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開通 志願捐器官 網上可報名

2020-12-01 中國文明網

  4月2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正式開通,今後志願捐贈器官的公眾可上網報名登記。

  長期以來,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死留全屍」等傳統觀念影響,人們有些忌諱器官捐贈。正是因為供體器官不足,不少患者醫治無效,失去生命。據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介紹,目前,我國面臨嚴重的器官短缺。據統計,我國每年約有30萬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術僅有1萬例左右,供需比約為1:30,而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供需比為1:3。

  目前,我國已成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專門負責器官捐獻工作,器官捐獻與移植的相關法律、法規也在逐步完善,財政資金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截至今年4月1日,全國已累計完成捐獻1611例,累計捐獻器官4382個,志願報名登記捐獻器官的志願者已達19441人。

  4月2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www.china-organdonation.org.cn)正式開通。這是我國器官捐獻工作進展、器官捐獻相關知識、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以及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資格查詢等信息的權威發布網站。此前,在中國要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需要到各省器官捐獻管理部門填表註冊,完成報名登記後會獲得器官捐獻志願卡。

  今後,公眾可通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登記報名捐獻器官,還可修改或撤銷器官捐獻志願。網站登記信息以及各級紅十字會接收的紙質志願登記信息均將進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管理系統資料庫。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建議完善器官捐贈的相關法律,「我國直到2007年才有器官捐獻條例,還不是法律,這個必須得完善。」黃潔夫還向公安部有關負責人建議,希望在公民領取駕照時能志願籤署器官遺體捐獻志願書。「當然,一定是志願登記,不能強制。」

  趙白鴿表示,未來,中國紅十字會將繼續與國家衛生計生委、各級醫療機構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密切合作,進一步完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體系。

  新聞故事 

  他們,留下生命的禮物

  他們雖然走了,但卻留下生命的禮物。他們志願捐贈的器官,延續著他人的生命。

  2012年11月17日,因患腦瘤,年僅13歲的桂林女孩何玥走了,她留下一份生命的禮物——一個肝臟和兩個腎臟,分別挽救了三位因器官衰竭而瀕臨死亡的患者。

  何玥生前曾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新聞,一位患尿毒症的藏族小夥兒正在等待合適腎源。小何玥就此萌生捐獻器官的願望。何玥去世後,父母幫她完成遺願。

  昨天,何玥父親何先航在參加全國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時,帶來好消息。在慈善人士的幫助下,一個以女兒名字命名的「何玥愛心基金」成立了,未來將幫助更多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

  何先航也已報名登記,志願捐贈器官。當中國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將他女兒的器官捐獻紀念證書交給他時,這位痛失愛女的父親留下眼淚,「當我見到我的小姑娘時,我也能說,『你做的,爸爸也做到了』。」

  廣東佛山的盧先生曾患尿毒症,臺灣同胞周仁的一顆腎臟救了他。「周仁先生的善舉讓我重新成為了一個可以有夢想的人。我一定會帶著這份生命的禮物,好好活著,努力把大愛傳遞下去。」

  在器官捐獻者的名單中,還有26個月大的內蒙古赤峰寶寶「小希望」,31個月大的浙江寶寶棒棒,10歲的重慶女孩王鑫悅,30歲的重慶小夥李正強……他們留下的生命禮物,使更多的生命得以延續。

  捐贈者們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活動現場,領取人體器官捐贈登記表的人們越來越多。

  武警總醫院肝移植專家沈中陽也領取了登記表,他從事器官移植已三十餘年,做過肝移植手術一萬例,他知道,有太多的患者在等待器官挽救生命。他說,一個人的力量還遠遠不夠,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到這項偉大的事業中。(記者 劉歡)

  器官捐獻知識  

  人體器官捐獻原則是什麼?

  自願、無償。

  哪些器官可以捐獻?

  腎臟、肝臟、心臟、肺臟、胰腺、小腸。

  器官捐獻者需具備何種條件?

  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無絕對年齡限制,原則上身體健康,沒有傳染病,沒有癌症(除自發性腦腫瘤)者,一般都可以報名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但逝世後是否可以捐獻器官,將由醫療專家評估後決定。

  籤署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後,一旦遇到意外,醫護人員是否會放棄救治登記者?

  器官捐獻只有在醫生明確死亡診斷並按相關程序徵求家屬意見後實施。

  器官捐獻與遺體捐獻有何不同?

