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讓遺失的錢包找到主人

2020-11-26 正北方網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王利軍)記者7月31日在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採訪時了解到一件讓人心生敬意的好人好事:剛剛參加完今年高考的高中畢業生賀傑日前在商場不慎遺失一個錢包,裡面裝有一部無卡手機、銀行卡、身份證、準考證等。兩次往返現場尋包無果的賀傑隨後報了警。就在他煩惱不已時,一個從北京打來的陌生電話讓他欣喜若狂,錢包有下落了……

8月1日,記者聯繫到了賀傑。他開心地說:「經歷了這件事,我特別相信『好人有好報』。」賀傑是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學高三畢業生。7月23日下午,他與姐姐在維多利時代城6樓散心。兩人在大廳一角落座,就選擇報考學校和專業一事聊得十分投入。當晚,兩人在商場吃完飯準備結帳時,賀傑才發現錢包不見啦。賀傑急出一身冷汗,立刻返回下午聊天的地方,仔細尋找多遍無果。他調看了附近幾家飲品站、飯店的監控錄像。令他失望的是,他們落座的地方恰好是監控死角。

次日,賀傑再次返回商場尋找無果後報了警。當天下午,就在賀傑自認倒黴,尋思著如何去掛失和補辦遺失卡證時,手機響了,一個來自北京的陌生電話。以為是騷擾電話,賀傑掛斷了。幾秒鐘後,這個陌生電話再次響起。這次賀傑接了起來。對方是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賀傑有人撿到了他遺失的包。

8月1日,記者聯繫到了撿包者張玉柱。張玉柱是維多利時代城運營五部的工作人員。據他回憶,當天傍晚,他在商場巡查時,在一張桌子上撿到了一個包。在周圍尋找失主卻沒有找到認領的人,張玉柱打開了包,包裡除了手機、少量現金、身份證、銀行卡等物品外,還有一張新華書店的購書卡,以及一張寫有「賀傑」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手機不能使用,購書卡無有效信息,這讓張玉柱犯難了。失主一定很著急,咋能找到他呢?張玉柱猜測這張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很有可能是失主本人的,於是撥通了卡上的電話。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向張玉柱詢問了錢包遺失地點,經過在系統內查詢,找到了賀傑的聯繫方式。



7月24日傍晚,賀傑趕到維多利時代城認領了錢包。失而復得,煩心了兩天的賀傑向張玉柱致謝:「好人有好報。」

一張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牽來一起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記者了解到,在這張卡的背後還有一個不尋常的故事。賀傑告訴記者,這張卡是他與同窗好友一起申請的。2018年他正值17歲。一天,和他要好的同學範雨暉告訴賀傑,面對即將到來的18歲,他要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來迎接自己的「成人禮」。這件事情就是「申請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賀傑覺得這是一件造福社會的好事,當即表示一起申請。兩人順利在網上進行了登記。幾天後,他們收到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郵寄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18歲生日當天,賀傑在朋友圈曬出了自己的「成人禮」,親朋好友秒贊。爸爸媽媽也第一時間向賀傑表達了祝福。讓他高興的是,當晚,一位給他補過課的老師打來電話,向他了解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流程,並於當天在網上成功申請。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三獻」部了解到,2011年,內蒙古作為全國第二批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試點省區,全面啟動了我區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立了全區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建立了捐獻工作辦公室。盟市設立了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站,呼和浩特市、包頭市建立了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全區廣泛開展宣傳動員和緬懷紀念活動,取得了可喜成績。截至目前,全區遺體(角膜)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累計22757人,其中,實現遺體捐獻累計136例,實現人體器官捐獻累計73例,實現眼角膜累計76例。

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捐獻遺體(角膜)和人體器官,挽救他人生命、傳播人間大愛,是值得全社會尊崇的高尚行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1.通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微信公眾號進行登記。2.通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進行登記(www.codac.org.cn)。3.赴當地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機構或登記站進行書面登記。


[責任編輯:章穎慧]

