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永恆——西安監獄警察徐劍波同志遺體捐獻 告別儀式在西安交大...

2021-01-13 陝西畫報

身著鍾愛一生的警服,他靜靜躺在鮮花綠葉之中,警帽半遮臉面,因為他的眼角膜已於病逝次日移植給一位銅川患者、一位山西患者,今天,他的遺體還將捐獻給西安交大醫學部供解剖研究。

他就是西安監獄警察徐劍波同志。徐劍波同志生於1964年元月,1984年加入監獄人民警察隊伍,200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西安監獄生活衛生科主任科員,一級警督警銜。2019年8月11日下午,與癌症頑強鬥爭了7年後與世長辭,終年55歲。8月15日,徐劍波同志遺體捐獻告別儀式在西安交大遺體捐獻中心舉行,西安監獄百餘名警察和他的家人一起灑淚送別戰友。

1984年3月,徐劍波招錄至西安監獄,先後在生活衛生科、供應科、十一分監區、十七分監區工作,多次被監獄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公務員,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從警35年,他的身上無處不體現著忠誠與擔當、敬業與奉獻。他為大家管夥食,駕駛一輛三輪車起早貪黑,在物質不太豐富的歲月裡,努力讓大家享受著美味佳餚;作為管教警察,他把嚴格、公正、文明執法作為一種信仰,用熱心和愛心融化堅冰,以潤物無聲的擔當轉化著一個又一個扭曲的靈魂;作為現場管理者,他開起了清運車,不僅忍受著垃圾的惡臭和骯髒,還要瞪大警惕的雙眼,決不讓任何安全事故隱患從眼前逃過。2012年末,他被確診為骨髓瘤,他堅持與病魔抗爭,用堅強和快樂、敬業和奉獻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每期化療後,只要能掙扎著下床,他就帶上口罩出現在獄內清運現場,目不轉睛地盯著裝車的每一個細節。站不住了,他就席地而坐,有時還得在別人的幫助下站立起來。領導說「老徐換個崗位吧,到辦公室幹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卻說「只有工作能讓我忘記病痛,讓我再堅持堅持,得對得起監獄黨委的關懷、關愛和照顧!」同志們看著老徐蒼白的面龐,心疼地勸他休息靜養。他總是笑著說「跟大家工作時間長了,有感情,捨不得跟大家分開。」

雖然生命只有短短的55載,但他豁達從容,始終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他好運動,球場上、健身房,都曾灑下過他快樂的汗水;他愛藝術,繪畫、根雕,都沉浸過他的睿智和辛勤;他喜遠足,名山大川常留下他年輕矯健的身影。病痛沒有讓老徐失去對生活的熱愛。做不了劇烈運動,他就蹬上自行車,身體好,就在山間溪邊悠悠騎行,讓清風吹去身上的疼痛;身體差,就在街區小巷慢慢穿梭,讓汗水洗去心靈的塵埃。沒法再創作新的作品,就把過去的根雕、畫作拿出來把玩,在藝術的海洋裡徜徉;沒有能力再去旅行,他就翻看過去的相冊,繼續在大好山河中放飛自我。

生如夏花,徐劍波同志做到了生命最後的綻放。他自願作出了眼角膜和遺體捐獻的決定,讓更多的盲者重見光明,為醫學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他的一生雖然平凡,但他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堅守無私奉獻、絕症七載履職不輟、生命終點大義捐身,這,又是多麼的不平凡!

告別儀式現場,多少戰友泣不成聲、揮淚相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系主任周勁松教授、陝西省紅十字眼庫主任銀勇同志對他的捐獻行為深表感謝;西安交大醫學部綜合辦主任孟曉軍為他的家人頒發《捐獻榮譽證書》,他的名字也永遠鐫刻在西安交大醫學部的「生命永恆」遺體捐獻紀念碑上。

正像輓聯所言,徐劍波同志「不忘初心 情注高牆數十載 春風化雨為金盾增輝;牢記使命 遺志捐身彰大愛 英骨永存樹道德豐碑。」西安監獄黨委副書記、政委郭耀成接受陝西電視臺記者採訪時說:「他是一名普通的監獄人民警察,但是他的身上體現著我們西安監獄乃至全體監獄人民警察的良好風貌和高尚情操。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紮實推進之際,劍波同志的義舉就是『守初心 擔使命』的生動實踐。我們要以他為榜樣,提高政治站位、堅守安全底線、踐行改造宗旨,全面落實以政治改造為統領的「五大改造」新格局,為建設世界上最安全監獄、促進監獄事業健康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親愛的戰友,安息吧!