  器官捐獻是把功能良好的器官完整保存下來治病救人,其過程對捐獻者生前狀況、時間和技術有嚴格要求;遺體捐獻一般是把捐獻者捐給醫療單位或醫學院校進行科研教學之用,對捐獻者生前狀況沒有要求,時間和技術要求也相對寬鬆。

相關焦點

  • 山東發放首批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中國山東網5月5日訊(記者 王曄)記者從山東省紅十字會了解到,中國人體器官管理中心網站開通一個月以來,已實現在線登記247人。近日,山東省發放了首批中國信息錄入資料庫,並同步發放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攜手支付寶實現器官捐獻志願網上登記
    很慶幸的是中國的同事,有著非常聰明的創意,與支付寶合作,建立了這樣的一個系統」,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博士在3月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6年12月,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旗下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網站「施予受」,率先在支付寶移動客戶端開始器官捐獻志願登記服務,登記流程得到簡化。
  • 人體器官捐獻:因愛而生,為愛而捐
    10年間,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功從試點推至全國,並經歷了向法治化、體系化、規範化邁進的重要轉折。截至目前,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已超270餘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例、捐獻器官9萬餘個。  掙扎與渴盼:  供不應求的器官捐獻  在葉沙為他人帶來第二次生命的同一年,19歲的北京女孩何思穎在網上登記成為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 器官捐獻志願在線登記:無年齡限制可反悔取消
    事後,武漢市紅十字會專職副會長陳耘專門向公眾解釋,當日負責接受諮詢的接線員,是紅會招募的志願者,並非正式員工,紅會可為申請者快遞申請表。  「其實,遺體捐獻和器官捐獻不是一回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器官捐獻是指生前或死後將器官捐獻,以供臨床救治病人。遺體捐獻是指生前留有遺願或在接受站登記並經公證後,死後由執行人協助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學院校的高尚行為。
  • 器官捐獻該怎麼捐?想要了解器官捐獻的朋友看過來
    2020年5月,我院收治了一位外傷導致「重度腦挫裂傷、腦疝」的男性患者,經全力搶救無法挽回生命,家屬一致決定進行器官捐獻,最終在山西省人體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服務中心臨汾地區協調員評估、見證下,在醫務科協調下,在相關部門完善有關法律手續、籤字、蓋章後,在我院手術室進行了公民逝世後人體器官捐獻。為了支持人體器官捐獻事業,我院也對器官捐獻者進行了治療費用的減免。
  • 湖南婁底開展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
    ,以「生命之約·大愛傳遞」為主題的婁底市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在孫水公園舉行。在婁底市紅十字會人體器官(組織)捐獻志願登記諮詢臺和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婁底分站展臺前,圍滿了諮詢的市民。65歲的退休教師黃國良現場填寫了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他說:「去世之後,如果能將有用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是生命的一種延續,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 一張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背後的故事
    對方是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賀傑有人撿到了他遺失的錢包。  8月1日,記者聯繫到了撿到錢包者張玉柱。張玉柱是維多利時代城運營五部的工作人員。據他回憶,當天傍晚,他在商場巡查時,撿到了一個錢包。在周圍尋找失主卻沒有找到認領的人,張玉柱打開了錢包,錢包裡除了手機、少量現金、身份證、銀行卡等物品外,還有一張新華書店的購書卡,以及一張寫有「賀傑」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 中國器官捐獻日 微信掃一掃便可完成器官捐獻登記
    「611,路遙遙」,6月11日,是第二個中國器官捐獻日,今年的口號是「器官捐獻我願意」。6月11日上午10點,四川省人民醫院臨床器官移植中心在門診大廳外舉行器官捐獻宣傳和肝腎移植、肝腎疾病義診活動,微信二維碼「掃一掃」,即可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內蒙古自治區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季活動在包頭舉辦
    主要負責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人道救助、緬懷紀念等工作。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成立關愛生命基金,截止目前,發放人道慰問金74.5萬元,救助金51.8萬元。 2017年在包頭市召開了全區首次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推進會,建成了全區第一個遺體人體器官捐獻紀念館;指導並支持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等盟市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項目、建設緬懷紀念園,有力推動器官捐獻工作深入開展。
  • 13人組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為了人生更有意義
    汶川地震時,她在唐都醫院做志願者;玉樹地震時,她在交大二附院做志願者;甘肅岷縣地震後,她趕了過去,在帳篷學校照顧孩子、發放物資……「從這些志願活動中,我收穫到的是快樂。」  希望生命得到延續。11月12日上午,邱華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志願捐獻的器官包括眼角膜及其他組織。當天,邱華就拿到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頒發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證書。
