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雲原生,下一代人類定居地​

2021-01-16 CNCF

如果你對現代 IT 技術感興趣,你一定聽說過「雲原生」


2015 年,Google 等公司牽頭髮起雲原生計算基金會 (CNCF) 後,整個 IT 界似乎都在加速進入雲原生時代。


前些天我偶然讀到 CNCF 的一個官方繪本,以淺顯易懂的漫畫、巧妙的比喻科普了一系列雲原生概念:


「雲原生」是什麼?

相比於傳統的 IT 架構,雲原生架構有何優勢?

Kubernetes 為何是雲上的作業系統?

雲原生架構上如何做備份和容災?


即使是技術小菜雞如我,看完後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多了很多理解。而且這可比看乾巴巴的技術文章有意思多了。


正好,我司的 TiKV 雲原生項目今年順利從 CNCF 畢業,我的領導也是 CNCF 的中國區大使。


緣分至此,看起來我是時候動手翻譯這本繪本,偷偷科普雲原生,然後驚豔所有人了!

註:原繪本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為 CC-BY-4.0




(請橫屏食用)


👇👇👇





翻譯/ Coco

審校/ Charlotte

圖片處理/ Charlotte



-- THE END --



Credits


繪本故事繪製、Ruby 備份機器人:原創自 Kasten (https://kasten.io) (CC-BY-4.0)

繪本人物菲比、庫伯隊長:原創自 CNCF (https://phippy.io) (CC-BY-4.0)

小老鼠 Goldie:基於 Go Gopher 改編,出自 Renee French (CC-BY-3.0)


更多原繪本信息見

https://kastenhq.github.io/Phippy-In-Space/


🌟  感謝閱讀 🌟



| 關注福利 |

一隻狍子的奇思妙想後臺發送「雲原生」下載 PDF 版中文繪本


文章轉載自一隻狍子的奇思妙想。點擊這裡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期待你來填:2020年CNCF中國雲原生問卷

問卷連結(https://www.wjx.cn/jq/97146486.aspx)



掃描二維碼聯繫我們!



CNCF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成立於2015年12月,隸屬於Linux  Foundation,是非營利性組織。 

CNCF雲原生計算基金會)致力於培育和維護一個廠商中立的開源生態系統,來推廣雲原生技術。我們通過將最前沿的模式民主化,讓這些創新為大眾所用。請長按以下二維碼進行關注。

