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組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為了人生更有意義

2020-11-26 騰訊網

  器官捐獻,是一項生命延續工程,詮釋的是一種生命大愛。遺體器官捐獻,生命精彩謝幕!在自己去世之後將器官捐獻出來,讓生命以另一種形式綻放,無論是去幫助他人,還是促進奉獻醫療事業,都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讓生命在大愛中延續

  一人登記器官捐獻後

  志願者團隊和朋友接龍表達意願

  63歲的邱華是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的隊長,這個志願者團隊成立有10年了,最初只有七八個人,後來就像滾雪球一樣,加入進來的人越來越多,現在有1000多人。

  「我們是草根的純公益,來自各行各業,年齡最大的77歲、最小的四五十歲,主要是山區助學、助殘、助老、大病救助等,一個月至少有20天在做公益。」邱華說,作為團隊發起者和隊長,自己退休前是一所民辦學校的辦公室主任,關注山區留守兒童,並資助了其中兩名。汶川地震時,她在唐都醫院做志願者;玉樹地震時,她在交大二附院做志願者;甘肅岷縣地震後,她趕了過去,在帳篷學校照顧孩子、發放物資……「從這些志願活動中,我收穫到的是快樂。」

  希望生命得到延續。11月12日上午,邱華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志願捐獻的器官包括眼角膜及其他組織。當天,邱華就拿到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頒發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證書。她把自己捐獻的事情發在朋友圈後,愛心大姐團隊的其他成員看見後紛紛詢問流程,並表達了捐獻意願。

  見詢問的人多,邱華就在微信群裡發了接龍的消息:「弘揚人道,彰顯博愛,崇尚奉獻。器官捐獻,生命永續……讓更多生命煥發新生!捐獻器官自願報名,不要勉強接龍……」志願者團隊的隊員們踴躍報名,還有她身邊的朋友也報名參加,「我讓大家慎重考慮報名,並徵求家人意見。大家的舉動讓我很感動,感謝他們的大愛之舉!」

  >>生命因捐獻而美麗

  得知許多患者在等待中去世

  志願者抹起了眼淚

  大家約好11月16日上午10時在西安市未央路上的陝西省紅十字會門口集合。大家到齊之後,邱華帶著13人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籤署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在籤署之前,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蘇曉東給大家詳細講述了捐獻器官的意義。他說,我國每年器官衰竭患者約150萬人,每年有近30萬患者需要進行器官移植,而實際情況是每年僅有1萬人能夠接受器官移植,供需比高達1:30,遠遠不能滿足臨床移植需要。當蘇曉東提到「人體器官來源不足,已嚴重製約了我國人體器官捐獻移植事業,許多患者在等待器官移植過程中不幸去世」時,有志願者開始抹起了眼淚。

  介紹完情況後,蘇曉東還現場回答了志願者們的疑問,有人問,「我只願意捐獻某一種器官,其他器官會被摘取嗎?」蘇曉東說,願意捐獻器官的人,可在器官捐獻登記表上表明自願捐出的器官種類,在捐獻手術進行前,捐獻志願者家屬需籤署一份知情同意書,再次明確捐獻的器官或組織,醫生會嚴格按照捐獻意願摘取器官。

  還有人問,是否可以指定捐獻給某位特定人員?蘇曉東解釋,器官捐獻是大愛的表現,每一個生命都是可貴的,移植時需要考慮諸多的因素,如組織原基因的類型及血型等,捐獻給誰最合適,應當按照器官分配與共享原則來進行。

  >>給他人希望,讓生命綻放

  志願捐獻者已經過家屬同意

  有人還是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如果有用的器官能捐獻給需要的人,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籤署完登記表後,51歲的王建峽說,在來之前,她和家人都商量過了,家人完全支持她的決定。

  邱華說,本來愛心大姐團隊有17人都要來籤署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另外4人臨時有事,改日再來。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來籤署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的,還有此前進行過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已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志願者的愛心人士。45歲的宋君明是一名自由職業者,2007年在小寨採集血樣,加入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一直在等待配型成功,「做公益讓我覺得人生更加有意義。」

  儘管此行一共有13個人一起前來填寫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但可能因為平時一直在忙於公益事業,他們有的人並不願意多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認為這只是他們在公益路上的一次常規舉動。

  蘇曉東介紹,目前,陝西省捐獻器官志願者有近6萬人,器官捐獻成功的有1257人,有3600多位器官衰竭患者得到了移植,「對他們的這種愛心行為致以敬意,希望有更多的人關心、關注陝西省器官捐獻移植事業,為更多的患者奉獻愛心。」 華商報記者 卿榮波 攝影 強軍

  人體器官捐獻流程是怎樣的?

