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0日,是我國第一個人民警察節,這也是社會各界對人民警察這一神聖職業給予的最高褒獎。2020年,對於全國的人民警察都是刻骨銘心的一年,監獄人民警察亦是如此。
高牆內,面對著罪犯
監獄警察堅守在一線
用心感化誤入歧途的人
接下來
讓我們一起傾聽
三名監獄警察
背後的故事和心路歷程
01
疫情前「守」字當先
他在監獄堅守了152天
25年前,一次偶然機會,大學畢業後的王土福成為一名監獄人民警察。即便當時他對監獄警察的工作「了解甚少」,但慢慢地,他愛上了這一職業,日復一日守衛著高牆內的安寧。
「監獄警察,我一當就當了25年。」1996年,從廣西民族學院畢業的王土福順利進入了茂名監獄,成為監管區的一名管教員,如今是茂名監獄的一名監區長。
他回憶起當年的場景,當時的道路還是土路,他拎著蓆子還有幾件衣服,坐上摩託車來到茂名監獄,下車時身上還被濺了不少黃泥。當推開那扇黑漆漆的大門後,他能感受到威嚴的氛圍,「這也是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罪犯,最初更多的是不知所措。」
茂名監獄警察通道
監獄內的工作,事無巨細,且事事不得忽視。當時的環境還比較艱苦,剛到監獄的王土福也有過想打退堂鼓的想法,「後來我看著罪犯一個個刑滿釋放,走出大門走向社會,心裡頭還是很觸動。」王土福說,印象較深的是,一個50多歲的男子被送到茂名監獄服刑,在服刑期間,因他年齡較大,加上有高血壓,王土福也時常會找他談心,關心他的身體情況,「在出獄時,他緊緊握著我的手,連說幾個謝謝。」
在成為監獄警察之前,王土福以為,監獄警察只是一個看管,「鐵門一關,看管好罪犯就可以了」。工作一段時間後,王土福發現並非那麼簡單,在他看來,監獄警察越來越專業化,是靈魂工程師,平凡且偉大,身上擔著改造罪犯的職責。
看到自己管教的罪犯認罪悔罪,回歸社會重獲新生,他漸漸明白了監獄警察的職責。於是他決心留下來,這一留便是25年,「我會一如既往地幹下來,直至退休。」
作為一名「老獄警」,在疫情到來時,王土福第一時間請纓加入,「這是我守了20多年的土地,疫情來了,就一個字:守。」王土福說,2003年非典時期,他是第一批封閉執勤的幹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他也是第一批封閉執勤的幹警。
去年一年,王土福在監獄執勤了152天,最長的一次封閉備勤執勤長達42天。王土福提到,他所負責的監區擔負著全獄罪犯的一日三餐工作,是監獄疫情防控的重點地區,從各類食材的檢驗、消殺、烹製到配送,容不得半點馬虎。
堅守在監獄一線,保衛著高牆內的安寧,這是老獄警王土福一輩子做的事情,「監獄內的事情很小很平凡,但做好了,也是一種偉大。」
王土福跟罪犯進行談心,疏導罪犯的情緒
02
「關鍵時刻拉他一把」
監獄警察的三種角色
爺爺是軍人,跟著爺爺長大的祝秋江,從小便立志當一名人民警察。大學畢業後,祝秋江報考了監獄警察,並以總分第一的成績,於2013年9月成為茂名監獄的一名監獄警察。
「從警之前,我在網上搜過很多關於監獄警察工作的資料。」祝秋江說,從警之後,他當過管教員和幹事,現在是一名分監區長。
提到自己的工作內容,祝秋江把自己稱為「萬金油」——也就是什麼都要懂,什麼都要會。監獄警察的工作是繁瑣的,帶領罪犯出操、就醫、勞動、思想教育等等,這每一件都考究獄警的細心觀察。
正在工作的祝秋江(右一)
「久而久之,看罪犯的走路(姿勢),有什麼不對勁往往都能發現。」祝秋江說,有一次,他看到一名罪犯走路摸了摸幾次肚子,他上前去過問,問了之後發現罪犯當天肚子不舒服,他便帶罪犯去監獄醫院就醫。
在祝秋江看來,監獄警察要在家長、老師、醫生這三種角色中轉化,「要像家長一樣了解他們的小心思,要像老師一樣教育傳授他們人生道理,要像醫生一樣保證他們的身心健康。」
在一次勞動時,有一名曾姓罪犯停下手上的工作,思考了一會再繼續勞動,反覆幾次,祝秋江問他是否有心事,但他沒有說。考過三級心理諮詢師的祝秋江知道他肯定有心事,休息時再次找他談心。交心之後,罪犯終於打開心扉,講了自己的經歷,邊哭邊講完。
「關鍵時刻拉他一把,這是我從警後對監獄警察的理解。」祝秋江說,進入監獄服刑的人員,只是一時走上歧途,而監獄警察是最後一道關,「自己的行為能影響一個人,這是一份功德無量的職業。」
這7年,他看到了不少刑滿走出高牆的罪犯對他的感激,也收到了寄回來的感謝信。在採訪過程,祝秋江拿出自己隨身攜帶的小本子,裡面還收著罪犯寫給他的小紙條。
2020年10月,祝秋江從辦公樓騎車前往監管區,在快到監獄大門時,一名剛準備出獄的罪犯向他深深鞠了一躬,喊了一句「祝區,謝謝!」一個鞠躬一聲謝謝,讓祝秋江更明白了監獄警察的使命,「這就是我們工作的意義。」
出監教育
03
從抓捕嫌犯到管教罪犯
同樣都是人民警察的擔當
從少年懷揣警察夢想,到高考選擇警校,如今的田科已當了近10年的警察。
「我最初是一名鐵路警察,如今是一名監獄警察。」田科說,之前他抓捕逃犯、犯罪嫌疑人,如今管教罪犯,警種變了崗位變了,但人民警察這一身份沒有變。
從鐵路警察到監獄警察,當一名警察是田科的夢想
2011年,田科從廣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畢業,成為上海鐵路公安局的一名鐵路警察。田科說,當鐵路警察時,遇到盜竊案件、網上追逃人員,他便會與同事共同部署抓捕行動。
2014年,田科在火車站執勤時發現了一名網上追逃人員,「抓到他之後,他很怕去監獄,問我要做幾年牢。」田科說,之前的他對於監獄也沒有太多的概念,「但這些人被審判之後,下一步如何改造好,同樣重要。」
2017年,田科重新報考,成為了茂名監獄的一名監獄警察。他描述了自己的想法:從抓捕到審判後入獄改造,再到出獄成為守法公民,「監獄是最後一道防線,做好這一環節,守衛平安。」為此,打從進入監獄高牆工作的第一天,田科便遠離了喧囂的世界,抱著認真改造好每一名罪犯、讓社會更加平安的想法在工作。
三年的監獄警察經歷,看到自己管教過的罪犯不斷走上正確的道路,讓田科有很大的觸動。田科說,日復一日事無巨細,守住監獄安全穩定,這是監獄警察的職責所在。
來源丨南方都市報、省監獄局
廣東司法行政
官方微信號
原標題:《警察節丨三名監獄警察的故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