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落幕時的美麗饋贈 陝西省又有16人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2020-12-01 西部網

熱點追蹤 熱線電話029-88880000

13人組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

生命落幕時,他們願意給世間最美麗的饋贈。在11月24日的志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愛。

第一次捐獻後央視跟進 網友點讚

在11月16日組織了第一批13人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後,11月24日上午,邱華帶著16人再次前往該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16日的那次組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經華商報11月17日A04版報導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央視也跟進報導。很多讀者和網友紛紛給邱華和志願者們點讚。

24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在志願登記現場了解到,這16人中,其中10人是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的志願者,還有6人是通過媒體和朋友圈看到前面的事跡後,主動要求來登記的。他們來自社會各界,年齡最大的69歲,最小的40歲,有企業高管、普通工人,有醫生護士、有離退休人員。因為一顆愛心,他們走到一起。

姐姐上次登記這次拉妹妹加入

邱金花已經59歲了,她從2003年開始獻血至今,2018年開始捐獻血小板,已挽救了4個人生命。10年前,她先是在其他團隊做公益的,3年前來到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和團隊一起助學助困,給孤寡老人、山區學生義剪、按摩。

11月16日,邱金花和大家一起組團登記捐獻器官和遺體,回去後,將這事告訴了小她兩歲的妹妹邱銀花,並迅速得到響應,24日,她陪著妹妹一起,到達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填寫登記表。隨後,姐妹倆各自拿著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證書,合影留念。

66歲的張亞萍是渭南人,擔心遲到,23日,她不顧大風雪,提前一天從渭南趕到西安,24日上午準時前往登記地。順利進行器官捐獻登記後,她說,總算了卻了心願。

張亞萍很多年前就跟著邱華一起做公益,後來為了照顧老人,停頓了幾年,半年前,老人去世,她說自己又可以繼續她的公益之路了,「這是多麼溫暖的事情啊!」

作為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的隊長,63歲的邱華也很有感觸:「前後兩次來登記的,都是自願捐獻。感謝大家,正是因為有了這麼多的愛心人士,我們才能在大愛的路上持續走下去,這是在用生命傳遞愛,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

16人的大愛心聲

11月24日,在登記捐獻的現場,志願者們開始只想著捐獻人體器官,後來臨時改變了主意,都在「遺體」的選項裡也打了勾。他們都希望自己百年之後,還能給其他人、給醫學研究留點什麼。

採訪時,這些志願者依次表達了自己的心聲,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都說了什麼。

1.路英傑 60歲 西安 退休

「本來是想捐獻遺體,現在想把器官也捐獻了。我一直崇尚醫生這個職業,但沒能如願。希望自己走了後,遺體能夠作為無語良師,給醫學研究作貢獻。」

2.田蘭蓉 56歲 西安 退休

「想把我的器官,包括眼角膜以及遺體全部捐獻出去,給其他人帶來光明,遺體可以供解剖研究。」

3.張亞萍 66歲 渭南 退休

「從事護士50年,見過很多生生死死,知道疾病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災難。願意在能力範圍之內,讓更多家庭得到光明、溫暖和希望。這也是我生命最後一刻的願望。」

4.邱銀花 56歲 西安 退休

「想為我國的醫學和科學研究做點微薄的貢獻,前幾年都有想法,一直在尋找途徑。上次姐姐登記了,很感動,現在終於輪到自己了。」

5.王瑜 54歲 西安 藝術從業者

「沒啥特別的感受,就覺得是應該的。傳統觀念是入土為安,實際上,有器官需求的人很多,很多人沒有得到救治,帶著遺憾離開。人總是要死,火化了沒什麼意義,能貢獻就貢獻。」

6.房濤 40歲 西安 電焊工

「捐獻算是一種寄託,希望受贈者更好地生活。」

7.徐桂芳 63歲 西安 退休

「我是個平凡的人,希望自己的器官能被用上,也算生命得到延續。」

8.楊建利 42歲 西安 育兒嫂

「以前就有這樣的想法,也參加過愛心活動。這次看見朋友圈和媒體報導登記捐獻人體器官,就過來了。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9.魏宏錦 64歲 西安 電商