相關焦點

  • 一張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背後的故事
    當天下午,就在賀傑自認倒黴,尋思著如何去掛失和補辦遺失卡證時,手機響了,一個來自北京的陌生電話。以為是騷擾電話,賀傑掛斷了。幾秒鐘後,這個陌生電話再次響起,這次賀傑接了起來。對方是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賀傑有人撿到了他遺失的錢包。  8月1日,記者聯繫到了撿到錢包者張玉柱。張玉柱是維多利時代城運營五部的工作人員。據他回憶,當天傍晚,他在商場巡查時,撿到了一個錢包。
  • 山東發放首批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中國山東網5月5日訊(記者 王曄)記者從山東省紅十字會了解到,中國人體器官管理中心網站開通一個月以來,已實現在線登記247人。近日,山東省發放了首批中國信息錄入資料庫,並同步發放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 00後拿到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不過,比這更讓她興奮的,是7月14日收到的一張橘色卡片:印著自己名字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這意味著,她6月11日在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上做的實卡申請已正式通過,並正式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隊伍中的一員。「是榮耀呀!加油!」收到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當晚,這個18歲的小姑娘激動地翻來覆去睡不著。晚上10點41分,她忍不住爬起來,在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條消息。
  • 集體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 22名志願者用這種方式迎接新年
    集體填寫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22名志願者用這種方式迎接新年每日甘肅網1月4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22個人,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職業,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做了一件相同的事——人體器官捐獻登記。2020年12月31日下午,22名志願者相約來到省紅十字會,填寫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成為了光榮的人體器官捐獻登記志願者。志願者張建欣看到自己的電子登記卡後,激動地說:「今年我們經歷了新冠疫情,讓我深刻體會到只有醫學的進步才能更好地保護生命和健康。每個人都會離開這個世界,我們願在生命最後一刻將生命延續,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獲得新生」。
  • 走進溫州醫科大學,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首進電子健康醫保卡
    溫州正在推動社保卡和電子健康醫保卡兩卡合一的工作,在大數據整合和共享的大背景下,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和浙江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支持下,溫州醫科大學「生命之光」志願服務團隊首次提出「把器官捐獻志願加入電子社保卡」的建議,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紅十字會會長陳竺,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的回信支持和鼓勵。
  • 器官捐獻 這三種方式都很便捷
    面對這個直白的問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有意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的人該如何進行登記呢?目前,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方式有三種,其中一種為線下登記,即到當地的紅十字會領取紙質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進行志願登記,就會得到一張《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卡》,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
  • 支付寶器官捐獻在哪裡登記?怎樣申請及器官捐獻的意義
    最近兩天,全國人大代表通過手機完成身後捐獻器官登記的新聞引發關注,很多願意在身後捐獻器官,卻又不知到哪登記的人們發現,原來手機就可以完成器官志願捐獻登記。僅僅3月6日和3月7日兩天,我國就新增登記了兩千名器官捐獻志願者。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統計,我國完成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人數已達21萬餘人。
  • ...圈引發愛心接力——湖南工程職院6名在校學生登記遺體器官捐獻
    通訊員 夏聲朝 陳盼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餘蓉近日,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陳皓欣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張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卡和一封感謝信。3月23日,陳皓欣在校團委老師的指導下,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微信公眾號上完成了人體遺體(角膜)、器官捐獻登記,並在線申請紙質登記卡。4月26日,他收到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寄來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卡和一封感謝信,並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真沒想到引起這麼多人的關注。」陳皓欣說,有許多同學向他諮詢器官捐獻詳情。
  • 長興90後殘疾小夥用鼻尖籤署人體器官捐獻志願
    2018-12-14 07:1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高馳弘 長興報導組 張澤民 任倩近日,長興李家巷石泉村「90後」小夥沈春輝,鄭重地用鼻尖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微信公眾號上「按下」保存按鈕,40秒後成功提交,成為我國第244505
  • 「我要申請捐獻器官」,67歲老教授想要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者
