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入水口,洪水衝來大量「食人鯧」,牙齒尖銳,三五斤一條

2020-12-02 騰訊網

廣州老鄉,洪水中釣魚,竟碰到一群「變異武昌魚」

家住珠江邊不遠的廣州兩位小夥,在江邊一條入水口垂釣時,碰到一件怪事:他們在江邊排水口附近「打路亞」(一種利用假餌進行誘釣的垂釣方法),收穫滿滿,但魚獲卻令他們大感驚奇。

——他們兩人釣起來的全是一種魚,3-5斤一條,樣子一模一樣......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常垂釣的朋友都知道,野釣的魚獲一般種類駁雜,各種野生魚都可能碰到,很少全釣獲單一魚種。

但這兩位小夥釣起來的這些魚,卻顯然都是同一魚種,魚身扁平呈灰褐色、體寬頭小,乍一看去,就像是一群「武昌魚」——即江鯿魚的一種。

這些魚是武昌魚嗎?

武昌魚其實就是江鯿,是大家熟悉的鯿魚中的一種,是長江流域較為常見的淡水魚,雜食性主要以水中碎屑、水草為食。

——很顯然,這兩位小夥在珠江入水口釣起來的並非武昌魚!

因為這些魚嘴裡有著堅硬的上下兩排牙齒,看起來竟有幾分像是人齒,顯然是一種肉食魚。

老鄉稱其「食人鯧」

其實,這種魚在廣東地區很常見,這兩位小夥對其也很熟悉,

其中一位釣魚小夥「小羅」介紹說,這種魚看起來雖然像是「變異了的武昌魚」,但其實是外來物種,叫淡水鯧魚,因為與食人魚是近親,因此又被當地老鄉稱為食人鯧。

食人鯧在廣東、福建的河道和近海水域,其實早就分布,許多人垂釣時都偶爾釣獲。

不過,像這種釣魚釣的全是食人的情況,則比較少見——應該是附近有養殖場被洪水衝開,這些食人鯧都是養殖場裡跑出來的養殖魚。

(食人魚肉質豐膩,口感軟彈細刺少,清蒸、紅燒皆可)

淡水白鯧在內地較為少見,但在福建、廣東,尤其是海南一帶,早就是一種魚市裡常見的魚鮮食材。

不過,雖然淡水白鯧的肉質口感上佳,但其本身卻是一種較為兇猛的掠食魚——否則也不會頂著「食人鯧」的惡名。

這麼多「牙尖齒利」的淡水白鯧逃入江裡,不禁有幾分讓人擔憂珠江生態是否會被影響

確實,每年洪水洶湧,受損失最大的就是養殖業,水庫洩洪、魚塘決堤,常常讓許多養殖魚「一掃而空」,大量辛苦養殖的塘魚,被洪水裹挾進入附近江河中。

然而這些養殖魚進入江河之後,一方面令養殖戶損失不小,另一方面卻有可能會對當地江河生態造成巨大破壞!

——這兩位小夥,也是將這一消息發到當地網絡上,號召當地釣魚愛好者前往「除害」,不知道是否能阻止這些「食人鯧」在河道裡的蔓延......

網友們,你們家鄉是否也有類似的養殖場被衝毀,大量養殖的外來物種入侵河道?

(助力生態,轉發、關注、隨手點個讚都是支持,也歡迎後臺私信我們爆料、吐槽)

