深處,呈斜坡狀,坡地上草木叢生,山花爛漫,坑壁有幾處隱泉飛瀉坑底。從坑口往下看,千丈絕壁直插地下,深不見底,令人目眩。

小寨天坑內部別有洞天

沿著峭壁上之字形的小道下到坑底,又是另一番景象。由於小寨天坑是地下河侵蝕、襲奪作用而使巖壁崩塌,逐漸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天坑底部仍有不少暗河以及四通八達的洞穴。這樣奇絕險峻的環境吸引了各國探險家來此探險,更有科學家在洞穴中發現了珍稀動植物和古生物化石。天坑內部還是植物的寶庫,據《中國植物紅皮書》統計,小寨天坑-帶已發現的植物就有1285種。站在天坑底部,仰望四周,絕壁環繞,藍天好像只有頭頂的一片,頗有「坐井觀天」之感。奉節地縫在奉節縣,與天坑齊名的地質景觀就是地縫。」地縫」是人們對狹長得如一線天一樣的峽谷的形象稱呼,並不是專業的地理學名詞。奉節地縫全長約37千米,始於奉節縣長安土家族鄉火燒二壩,一直到遲谷槽峽谷結束,堪稱我國最長地縫。奉節地縫分為兩段,上段由茅草壩、黑灣和下撒谷溪構成,下段則是天井峽, 為奉節地縫中最典型的一段峽谷。

天井峽位於小寨天坑向南約3千米處,與小寨天坑屬同一巖溶系統。天井峽地縫式峽谷近南北走向,全長6000餘米,最大深度229米,最小寬度僅1米。地縫蜿蜒曲折,兩壁陡峭如刀切,是典型的」- 線天」峽谷景觀。從高處俯瞰,地縫被群山、茂密的原始森林所遮蓋,其上更是雲霧繚繞,有如仙境。進入地縫內,縫底結構複雜,時寬時窄,暴雨後有水流湧入,沒過幾天水流就會消退於地下暗河之中。

縉雲山天然的植物寶庫

縉雲山位於重慶市北碚區、沙坪垻區、璧山縣境內,屬華鎣山南段分支。這裡終日被霧氣籠罩,山間竹林掩映,流水潺潺,早晚有霞雲映照,奼紫嫣紅,異常美麗。更重要的是,縉雲山擁有豐富的植物種類,200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縉雲山的自然環境

縉雲山古名」巴山」, 位於東經106917*43" ~ 106°24'50",北緯29*4108」~ 29*52"03」",與重慶市中心的直線距離為32.5千米,總面積7600平方千米,最高海拔952.2米。山上古木參天,翠竹成林。因山上早晚出現的霞雲多呈緋紅色,而古人認為「赤多白少為縉」,故而得名。

白雲竹海

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竹林分布很廣,被稱為「白雲竹海」。其中竹子品種多達20餘種,成林的有慈竹、毛竹、平竹等種類。

縉雲山是7000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在地質構造上屬川東褶皺帶華鎣山帚狀弧形構造。在重慶西部,華鎣山有三條南延的支脈,分別是雲霧山、縉雲山和中梁山,它們從東北向西南方向延伸,並在重慶城區附近逐漸變細,呈掃帚狀展開;而嘉陵江由西北向東南切穿了雲霧山、縉雲山和中梁山這三個背斜,劈出了著名的」嘉陵江小三峽」一瀝鼻峽、溫塘峽和觀音峽。 受地質運動及巖石的自然作用,縉雲山還形成了許多埡口和九座山峰,從北到南依次是朝日峰、香爐峰、獅子峰、聚雲峰、猿嘯峰、蓮花峰、寶塔峰、玉尖峰和夕照峰。這些山峰均因其山形、走向而得名,山形奇異,景色別致,合稱為」縉雲九峰」。