  很多愛心人士想知道人體器官捐獻的流程是怎樣的?16日,華商報記者從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了解到以下信息:

  表達意願

  有意願的市民可書面表達器官捐獻意願,並徵得配偶、成年子女、父母等親屬的同意。

  確認捐獻

  確認已辦理捐獻登記,因意外事故或疾病,達到潛在捐獻狀態時,由捐獻者配偶、成年子女或父母等直系親屬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確認器官捐獻。

  信息報送

  已辦理確認捐獻登記的患者,經確認已經死亡後,器官捐獻協調員將捐獻者的相關信息報送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由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通知器官獲取組織獲取器官,器官捐獻協調員見證獲取過程,只摘取捐獻者同意捐獻的器官或組織。

  分配原則

  省級人體器官捐獻專家組根據器官分配與共享原則對捐獻器官進行分配。器官捐獻者完成捐獻後的遺體,由醫院進行符合倫理原則的醫學處理,恢復遺體原貌,對於有遺體捐獻意願的捐獻者,由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聯繫遺體接收站接受,對於沒有遺體捐獻意願的捐獻者或不符合接受條件的捐獻者,由醫院移交其家屬並協助處理善後事宜。

  紀念及救助

  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規劃建立紀念碑、紀念林、紀念館或紀念網站等,緬懷和紀念器官捐獻者,為捐獻者家屬提供緬懷親人的場所。對家庭貧困的捐獻者家屬進行困難救助。由家屬提出申請,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核實後給予一定的困難救助。

(華商報)

