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中央頒布八項規定以來,公款吃喝的不良風氣得到很大的遏制,違規聚餐的陳舊習俗得到一定的改善。但節日期間,少不了親朋走動,聚會吃飯,親朋聚集小酌,好友相會小餐,難免要喝上幾杯。而對於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來說,外出用餐跟誰吃、在哪吃、吃什麼、誰付錢可是有講究的,切莫因為「貪吃」把紀律規矩拋於腦後。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明確規定,「違反有關規定組織、參加用公款支付的宴請、高消費娛樂、健身活動」及「接受、提供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違反廉潔紀律。嚴格執行《條例》,風清氣正過節,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時刻提醒自己,有些飯千萬不能吃:違規組織單位幹部職工公款吃喝不行,違規公款宴請他人不行,接受兄弟單位公款宴請也不行,違規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安排的宴請更不行,接受宴請在哪裡吃同樣也很有講究。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不是自己的,遲早要「吐」出來。近年來,因為吃了不該吃的飯、參加了不該參加的聚餐而被處理的幹部不在少數。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一些黨員幹部,包括某些領導幹部,不僅平時對於公款吃喝司空見慣、見怪不怪,即便是在當前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的大環境下,依然我行我素、照吃不誤;到了節日期間,更認為無人管了,「革命小酒天天醉」,也分不清哪些是公款宴請、哪些是私人掏腰包了,全然將黨紀黨規拋在了一邊。
節日期間,違規公款吃喝不允許,於是一些幹部便在「個人請客」上大做文章、大動腦筋。有的幹部打著個人請客的幌子,看似當時自己結帳,但事後變通報銷的大有人在;有的幹部表面上組織的是家宴,而上門準備的「禮品」則很貴重,甚至直接發紅包、送現金;更有少數幹部在節日期間假借婚喪嫁娶等禮尚往來,大操大辦、大肆斂財,不僅嚴重違紀,更敗壞了社會風氣。對此,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醒。
俗話說,病從口入。「貪吃」不僅會吃壞了腸胃、傷害到肝腎,引起「三高」等「富貴病」,而且不分場合、不分對象、不分公私的吃喝,很容易讓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在迷迷糊糊、似醉非醉的狀態下,「溫水煮青蛙」,忘記自己的身份,忘記紀律的約束;同時,「酒杯一端原則變寬」,「小兄弟」、「小圈子」、「小團體」便形成了,甚至一些「見不得人的交易」也便達成了。嚴禁公款吃喝,不僅是為了愛護幹部的身體,更是為了保護幹部的政治前途、維護黨的純潔性。節日期間,重申黨風廉政建設的有關規定,增強黨員幹部的紀律規矩意識,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本質要求,更是深入持久推進作風建設的現實需要,必須抓細抓實抓好抓出成效。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重在從嚴管理黨員領導幹部。不管是平時的相互吃請,還是節日期間的「朋友聚會」,都必須始終將紀律規矩挺在前面,杜絕任何形式、任何方式的公款吃喝或藉機大操大辦變相斂財等行為,讓清風正氣成為常態,讓廉潔過節成為常態。嚴是愛,松是害。各級紀檢監察組織要嚴明紀律,靈活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突出抓早抓小,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對於幹部隊伍中出現的違規違紀行為,要嚴肅問責、嚴厲懲戒,觸犯法律的要及時移交司法機關。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嚴格自律,管好自己的手,不該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口,不該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腿,不該去的不去;管好自己的心,不該貪的不貪,始終保持清廉本色。
衣食住行,人之所需。現階段大家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節日期間聚會吃飯成為尋常事。但無論何時何地,紀律規矩要求不能松,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在組織或接受宴請之際一定要留點心,多想想紀律規矩是如何要求的,掂量掂量飯可不可以這麼吃,莫在推杯換盞中違反了紀律、迷失了自己,更不能因為自己的「酒性大發」而失德失範做出蠢事,乃至因為「貪吃」而毀掉自己的大好前途,留下終身遺憾。各級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意識到作風和紀律的嚴肅性,慢慢習慣節假日紀律不松的節奏,共同營造風清氣正、朗朗乾坤的政治生態以及幹部勤廉、百姓舒暢的社會氛圍。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