相關焦點

  • 在珠江的入口處,受洪水影響出現大量牙齒鋒利的「食人鯧」
    廣州老鄉,在洪水中釣魚,竟然遇到了一群「變異的武昌魚」住在離珠江不遠的廣州的兩個年輕人,在江邊的一個入水口釣魚時,釣到了一種奇怪的魚
  • 垂釣淡水白鯧,它是「食人鯧」的近親,長著與其不匹配的牙齒
    淡水白鯧是「食人鯧」的近親,以食性兇猛著稱,是近些年我國淡水養殖的一個新品種。在南方廣受釣魚人喜愛,釣白鯧最過癮的地方莫過於和它的拼搏,特別是對釣魚新手,頗具挑戰性。還有些愛釣白鯧魚的人,喜愛它一身潔白中幾點殷紅的美麗,經常把釣回的白鯧養在水池裡觀賞它的遊姿。
  • 廣西「食人魚咬人」事件調查:魚種為南美食人鯧
    廣西「食人魚咬人」事件調查:魚種為南美食人鯧 (6/9)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柳州一市民的手掌被食人鯧咬傷
  • 巴西食人鯧出沒咬傷50人
    圖為白色食人鯧單單在巴西中部帕爾馬斯(Palmas)的泳灘,這個星期已經至少有8個泳客被咬傷,其中3名傷者是小孩,包括一名4歲男童,他的腳跟遭食人鯧咬走一大塊肉。不只小孩被咬,食人鯧連老人都不放過。食人鯧能嗅到3公裡以外的血腥味,牙齒比大白鯊更有力。圖為普通食人鯧。巴西各地都發生食人鯧襲擊人類事件,東北部阿拉戈斯州(Alagos)過去10日已收到25宗食人鯧襲人報告,東南部聖保羅則收到20宗同類報告。
  • 廣西柳州懸賞誘捕食人鯧 市面出現假冒售賣
    ,這條咬傷人的食人鯧有著鋒利的牙齒(7月7日攝)。柳州市7月9日起組織捕魚高手,在發現食人魚的河段,布下1萬多米長的漁網,並根據食人鯧喜愛腥味的特點,懸掛肉餌誘捕食人鯧。同時鼓勵市民參與,並宣布在集中誘捕階段市民每抓獲一條食人鯧獎勵1000元。  截至12日晨,當地共布網集中誘捕共捕撈到各種魚類約一百公斤,其中大部分為鱖魚、鯉魚、鰱魚等。12日上午,當地將這些魚放生到了柳江中。
  • 廣西「食人魚咬人」事件調查:魚種為南美食人鯧1/42012-07-12 09:04
    食人鯧有著鋒利的牙齒(7月7日攝)。它們有像剃刀一樣鋒利的鋸形牙齒,喜群居,是天生的殺人機器,獵殺一切可以移動的生物,將它們頃刻間分食乾淨……這是電影《食人魚》中的恐怖場景。而就在日前,珠江流域上遊的廣西柳州柳江邊真的發生了一起「食人魚」傷人事件,兩人被魚咬傷。經專家鑑定,咬人魚種確為產於南美地區的「食人鯧」。
  • 如何餵養食人鯧魚
    食人鯧眼睛發紅體呈卵圓形,側扁,尾鰭呈又形。體呈灰綠色,背部為墨綠色,腹部為鮮紅色。牙齒銳利,下顎發達有刺,以兇猛聞名。雌雄鑑別較困難。一般雄魚顏色較豔麗,個體較小,雌魚個體較大,顏色較淺,性成熟時腹部較膨脹。  成熟的食人魚雌雄外觀相似,具鮮綠色的背部和鮮紅色的腹部,體側有斑紋。有高度發展的聽覺。
  • 南方淡水釣白鯧 你一定不知道的那些事!
    白鯧食雜且廣,以比其小的魚、蝦、蟹、蜆、螺、藻類、水草、浮萍、水生和陸生蟲類,以及農作物葉、果實、根塊等為食,尤癖葷腥;白鯧生長迅速,魚塘中常見5斤左右的個體,大的個體可達10斤。白鯧屬熱帶魚類,畏冷,深冬持續低溫若未做保溫措施易凍死;該魚刺少肉嫩,味道鮮美;因其貪饕,見餌就搶,十分好釣,筆者便談談開放魚塘釣鯧魚的方法。一、釣具準備1.手竿。
  • 長江發現「食人鯧」,違規放生最高罰100萬!
    相信大家一聽到食人鯧三個字就知道,這不是什麼簡單的魚類了,它長著鋒利的牙齒,可以咬傷同類,甚至吃掉同類,這樣下去不僅會破壞當地生態平衡,還可能會危及當地居民的生命安全。亞馬遜河流中的食人魚是一種群居動物,它們一同行動時可以在幾分鐘之內活活咬死一頭牛,有多麼恐怖可想而知。
