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0萬患者等器官源 捐獻器官志願年內可在線登記

2020-12-08 鳳凰公益

全國已實施人體器官捐獻整700例,僅1/3捐獻器官同步進入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中進行分配

今年6月底,中國人體器官捐獻信息管理系統有望上線運行,首步啟動器官捐獻志願者的在線登記註冊功能。這意味著,今後,中國公民可在線登記自己在身後自願無償捐獻器官的志願。

可方便獲取捐獻意願信息

昨天,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在濟南召開新聞發布會,管理中心業務部副部長高新譜介紹,捐獻信息系統年內上線後,協調員輸入潛在捐獻者的姓名和身份證號信息,系統就能夠自動識別,這位潛在捐獻者,是否是已登記註冊的器官捐獻志願者,並獲取更具體的捐獻意願信息。

高新譜說,未來,器官捐獻協調員將配備移動終端開展工作。通過移動終端登錄捐獻信息系統,與醫院上報的信息比對,可迅速確定潛在器官捐獻者的基本情況;確定捐獻後,捐獻者信息還可通過移動終端,自動進入全國統一的捐獻器官分配系統,實時進行公平分配。

籌建器官捐獻人道救助金

針對器官捐獻者身後的救助問題,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劉維新表示,正在籌建我國的人體器官捐獻人道救助基金,並探討出臺這個公益基金的使用和管理辦法。但劉維新強調:器官捐獻本身是無償的,基金對捐獻者身後的經濟困難家庭給予一定物質上的幫助,是人道救助,而非「經濟補償」或「經濟激勵」。

「對於器官捐獻者及其家庭,我們更多要給予精神褒獎和慰藉,並努力協調相關部門,出臺配套優化政策」,劉維新說,比如協調交通部門,讓意外交通事故中的捐獻者得到優先鑑定處理;比如民政部門給予捐獻者火化殯葬優惠,以及教育部門能夠對捐獻者身後經濟貧困子女給予幫助。

截至20日,我國累計已完成人體器官捐獻整700例,共捐獻大器官1918個,拯救了相當數量的生命。同時,全國各地紅十字會已登記在冊的器官捐獻志願者共有18745名。這些志願者的基本信息,待捐獻信息系統上線後,也會載入志願者信息庫。

■ 相關新聞

2/3捐獻器官未入「分配系統」

記者昨晚獲悉,由於人體器官捐獻已在全國推開,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正在醞釀出臺「器官分配與獲取管理辦法」,擬強制要求所有捐獻器官,都要進入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按照病情緩急、地域遠近、年齡老幼等原則,在全國器官移植的登記等待患者中,進行公平的自動分配。

每年30萬患者等待器官源

目前,我國每年有約30萬臟器衰竭患者等待器官源移植,但每年,器官供體僅能滿足1萬例移植手術。很多患者在等待中死亡。

2010年3月,國家衛生部和中國紅十字會聯合在全國10省市開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今年2月25日起,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全國推廣。

但相關部門負責人坦言,在目前已完成的700例器官捐獻中,僅有1/3的捐獻器官,同步進入到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中進行分配。其餘2/3,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由捐獻實施地的器官獲取醫院,按照患者病情、地域遠近、年齡等原則,進行相對公平的分配。上述分配信息,會補錄至分配系統。

分配系統尚未要求強制使用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上述負責人解釋稱,由於器官捐獻地方試點2010年啟動,一年後的2011年4月,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才開發完成投入使用。因此,試點第一年完成捐獻的器官,只能按照相對公平的原則,在一個區域內的各醫院等待移植名單中,協調分配。

器官捐獻分配系統投入使用後,因為尚處於試點階段,衛生部並未出臺強制性規定,要求所有醫院,必須使用這一系統。因此,在基礎網絡條件缺乏的基層醫院,發生緊急捐獻時,達成捐獻醫院的器官只能按照就近、病情等原則,先行分配;由器官捐獻協調員通知就近的器官移植資質醫院獲取器官後,再補錄至分配系統。

