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溫州醫科大學,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首進電子健康醫保卡

2020-12-02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

10月13日,「生命之約·大愛傳遞」全國人體器官捐獻進校園活動在溫州醫科大學舉行,活動由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浙江省紅十字會主辦,浙江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溫州市紅十字會、溫州醫科大學共同承辦。

13日上午,學生活動中心座無虛席,人體器官捐獻宣傳進校園啟動儀式暨新生醫學人文第一課在此舉行。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黨支部書記、副主任侯峰忠、浙江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專職副會長陶競、溫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胡劍謹、國家一級演員、溫州市紅十字會公益宣傳形象大使陶慧敏、溫州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陳曉甜、溫州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呂一軍等領導出席該項活動,全國部分省紅十字會代表、浙江省各市紅十字會、溫州市相關部門及區、縣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負責人、部分全國醫藥類高校共青團工作聯盟理事長單位代表、浙江省紅十字會高校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代表、浙江省遺體接收單位代表、溫州市各高校師生代表3000餘人參加活動。

▲溫醫大學生合唱《杏林之愛》
▲溫州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呂一軍致辭
▲溫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劍謹
▲浙江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專職副會長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黨支部書記

醫路漫漫,莘莘學子,為講好醫學人文第一課,溫州醫科大學人體科普社和臨一信工藝術團帶來光影節目《解剖課》,光與影之間,生動展現了一個醫學生從初入醫學殿堂、心懷敬畏,在老師的引導下,不斷學習,最終成為一名救死扶傷醫生的成長曆程。

▲光影節目《解剖課》

溫州醫科大學有這樣兩位大體老師,他們是夫妻,在百年後都選擇將遺體捐獻給了醫學教學事業,他們是章克光和陳翠茶老師。長期家訪兩位老師的志願者現場講述他們生前的感人事跡。

▲志願者葉雨虹故事分享《章克光老師》

「人都是要死的,我老伴兒這樣做了貢獻挺好的,人就是要做貢獻,所以我也要捐,你們記得做貢獻啊……」,章克光老人生前囑託學生們一定要做貢獻,從前,他們一同是軍人,以後,他們一起做老師。

▲章克光(圖右)與陳翠茶老師生前照片

無言良師便是那沉默的秋葉,璀璨著一朵朵夏花,為生命之路鋪上色彩,增添生機。莘莘學子們用他們的方式致敬無言良師。

「醫海無涯,正是因為您的奉獻,才給予了我們破浪前行的動力。

人生路遙,正是因為您的無私,才讓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學會感恩。

願天堂之路不再冰冷,願您一路走好。我們一定好好學習、刻苦鑽研,不負您對我們的信任與期望。最後,我們依然要說那句話:

謝謝您,真的謝謝您!敬愛的無言良師!

2017年,酷愛籃球的湖南16歲少年葉沙因突發腦溢血離世,他的心、肺、肝、兩個腎和一對眼角膜,捐獻給了7個急需器官移植的病人。其中5位受捐者後組成了「一個人的球隊」,延續了葉沙的籃球夢,將生命的希望與大愛傳遞給更多的人。葉沙的父母也受邀來到活動現場。

▲學生詩朗誦《一個人的球隊》
▲葉沙爸爸發言《致醫學生的一封信》

溫醫大的同學們:

朋友們,老師們!你們好!

我是葉沙的爸爸,首先非常感謝你們!結識你們是葉沙的榮幸,也是我和葉沙媽媽後半生最值得安慰的事,因為你們的溫暖已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身上。

今天又再次收到你們的禮物,特別是「生命教育公益大使」榮譽證書,給了我們很大的動力,讓我們今後為公益和器官捐獻事業的宣傳和普及再盡我們最大的力量吧!有你們的支持,我們有信心做好,有信心做得完美。

葉沙的理想是跟你們一樣進醫學院學醫,當一名醫生。雖然很遺憾!葉沙的這個心願沒能實現,但通過紅十字會,他以另外一種方式實現了自已救死扶傷,幫助別人的願望。這讓我和葉沙媽媽心裡得到了很大,很多的慰藉,因為我們感覺葉沙幫助了別人,同時也是幫助了我們自己。

