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核材料與核燃料科學家李冠興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2020-12-07 澎湃新聞

我國著名核材料與核燃料科學家李冠興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2020-12-03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3日上午,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我國著名核材料與核燃料科學家、工藝技術專家、新型特種材料研究及應用的奠基人、研究試驗堆燃料元件研究製造的開拓者、行業學術的引領者,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同志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市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

李冠興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2月1日6時0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

黨和國家領導人李克強、王岐山、王晨、劉鶴、陳希、張德江、吳官正、王勇、肖捷、劉延東同志對李冠興同志的逝世表示悼念,對其家屬表示慰問,並送花圈。胡錦濤同志辦公室來電對李冠興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對其家屬表示慰問。

3日上午,禮堂內莊嚴肅穆,哀樂低回。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劉永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賴新春,中核集團餘劍鋒、顧軍、曹述棟、陳書堂、王傑之、馬文軍,中國華能王森,中國核學會王壽君、丁中智,以及王毅韌、王炳華、康克軍、趙軍、孫又奇,院士張平祥、彭壽、武勝、劉正東、孫傳堯、張聯盟、周永茂、羅琦、蒙大橋,國家能源局等有關部門領導參加告別儀式並敬獻花圈。

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國工程院,國家國防科工局,國家核安全局,內蒙古自治區黨委,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核集團、中國華能、國家電投集團、中國一重、中廣核集團,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南大學、南華大學,中國核學會等國家部委、地方黨委、企業集團、科研高校、社會團體等敬獻花圈表示哀悼。美國機械工程學會、西屋電氣公司等國外組織和企業也敬獻花圈表示哀悼。

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副院長王辰,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石泰峰,黨委副書記、主席布小林,黨委常委劉奇凡、白玉剛、孟凡利、楊偉東,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幹傑,以及中核集團李清堂、申彥鋒,中國華能舒印彪,國家電投集團錢智民、江毅、祖斌,東方電氣俞培根,中廣核集團楊長利,和多位院士等敬獻花圈。

前來參加告別儀式的還有中核集團李曉明、潘建明、李朝暉、王安民,集團公司總部各部門代表,李冠興同志生前工作的地方有關部門、單位同事,生前好友、親屬以及學生等。

李冠興同志病重期間,中核集團多位領導赴醫院進行慰問;逝世當天,餘劍鋒、顧軍到家中弔唁,並代表中核集團全體幹部職工表示慰問。

李冠興同志生平簡介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2月1日6時0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

李冠興同志,1940年1月14日出生於上海,196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核材料專業,1966年清華大學核材料碩士研究生畢業。1967年分配至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工作。1982年至1984年公派至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任冶金工程系訪問學者。1990年至2001年任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總工程師。1999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1年至2004年擔任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廠長,後任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名譽廠長、名譽總經理。2008年至2018年任中國核學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長和第八屆理事會黨委書記、理事長。2018年至今任中國核學會第九屆理事會監事會監事長,中國核學會核材料分會理事長。2019年8月榮獲「中國核學會特別貢獻獎」。2020年1月被授予「核工業功勳人物」榮譽。

李冠興同志曾兼任國家核安全專家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核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能源先進核燃料元件研發(實驗) 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顧問,核工業特種材料研究開發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核集團核燃料與材料研發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反應堆燃料及材料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雙聘教授及精細陶瓷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務。

李冠興同志是我國著名核材料與核燃料科學家、工藝技術專家,新型特種材料研究及應用的奠基人,研究試驗堆燃料元件研究製造的開拓者,行業學術的引領者。在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工作期間,主持了多種類型核燃料元件的研製工作,成功研製出多種新型研究試驗堆燃料組件;主持研究開發了一系列的特種材料,並將其拓展應用到多個行業領域;主持建設了我國第一條重水堆核電站用CANDU-6燃料棒束生產線,為我國的核燃料元件製造技術的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中國核學會工作期間,以「積極向國際一流學會邁進」為目標,帶領學會推動建成了多個高端的國內外學術交流平臺,促進了國內外學術交流服務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在活躍學術思想、引領行業技術創新、促進核科學技術繁榮發展和應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使核學會的建設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

五十多年來,李冠興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踐行「兩彈一星」精神和核工業精神,腳踏實地、勤奮耕耘在他熱愛的核事業領域,始終秉持「求真務實、創新圖強、厚道為人、報效祖國」的人生信念和「自知者明、自勝者強」的科學態度,以淵博深厚的專業水平,在我國金屬型核燃料元件、研究堆核燃料元件、新型特種材料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為促進我國核科學學術引領、產業發展、國際交流、科普宣傳、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為我國核科學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他的功績將永遠載入史冊!

大師遠行,長歌未盡,李冠興同志的崇高品德和學術精神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我們沉痛哀悼並深切緬懷李冠興同志!