相關焦點

  • DTCC2020阿里雲李飛飛: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與數據倉庫系統點亮數據...
    ,不斷地在新領域發現新的價值。雲原生的架構,本質上底下是分布式共享存儲,上面是分布式共享計算池,中間來做計算存儲解耦,這樣可以非常好地提供彈性高可用的能力,做到分布式技術集中式部署,對應用透明。避免傳統架構當中的很多挑戰,比如分布式事務處理、分布式數據如何去做partition和sharding。
  • 環信「擁抱」雲原生 2.0,實現一地多中心分布式架構升級
    通過華為雲原生基礎設施提供的多雲治理能力,使環信擺脫傳統架構對業務大規模發展的限制,構建起多雲多中心的業務架構,並實現 「多雲一致性」的業務體驗。環信通過「一地三中心」將APP按地區分布到不同集群,固定接入和數據存儲靠Paxos實現高可用性;同時自研多地跨集群通信技術,既實現了「就近接入」,又讓APP跨集群共享與跨區信息同步,在優化用戶接入體驗的同時,也確保了服務的高可用。
  • 雲原生技術的內涵之討論
    對雲原生系統的應用進行分析建模和智能管理,對於保障雲原生應用服務質量和維護系統高效運行等都具有重要意義。雲原生即原生為雲設計,意味著應用原生被設計為以最佳的方式在雲上運行,從而充分發揮雲的優勢。雲原生的提出是為了解決傳統雲架構中應用升級緩慢、架構臃腫、不能快速迭代、故障不能快速定位、問題無法快速解決等問題,它的出現標誌著雲計算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 雲原生到底意味著什麼?
    很多時候,圍繞雲原生的討論會直接進入技術選擇,如容器化和微服務。毫無疑問,這些都是雲原生項目的潛在組成部分,但肯定不是全部。在本系列文章中,我們將從幾個不同的角度探索雲原生,包括技術和基礎設施,還包括架構、設計,以及可能最容易被忽視的人員和流程。用最簡單的術語來說,雲原生不只是說要遷移到雲,而是要充分利用雲基礎設施和服務的獨特性來快速交付業務價值。
  • 數據中臺的雲原生機會
    資金層面,雖然對於數據中臺的準確定義,業內仍然莫衷一是,甚至爆出茅臺這類客戶不滿意的負面新聞,但是資本還在源源不斷地向數據中臺賽道湧入。一方面,投資機構在袋鼠雲、智領雲、奇點雲、滴普、數瀾等老玩家身上繼續加碼,另一方面,九章數據、元年科技、科傑大數據、創略科技等數據中臺賽道新面孔也紛紛湧現。
  • 雲原生體系下的技海浮沉與理論探索
    結合可靠的自動化手段,雲原生技術使工程師能夠輕鬆地對系統作出頻繁和可預測的重大變更。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致力於培育和維護一個廠商中立的開源生態系統,來推廣雲原生技術。通過將最前沿的模式民主化,讓這些創新為大眾所用。
  • 數據中臺的雲原生機會 | 甲子光年
    彭鋒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點。2017年4月,彭鋒開始研究如何將大數據平臺做成一個產品——這就是智領雲數據中臺產品的前身。 相比國內眾多阿里基因的數據中臺廠商,智領雲的一個強標籤就是「雲原生」。因此,雲計算是雲原生的基礎,沒有雲計算就談不上雲原生。 智領雲創始人&CEO彭鋒告訴「甲子光年」,雲原生的核心要求之一就是所有的應用都必須能夠以類似於容器的方式,無差別地在任何一個節點上運行。 近兩年中國轟轟烈烈的、以企業上云為代表的企業數位化轉型,正是雲原生發展的最大推手,疫情更是成為加速企業上雲的催化劑。
  • 雲原生進入快車道 KubeSphere按下「加速鍵」
    當前雲原生已經進入發展的快車道,用戶越來越多,使用場景越來越複雜。特別是物聯網和邊緣計算的興起,雲原生技術在智慧樓宇、智慧城市等智慧場景得到廣泛應用。作為面向雲原生應用的容器平臺,KubeSphere 便針對企業混合雲以及雲原生應用的需求進行滿足,包括多集群管理、可觀察性、平臺安全能力等方面。
  • 日本人最嚮往定居地:北海道
    2020-09-20 10:21:46 來源:新華社在兩年年度調查中蟬聯第一 日本人最嚮往定居地:北海道新華社微特稿 日本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北海道是日本人最嚮往的定居地。日本「天空新聞24小時」網站近日報導,日本品牌綜合研究所去年開始面向民眾進行「都道府縣定居意願度調查」,依據調查結果評出榜單。調查涉及幸福感、生活滿意度、喜愛程度和居民定居意願等。結果顯示,北海道在調查中蟬聯第一,84.9%的調查對象願意把那裡作為定居首選地。衝繩縣排名由去年第九升至第二;第三位是福岡縣,排名與上年持平。
  • 雲原生背景下的運維價值思考與實踐
    作者:劉天斯,騰訊遊戲高級工程師 前言 隨著公司自研上雲戰略如火如荼地進行,IEG-增值服務部作為較早一批響應的團隊,截止目前自研上雲已完成1/3的流量切換,日PV超百億。