縉雲山屬於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物氣候帶,年平均氣溫13.6°C,最高氣溫36.2*C,最低氣溫-4.6°C,年均相對溼度87%,年均降水量1611.8毫米。由於縉雲山處於四川盆地內部,長期以來因北部秦嶺大巴山對南下寒潮的阻擊,再加上受到溫暖溼潤的東南季風影響,使得該地亞熱帶植物區系具備了優越的生態地理條件;同時,在地質演變過程中,由於有秦嶺大巴山的天然屏障,縉雲山僅受到第四紀山嶽冰川的影響,冰川時期山地氣候仍然溫暖溼潤,森林蔥蘢,竹木叢生,這也成為日後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孕育多種動植物的先天條件。此外,縉雲山土壤以酸性黃壤和水稻土為主,土層深厚,土壤肥力高,亦是縉雲山上動植物生存的先決條件。

豐富的植物種類

人們很早就對古木參天、環境清幽的縉雲山產生了興趣,並在此興建了多處人文景觀。然而縉雲山真正的寶貴之處,還在於豐富的植物種類。

根據專家研究,縉雲山主要包括常綠闊葉林、暖性針葉林、竹林、常綠闊葉灌叢、灌草叢和水生植被6種植被(植物群落)類型。它們均屬亞熱帶植被類型,尤以常綠闊葉林最為典型。在這些植被及其生境所形成的自然生態系統中,共生存有1966種植物,其中苔蘚植物109種、淡水藻類植物105種、蕨類植物148種、裸子植物45種、被子植物1559種。眾多的植物種類中也包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如伯樂樹、水杉、禿杉、珙桐、銀杉、攀枝花蘇鐵、紅豆杉、南方紅豆杉、銀杏等12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33種以及以縉雲山植物作模式標本命名的植物,如縉雲槭、縉雲四照花、縉雲黃芩等38種,堪稱」長江中上遊地區的植物物種基因庫」。亦有1605種動物在縉雲山繁衍生息,其中包括脊椎動物241種、無脊椎動物1249種、軟體動物50種和環節動物65種。在4綱23目61科 174屬241種陸生脊椎動物中,列入國家一、二級保護的有豹、雲豹、水獺、小靈貓、大靈貓、禿鸛、黑鸛、鳶雀鷹、紅隼等15種。

