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為「白婊子」(white bitches)的白色食人鯧近期在巴西泳灘出現,出遊的時候要隨時關注當地新聞!
據港媒報導,近日不斷有遊客在巴西遭白色食人鯧襲擊,一個月內已有超過50人中招。專家分析,由於天氣乾旱問題,令不少棲息於南美國家的白色食人鯧,陸續移居遊客較多的較深水域。
圖為白色食人鯧
單單在巴西中部帕爾馬斯(Palmas)的泳灘,這個星期已經至少有8個泳客被咬傷,其中3名傷者是小孩,包括一名4歲男童,他的腳跟遭食人鯧咬走一大塊肉。不只小孩被咬,食人鯧連老人都不放過。現年55歲,任職行政助理的米爾豪姆(Veraluci Milhomem)也被食人鯧「親吻」。她憶述在水中的她突然覺得腳部刺痛,便立即大叫,幸得朋友迅速將她拉上水,才沒大礙。
食人鯧能嗅到3公裡以外的血腥味,牙齒比大白鯊更有力。圖為普通食人鯧。
巴西各地都發生食人鯧襲擊人類事件,東北部阿拉戈斯州(Alagos)過去10日已收到25宗食人鯧襲人報告,東南部聖保羅則收到20宗同類報告。當地15歲青年席爾瓦(Lucas Andre da Silva)指,周日在河中與朋友玩耍時,突然感到有東西鑽進褲管內,把腳從水中提起,赫見全腳都是血,他更說:「真的咬得我很痛!」
乾旱令食人鯧殺入巴西泳灘覓食。
聖保羅沃圖波蘭加大學(Votuporanga university)的生物學家本霍齊(Bruno Benhocci)估計,近年乾旱情況影響到食物供應,令食人鯧陸續由淺灘移居至較深水域尋找食物。本霍齊說,食人鯧無法分辨一隻正在移動的手指與一條魚的分別,它們只是把可以放進口的東西全咬掉。
把手指當成一條魚?!真是恐怖!( ⊙ o ⊙ )
食人魚以兇猛聞名,俗稱「水中狼族」。以魚類和落水動物為食,也有攻擊人的記錄。牙齒會輪流替換使其能持續覓食,而強有力的齒立刻導致嚴重的咬傷。常成群結隊出沒,每群會有一個領袖。旱季水域變小時,食人魚會聚集成大群,攻擊經過此水域的動物。
早在2014年,巴西也發生過食人魚襲擊事件。
在巴西東北部的皮奧伊州(Piaui),由於過度捕撈,水中食物鏈平衡被打破,水虎魚缺少天敵,數量大增,同時又缺少小魚可吃,兇猛的「食人魚」——水虎魚(Piranha)開始頻繁攻擊人類。100多名遊泳者被咬傷並送進醫院。
為了重建食物鏈平衡,環保部門在皮奧伊州水域投放了10萬條羅非魚,以解燃眉之急,之後再投放20萬條其它魚類,這些魚一方面可供水虎魚食用,同時它們也特別喜歡吃水虎魚的卵。
本文來源:網易旅遊綜合 責任編輯: 閆珺_NQ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