(圖並文/陝西省監獄管理局何延軍 西安監獄王麗)

相關焦點

  • 劉少奇長女劉愛琴遺體告別儀式取消,已舉行遺體捐獻儀式
    劉少奇長女劉愛琴遺體告別儀式取消,已舉行遺體捐獻儀式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06-17 17:26 來源
  • 王振美同志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記者江雅雯)11月30日,全國道德模範、「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獲得者、「中國好人」王振美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蓮花縣殯儀館舉行。  王振美同志因病搶救無效,於11月25日12時10分在蓮花縣六市鄉家中與世長辭,享年95歲。
  • 西安交大博物館開館 鍾明善捐贈2667件藏品
    省市文化、文物、考古、戲曲及教育界知名人士、專家學者數百人出席隆重的開館儀式,並興致勃勃地參觀博物館。面對如潮的人流,為開館付出巨大心血的西安交大博物館館長、著名書法家鍾明善告訴記者:「我很欣慰,後面要做的事會更多!」
  • 用生命傳遞愛!西安又有16人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11月16日,邱金花和大家一起組團登記捐獻器官和遺體,回去後,將這事告訴了小她兩歲的妹妹邱銀花,並迅速得到響應,24日,她陪著妹妹一起,到達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填寫登記表。隨後,姐妹倆各自拿著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證書,合影留念。
  • 遺體捐獻--讓生命之光延續
    水母網02月24日訊(通訊員 孫美潔)2018年2月22日,山東省蓬萊市李愛榮女士走完了她人生最後一程,實現了遺體、角膜雙捐獻。熱心公益,無私奉獻生於1956年的李愛榮是蓬萊市紅十字會辦公室工作人員熟悉的熱心阿姨,這源於她養了一個熱心公益的好兒子—蓬萊仙境救援隊隊長袁平先。
  • 清明節緬懷遺體捐獻者 「大體老師」大愛無聲
    2017年4月1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在遺體捐獻者紀念碑前,遺體捐獻者家屬等社會各界人士緬懷這些令人尊敬的捐獻者。華商報記者 黃利健 攝  對醫學院的學生來說,那些捐獻遺體供他們學習、解剖的人,有一個尊稱——「大體老師」。「大體老師」雖不能講話,卻用自己的身體,教學生們最直觀的醫學知識。
  • 我國著名核材料與核燃料科學家李冠興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我國著名核材料與核燃料科學家李冠興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2020-12-03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王敏生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蘇州舉行
    1月14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中共蘇州市委原書記、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王敏生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蘇州舉行。王敏生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1月12日在蘇州逝世,享年87歲。中共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江蘇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等送花圈表示悼念。
  • 「西遷精神」升華西安交大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學材料與工程學院院長單智偉說:「老一輩交大人從無到有的創造,激勵我們新一代交大人從有到強、從強到優,我們要弘揚傳統,艱苦創業,努力爭創世界一流。」在今年1月8日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西安交大主持的7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數居全國高校第二位。守好業、再創業 西遷精神永續
  • 「網聚時代正能量 爭做西安好網民」2020西安好網民活動正式啟動
    8月6日下午,由西安市委網信辦、市委文明辦、市教育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聯合主辦,新浪陝西承辦,西安市網絡聯誼會協辦的「網聚時代正能量 爭做西安好網民」2020年西安好網民活動啟動儀式暨雲上發布會在西安交通大學絲路報告廳隆重舉行。
  • 著名物理學家閔乃本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著名物理學家、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閔乃本的遺體告別儀式在館內舉行。閔乃本院士9月16日在江蘇南京病故,享年83歲。其逝世後,習近平、李克強、汪洋、胡錦濤、溫家寶、張德江、俞正聲、吳官正等同志通過不同方式表示哀悼。江蘇省各級黨政機關、民主黨派、高校和社會團體代表以及南京大學師生代表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
  • 西安多人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引關注 眾多市民也想捐獻