  • 人類定居北美時間向前推移1.5萬年
    墨西哥北部洞穴內發現人類居住痕跡近日,墨西哥薩卡特卡斯自治大學阿德萊安博士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稱在墨西哥北部薩卡特卡斯州的奇克維特(Chiquihuite)洞穴內發現了3萬年前人類在此居住的痕跡,由此將人類在北美定居的時間向前推移了1.5萬年。
  • 蘑菇街+華為雲原生,開啟直播新玩法
    當前,直播已成為當前電商行業中的核心紅利賽道,蘑菇街基於華為雲以應用為中心的雲原生基礎設施,打造的雲原生特效解決方案,開啟了直播新玩法,極大提升了客戶的購物體驗,這一次,蘑菇街再次走在了風口前面,為迷霧之中的直播平臺引領了新方向。
  • 金山雲發布全新Serverless產品 雲原生基礎設施再升級
    1月6日,金山雲舉行了雲原生媒體溝通會,金山雲副總裁、合伙人錢一峰在會上正式發布了全新雲原生全景圖、雲原生產品矩陣和最新的Serverless產品(容器實例KCI和Serverless容器服務KSK),並分享了金山雲在雲原生方面的技術歷程和產業實踐,通過構建適應於雲計算2.0時代的新一代雲基礎設施,加速產業數位化變革。
  • 北海道蟬聯日本人最嚮往定居地
    【新華社微特稿】日本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北海道是日本人最嚮往的定居地。這是北海道在這項已開展兩年的年度調查中蟬聯第一。日本「天空新聞24小時」網站13日報導,日本品牌綜合研究所去年開始面向民眾進行「都道府縣定居意願度調查」,依據調查結果評出榜單。
  • 雲原生時代的流量入口:Envoy Gateway
    那麼,優秀「畢業生」Envoy 能否成為雲原生時代下流量入口標準組件?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流量入口,在雲原生技術趨勢下,能否找到一個能力全面的技術方案,讓流量入口標準化?在實際業務流量入口代理場景下,Envoy 具備先天優勢,可以作為雲原生技術趨勢流量入口的標準技術方案:1.
  • 加速雲原生落地 KubeSphere把簡單交給客戶,把複雜留給自己
    這不僅與青雲QingCloud自身的努力有關,也與混合雲與雲原生的快速發展密切相關。數年前,雲計算在各行各業的普及也催生了混合雲時代的到來,但最初,混合雲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雲計算資源上;如今,混合雲開始逐漸滲透到企業業務應用中來。由此,來自應用層面的訴求,使得雲原生應用成為必然趨勢。
  • Quarkus 1.0 發布,Java 雲原生、容器優先框架
    Quarkus 是一個用於編寫 Java 應用的雲原生、容器優先框架。Quarkus 的總體目標是將 Java 帶入雲原生的應用開發,並使它成為 Serverless、雲和 Kubernetes 環境的領先平臺。Quarkus 代表了現代應用開發人員的根本性轉變,旨在解決 Java 在雲原生應用架構(如容器、微服務和 Serverless)方面面臨的一些缺陷。
  • 智能計算、邊緣計算環境下的雲原生進化之路
    雲計算的發展,經歷了虛擬化、商業IaaS、商業PaaS,到開源IaaS、開源PaaS、雲原生等階段,核心組成部分也經歷了從伺服器到虛擬機再到容器的演變。2015年創立的CNCF發布的開源平臺Kubernetes,讓雲原生技術得到長足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場景採用雲原生技術,企業和個人開發者4年增長了近20倍,來自超過2k個公司的3.5萬多個開發者向開源社區貢獻了14萬餘行代碼。今天,在5G、AI &大數據應用日漸普及的背景下,為適應多雲混合雲、智能計算、邊緣計算、異構計算等計算環境,雲原生正在迎來新的進化。
  • 雲原生2.0的邏輯之辯,如何讓每個企業都成為新雲原生企業
    雲計算的滾滾浪潮始於2006年,AWS的成立讓公有雲成為了整個雲行業的標杆,也形成了雲原生的技術洪流,推動了企業上雲和全行業數位化轉型的開啟。作為雲時代的技術基礎,雲原生能力自然功不可沒,但對於雲原生企業的理解,卻出現了一些偏離。
  • 關注行業雲原生(5):雲原生應用的技術內涵
    通俗地說,微服務是將單體應用拆分為多個組件,如用戶界面、消息隊列、資料庫訪問等,以電商交易為例,拆分為在線支付、訂單生成、訂單跟蹤等多個微服務,其中,每個微服務也可以進一步拆分,微服務之間通過接口進行調用,如此,就構建成了鬆耦合的架構,微服務彼此獨立,修改、更新、迭代不會牽涉到其他微服務的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