相關焦點

  • 器官捐獻志願在線登記:無年齡限制可反悔取消
    2012年6月被查出患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2013年11月11日,徵得家人同意後,張琪與武漢市紅十字會取得聯繫,決定捐獻遺體。他詳細說明了病情和意願,詢問能否登記,「最讓我寒心的是,接線員當時說了一句『不好意思,我們也幫不了你,不提供上門服務』。」張琪說。  一天內,該條微博閱讀次數達20多萬人次,網友紛紛指責紅會的回覆「冷麵」。
  • 湘雅二醫院器官捐獻登記出新招 微信和支付寶可登記
    星辰在線6月13日訊(通訊員 田晨越)6月11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在醫院精衛樓前坪舉行了中國器官捐獻日宣傳活動,現場,數十位人體器官受捐者與醫護人員通過「掃碼」,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目前已開通了多種人體器官捐獻登記渠道,使用微信和支付寶掃一掃,只需幾十秒便可完成登記。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開通 志願捐器官 網上可報名
    4月2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正式開通,今後志願捐贈器官的公眾可上網報名登記。  長期以來,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死留全屍」等傳統觀念影響,人們有些忌諱器官捐贈。正是因為供體器官不足,不少患者醫治無效,失去生命。據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介紹,目前,我國面臨嚴重的器官短缺。
  • 中國「施予受」網站器官捐獻登記人數超30萬
    中新網北京5月4日電 (記者 董子暢)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副秘書長、「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系統主任趙洪濤4日在北京表示,作為中國網上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系統,截至2018年5月4日上午9點,「施予受」網站器官捐獻登記人數已達300098人。
  • 支付寶器官捐獻在哪裡登記?怎樣申請及器官捐獻的意義
    最近兩天,全國人大代表通過手機完成身後捐獻器官登記的新聞引發關注,很多願意在身後捐獻器官,卻又不知到哪登記的人們發現,原來手機就可以完成器官志願捐獻登記。僅僅3月6日和3月7日兩天,我國就新增登記了兩千名器官捐獻志願者。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統計,我國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人數已達21萬餘人。
  • 器官捐獻供需矛盾突出 每年苦等器官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
    以華西醫院為例,每年可開展100多例肝臟移植手術,但每年新增需進行肝移植手術的患者達600名。「器官嚴重短缺,有一大批患者在等待合適的移植器官源。」制約器官移植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連接生死的器官移植,該如何填補缺口?
  • 中國器官捐獻日 微信掃一掃便可完成器官捐獻登記
    「611,路遙遙」,6月11日,是第二個中國器官捐獻日,今年的口號是「器官捐獻我願意」。6月11日上午10點,四川省人民醫院臨床器官移植中心在門診大廳外舉行器官捐獻宣傳和肝腎移植、肝腎疾病義診活動,微信二維碼「掃一掃」,即可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在支付寶中可完成器官捐獻登記 過程不到10秒
    圖表:我國公民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超過60萬。2018年9月21日,新華社發 李棟 製圖在支付寶中就能捐器官,你敢嗎?日前,支付寶進行器官捐獻 一事引起了大家的關注。今天,記者帶著大家一起看一看。閱讀完收集個人信息聲明之後,如果同意就點擊確認,便可一鍵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登記過程不到10秒。目前,已成功登記491047位。
  • 中國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臺出現"競爭" 兩平臺可選
    今天,中國紅十字會下設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正式啟動器官捐獻志願在線登記平臺。  就在不到一個月前,3月19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國際扶輪3450地區(香港一家致力於開展器官捐獻宣傳動員的社會組織)已合作推出我國首個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站「施予受」。
  • 每年器官移植僅1萬例 中國器官捐獻需跨哪些坎
    而據估算,中國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但是每年器官移植數量僅約1萬例。  「器官捐獻能讓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獲得新生,讓逝者的生命得以存續。這個過程中,不僅傳遞著愛心與溫情,更檢驗著一個國家文明與法治的成熟度。」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這樣說。
  •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攜手支付寶實現器官捐獻志願網上登記
    2016年,中國完成器官移植超過1.5萬例,已成為器官移植世界第二大國,但仍需加強器官志願登記的方便程度。「人們不了解器官捐獻,所以他也不會去登記。但是移植器官的需求是旺盛的,在面對重要的挑戰如何建立起一個自願捐助的系統?