如果沒有葉沙的器官捐獻,我們內心會更空,感覺會更差,甚至連活下去的力量都會沒有,正是因為他的器官捐獻,讓我們看到了葉沙年青生命的延續,有了這些,我們知足了。

最後,再次謝謝你們!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們會一直記住你們,記住溫州,記住溫州醫科大學,記住這個溫暖了我和葉沙媽媽心靈的地方。

9月5日,第六屆「CCTV慈善之夜」頒獎禮上,「葉沙」獲評CCTV「2018-2019年度慈善人物」。一個人的球隊代表葉沙領獎,活動現場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將沉甸甸的榮譽證書轉交給葉沙的父母。

▲向葉沙父母頒發《CCTV年度慈善人物》

今年3月,在溫州市紅十字會的指導下,在湖南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何一平的支持下,溫州醫科大學舉辦了「雷鋒家鄉來親人」——人體器官捐獻公益宣傳活動,號召學生以葉沙為榜樣,引導社會向善向美的新風尚,現場200多人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溫州醫科大學為葉沙頒發了天使醫學生的錄取通知書。活動現場為葉沙頒發天使獎學金。

▲陳行漢向葉沙父母頒發天使獎學金

在葉沙父母的共同見證下,繪本《葉沙行星系》正式發行,並被贈與溫州市圖書館與市內小學。該書由溫醫學子自主策劃、編繪、出版,將葉沙的感人事跡通過童話的形式,講述給更多的孩子聽,讓這份無疆大愛繼續傳遞。

▲葉沙父母贈送繪本《葉沙行星系》

初心不忘

▲生命之光志願者講述志願服務的故事

溫州正在推動社保卡和電子健康醫保卡兩卡合一的工作,在大數據整合和共享的大背景下,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和浙江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支持下,溫州醫科大學「生命之光」志願服務團隊首次提出「把器官捐獻志願加入電子社保卡」的建議,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的回信支持和鼓勵。在當日的啟動儀式上,這一提議成為現實,當天所有籤署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的志願者都成為了全國首批在電子健康醫保卡上顯示捐獻志願標誌的公民。今後,溫州市器官捐獻志願者將在醫保卡上有小愛心「專屬圖標」,此舉在全國屬首創。

▲對接儀式
▲現場頒發實體登記卡

為進一步推進高校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和志願服務工作,在青年大學生中普及器官捐獻知識,傳遞器官捐獻理念,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中心的指導下,溫州市紅十字會率先成立「青春力量——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高校聯盟」。溫州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副會長陳曉甜,溫州市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姚慶國為14所高校、高職代表授旗。

▲高校聯盟成立暨授旗儀式

讓愛傳出去

愛是我們小小的心願,希望你平安快樂永遠

愛是仰著頭的喜悅,愛是說不出的感謝

愛是每天多付出一點點,雙手合十不在乎考驗

讓愛傳出去,它像陽光溫暖我和你

…………

活動當天共有240位學生登記器官捐獻意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並在現場設置的實體卡領取處,製作領取了實體登記卡。

▲現場登記捐獻意願的同學們

為愛毅行

下午,500餘名參會代表及來自溫州各大高校的師生代表參加了「為愛毅行」校園定向打卡宣傳器官捐獻活動,從溫州醫科大學西門出發,跨越溫州高教園區五個校區進行定向跑。沿途開展的器官衰竭體驗、行為秀表演、器官捐獻形象大使舞臺秀等活動,也讓更多在校學生更進一步了解器官捐獻事業。隨後,代表們參觀生命文化展、人體科學館與校史館。