作者:盛安陵

攝影:胡 鋼

原標題:《我國著名核材料與核燃料科學家李冠興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著名核材料與核燃料科學家李冠興院士逝世 享年81歲
    新京報快訊 據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信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2月1日6時0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圖片來源: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官方微信李冠興1940年1月14日出生於上海,196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核材料專業,1966年清華大學核材料碩士研究生畢業。1967年分配至內蒙古包頭核工業部二〇二廠工作。1982—1984年公派至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任冶金工程系訪問學者。1999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 今年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 共和國今年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大師遠行,長歌未盡。據「光明日報」微信公眾號消息:2020年12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因病在京逝世。李冠興曾任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名譽總經理、核工業特種材料研究與開發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反應堆材料和燃料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顧問。李冠興長期從事核燃料與工藝技術的研究,在生產堆燃料元件、研究堆燃料元件、靶件和鈾材料的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主持與具體組織的研究堆多層套管狀燃料組件和兩種板型燃料組件均已投入生產,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
  •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2020年12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因病在京逝世。李冠興院士長期從事核燃料與工藝技術的研究,在生產堆燃料元件,研究堆燃料元件,靶件和鈾材料的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經常告訴身邊人,「有些東西不是金錢能買到的,人總要有點精神。」一路走好!
  •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共和國今年已送別36位兩院院士
    據「光明日報」微信公眾號消息:2020年12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因病在京逝世。李冠興,1940年1月14日出生於上海,196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1966年研究生畢業。1982年至1984年,他獲公派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冶金工程系作訪問學者,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李冠興院士逝世
    光明日報北京12月1日電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2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1歲。李冠興,1940年1月14日出生於上海。196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核材料專業。
  • 著名物理學家閔乃本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著名物理學家、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閔乃本的遺體告別儀式在館內舉行。閔乃本院士9月16日在江蘇南京病故,享年83歲。其逝世後,習近平、李克強、汪洋、胡錦濤、溫家寶、張德江、俞正聲、吳官正等同志通過不同方式表示哀悼。江蘇省各級黨政機關、民主黨派、高校和社會團體代表以及南京大學師生代表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
  •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去世!到現在為止,已有36位兩院院士逝世
    據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於2020年12月1日在北京逝世。李冠興,1940年1月14日生於上海,196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1966年畢業於研究生。1982年至1984年,他被公開分配到俄亥俄州立大學冶金工程系擔任訪問學者。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今日去世!到現在為止,今年已有36位兩院院士逝世
    據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於2020年12月1日在北京逝世。李冠興,1940年1月14日生於上海,196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1966年畢業於研究生。1982年至1984年,他被公開分配到俄亥俄州立大學冶金工程系擔任訪問學者。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中科院院士丁夏畦先生遺體告別儀式今日舉行
    告別室內,丁夏畦的親人在作遺體告別。攝影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告別儀式後,丁夏畦的親人走出告別室。攝影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告別儀式後,丁夏畦的親人走出告別室。攝影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新京報快訊(記者侯潤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丁夏畦先生遺體告別儀式,今日上午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據了解,2015年5月11日,丁夏畦先生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享年87歲。  據悉,丁夏畦先生是我國偏微積分方程理論和應用研究的開拓者。
  • 我國工程院院士、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逝世
    2020年12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因病在京逝世。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曾任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名譽總經理、核工業特種材料研究與開發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反應堆材料和燃料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顧問。
  • 中國工程院院士、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逝世
    2020年12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因病在京逝世。李冠興,1940年1月14日出生於上海,196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1966年研究生畢業。1982年至1984年,公派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冶金工程系訪問學者。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院士逝世
    【光明追思】2020年12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因病在京逝世。李冠興,1940年1月14日出生於上海,196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1966年研究生畢業。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名譽總經理,核工業特種材料研究與開發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反應堆材料和燃料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顧問。李冠興長期從事核燃料與工藝技術的研究,在生產堆燃料元件,研究堆燃料元件,靶件和鈾材料的研究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
  • 「核工業功勳」人物李冠興院士逝世
    今天,突然傳來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因病在京逝世的消息。李冠興院士是「核工業功勳」人物之一。中核集團宣傳文化中心正在進行核工業功勳人物的系列報導,就在一周前,編者還簡訊聯繫過李院士,得到回覆「十分抱歉,我在住院治療。」
  • 中國工程院院士、核材料專家李冠興逝世
    2020年12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因病在京逝世。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名譽總經理,核工業特種材料研究與開發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反應堆材料和燃料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科技委顧問。
  • 中國核學會核材料分會迎來最大規模學術年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作為我國核材料領域內影響範圍最廣、學術水平最高的會議,中國核學會核材料分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中國核學會核材料分會成立40周年紀念大會近日舉行。這次年會,也是中國核學會核材料分會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 著名出版人沈昌文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上午10 時,沈昌文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西八寶山殯儀館蘭廳舉行。廳外的門匾上,黑底白字的「沈公我們永遠懷念您」,以及「讀書無禁區,寬容有情有愛,終圓書商舊夢;知道有師承,溯往無雨無晴,俱是閣樓人語。」條幅、輓聯高懸。
  • 「中國編輯的典範」 著名出版家沈昌文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著名出版家、編輯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原總經理、《讀書》雜誌原主編,資深編審沈昌文,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1月10日6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沈昌文遺體告別儀式2021年1月14日上午10時在八寶山殯儀館蘭廳舉行。
  • 「兩彈一星」元勳陳能寬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舉行
    6月2日,「兩彈一星」元勳陳能寬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炎良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2日電(記者 張炎良 黃昂瑾 見習記者 嶽巍)6月2日上午10時許,中國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陳能寬同志的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
  • 王振美同志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記者江雅雯)11月30日,全國道德模範、「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獲得者、「中國好人」王振美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蓮花縣殯儀館舉行。  王振美同志因病搶救無效,於11月25日12時10分在蓮花縣六市鄉家中與世長辭,享年95歲。
  • 劉少奇長女劉愛琴遺體告別儀式取消,已舉行遺體捐獻儀式
    劉少奇長女劉愛琴遺體告別儀式取消,已舉行遺體捐獻儀式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06-17 17:26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