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奉節小寨天坑、天井峽地縫上榜《重慶喀斯特科普地圖》
    《重慶喀斯特科普地圖》 近日,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地理信息和遙感應用中心推出《重慶喀斯特科普地圖》,奉節小寨天坑、天井峽地縫榜上有名
  • 奉節天坑地縫 驚世地質奇觀
    天坑地縫景區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和山地垂直氣候,形成了雄、奇、險、秀的絕美山水。  為有效保護「天坑地縫」地質遺蹟及生態環境,同時充分發揮區域自然景觀資源優勢,融自然保護、科研、旅遊為一體,經奉節縣人民政府批准,1996年建立了奉節天坑地縫縣級自然保護區。2001年,經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重慶天坑地縫市級自然保護區。
  • 重慶奉節天坑地縫遊記
    在時間的長河裡,神奇的大自然孕育了無數讓世人驚訝的曠世作品,而今天我就帶大家走進世間奇蹟之一——天坑地縫!在重慶市中心500公裡遠的地方,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小寨天坑。它雖身處三峽腹地,可一年四季,總有無數人仰慕它的清涼、它的雄偉、它的獨一無二,而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的找尋它。而它也一次又一次向世人講述它的故事。
  • 奉節天坑地縫風景區——讓無數中外遊人流連忘返的桃源仙境!
    奉節天坑地縫風景區內既擁有石林、峰林、溶洞、窪地、天生橋、落水澗、盲谷、漏鬥、豎井等千姿百態、應有盡有的喀斯特地貌景觀,也有地處海拔1000米以上崇山峻岭中的涓涓溪流、原始草場和繁茂的森林,加之區內樸實濃鬱的土家族山鄉風情,形成了讓無數中外遊人流連忘返的桃源仙境。
  • 天坑地縫探秘之旅:這樣的大坑山東可沒有!
    魯網3月25日訊(記者 羅燕)在重慶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它身處三峽腹地,無數人仰慕它的清涼和雄偉,這就是被人們稱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天坑地縫。3月25日,「十萬山東人遊重慶」2019年山東媒體、旅行商走進重慶貧困區縣採風踩線團來到位於奉節縣的天坑地縫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觀絕景、訪天險。   天坑地縫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奉節南岸,這裡崇山峻岭逶迤不絕,暗河迷宮幽深神秘,天坑地縫驚險磅礴,宛若一幅多彩多姿的丹青長卷。10時許,採風踩線團一行來到了天坑地縫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內的小寨天坑。
  • 小寨天坑成奉節打卡地之一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15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謝模燕)筆者獲悉,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市地理信息和遙感應用中心推出的《重慶喀斯特科普地圖》,奉節小寨天坑榜上有名。小寨天坑位於奉節縣興隆鎮小寨村境內,口部最大直徑626米,最小直徑537米,坑底最大直徑522米,垂直高度666.2米,總容積11934.8萬立方米,是世界上深度和容積最大的巖溶漏鬥,被譽為「天下第一坑」「最深的天坑」「最美的天坑」「最適合探險的天坑」。
  • 重慶武隆——天坑地縫!探險者的樂園、旅遊者度假休閒的勝地!
    重慶奉節天坑地縫景區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城南岸70多KM處,北靠聞名世界的長江三峽,與瞿塘峽緊密相連,2019年11月19日 - 武隆天坑地縫與奉節天坑地縫這兩個名氣最大的當數武隆天坑地縫,這顯然應該歸功於張藝謀的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
  • 旅遊勝地,你不得不去:小寨天坑,世界上最大的天坑
    中國地大物博,地形多樣,並且有很多世界之最,小寨天坑就是世界之最中的一個。那麼,什麼是天坑呢?我們所說的天坑,實際上屬於一種喀斯特地貌,這種地貌四周陡峭,呈現出一種漏鬥的形狀。坑口直徑和坑深都在50米~100米之間的被稱為小型天坑,大於100米的則稱為大型天坑。
  • 為什麼說小寨天坑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天坑之最?
    為什麼說小寨天坑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天坑之最?絕世奇觀一奉節小寨天抗,包括整個天坑地縫景區,是國務院批准的全國第五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小寨天坑位於長江三峽西首,奉節縣境內的長江岸,距縣城70餘千米,小寨天坑是在幾座森林茂密、鬱鬱蔥蔥的山巒間凹下去的一個深不見底的橢圓形大漏鬥。站在抗口往下看,四面絕壁,如斧劈刀削,巧奪天工。
  • 重慶旅遊攻略——洪崖洞天坑地縫,磁器口古鎮
