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10月19日報導,10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舉行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充分認識推動量子科技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量子科技發展戰略謀劃和系統布局,把握大趨勢,下好先手棋。
在集體學習現場,清華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講解,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有高度、立意深遠。」薛其坤對科技日報記者回憶當天的情景時說,「總書記和中央領導高度重視現代科學的發展,高瞻遠矚,作為科學家感到非常振奮。」
薛其坤表示,在當天的會議上,他主要介紹了世界量子科技發展歷程和態勢,以及量子科學的發展對目前的信息技術,比如電子計算機和高密度信息存儲等第一代量子技術的重大推動作用;也介紹了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在量子科學和技術上取得的成就,包括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實驗發現、「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發射等;同時,對我國如何加強量子科學基礎研究、發展第二代量子技術、推動人類完成第二次量子技術革命提出了建議。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量子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加快發展量子科技,對促進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安排這次集體學習,目的是了解世界量子科技發展態勢,分析我國量子科技發展形勢,更好推進我國量子科技發展。
這次會議讓薛其坤充分感受到,中央領導對現代科學的發展、對前沿科學知識、對世界新的發展趨勢的重視。在他看來,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不僅為量子科學,更為整個科學研究指明了方向。創新驅動發展,科技是其中關鍵一環,新的科學技術如何推動國家經濟發展是科學家們要思考的問題。
「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是站在更大格局、更廣的角度看待量子科技、看待科學,讓我印象深刻。」薛其坤說。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要培養造就高水平人才隊伍。重大發明創造、顛覆性技術創新關鍵在人才。要加快量子科技領域人才培養力度,加快培養一批量子科技領域的高精尖人才,建立適應量子科技發展的專門培養計劃,打造體系化、高層次量子科技人才培養平臺。
人才是一個事關長遠的問題,關係著科學研究的「後勁」。習近平總書記對於量子科技領域人才問題的關注,讓科學家們對量子科學的未來充滿信心。薛其坤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對於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怎麼培養都有深入的思考。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的圍繞量子科技前沿方向的學科和課程體系建設、領軍人才的培養、頂尖科學家負責制、科技人員績效考核評價機制等都是非常具體的要求,極具指導性。
對於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的要加強量子科技領域國際合作,提升量子科技領域國際合作的層次和水平,薛其坤也感受深刻。「總書記不光是站在中國角度,更是站在中國為人類發展作貢獻、為推動世界科技發展作貢獻的角度來看問題。」他說。
(原題為《從更廣角度看量子 以更遠眼光看科學 薛其坤: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量子科技研究和應用前景重要講話催人奮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政治局集體學習,人才,量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