「我和楊建利認識,聽她一說,就來了,就想給社會做貢獻,挽留生命。給孩子們還沒說,但肯定沒問題。」

10.楊益民 69歲 西安 電商

「和楊建利、魏宏錦都認識,也是楊建利給說的,我毫不猶豫,這是我第一次做公益。這個年齡了,如果有器官別人能用得上,也就安心了。」

11.安萍 52歲 西安 企業高管

「當我的生命落幕時,我願意給世間最美麗的饋贈,讓絕望的人看到曙光,讓瀕危的家庭重煥喜悅。器官捐獻,生命永續!讓我們所有遺體捐贈者一起詮釋人間有大愛!」

12.時新華 66歲 華陰 打工

「我不會說,就簡單一句話,希望我的器官,別人能用得上,給患者的家庭帶來歡樂。」

13.薛思明 66歲 西安 退休

「做志願者20多年,1998年開始獻血,隨後參與助學活動,願意把自己的遺體捐給需要的家庭,讓他們更幸福。」

14.楊潔秋 58歲 西安 退休

「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不想給孩子帶去負擔,把能用的、有用的,全部捐獻。」

15.鄒治民 42歲 西安 打工

「我不善言談,想法很簡單,人要對社會有貢獻。」

16.張衛霞 50歲 西安 退休

「早都想這樣,希望能幫到更多人。」 記者 卿榮波 攝影 鄧小衛

編輯:韓睿

相關焦點

  • 用生命傳遞愛!西安又有16人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生命落幕時,他們願意給世間最美麗的饋贈。在11月24日的志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愛。  第一次捐獻後央視跟進 網友點讚  在11月16日組織了第一批13人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後,11月24日上午,邱華帶著16人再次前往該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13人組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為了人生更有意義
    汶川地震時,她在唐都醫院做志願者;玉樹地震時,她在交大二附院做志願者;甘肅岷縣地震後,她趕了過去,在帳篷學校照顧孩子、發放物資……「從這些志願活動中,我收穫到的是快樂。」  希望生命得到延續。11月12日上午,邱華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志願捐獻的器官包括眼角膜及其他組織。當天,邱華就拿到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頒發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證書。
  • 西安多人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引關注 眾多市民也想捐獻
    13人組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  自己登記捐獻人體器官之後,她又帶著13人一同前往登記,第二次則是帶著16人,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隊長邱華兩次組團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登記捐獻人體器官的事跡經《華商報》報導之後,引發廣泛關注。
  • 陝西13名志願者組團登記捐獻器官
    慈善公益報(胡運森 本報記者 鍾偉)生命因奉獻而美麗,讓生命在大愛中延續。11月16日,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的13名成員,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籤署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這些成員中還包括此前進行過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已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志願者的愛心人士。
  • 內蒙古: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累計25951人
    據悉,內蒙古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以來,發展迅速,截至2020 年10月20日,全區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累計25951人。2010年3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原衛生部啟動了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倡導公民在生命不可挽救時,「自願、無償」捐獻能用的人體器官,讓生命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2011年,內蒙古作為全國第二批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試點省區,全面啟動了我區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使這項利國利民的生命工程得到進一步重視和加強。
  • 內蒙古自治區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季活動在包頭舉辦
    內蒙古自治區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季活動在包頭舉辦 2020-10-30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讓生命延續 2020年雲南超25000人登記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2020年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過去7年(2014年至2020年)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十年累計志願登記251萬人
    中新網記者 蘇丹 攝   中新網杭州11月7日電 (記者 蘇丹)中國紅十字會7日在浙江杭州舉辦「生命接力·救在身邊」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以環繞西湖行走10公裡的「毅行」方式紀念十周年,向民眾宣傳器官捐獻工作。
  • 我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251萬人 挽救生命9萬餘人
    十年來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捐獻器官挽救了9萬多人的生命,目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數量位居世界第2位。梁惠玲說,器官捐獻志願者中有公務員、紅十字工作者、醫護人員,有人民教師、在校學生、現役軍人、快遞小哥等等,這是平凡的人在生命遭遇不幸時留下的珍貴的生命禮物;接受移植的患者,帶著捐獻者的大愛投入新的生活,他們也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志願者,一起推動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人體器官捐獻事業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持。