    13人組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  自己登記捐獻人體器官之後,她又帶著13人一同前往登記,第二次則是帶著16人,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隊長邱華兩次組團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登記捐獻人體器官的事跡經《華商報》報導之後,引發廣泛關注。
  • 西安交大一附院舉行馬丁「雙聘院士聘任儀式」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通訊員 王美英 記者 阮班慧 )1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婦產科學系主任馬丁教授一行3人蒞臨交大一附院進行參觀指導,全面助力醫院婦產科學系的發展建設。下午 2 點 30 分,在 交大一附院 科教樓學術報告廳舉 行 了馬丁 「 雙聘院士聘任儀式 」 暨學科建設專題報告會,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顏虹、全體院領導、中層幹部、學科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黨委書記馬辛格主持了本次大會。 施秉銀院長對馬丁院士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感謝他對醫院建設發展的大力支持。
  • 西安交大第一附院與西安楊森籤聯合打造網際網路醫院新模式
    9月24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與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舉行網際網路醫療合作備忘錄籤約儀式暨數位化醫療圓桌論壇,共同探索以網際網路為基礎、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健康服務新模式。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鍾洪江、陝西省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於春富局長、西安交通大學顏虹副校長、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施秉銀院長、黨委馬辛格書記、馬現倉副院長、鄒餘糧院長助理、東院許慶麗院長;西安楊森總裁安思嘉(Asgar Rangoonwala)、西安楊森市場準入與政府事務副總裁陳建、西安楊森副總裁、核心產品事業部負責人張巍等出席活動。
  • 讓生命再閃光!溫州舉行首對「大體老師」夫妻捐獻儀式
    早在今年1月初,相伴了63年的妻子陳翠茶先他一步離世,並把遺體無償捐獻給了溫州醫科大學,用於該校的醫學教學研究。在妻子的遺體告別會上,章克光老人更加堅定自己的心意:他也要捐獻遺體,和妻子一起做一名「大體老師」。今年4月,老人在病床上填寫了《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志願書》。那一天他顯得很高興,多次跟身邊的親人講,他和妻子都是軍人,他們又一次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 93歲離休幹部昨捐獻遺體 20多位醫學院大學生獻花
    昨天下午,一場特殊的告別儀式——93歲離休幹部王培孔老人的遺體告別暨捐獻儀式在紹興文理學院醫學院舉行。社會各界代表出席了儀式,20多位紹興文理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的大學生敬獻菊花。  王培孔老人生於1924年11月,山東泰安人,1946年2月入伍,1947年2月入黨,曾任嵊縣副縣長、紹興市糧食局局長等職,1985年9月離休。
  • 西安交大將推進研究生教育改革
    本次會議系統總結了西安交大近年來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成效,探討了未來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方向,並對下一步研究生教育工作進行了安排。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徐維清說,西安交大在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希望西安交大繼續弘揚「西遷精神」,大膽探索,狠抓落實,大力培養關鍵領域緊缺人才,推動研究生教育再上新臺階。
  • 「遺體捐獻」是生命至高價值的最美詮釋
    如今,依照老人生前的遺願,他的遺體被無償捐獻給醫學科學事業,以另一種形式延續著生命的價值,平凡的生命演繹出動人的樂章。遺體捐獻是一種高尚人格的體現,是對自身對社會乃至對自然的一種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而對社會來說,遺體捐獻對社會醫療衛生事業有著極大的貢獻,人體解剖、人體器官移植等都需要穩定的遺體來源,無數患者因為捐獻者無私的奉獻而獲得了新生,這對於捐獻者本人而言,何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生命延續呢?
  • 告別新聞|紹興體育老師去世捐獻遺體,兒子:籤字那一刻,終於理解了他
    王陸軍告別儀式 【送別】 王陸軍的遺體告別儀式,在杭州市殯儀館舉行。花圈擺了一屋子,人們都紅著眼睛,有人抱著王陸軍的妻子痛哭失聲。 王陸軍其實還很年輕,今年才57歲。他是因為癌症離世的。因為太年輕了,親朋好友難以接受。告別現場,悲傷瀰漫著。 來送別的人,細聲地聊著這位做了一輩子人民教師的逝者。
  • 生命落幕時的美麗饋贈 陝西省又有16人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感謝大家,正是因為有了這麼多的愛心人士,我們才能在大愛的路上持續走下去,這是在用生命傳遞愛,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16人的大愛心聲11月24日,在登記捐獻的現場,志願者們開始只想著捐獻人體器官,後來臨時改變了主意,都在「遺體」的選項裡也打了勾。他們都希望自己百年之後,還能給其他人、給醫學研究留點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