▲活動現場

溫州醫科大學堅持以「生命關愛」為工作主線,探索建立以學生、教師、醫護人員志願者為主體,以醫療服務為技術支撐,政府倡導、媒體推助、社會團體共同參與的紅十字服務模式,先後培育了「生命之光」器官捐獻宣傳、生命相「髓」、血液銀行、「博時」急救、「特奧」志願服務、「星海」孤獨症家庭支持計劃等一批紅十字志願服務品牌,近年來多個項目獲中華慈善獎、中國紅十字會、浙江省紅十字會的重點資助和立項。溫州醫科大學原校長瞿佳教授在擔任全國人大代表期間專門提交了關於制定遺體捐獻法的議案,全國人大代表議案辦理小組專程到學校調研並給予肯定。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從2017年開始,每年8月—10月,在全國發起「生命之約·大愛傳遞——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季活動」,進一步推進人體器官捐獻宣傳進校園、進醫院、進社區,進一步推動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工作開展,普及器官捐獻知識,傳播器官捐獻理念。希望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共同推進器官捐獻事業健康發展,成為引領我國社會文明進步的新風尚,更好地造福社會。

(資料來源:浙江省紅十字會、浙江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溫州醫科大學)

謹為生命,傳遞美意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誠摯邀請您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方式如下:

微信登記:

關注公眾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點擊「志願登記」進行登記。

網站登記:

登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官方網站(www.codac.org.cn)進行登記。

現場登記:

