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植物,路邊很多,人稱「鬼燈籠」,常被忽視,其實也是治病良藥
相傳在春秋戰國的時候,衛國出了一位曠世奇才,人稱鬼谷子。他不僅精通兵書,而且還身懷奇能異術,因為那時候各國紛爭,常年戰亂不斷,所以,老百姓的生活非常艱辛,為了解除人們的痛苦,鬼谷子經常深入到民間,給人們送衣送糧,治病除疾,由於受災的民眾太多了,他每天都要忙碌到深夜,在回家的時候,人們發現鬼谷子手裡提著一盞小燈籠,雖然個子不大,卻非常明亮,將道路照的清晰可見。
而到了第二天早上,那盞小燈籠就不見了。後來,有人好奇地問鬼谷子,他只是淡淡地笑了一下,用手指著路旁的一種植物,說那盞小燈籠就是上面的花朵。一聽這話,眾人才注意到那種植物,發現它的花朵果然很像一個小燈籠,因為這種植物源於鬼谷子,人們便在「燈籠」二字前面加了一個「鬼」字,將其定名為「鬼燈籠」。
鬼燈籠,民間有很多叫法,又稱白花鬼點燈、鬼點火、紅花鬼燈籠、死人骨、崗燈籠等,為馬鞭草科赬桐屬直立小灌木,不過,據說已被歸類為唇形科大青屬。廣布我國華東、華南各省區,常見野生於山坡、路邊、村道路旁及曠野草地,在乾旱和瘠薄土壤都能旺盛生長。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南方山野還有個物種跟白花鬼燈籠只有一字之差,名叫「白花苦燈籠」,它分布遠沒有白花鬼燈籠那麼廣,但它跟白花鬼燈籠一半毛錢關係都沒有,不同科不同屬,只是偶爾有資料把它們搞混。
白花鬼燈籠是南方山野最常見的植物之一,可以說是漫山遍野,但它的名氣卻遠不及桃金孃、鹽膚木、野牡丹等,因為它不好看,更不能吃。它的葉片為披針形,正面是墨綠色,背面灰綠色,還覆蓋著一層短短的細毛,其實我覺得還是挺好看的,它的花型奇特,色澤淡雅,在紫紅色花萼的襯託下,白色花瓣顯得清新自然,花萼圍在一起就像一個個小燈籠,結果時,它的果實就像藍寶石一樣可愛,除了不能吃,還是挺好看的啦!
其實,白花鬼燈籠也不是一無是處,它是一味中草藥,草藥名就是鬼燈籠,藥用部分為根和葉。《全國中草藥彙編》:白花鬼燈籠微苦、涼,有清熱解毒,止咳止痛的功用,主治肺結核潮熱、感冒發熱、咽喉炎、支氣管炎、胃痛、疝痛、跌打損傷、疔瘡癤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