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學學生小恆是一個黑瘦矮小、個性靦腆的男生,和媽媽相依為命,家庭貧困,內向又自卑。
上課時,老師提問小恆,他總是弓著背、低著頭,一雙眼睛瞄來瞄去,顯得緊張又膽怯。無論老師怎麼引導,他都支支吾吾,語不成句。
一次考試,開考10分鐘,他依然沒有到。老師給家裡打電話,是小恆的媽媽接的。媽媽說小恆自己不願再讀書了,想去打工。老師讓小恆的媽媽勸小恆返校,媽媽說盡力,便匆匆掛了電話。
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小恆一直沒有到校。他的位子空在那裡,班主任曾老師的心也空了一塊。電話勸學未果,副校長史芳以及教務處陳主任、曾老師趕到了小恆的家裡。一個昏暗狹窄的出租屋,在這不足10平方米的空間內,有床、煤氣灶、鍋碗瓢盆……擁擠不堪。此時小恆還在床上,他看到老師來了,立馬把被子蓋住了自己的臉。
陳主任心頭一酸,走到床邊隔著被子和他說了很多:「……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只有努力,才能給自己和媽媽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小恆的媽媽試圖扯掉他的被子,要他和老師聊聊,小恆卻使勁拉住被子。
第二天,小恆來了,沒多久,卻再次輟學在家。這一次,史校長、陳主任和曾老師剛走到門口,小恆的媽媽出來迎接。忽然,小恆在家裡把門反鎖,任大家怎麼敲門,他就是不開。於是,陳主任苦口婆心,回憶自己幾十年教學生涯,講了幾個和小恆一樣的孩子的故事,告訴他如何努力學習實現了改變命運。
良久,門開了,小恆站在門邊,哭著對老師說:「對不起。」
小恆再次回到了學校,這一次,沒有再跑。後來,他在日記裡寫道:「那一天,老師站在門外跟我說了很多,謝謝您,老師!是你們讓我知道,如果努力,有一天我也有可能看見光明。謝謝您,母親!我會努力,努力長大,給您和自己一個溫暖的家……」
在湘一芙蓉二中,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1703班的小凡,從小父母離異,一生下來母親就離開了家庭,父親迫於生計南下打工,將其寄養於伯父家中,由年邁的奶奶照顧。缺乏父母關愛和管教的小凡,厭學抽菸,打架鬥毆,逃課逃學……班主任伍老師多次和家長溝通無果,最後,和陳主任找到社區,在小區內圍堵到小凡,一次次勸說,將他帶回學校。
1708班的小豪,父母離異,母親再嫁,因為接受不了現實,不願融入母親的新家庭,多次離家出走。為了找到小豪,班主任凌老師與家長給小豪同學逐一打電話,用同學的QQ聯繫他,定位網吧,最後將他帶回學校。
1705班小騰,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做生意,缺乏關愛和管教,與社會青年結交廝混,最終逃課逃學。教務處焦主任帶領各德育老師,連夜排查各大網吧,最後在一個市場裡找到正在抽菸的小騰,將他帶回學校。老師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關心他的生活、心理,一步一步,將其引回正道。
……
教育之路,任重道遠。未來,依然會有很多這樣的學生,他們的青春裡充滿迷茫、無知、自卑、衝動……但是,我們每一個老師都應該謹記: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閃爍的星星,只要幫助他們找到自我,假以時日,都能發出閃耀的星光。每一顆星星,都不可遺落於山野。
(長沙市湘一芙蓉第二中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