    在活動上,一名67歲的老教授拿出自己的醫療卡,握著醫生的手激動地說,「我一直想登記捐獻器官,今天終於找到你們了。」、移植的事宜  現場諮詢登記,相信會有更多人參與器官捐獻  在本場活動中,不少市民前來諮詢人體器官捐獻的事宜。
  • 內蒙古自治區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季活動在包頭舉辦
    表演文藝節目等形式,向現場群眾大力宣傳普及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等知識。,自治區紅十字會建立了捐獻工作辦公室,盟市均設立了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站。 2017年在包頭市召開了全區首次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推進會,建成了全區第一個遺體人體器官捐獻紀念館;指導並支持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等盟市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項目、建設緬懷紀念園,有力推動器官捐獻工作深入開展。
  • 婁底開展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
    (文藝演出現場)(市民填寫捐贈意願表)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王星 通訊員 肖成樹)為更好地詮釋「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發動組織市民自覺參與器官捐獻工作,11月1日上午,以「生命之約·大愛傳遞」為主題的婁底市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在孫水公園舉行。
  • 寧夏正式成立第一個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工作站
    自治區紅十字會向寧夏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松鶴)工作站授牌。寧夏新聞網訊(記者 祁瀛濤)5月7日,寧夏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松鶴)工作站暨志願服務隊在銀川松鶴陵園正式成立。該工作站是寧夏首個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工作站。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開通 志願捐器官 網上可報名
    4月2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正式開通,今後志願捐贈器官的公眾可上網報名登記。  長期以來,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死留全屍」等傳統觀念影響,人們有些忌諱器官捐贈。正是因為供體器官不足,不少患者醫治無效,失去生命。據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介紹,目前,我國面臨嚴重的器官短缺。
  • 湖州今年新增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近千人
    5月27日,湖州市民馬女士因病醫治無效去世,按照她的遺願,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為她辦理了角膜捐獻相關手續。目前,馬女士捐獻的角膜分別移植給了一名中年女性和一名中年男性,移植手術順利,病人術後恢復良好。就像馬女士一樣,人體器官捐獻者給需要的人帶去了光明與希望。
  • 一個人器官捐獻最多可以幫助11個人
    浙江在線6月23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侯明明)一位34歲的醫生突發腦溢血離世,他捐獻的器官挽救了4名病患的生命,讓2名病患重見光明。  這件事觸動了東陽一家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們,45人自發自願報名填寫器官捐獻志願書。東陽市紅十字會的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都不夠用了,昨天從杭州緊急快遞過來。
  • 湖南婁底開展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
    ,以「生命之約·大愛傳遞」為主題的婁底市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活動在孫水公園舉行。在婁底市紅十字會人體器官(組織)捐獻志願登記諮詢臺和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登記婁底分站展臺前,圍滿了諮詢的市民。65歲的退休教師黃國良現場填寫了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他說:「去世之後,如果能將有用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是生命的一種延續,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十年累計志願登記251萬人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十年累計志願登記251萬人 2020-11-07 20:49:33   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在活動中表示,參與推動人體器官捐獻是中國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十年來,中國紅十字會大力開展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救助激勵、緬懷紀念等工作,打造生命接力就在身邊的紅十字工作平臺,逐步探索和建立了符合中國國情和中國文化的人體器官捐獻的中國模式。
  • 內蒙古: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累計25951人
    10月24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生命之約 大愛傳遞」2020年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宣傳季活動在包頭市勞動公園南門舉辦。據悉,內蒙古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以來,發展迅速,截至2020 年10月20日,全區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累計25951人。
  • 長沙縣學子一條朋友圈引發愛心接力 7校友登記遺體器官捐獻
    近日,長沙縣大二學生陳皓欣在微信上發了一條朋友圈,分享自己完成人體器官捐獻的信息。很快,這條朋友圈就引發連鎖反應,短短兩天內,該校6名學子和校友接連進行了人體遺體(角膜)、器官捐獻登記。&nbsp&nbsp&nbsp&nbsp陳皓欣就讀於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酒店管理專業。