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獻,是一項生命延續工程,詮釋的是一種生命大愛。遺體器官捐獻,生命精彩謝幕!在自己去世之後將器官捐獻出來,讓生命以另一種形式綻放,無論是去幫助他人,還是促進奉獻醫療事業,都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
>>讓生命在大愛中延續
一人登記器官捐獻後
志願者團隊和朋友接龍表達意願
63歲的邱華是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的隊長,這個志願者團隊成立有10年了,最初只有七八個人,後來就像滾雪球一樣,加入進來的人越來越多,現在有1000多人。
「我們是草根的純公益,來自各行各業,年齡最大的77歲、最小的四五十歲,主要是山區助學、助殘、助老、大病救助等,一個月至少有20天在做公益。」邱華說,作為團隊發起者和隊長,自己退休前是一所民辦學校的辦公室主任,關注山區留守兒童,並資助了其中兩名。汶川地震時,她在唐都醫院做志願者;玉樹地震時,她在交大二附院做志願者;甘肅岷縣地震後,她趕了過去,在帳篷學校照顧孩子、發放物資……「從這些志願活動中,我收穫到的是快樂。」
希望生命得到延續。11月12日上午,邱華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志願捐獻的器官包括眼角膜及其他組織。當天,邱華就拿到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頒發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證書。她把自己捐獻的事情發在朋友圈後,愛心大姐團隊的其他成員看見後紛紛詢問流程,並表達了捐獻意願。
見詢問的人多,邱華就在微信群裡發了接龍的消息:「弘揚人道,彰顯博愛,崇尚奉獻。器官捐獻,生命永續……讓更多生命煥發新生!捐獻器官自願報名,不要勉強接龍……」志願者團隊的隊員們踴躍報名,還有她身邊的朋友也報名參加,「我讓大家慎重考慮報名,並徵求家人意見。大家的舉動讓我很感動,感謝他們的大愛之舉!」
>>生命因捐獻而美麗
得知許多患者在等待中去世
志願者抹起了眼淚
大家約好11月16日上午10時在西安市未央路上的陝西省紅十字會門口集合。大家到齊之後,邱華帶著13人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籤署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在籤署之前,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蘇曉東給大家詳細講述了捐獻器官的意義。他說,我國每年器官衰竭患者約150萬人,每年有近30萬患者需要進行器官移植,而實際情況是每年僅有1萬人能夠接受器官移植,供需比高達1:30,遠遠不能滿足臨床移植需要。當蘇曉東提到「人體器官來源不足,已嚴重製約了我國人體器官捐獻移植事業,許多患者在等待器官移植過程中不幸去世」時,有志願者開始抹起了眼淚。
介紹完情況後,蘇曉東還現場回答了志願者們的疑問,有人問,「我只願意捐獻某一種器官,其他器官會被摘取嗎?」蘇曉東說,願意捐獻器官的人,可在器官捐獻登記表上表明自願捐出的器官種類,在捐獻手術進行前,捐獻志願者家屬需籤署一份知情同意書,再次明確捐獻的器官或組織,醫生會嚴格按照捐獻意願摘取器官。
還有人問,是否可以指定捐獻給某位特定人員?蘇曉東解釋,器官捐獻是大愛的表現,每一個生命都是可貴的,移植時需要考慮諸多的因素,如組織原基因的類型及血型等,捐獻給誰最合適,應當按照器官分配與共享原則來進行。
>>給他人希望,讓生命綻放
志願捐獻者已經過家屬同意
有人還是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如果有用的器官能捐獻給需要的人,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籤署完登記表後,51歲的王建峽說,在來之前,她和家人都商量過了,家人完全支持她的決定。
邱華說,本來愛心大姐團隊有17人都要來籤署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另外4人臨時有事,改日再來。
華商報記者注意到,來籤署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的,還有此前進行過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已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志願者的愛心人士。45歲的宋君明是一名自由職業者,2007年在小寨採集血樣,加入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一直在等待配型成功,「做公益讓我覺得人生更加有意義。」
儘管此行一共有13個人一起前來填寫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但可能因為平時一直在忙於公益事業,他們有的人並不願意多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認為這只是他們在公益路上的一次常規舉動。
蘇曉東介紹,目前,陝西省捐獻器官志願者有近6萬人,器官捐獻成功的有1257人,有3600多位器官衰竭患者得到了移植,「對他們的這種愛心行為致以敬意,希望有更多的人關心、關注陝西省器官捐獻移植事業,為更多的患者奉獻愛心。」 華商報記者 卿榮波 攝影 強軍
人體器官捐獻流程是怎樣的?
很多愛心人士想知道人體器官捐獻的流程是怎樣的?16日,華商報記者從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了解到以下信息:
表達意願
有意願的市民可書面表達器官捐獻意願,並徵得配偶、成年子女、父母等親屬的同意。
確認捐獻
確認已辦理捐獻登記,因意外事故或疾病,達到潛在捐獻狀態時,由捐獻者配偶、成年子女或父母等直系親屬填寫《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確認器官捐獻。
信息報送
已辦理確認捐獻登記的患者,經確認已經死亡後,器官捐獻協調員將捐獻者的相關信息報送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由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通知器官獲取組織獲取器官,器官捐獻協調員見證獲取過程,只摘取捐獻者同意捐獻的器官或組織。
分配原則
省級人體器官捐獻專家組根據器官分配與共享原則對捐獻器官進行分配。器官捐獻者完成捐獻後的遺體,由醫院進行符合倫理原則的醫學處理,恢復遺體原貌,對於有遺體捐獻意願的捐獻者,由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聯繫遺體接收站接受,對於沒有遺體捐獻意願的捐獻者或不符合接受條件的捐獻者,由醫院移交其家屬並協助處理善後事宜。
紀念及救助
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規劃建立紀念碑、紀念林、紀念館或紀念網站等,緬懷和紀念器官捐獻者,為捐獻者家屬提供緬懷親人的場所。對家庭貧困的捐獻者家屬進行困難救助。由家屬提出申請,省級人體器官捐獻辦公室核實後給予一定的困難救助。
(華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