  • 揚州有「食人鯧」近親「紅肚鯧」外來生物市場亟待規範
    出處:揚州晚報        瀏覽量: 1773 次 我要評論   「廣西食人鯧咬傷兩人手掌」的新聞引發市民廣泛關注。記者探訪發現,揚州市場上有食人鯧近親——紅肚鯧出售。專家表示,我國還沒有規範「食人魚」這一類觀賞魚的買賣,但「食人魚」如被放生到野外環境,會危害本地的生態。  走訪  揚州有食人鯧近親紅肚鯧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紅園花鳥市場。提起廣西食人魚傷人事件,一經營觀賞魚的商家告訴記者,揚州也有相似的「食人魚」——紅肚鯧。
  • 經專家鑑定是淡水白鯧 -食人鯧-中安網...
    頭骨粗壯,下頜突出,嘴裡清晰可見兩排尖利的白色牙齒。魚的胸鰭、腹鰭和尾部都呈鮮豔的橘紅色,外緣有黑色花紋。「我捕魚這麼多年,還從來沒見過河裡有這種魚!以前從電視上看到過有關食人鯧的報導,感覺挺像。」張師傅說。與食人鯧特徵非常接近  當天下午,通過與網上的資料圖片對比,記者發現這兩尾小魚與一種學名叫鋸脂鯉的魚外形特徵十分相似。這種鋸脂鯉以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名字著稱於世———「食人鯧」!
  • 釣友在長江釣到「食人鯧」,無序放生該停一停了
    提到「食人鯧」,大部分人可能都會聯想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中的食人魚,長著鋒利的牙齒,當它們群起發動攻擊時,甚至能在幾分鐘內將一頭牛活活咬死吃掉,足見這種體型雖然不大的魚,到底有多麼兇猛。釣友在長江水域釣到的「食人鯧」如今,這種可怕的「食人鯧」,在我國的長江鄱陽湖水域中也被發現了。物種入侵!
  • 柳州全面圍捕食人鯧 專家稱繁殖成群可能小(圖)
    柳州迅速行動圍剿食人鯧  漁業專家:此魚難在柳江河過冬,繁殖形成種群的可能性很小  核心提示  一名柳州市民在柳江河中被疑似「食人鯧」的魚類咬傷,消息在7月8日今報頭版刊發後根據專家鑑定,這條傷人的魚屬於觀賞魚食人鯧魚類的一種。  據專家介紹,食人鯧魚類分屬四個屬,即:鋸齧脂鯉屬、臀點脂鯉屬、尻鋸脂鯉屬和鋸脂鯉屬。10年前我國就有人從非法渠道引進食人鯧作為觀賞魚養殖,引進品種有10多種,常見的有臀點脂鯉屬和鋸脂鯉屬。  事件中,傷人的食人鯧為桑氏鋸脂鯉,俗稱紅腮鑽石水虎,隸屬於鯉形總目脂鯉科鋸脂鯉屬,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 食人魚真的「食人」嗎?
    就讓小青帶大家一起揭開食人魚神秘的面紗01食人魚的兇猛之處食人魚也叫做食人鯧尖銳的牙齒是它們最有力的武器,再加上其上下顎的強大咬合力,甚至能把鋼製的魚鉤咬斷。它們咬住獵物後便絕不鬆口,通過身體的扭動將肉撕下來。一旦被咬的獵物溢出血腥,它們就會用鋒利的尖齒瘋狂地撕咬切割,直到剩下一堆骸骨為止。
  • 深圳有人偷售食人鯧 網購它叫「紅肚水虎」
    近日,記者在福田花卉市場內走訪,當記者向店主們詢問是否有食人鯧銷售時,店主們紛紛「聞魚色變」,部分店主還特地告知記者食人鯧是禁止銷售的。但當記者挪步下一店鋪時,店主細細打量和詢問完記者來意後,悄悄將記者引進室內,記者發現多個魚缸裡都有一尾「尖牙利齒」的食人鯧。店主還表示,市場內大部分觀賞魚店鋪都有食人鯧售賣,而且若不滿意「現貨」,還可以代為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