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用好反面典型 用好法規紀律 用好制度規矩
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
「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必須加強正面教育,組織幹警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穩思想上的『定海神針』。同時,也要用好反面典型、用好法規紀律、用好制度規矩,發揮警示教育的『當頭棒喝』作用。」10月31日,重慶市合川區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李家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該院紮實開展黨風廉政警示教育,讓幹警時時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使鐵規禁令轉化為幹警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
現場教育多樣化
合川古稱合州,著有《愛蓮說》的周敦頤、「一代廉吏」于成龍等人都曾在合州工作,使合川形成了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圍。合川區檢察院結合主題黨日活動、工會活動,組織幹警參觀周敦頤題名的「養心亭」、于成龍廣場等場所,開展現場廉政教育,受到幹警的歡迎。
今年10月25日,該院多名幹警到合川區法院參加了張某涉嫌受賄罪一案的庭審旁聽活動。
「參與庭審旁聽是一堂生動的普法課,更是一次深刻的警示教育。」該院一名黨員表示,「畏法度者快樂。作為黨員幹部,要從內心深處根植對法治的信仰,把『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作為基本的言行規矩。」
為了增強黨風廉政警示教育的感染力與滲透力,該院還積極組織和參與多種廉政警示教育活動。該院紀檢組組長周利說:「組織參觀警示教育基地、旁聽庭審、聽取服刑人員現身說法等活動,使檢察幹警零距離接受警示教育,效果很好。」
案例教育全覆蓋
「越是年齡大,越要嚴格要求自己,給年輕幹警做好表率。」今年9月,該院組織學習《關於兩起檢察人員違反工作紀律典型案例的通報》,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談及學習體會時這樣說。通報裡,兩名老同志法紀意識淡薄,分別受到記過、警告處分。
「典型案例,是最直接的教訓,最鮮活的教材,最生動的教育。」周利介紹,每逢上級院下發典型案例通報,該院都會第一時間以支部黨員大會、全院幹警大會、轉發工作群等形式組織傳達學習,確保案例教育全覆蓋。同時,為了更好地發揮典型案例的警示效果,該院組織學習時,並非停留在原文件的簡單傳達上,而是結合單位實際,舉一反三,提出「接地氣」的要求。比如,在支部組織傳達通報後,要求與會人員談認識和理解。對一些特別重要的案例,還會要求幹警撰寫心得體會,切實加深認識。
據了解,在學習《關於兩起檢察人員違反工作紀律典型案例的通報》後,合川區檢察院專門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工作紀律專項督察月」活動,先後組織執行上下班作息、值班辦案紀律等督察活動,進一步加強了單位作風建設。
節點教育人性化
「明天下午院裡有什麼活動嗎?」「肯定有嘛。全院幹警大會,節前教育。」
這是今年9月20日,中秋節前兩天,政治部辦公室裡幹警間的一段對話。每逢春節、端午、中秋等節假日前一天,該院均會召開全院幹警大會,強調節假日期間的各項紀律要求。
「落實紀律規定,既要靠自覺,也要靠提醒。」記者發現,節點提醒是該院加強黨風廉政警示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紀檢組與政治部同志「婆婆嘴」式的提醒,換來的是有規必依、風清氣正。為了讓提醒更及時、全面,該院還通過廉政微信、廉政簡訊等形式,開展針對性提醒。
「婚喪嫁娶,一方面要送祝福或寬慰,另一方面也要送紀律和規矩。」據周利介紹,今年以來,該院共有5名幹警因結婚等事宜辦酒席,均自覺在紀檢組備案,並由紀檢組組織他們重溫相關規定,提醒其嚴格執行。
今年6月,在重慶相關部門下發《關於嚴禁違規操辦和參加「升學宴」、「謝師宴」的通知》後,該院迅即召集有子女參加相關升學考試的幹警,明確紀律要求,做到及時談話、及時提醒、及時預防。
任前談話,是該院長期堅持的做法。根據崗位特點梳理廉政風險點,通過警示教育培訓、任前廉政談話等方式,對新提任、輪崗調整的領導幹部和新入額的檢察官開展重點提醒教育。今年9月,該院完成內設機構改革。按新機構運行的第一天,該院便召開了新內設機構負責人廉政談話會。會上,李家全重申從嚴治檢要求,作為「司改」後的第一堂「黨課」。
法規學習經常化
10月9日下午,該院每名黨員都領到一本小書——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在第二天召開的黨組中心組學習會上,該院領導領學了部分新修訂的內容,並要求各支部將《條例》納入支部學習計劃,把學習成果體現在聽黨的話、按法律辦事、為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上。
「認識越清醒,行動越堅定。」該院政治部主任唐雄鷹告訴記者,修訂後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有不少新提法、新要求,只有加強學習、追本溯源,才能真正做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法規學習,貴在經常。據了解,該院結合常態化制度化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將黨紀法規學習納入黨組會、黨組中心組學習會和支部「三會一課」,定期組織幹警學習中央八項規定及細則、《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檢察人員紀律處分條例》等紀律規定,不斷增強遵紀守法意識。
「反覆學黨紀法規,就是反覆警醒自己。」該院檢察一部黨員梁麗莉在支部學習時表示,黨紀法規是必須遵守的規矩,只有經常以黨紀法規為參照,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才能保證思想不拋錨、行動不越軌。(李立峰 蔡茂術 高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