  • 60名包頭市民進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10月24日上午,由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主辦,包頭市紅十字會、包鋼醫院協辦的「生命之約 大愛傳遞」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季活動在勞動公園南門啟動。通過工作人員的現場介紹,60名途經此處的市民當場進行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上線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臺
    10月12日,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舉行「前海人壽廣州總醫院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臺」上線啟動儀式暨醫院啟航一周年啟動儀式,正式對接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臺,成為廣東省首家上線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平臺的社會辦醫醫院。
  • 第四次「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舉行 10秒即可完成器官捐贈登記
    2017年6月11日,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與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首次開展「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此後每年6月11日,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都聯合相關支持單位、醫院、媒體等,共同開展公民自願器官捐獻主題宣傳活動,成為我國自2015年實現公民自願器官捐獻為唯一移植合法來源後的重要宣傳活動之一。
  • 「施予受」網站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達133萬餘人次
    6月11日,在國家衛健委支持下,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發起的第四個「中國器官捐獻」主題活動日在北京舉行。據悉,今年全國有近50個城市、10所高校、110家大型醫院、30家媒體共同參與。「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數據顯示,截至6月10日,該網站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超過133萬人次。目前「施予受」網站與全國40家醫院實現對接,公眾可以更便捷地完成器官捐獻的志願登記。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介紹,器官移植是挽救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重要醫療手段。
  • 我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251萬人 挽救生命9萬餘人
    十年來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捐獻器官挽救了9萬多人的生命,目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數量位居世界第2位。梁惠玲說,器官捐獻志願者中有公務員、紅十字工作者、醫護人員,有人民教師、在校學生、現役軍人、快遞小哥等等,這是平凡的人在生命遭遇不幸時留下的珍貴的生命禮物;接受移植的患者,帶著捐獻者的大愛投入新的生活,他們也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志願者,一起推動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人體器官捐獻事業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持。
  • 內蒙古: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累計25951人
    10月24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生命之約 大愛傳遞」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季活動在包頭市勞動公園南門舉辦。據悉,內蒙古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以來,發展迅速,截至2020 年10月20日,全區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累計25951人。
  • 器官移植大問題仍然是來源 志願捐獻應大力倡導
    浙江在線03月23日訊 昨日,記者從在杭召開的全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總結會上了解到,從2010年8月以來,我省有20位人體器官捐獻者,在浙江留下大愛,挽救了58條生命,使18位失明患者重見光明。此次試點總結會,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衛生部聯合主辦。昨日,與會的浙江大學附屬一院院長鄭樹森院士,鄭重地請記者轉告捐獻者家屬,現在那些接受移植的患者,生活得很好!
  • 湖州今年新增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近千人
    5月27日,湖州市民馬女士因病醫治無效去世,按照她的遺願,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為她辦理了角膜捐獻相關手續。目前,馬女士捐獻的角膜分別移植給了一名中年女性和一名中年男性,移植手術順利,病人術後恢復良好。就像馬女士一樣,人體器官捐獻者給需要的人帶去了光明與希望。
  • 「我要申請捐獻器官」,67歲老教授想要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者
    在活動上,一名67歲的老教授拿出自己的醫療卡,握著醫生的手激動地說,「我一直想登記捐獻器官,今天終於找到你們了。」、移植的事宜  現場諮詢登記,相信會有更多人參與器官捐獻  在本場活動中,不少市民前來諮詢人體器官捐獻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