前往當地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機構或登記站書面登記。

相關焦點

  • 溫州已有111人捐獻人體器官
    截至2019年12月18日,我市器官(遺體、角膜)捐獻志願登記數量達6026人,實現人體器官捐獻111例,遺體捐獻51例,角膜捐獻543例,其中今年新增器官捐獻登記數量為4137人,較2010年至2018年登記總數翻番。器官捐獻路漫漫 最大的阻力來自社會公眾的認知「你願意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嗎?我相信很多人面對這樣一個問題都會遲疑,甚至不知所措。」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十年累計志願登記251萬人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十年累計志願登記251萬人 2020-11-07 20:49:33   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在活動中表示,參與推動人體器官捐獻是中國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十年來,中國紅十字會大力開展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救助激勵、緬懷紀念等工作,打造生命接力就在身邊的紅十字工作平臺,逐步探索和建立了符合中國國情和中國文化的人體器官捐獻的中國模式。
  • 我國十年間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達251萬人
    11月7日,中國紅十字會在浙江杭州舉辦「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    記者從會上獲悉,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自2010年試點啟動,至今已歷經十年發展,期間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
  • 婁底開展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
    (文藝演出現場)(市民填寫捐贈意願表)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王星 通訊員 肖成樹)為更好地詮釋「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發動組織市民自覺參與器官捐獻工作,11月1日上午,以「生命之約·大愛傳遞」為主題的婁底市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在孫水公園舉行。
  • 湖南婁底開展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
    ,以「生命之約·大愛傳遞」為主題的婁底市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在孫水公園舉行。在婁底市紅十字會人體器官(組織)捐獻志願登記諮詢臺和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婁底分站展臺前,圍滿了諮詢的市民。65歲的退休教師黃國良現場填寫了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他說:「去世之後,如果能將有用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是生命的一種延續,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 內蒙古: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累計25951人
    10月24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生命之約 大愛傳遞」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季活動在包頭市勞動公園南門舉辦。據悉,內蒙古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以來,發展迅速,截至2020 年10月20日,全區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累計25951人。
  • 湖州今年新增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近千人
    5月27日,湖州市民馬女士因病醫治無效去世,按照她的遺願,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為她辦理了角膜捐獻相關手續。目前,馬女士捐獻的角膜分別移植給了一名中年女性和一名中年男性,移植手術順利,病人術後恢復良好。就像馬女士一樣,人體器官捐獻者給需要的人帶去了光明與希望。
  • 內蒙古自治區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季活動在包頭舉辦
    內蒙古自治區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季活動在包頭舉辦 2020-10-30 16: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上線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臺
    10月12日,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舉行「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上線啟動儀式暨醫院啟航一周年啟動儀式,正式對接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臺,成為廣東省首家上線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臺的社會辦醫醫院。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達160萬 專家:仍處起步階段
    中新社西寧11月5日電 (記者 張添福)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5日在青海西寧介紹,截至目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為160萬,實現器官捐獻2.6萬餘例,捐獻器官7.4萬餘個,7萬多人的生命得到挽救。侯峰忠是在青海省紅十字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志願者能力培訓班開班儀式上介紹了上述情況。
  •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攜手支付寶實現器官捐獻志願網上登記
    2016年12月,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旗下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網站「施予受」,率先在支付寶移動客戶端開始器官捐獻志願登記服務,登記流程得到簡化。公民逝世後,是否能夠順利完成還原其生前遺願的器官捐獻,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在世時明確可追溯的意願表達,即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一張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背後的故事
    張玉柱猜測這張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很有可能是失主本人的,於是撥通了卡上的電話。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向張玉柱詢問了錢包遺失地點,經過在系統內查詢,找到了賀傑的聯繫方式。  7月24日傍晚,賀傑趕到維多利時代城認領了錢包。失而復得,煩心了兩天的賀傑向張玉柱致謝:「好人有好報。」  一張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牽來一起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
  • 00後拿到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不過,比這更讓她興奮的,是7月14日收到的一張橘色卡片:印著自己名字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這意味著,她6月11日在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上做的實卡申請已正式通過,並正式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隊伍中的一員。「是榮耀呀!加油!」收到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當晚,這個18歲的小姑娘激動地翻來覆去睡不著。晚上10點41分,她忍不住爬起來,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消息。
  • 在支付寶中可完成器官捐獻登記 過程不到10秒
    閱讀完收集個人信息聲明之後,如果同意就點擊確認,便可一鍵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登記過程不到10秒。目前,已成功登記491047位。記者了解到,2016年12月,「施予受」作為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旗下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網站,率先開通支付寶移動客戶端器官捐獻志願登記服務,開通當天即吸引數萬人進行志願登記,相當於之前該網站兩年的登記量。而藉助支付寶中的捐獻登記窗口,人們無需再填寫任何信息就能快捷地完成器官捐獻志願者的登記註冊。
  • 山東發放首批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中國山東網5月5日訊(記者 王曄)記者從山東省紅十字會了解到,中國人體器官管理中心網站開通一個月以來,已實現在線登記247人。近日,山東省發放了首批中國信息錄入資料庫,並同步發放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開通 志願捐器官 網上可報名
    4月2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正式開通,今後志願捐贈器官的公眾可上網報名登記。  長期以來,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死留全屍」等傳統觀念影響,人們有些忌諱器官捐贈。正是因為供體器官不足,不少患者醫治無效,失去生命。據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介紹,目前,我國面臨嚴重的器官短缺。
  • 集體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22名志願者用這種方式迎接新年
    集體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22名志願者用這種方式迎接新年每日甘肅網1月4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22個人,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職業,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做了一件相同的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2020年12月31日下午,22名志願者相約來到省紅十字會,填寫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成為了光榮的人體器官捐獻登記志願者。志願者張建欣看到自己的電子登記卡後,激動地說:「今年我們經歷了新冠疫情,讓我深刻體會到只有醫學的進步才能更好地保護生命和健康。每個人都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願在生命最後一刻將生命延續,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獲得新生」。
  • 60名包頭市民進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為進一步推進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普及器官捐獻知識,傳播器官捐獻理念,呼籲更多的公眾報名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營造全社會參與支持人體器官捐獻的良好氛圍。10月24日上午,由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主辦,包頭市紅十字會、包鋼醫院協辦的「生命之約 大愛傳遞」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季活動在勞動公園南門啟動。通過工作人員的現場介紹,60名途經此處的市民當場進行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湘雅二醫院器官捐獻登記出新招 微信和支付寶可登記
    星辰在線6月13日訊(通訊員 田晨越)6月11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在醫院精衛樓前坪舉行了中國器官捐獻日宣傳活動,現場,數十位人體器官受捐者與醫護人員通過「掃碼」,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目前已開通了多種人體器官捐獻登記渠道,使用微信和支付寶掃一掃,只需幾十秒便可完成登記。
  • 支付寶器官捐獻在哪裡登記?怎樣申請及器官捐獻的意義
    最近兩天,全國人大代表通過手機完成身後捐獻器官登記的新聞引發關注,很多願意在身後捐獻器官,卻又不知到哪登記的人們發現,原來手機就可以完成器官志願捐獻登記。僅僅3月6日和3月7日兩天,我國就新增登記了兩千名器官捐獻志願者。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統計,我國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人數已達21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