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編輯的典範」 著名出版家沈昌文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2021-01-15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

輓聯如雪,哀思如雨。

著名出版家、編輯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原總經理、《讀書》雜誌原主編,資深編審沈昌文,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1月10日6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沈昌文遺體告別儀式2021年1月14日上午10時在八寶山殯儀館蘭廳舉行。

中宣部出版局、中國出版協會、韜奮基金會、中國出版集團公司、人民文學出版社、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公司、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上海三聯書店、臺北三聯書店有限公司和一些出版機構、書店、學術文化機構等單位以及各界友人參加了告別儀式。

沈昌文祖籍浙江寧波,1931年9月26日出生於上海,肄業於私立民治新聞專科學校。1951年—1980年在人民出版社先後任校對員,總編室秘書,國際政治編輯室、歷史編輯室編輯。196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3月任人民出版社三聯編輯室主任兼《讀書》雜誌負責人,1983年任三聯書店副總編輯兼三聯圖書編輯室主任。1986年1月—1992年12月,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經理。自1980年起,至1995年退休前,兼任《讀書》雜誌負責人、主編。

沈昌文一生從事編輯出版工作七十年,默默耕耘、辛勤奉獻,不斷開拓、成績豐厚。他從校對員做起,自學俄語,翻譯過多種俄文著作,主辦過內部刊物,編審外國政治學術著作,策劃編輯過眾多影響較大的圖書和叢書,撰寫有分量的分析性書評,團結知名學者作家,培養出版新秀。

沈昌文主持恢復獨立建制後的三聯書店工作,直至退休的十年,是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十年。他帶領三聯書店同仁上承「竭誠為讀者服務」的店訓宗旨,篳路藍縷,開創新三聯中興事業,為其後「人文精神、思想智慧」的出版理念、「一流、新銳」的出版標準奠定基礎。其間出版了大量優秀精品圖書、經典圖書,諸如「文化生活譯叢」「現代西方學術文庫」「新知文庫」「現代外國文藝理論譯叢」「傳記叢書」「美國文化叢書」「日本文化叢書」「中華文庫」「蔡志忠中國古籍漫畫」等系列叢書套書,以及《寬容》《情愛論》《性心理學》《第三次浪潮》等大批圖書,產生廣泛且深遠的思想文化與社會影響,由此確立了三聯書店中國學術文化出版重鎮的地位。他繼承三聯老傳統,開創三聯新事業,使三聯品牌煥發出新的活力,為中國出版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備受中國出版界推崇,被譽為「中國編輯的典範」。

沈昌文從1980年3月開始兼管《讀書》雜誌編務,後出任主編,直至退休。16年的辛勤耕耘和心血投注,使《讀書》這本思想文化評論雜誌成為思想界、學術界和文化界最有影響力的刊物,他也被評為「新中國60年有影響力期刊人」。他事必躬親,開辦《讀書》服務日,形成了《讀書》獨特的辦刊風格和特色,團結了海內外廣大知識分子,在讀書界產生了良好的聲譽口碑。他倡言創刊《三聯生活周刊》,為籌建三聯辦公大樓各方奔走,多所謀劃。這期間,三聯書店因書刊出版取得的豐碩成果而獲得「知識分子的精神家園」美譽。