相關焦點

  • 陝西13名志願者組團登記捐獻器官
    省慈善協會副會長、志願者總隊隊長孫忠信說「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是一支優秀的團隊,在全國都很有名氣,他們的志願者服務的事跡多次被央視、《慈善公益報》等媒體報導,尤其是這次他們十幾人組團籤署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在世時做公益,百年後獻遺體」的這種無私奉獻精神實在是令人敬佩!」
  • 西安又有16人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在11月24日的志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愛。  第一次捐獻後央視跟進 網友點讚  在11月16日組織了第一批13人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後,11月24日上午,邱華帶著16人再次前往該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西安多人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引關注 眾多市民也想捐獻
    13人組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  自己登記捐獻人體器官之後,她又帶著13人一同前往登記,第二次則是帶著16人,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隊長邱華兩次組團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登記捐獻人體器官的事跡經《華商報》報導之後,引發廣泛關注。
  • 生命落幕時的美麗饋贈 陝西省又有16人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熱點追蹤 熱線電話029-8888000013人組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生命落幕時,他們願意給世間最美麗的饋贈。在11月24日的志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愛。
  • 陝西13名志願者組團捐獻器官
    最近,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又做了件了不起的事情——13人組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者,承諾去世後自願無償捐獻器官挽救其他患者。隊長邱華說,其實捐獻器官的想法,她藏在心裡十幾年了,前幾天做完義工後恰好路過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當時我就想這麼巧,那我就走進去吧,做了我人生中最大的決定,我就填寫了志願表,也拿到了捐贈證書。」
  • 支付寶器官捐獻在哪裡登記?怎樣申請及器官捐獻的意義
    最近兩天,全國人大代表通過手機完成身後捐獻器官登記的新聞引發關注,很多願意在身後捐獻器官,卻又不知到哪登記的人們發現,原來手機就可以完成器官志願捐獻登記。僅僅3月6日和3月7日兩天,我國就新增登記了兩千名器官捐獻志願者。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統計,我國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人數已達21萬餘人。
  • 內蒙古自治區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季活動在包頭舉辦
    主要負責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人道救助、緬懷紀念等工作。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成立關愛生命基金,截止目前,發放人道慰問金74.5萬元,救助金51.8萬元。 2017年在包頭市召開了全區首次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推進會,建成了全區第一個遺體人體器官捐獻紀念館;指導並支持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等盟市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項目、建設緬懷紀念園,有力推動器官捐獻工作深入開展。
  • 內蒙古: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累計25951人
    據悉,內蒙古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以來,發展迅速,截至2020 年10月20日,全區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累計25951人。與此同時,全區成立了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建立了捐獻工作辦公室,主要負責全區參與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的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人道救助、緬懷紀念等工作,各盟市設立了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站。
  • 走進溫州醫科大學,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首進電子健康醫保卡
    10月13日,「生命之約·大愛傳遞」全國人體器官捐獻進校園活動在溫州醫科大學舉行,活動由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浙江省紅十字會主辦,浙江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溫州市紅十字會、溫州醫科大學共同承辦。13日上午,學生活動中心座無虛席,人體器官捐獻宣傳進校園啟動儀式暨新生醫學人文第一課在此舉行。
  • 上海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超3.8萬人 目前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
    昨日,由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黨支部組成的「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仁濟醫院百餘位黨員醫務人員線上登記器官捐獻。截至昨日,上海市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已超38000人,共實現784例人體器官捐獻。
  • 婁底開展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
    (文藝演出現場)(市民填寫捐贈意願表)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王星 通訊員 肖成樹)為更好地詮釋「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發動組織市民自覺參與器官捐獻工作,11月1日上午,以「生命之約·大愛傳遞」為主題的婁底市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在孫水公園舉行。
  • 湖南婁底開展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
    ,以「生命之約·大愛傳遞」為主題的婁底市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在孫水公園舉行。在婁底市紅十字會人體器官(組織)捐獻志願登記諮詢臺和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婁底分站展臺前,圍滿了諮詢的市民。65歲的退休教師黃國良現場填寫了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他說:「去世之後,如果能將有用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是生命的一種延續,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 湖州今年新增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近千人
    5月27日,湖州市民馬女士因病醫治無效去世,按照她的遺願,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為她辦理了角膜捐獻相關手續。目前,馬女士捐獻的角膜分別移植給了一名中年女性和一名中年男性,移植手術順利,病人術後恢復良好。就像馬女士一樣,人體器官捐獻者給需要的人帶去了光明與希望。
  • 讓生命延續 2020年雲南超25000人登記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2020年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過去7年(2014年至2020年)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
  • 2020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進入成都青羊社區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願見到生命飄落成泥,寧願點燃自己,也要照亮絕望。他們有的是社區工作人員、有的是老師,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平凡奮鬥者,但他們都有一個不平凡的名字:三獻捐贈者。「三獻」的發展是人類進步、社會文明的體現,也是弘揚紅十字「人道、博愛、奉獻」精神的重要工作之一,從先前大家廣為了解的捐獻血液,再到捐獻造血幹細胞、人體器官組織;越來越多的人自願加入到「三獻」的大家庭中。 本次活動圍繞紅十字「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提升「三救」和「三獻」能力,大力推進組織建設和志願服務工作,體現了紅十字會在服務大局、當好助手中的獨特優勢和作用。
  • 溫州已有111人捐獻人體器官
    截至2019年12月18日,我市器官(遺體、角膜)捐獻志願登記數量達6026人,實現人體器官捐獻111例,遺體捐獻51例,角膜捐獻543例,其中今年新增器官捐獻登記數量為4137人,較2010年至2018年登記總數翻番。器官捐獻路漫漫 最大的阻力來自社會公眾的認知「你願意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嗎?我相信很多人面對這樣一個問題都會遲疑,甚至不知所措。」
  • 山西省已有3.4萬餘人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8月30日舉行的人體器官捐獻政策與捐獻器官維護指南培訓暨山西省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髮展論壇透露,目前,我省已有3.4萬餘人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其中今年前8個月,報名登記人數突破1.3萬人。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十年累計志願登記251萬人
    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在活動中表示,參與推動人體器官捐獻是中國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十年來,中國紅十字會大力開展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救助激勵、緬懷紀念等工作,打造生命接力就在身邊的紅十字工作平臺,逐步探索和建立了符合中國國情和中國文化的人體器官捐獻的中國模式。
  • 中國器官捐獻日 微信掃一掃便可完成器官捐獻登記
    「611,路遙遙」,6月11日,是第二個中國器官捐獻日,今年的口號是「器官捐獻我願意」。6月11日上午10點,四川省人民醫院臨床器官移植中心在門診大廳外舉行器官捐獻宣傳和肝腎移植、肝腎疾病義診活動,微信二維碼「掃一掃」,即可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湘雅二醫院器官捐獻登記出新招 微信和支付寶可登記
    星辰在線6月13日訊(通訊員 田晨越)6月11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在醫院精衛樓前坪舉行了中國器官捐獻日宣傳活動,現場,數十位人體器官受捐者與醫護人員通過「掃碼」,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目前已開通了多種人體器官捐獻登記渠道,使用微信和支付寶掃一掃,只需幾十秒便可完成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