  • 走進溫州醫科大學,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首進電子健康醫保卡
    10月13日,「生命之約·大愛傳遞」全國人體器官捐獻進校園活動在溫州醫科大學舉行,活動由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浙江省紅十字會主辦,浙江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溫州市紅十字會、溫州醫科大學共同承辦。13日上午,學生活動中心座無虛席,人體器官捐獻宣傳進校園啟動儀式暨新生醫學人文第一課在此舉行。
  • 中國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臺出現"競爭" 兩平臺可選
    今天,中國紅十字會下設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正式啟動器官捐獻志願在線登記平臺。  就在不到一個月前,3月19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國際扶輪3450地區(香港一家致力於開展器官捐獻宣傳動員的社會組織)已合作推出我國首個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站「施予受」。
  • 一張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讓遺失的錢包找到主人
    對方是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賀傑有人撿到了他遺失的包。8月1日,記者聯繫到了撿包者張玉柱。張玉柱是維多利時代城運營五部的工作人員。據他回憶,當天傍晚,他在商場巡查時,在一張桌子上撿到了一個包。在周圍尋找失主卻沒有找到認領的人,張玉柱打開了包,包裡除了手機、少量現金、身份證、銀行卡等物品外,還有一張新華書店的購書卡,以及一張寫有「賀傑」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 支付寶器官捐獻在哪裡登記?怎樣申請及器官捐獻的意義
    最近兩天,全國人大代表通過手機完成身後捐獻器官登記的新聞引發關注,很多願意在身後捐獻器官,卻又不知到哪登記的人們發現,原來手機就可以完成器官志願捐獻登記。僅僅3月6日和3月7日兩天,我國就新增登記了兩千名器官捐獻志願者。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統計,我國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人數已達21萬餘人。
  • 怎樣成為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
    可在兩個網站登記 國內目前可以做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網站有兩個。一個是上文所說的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其背後是由國家衛生計生委、港澳臺辦公室、國際扶輪社3450地區、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共同合作實施的人體器官捐獻合作項目。
  • 如何進行器官捐獻?
    截至2019年6月30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網誌願登記人數達1376164人。捐獻器官,需要符合哪些標準?捐獻器官的流程是什麼?一、捐獻器官,需要符合哪些標準?宏觀體系明確後,對於一個有捐獻意願的人來說,該如何具體行動?首先,捐獻者要報名登記,可以選擇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線上,通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www.china-organdonation.org.cn)報名。線下,可就近向市人體器官管理機構申請遞交《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實現報名。
  • 湘雅二醫院器官捐獻登記出新招 微信和支付寶可登記
    星辰在線6月13日訊(通訊員 田晨越)6月11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在醫院精衛樓前坪舉行了中國器官捐獻日宣傳活動,現場,數十位人體器官受捐者與醫護人員通過「掃碼」,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目前已開通了多種人體器官捐獻登記渠道,使用微信和支付寶掃一掃,只需幾十秒便可完成登記。
  • 每年30萬患者等器官源 捐獻器官志願年內可在線登記
    全國已實施人體器官捐獻整700例,僅1/3捐獻器官同步進入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中進行分配今年6月底,中國人體器官捐獻信息管理系統有望上線運行,首步啟動器官捐獻志願者的在線登記註冊功能。這意味著,今後,中國公民可在線登記自己在身後自願無償捐獻器官的志願。
  • 2020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進入成都青羊社區
    人民網成都11月3日電 (王波)日前,由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四川省紅十字會主辦,由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四川省管理中心、成都市紅十字會承辦,以及成都市青羊區紅十字會、青羊區蘇坡街道辦事處、青羊區蘇坡街道清源社區協辦的《秋之樂——生命接力 「救」在身邊》主題活動在青羊區清源社區舉辦。
  • 在支付寶中可完成器官捐獻登記 過程不到10秒
    圖表:我國公民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超過60萬。2018年9月21日,新華社發 李棟 製圖在支付寶中就能捐器官,你敢嗎?日前,支付寶進行器官捐獻 一事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今天,記者帶著大家一起看一看。記者了解到,2016年12月,「施予受」作為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旗下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網站,率先開通支付寶移動客戶端器官捐獻志願登記服務,開通當天即吸引數萬人進行志願登記,相當於之前該網站兩年的登記量。而藉助支付寶中的捐獻登記窗口,人們無需再填寫任何信息就能快捷地完成器官捐獻志願者的登記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