相關焦點

  • 一代名編駕鶴西去,著名出版家沈昌文遺體告別儀式今在京舉行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孟秀麗1月14日上午10時,著名出版家沈昌文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蘭廳舉行。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出版家、編輯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獲得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原總經理、《讀書》雜誌原主編,資深編審沈昌文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1月10日6時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 著名出版人沈昌文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上午10 時,沈昌文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西八寶山殯儀館蘭廳舉行。廳外的門匾上,黑底白字的「沈公我們永遠懷念您」,以及「讀書無禁區,寬容有情有愛,終圓書商舊夢;知道有師承,溯往無雨無晴,俱是閣樓人語。」條幅、輓聯高懸。
  • 我國著名核材料與核燃料科學家李冠興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我國著名核材料與核燃料科學家李冠興院士遺體告別儀式在京舉行 2020-12-03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著名物理學家閔乃本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中青在線南京9月22日電(實習生 孔德淇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潤文)今天上午10時,南京西天寺殯儀館悼念大廳在沉痛的哀樂中顯得更加肅穆、莊嚴。著名物理學家、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閔乃本的遺體告別儀式在館內舉行。
  • 中科院院士丁夏畦先生遺體告別儀式今日舉行
    告別室內,丁夏畦的親人在作遺體告別。攝影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告別儀式後,丁夏畦的親人走出告別室。攝影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告別儀式後,丁夏畦的親人走出告別室。攝影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新京報快訊(記者侯潤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丁夏畦先生遺體告別儀式,今日上午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據了解,2015年5月11日,丁夏畦先生醫治無效在北京去世,享年87歲。  據悉,丁夏畦先生是我國偏微積分方程理論和應用研究的開拓者。
  • 王振美同志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記者江雅雯)11月30日,全國道德模範、「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獲得者、「中國好人」王振美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蓮花縣殯儀館舉行。  王振美同志因病搶救無效,於11月25日12時10分在蓮花縣六市鄉家中與世長辭,享年95歲。
  • 劉少奇長女劉愛琴遺體告別儀式取消,已舉行遺體捐獻儀式
    劉少奇長女劉愛琴遺體告別儀式取消,已舉行遺體捐獻儀式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06-17 17:26 來源
  • 北大原校長丁石孫遺體告別儀式將於明日在八寶山舉行
    今日(10月16日),新京報記者從丁石孫同志治喪辦公室獲悉,丁石孫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將於明日(10月17日(星期四)10時,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大禮堂舉行。圖片來源:丁石孫同志治喪辦公室 北京大學官方微博12日消息稱,著名的數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民主同盟的傑出領導人,第九屆、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民主同盟第七屆、八屆、九屆中央委員會主席、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歐美同學會原會長,北京大學原校長,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丁石孫同志,因病於2019年10月12日14時35分在北京逝世
  • 北京大學原校長吳樹青遺體告別儀式將於1月14日舉行
    北京大學原校長吳樹青遺體告別儀式將於1月14日舉行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20-01-13 06:39 來源:澎湃新聞
  • 「兩彈一星」元勳陳能寬遺體告別儀式在八寶山舉行
    6月2日,「兩彈一星」元勳陳能寬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中國青年網記者 張炎良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2日電(記者 張炎良 黃昂瑾 見習記者 嶽巍)6月2日上午10時許,中國核武器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副主任陳能寬同志的追悼會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
  • 北大原校長吳樹青去世,享年88歲,1月14日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剛剛,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從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獲知,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原校長、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吳樹青,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月10日下午15時02分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88歲。
  • 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王敏生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蘇州舉行
    1月14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中共蘇州市委原書記、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王敏生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在蘇州舉行。王敏生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1月12日在蘇州逝世,享年87歲。中共中央組織部、共青團中央,江蘇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等送花圈表示悼念。
  • 成都溫江禁毒民警周錢遺體告別儀式今日舉行
    人民網成都11月16日電 (李平 趙祖樂)11月16日上午8時,成都市公安局溫江區分局禁毒大隊民警周錢同志的遺體告別儀式在成都市東郊殯儀館內舉行。 民警周錢的親屬、戰友、生前好友及各界群眾400餘人,懷著悲痛的心情,向周錢同志作最後的告別。
  • 航空工業在京舉行「卓越團隊」頒獎儀式
    中國航空報訊:9月24日,航空工業在京舉行「卓越團隊」頒獎儀式,隆重表彰中航國際控股「私有化」工作團隊。航空工業黨組副書記李本正為獲獎團隊頒發獎牌、獎章和榮譽證書,黨組成員、總會計師張民生代表航空工業黨組講話。
  • "高鐵院士"王夢恕告別儀式將於22日在八寶山舉行
    今天晚上,記者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王夢恕院士的告別儀式定於2018年9月22日(周六)上午10時,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以下為訃告全文:王夢恕先生為我國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其因主持和參與了中國高鐵的研發建設工作而被譽為「高鐵院士」。去年9月,王夢恕曾經因腦出血住院治療。王夢恕去世 曾稱"希望國際一提到高鐵就想到中國"9月20日,著名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逝世,享年81歲。
  • 告別儀式策劃師:殯儀館裡的「非典型喪禮」,讓生命不留遺憾
    參加過親友遺體告別儀式的人,對儀式的印象大多是「三鞠躬、轉一圈、握個手」。然而,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獨一無二的。隨著社會觀念不斷更新,雖然傳統告別儀式仍佔主流,但也有部分家屬開始嘗試為逝者舉行「非典型喪禮」。
  • 習近平李克強等對查全性逝世表示沉痛哀悼,査全性院士遺體告別儀式...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化學家、教育家、我國現代電化學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查全性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北京時間2019年8月1日5時8分在武漢逝世,享年95歲。査全性院士遺體告別儀式5日在武昌殯儀館舉行。
  • 生命永恆——西安監獄警察徐劍波同志遺體捐獻 告別儀式在西安交大...
    身著鍾愛一生的警服,他靜靜躺在鮮花綠葉之中,警帽半遮臉面,因為他的眼角膜已於病逝次日移植給一位銅川患者、一位山西患者,今天,他的遺體還將捐獻給西安交大醫學部供解剖研究。他就是西安監獄警察徐劍波同志。徐劍波同志生於1964年元月,1984年加入監獄人民警察隊伍,200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西安監獄生活衛生科主任科員,一級警督警銜。2019年8月11日下午,與癌症頑強鬥爭了7年後與世長辭,終年55歲。8月15日,徐劍波同志遺體捐獻告別儀式在西安交大遺體捐獻中心舉行,西安監獄百餘名警察和他的家人一起灑淚送別戰友。
  • 「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
    本報訊(記者甘曉)9月8日,「吳偉仁星」命名儀式在京舉行。為褒揚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在月球與深空探測領域的突出貢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281880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偉仁星」。
  • 「光纖通訊之父」高錕告別儀式在香港舉行
    10月8日上午,被譽為「光纖通訊之父」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高錕告別儀式在香港殯儀館舉行。圖為告別儀式結束後高錕的子女持遺像走出殯儀館。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抵達香港殯儀館,林鄭月娥是告別儀式的扶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