    伴隨著新媒體的宣傳,重慶這座西南邊城湧現了許多網紅打卡地,下面我來一一介紹。洪崖洞,請各位不要以為它是一個山洞,其前身是古重慶城門之一,原名洪崖門,位於重慶解放碑附近。現在是包括南接滄白路,北臨嘉陵江的吊腳樓和仿古商業街的統稱,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吊腳樓依山就勢而建,層層疊疊,房屋結構簡單,開間靈活,形制無定式,共11層。
  • 世界第一天坑·小寨天坑——巫溪巫山奉節三日遊
    重慶奉節縣的小寨天坑是世界第一天坑,它的深度和容積的指標達到了世界第一。其坑口直徑為622米,坑底直徑為522米,深度為666.2米,即它的圍壁圓滿、體量巨大。如果想對小寨天坑的形成有更多了解,推薦觀看中央電視臺《地理中國》20190216小寨天坑(上)(下)的紀錄片。
  • 重慶旅遊資源整合:奉節白帝城天坑地縫景區無償劃歸地方!
    重慶正在低調地對旅遊資源進行整合。2017年3月7日,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公司發布的《重慶旅遊投資集團關於劃轉白帝城及天坑地縫景區的後續公告》顯示,2016年12月27日,重慶旅遊投資集團收到奉節縣名勝旅遊投資有限公司支付的「奉節縣國有獨資企業旅遊建設項目」貸款本金8.17億元,並於當日提前歸還白帝城及天坑地縫景區項目上的全部貸款。
  • 「回眸深邃的遙遠,將記憶留在青翠的巖石上……」小寨天坑遊記
    《奉節小寨天坑所記》蒼林寂靜花如雪,坐斷雲山一洞天。 竹杖輕衣來狹谷,高空仰望似銅錢。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奉節縣地方不大,不過卻擁有眾多令人叫絕的美景。雄甲天下的夔門、享譽中外的白帝城、絕世奇觀天坑地縫……我此行的第一站,正是堪稱自然界鬼斧神工的天坑地縫。小寨天坑距奉節縣城83公裡,坐車到達興隆鎮小寨村,秋高氣爽,雲淡天長,真真的遊玩好時光。購票後改乘前往景區的大巴,滿眼峰青嶺翠,處處飛泉流水,空氣裡彌散出原始的自然氣息,一派雄奇、蒼勁、神秘、靜幽的原始自然風貌,好似在一幅大氣磅礴的山水畫中遊。 十來分鐘,就到了天坑景區。
  • 武隆天坑地縫奇觀
    圖文|曾曉剛由於時間上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只能將遊攬重慶武隆天坑地縫景區的日程,安排在了夏日的三伏天中。並且,第一天晚雖提前入住重慶市中區的酒店,以便於第二天一早隨團前往武隆景區。在其境內有「世界自然遺產」喀斯特芙蓉洞和「國家級5A旅遊景區」天生三橋。國家級地質公園武隆天坑地縫,位於重慶武隆區境內,地處長江支流烏江下遊。以最具特色的碳酸鹽巖溶地貌為主的地質景觀,且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享有「中國地質奇觀旅遊之鄉」的美譽。在天坑地縫地質公園內,主要景點分為天生三橋和龍水峽地縫兩部份。
  • 圖:奉節小寨天坑入選中國自然遺產名錄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奉節縣風景名勝管理局2月14日介紹,重慶市奉節縣小寨天坑被國家建設部入選為首批《中國國家自然遺產、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
  • 人在旅途之武隆天坑地縫
    之前很火的一檔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歡,尤其是第一季超可愛的小小志和小暖男天天給人留下的印象最深,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繼續受歡迎,沒想到還來我們大重慶武隆天坑取景,於是乎武隆天坑地縫一下子火爆起來了
  • 科普:武隆天坑地縫地名
    當你第一次聽到武隆天坑地縫這個詞的時候,肯定會自然而然的把它當成一個地名,但武隆天坑地縫其實是說的兩個地方,即是武隆天坑(又稱為武隆天生三橋)和武隆龍水峽地縫,或許是武隆天坑和武隆龍水峽地縫地理位置上相隔很近的原由,或許是其他原因,有時出現了合併稱呼的情況。
  • 重慶,武隆天坑地縫一日遊
    重慶 武隆 天坑·地縫,因為篇幅的關係,所以重新寫一篇關於 武隆 的。 因為是「 滿城 盡帶黃金甲」和「變形金剛」的取景地而名聲大噪。出來玩嘛,安全開心最重要的啦。 報團的時候很多會建議只去天坑,其實地縫也是很值得去看一看的,建議遊玩時間是一天。像仙女山冬天下雪和春天花開的時候拍照好看。 我去的時候,到地縫的旅遊觀光車,售票的地方是不支持微信支付寶,只收現金。建議大家還是備點現金以防萬一。
  • 武隆天坑地縫一日遊-走天坑鑽地縫,暢行山水之間
    大重慶的所謂5A級景區不是很多,武隆天坑地縫就是其一,而且稱得上聲名遠播。天生三橋和龍水峽地縫是武隆喀斯特的重要景點,兩者同屬一個大景區,但之間有段距離。自由行可在遊客中心同時購買景區門票和景區過渡車票。景區車先帶我們到天生三橋,即天龍橋、青龍橋和黑龍橋,其實就是峽谷中的三座天然巨石橋;後來也是由景區車帶我們去龍水峽地縫景區。
  • 武隆天坑地縫,遠離人間塵囂
    這裡有氣勢磅礴的山勢與特徵鮮明的地貌,其中的天生三橋景觀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這裡曾經被講究視覺衝擊的張藝謀看中,成為了《滿城盡帶黃金甲》全片唯一的外景地;這裡就是重慶市武隆縣的「天坑」與「地縫」,讓我們深入地心,體驗一次震撼人心的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