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9 1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是我國器官捐獻工作開展10周年,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等,於11月7日在浙江杭州舉辦「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活動現場,器官移植醫生、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志願者、器官移植受者等親歷者分別講述了「我與器官捐獻的十年」,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感受。
(來源:央視朝聞天下,總臺央視記者 李玉梅)
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在活動中表示,參與推動人體器官捐獻是中國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十年來,中國紅十字會大力開展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救助激勵、緬懷紀念等工作,打造生命接力就在身邊的紅十字工作平臺,逐步探索和建立了符合中國國情和中國文化的人體器官捐獻的中國模式。十年來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捐獻器官挽救了9萬多人的生命,目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數量位居世界第2位。
梁惠玲說,器官捐獻志願者中有公務員、紅十字工作者、醫護人員,有人民教師、在校學生、現役軍人、快遞小哥等等,這是平凡的人在生命遭遇不幸時留下的珍貴的生命禮物;接受移植的患者,帶著捐獻者的大愛投入新的生活,他們也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的志願者,一起推動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人體器官捐獻事業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和支持。
(「毅行」活動出發。中新網記者 蘇丹 攝)
2010年至2019年,我國每年完成器官捐獻案例數從34、132、433、849例到1702、2766、4080、5146、6302、5830例,百萬人口年捐獻率從2010年的0.03上升至2018年的最高4.53,每年能得到器官進行移植的約有2萬人,但是供需矛盾依然嚴重。
「一個人的樂隊」5名成員演唱歌曲《感受生命》,表達了他們對器官捐獻者、27歲的澳大利亞青年菲利普的感謝。中新網記者 蘇丹 攝
(紅十字志願者環繞西湖「毅行」10公裡。中新網記者 蘇丹 攝)
公眾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支持器官捐獻工作,一是進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8歲以上),願意在逝世後無償捐獻器官、遺體、角膜、組織用於臨床治療、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的公眾,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完成登記:
第一種是通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微信公眾號進行登記;
第二種是通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www.codac.org.cn)」網站進行登記;
第三種是當地紅十字會捐獻管理機構或登記站進行書面登記,公眾可選擇最便捷的方式完成登記,並成為器官捐獻的宣傳使者。
二是參與器官捐獻的志願服務。全國現已組建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隊伍140餘支,器官捐獻志願服務者近4000餘人,大家可以通過參加各地的「生命接力跑團」「臨終關懷」「捐獻知識宣講」「捐獻者子女關愛」等志願者團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宣傳和服務工作,人體器官捐獻讓逝者的生命和夢想在受者的身上延續,實現生命接力,傳遞人性光輝。
原標題:《十年!我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251萬人 挽救生命9萬餘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