  • 傳遞愛心,共赴「生命之約」!60名包頭市民進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10月24日上午,由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主辦,包頭市紅十字會、包鋼醫院協辦的「生命之約 大愛傳遞」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季活動在勞動公園南門啟動。通過工作人員的現場介紹,60名途經此處的市民當場進行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婁底開展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
    (文藝演出現場)(市民填寫捐贈意願表)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王星 通訊員 肖成樹)為更好地詮釋「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發動組織市民自覺參與器官捐獻工作,11月1日上午,以「生命之約·大愛傳遞」為主題的婁底市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在孫水公園舉行。
  • 湖南婁底開展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
    ,以「生命之約·大愛傳遞」為主題的婁底市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在孫水公園舉行。在婁底市紅十字會人體器官(組織)捐獻志願登記諮詢臺和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婁底分站展臺前,圍滿了諮詢的市民。65歲的退休教師黃國良現場填寫了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他說:「去世之後,如果能將有用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是生命的一種延續,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達160萬 專家:仍處起步階段
    中新社西寧11月5日電 (記者 張添福)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5日在青海西寧介紹,截至目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為160萬,實現器官捐獻2.6萬餘例,捐獻器官7.4萬餘個,7萬多人的生命得到挽救。侯峰忠是在青海省紅十字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志願者能力培訓班開班儀式上介紹了上述情況。
  • 溫州已有111人捐獻人體器官
    溫州醫科大學師生為遺體捐獻者舉辦感恩追思會開展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宣傳進社區活動有一種愛,讓心跳不止、讓生命延續。11月底,年僅30歲的安徽小夥劉先生,在安裝電梯時,意外從高處跌落致腦死亡。
  • 「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在吉林長春開展
    「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在吉林長春開展 2020-11-27 16: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進溫州醫科大學,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首進電子健康醫保卡
    10月13日,「生命之約·大愛傳遞」全國人體器官捐獻進校園活動在溫州醫科大學舉行,活動由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浙江省紅十字會主辦,浙江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溫州市紅十字會、溫州醫科大學共同承辦。13日上午,學生活動中心座無虛席,人體器官捐獻宣傳進校園啟動儀式暨新生醫學人文第一課在此舉行。
  • 上海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超3.8萬人 目前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
    昨日,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黨支部組成的「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仁濟醫院百餘位黨員醫務人員線上登記器官捐獻。截至昨日,上海市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已超38000人,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
  • 湖州今年新增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近千人
    5月27日,湖州市民馬女士因病醫治無效去世,按照她的遺願,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為她辦理了角膜捐獻相關手續。目前,馬女士捐獻的角膜分別移植給了一名中年女性和一名中年男性,移植手術順利,病人術後恢復良好。就像馬女士一樣,人體器官捐獻者給需要的人帶去了光明與希望。
  • 中國器官捐獻日 微信掃一掃便可完成器官捐獻登記
    「611,路遙遙」,6月11日,是第二個中國器官捐獻日,今年的口號是「器官捐獻我願意」。6月11日上午10點,四川省人民醫院臨床器官移植中心在門診大廳外舉行器官捐獻宣傳和肝腎移植、肝腎疾病義診活動,微信二維碼「掃一掃」,即可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施予受,讓生命延續!上海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超38000人,今天這些...
    9月19日,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黨支部組成的「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仁濟醫院百餘位黨員醫務人員線上登記器官捐獻。截至2020年9月19日,上海市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已超38000人,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